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唐德刚说,中国自有外交以来,出现过两个半外交家。
周恩来和李鸿章各算一个,顾维钧因未有决策权,顾维钧只能算半个外交家。
对这一说法,得到了国外研究中国史与外交史的专家学者认可,但国内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
周恩来是现代中国外交家,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争议的焦点就在李鸿章和顾维钧两人身上,二人生不逢时,进行的弱国外交。
有人戏称,李鸿章代表屈辱外交,顾维钧倡导常识外交,周恩来展示魅力外交。
李鸿章虽然签订了不少割地、赔款的条约,但是假如没有李鸿章的话,也许情形会更糟,毕竟祸不是李鸿章闯的,李鸿章每次做的都是事后的谈判工作
而且除了李鸿章,清政府几乎无人可以用来进行这种外交了。
梁启超写《李鸿章传》,对其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顾维钧是中华民国的外交家,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是弱国外交的闪光,但是终究没有保住山东。
此后,在国民党同志旧中国时期,顾维钧为中国外交做很多工作。可以说顾维钧是职业外交家,这与李鸿章,周恩来不同。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为之降了半旗。
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周恩来的外交魅力可见一斑。
周恩来做到了很多前两者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这也许是强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周恩来是这个国家的缔造者。
这也是李鸿章最为遗憾的事情——没有能够通过洋务运动使得国家富强起来。
李鸿章主持清朝的外交,顾维钧主持民国的外交,周恩来主持共和国的外交。
从半个外交家到一个接一个的外交家,可以看出中国的国际地位还是有所提高的,今天两个半外交家都已经作古,周恩来之后还有谁能与称得上真正的外交家。
窃私以为,今后中国再无外交大家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