Quantcast
Channel: 南无三藏玄奘大遍觉祖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73

[转载]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
0
0
原文地址: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作者:卢根
    一直就想写一篇关于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文章,因为以前曾听有老师说:“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含义常常不好,比如kowtow(叩头)之类的词。”现在我通过一些书的阅读觉得这种说法是以偏概全,用个例去推断整体,所以我这里想给汉语借词正一下名。

    相对拉丁语和法语等欧洲语言在英语中的借词来说,汉语借词的数量可以说少之又少,很容易想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因为地理位置相距遥远以及早期交通方式的落后造成了语言和文化上的隔绝。

2. 中国近代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西方很难了解近代中国。

3. 汉语语言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她和西方语言“格格不入”。不像世界上大多数的语言采取表音的形式,汉语这个表意的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同化过程会变得相当长。

    据统计,英语中汉语借词有979个(Garland Cannon,1988),显然这个数字无法和拉丁语词占整个英语的50%左右(汪榕培)这个比例相比。这是早期的数字,根据最新统计,汉语借词共有1488个,包括音借词和意借词。并且含义上并无任何褒贬上的偏颇,如果非要说这些借词在含义上的特点的话那么仅仅是这些词常常和中国古典文化相关而已。

    这里给大家列举一些日常生活能用得上的汉语借词,这些词都比较好记,尤其对于懂粤方言的同学来说,因为从古代开始使用粤方言的人和外界交流的机会就比较多:

litchi(荔枝),yulan(玉兰),ginseng(人参),longan(龙眼),loquat(枇杷),kumquat(金橘),ketchup(番茄酱),kowtow(叩头),gung ho(俚语,同心协力,卖力的),tea(茶,英国俚语中叫做cha),silk(丝绸),cheongsam(旗袍),chopsocky(功夫片),kung fu(功夫),Daoism(道教),yin(阴),yang(阳),li(里,中国传统长度单位),Pinyin(拼音),Putonghua(普通话),tangram(七巧板,一种发源于中国的智力游戏),mahjong(麻将),Sun Yat-sen(孙逸仙,即孙中山),typhoon(台风),paper tiger(纸老虎)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都把mandarin(普通话)直接归为汉语借词,因为读起来就是“满大人”,其实不太对。这个词是由西班牙语过来的,因为历史上西班牙航海技术先进,在十七世纪中国的明朝时“访问”过中国,有感于这个东方神秘国度官阶森严,于是用拉丁语中表示“手、命令”的词根-man-创造了这个词,用来表示“当官的人说的话”。

    当然这样严格的区分很多同学会认为是多此一举,会有人说:“我读成满大人不是一下就记住了吗?”当然,只要大家能最快记住就是好的,不用拘泥于这种麻烦的考证(但这样的工作作为老师还是应该做的),我前前后后说了这么多没用的话大家觉得好笑不也记住了这个词么?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73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