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南无三藏玄奘大遍觉祖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73

[转载]【杂体诗考】【第八编】【变形】

$
0
0

【第八编】【变形】

  

  【宝塔诗】也有称之为【火焰诗】者,是从一两字句到数字句逐句成韵,或选两句为一韵,每句或每两句的字数依次递增,排列起来,诗形如塔,故名宝塔诗,其中从一字到七字递增者又名【一七令】。最早的的宝塔体诗是隋代僧人慧英《一三五七九言诗》,其诗如下:

  

游,愁

赤县远,丹细抽

鹫岭寒风起,龙河激水流

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年颓秋更秋

已毕耆山本愿诚难住,终望持经振锡住神州

  

  唐代此体较多,一七令即始于此时。最早始于唐代张南史《一七令》六首,其词如下:

  

 

《草》

草,草

折宜,看好

满地生,催人老

金殿玉砌,荒城古道

青青千里遥,怅怅三春早

每逢南北离别,乍逐东西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聊与王孙慰怀抱

 

 

《花》

花,花

深浅,芬葩

凝为雪,错为霞

莺和蝶到,苑占宫遮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芳草欲陵芳树,东家半落西家

愿得春风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泉》

泉,泉

色净,苔鲜

石上激,云中悬

津流竹树,脉乱山川

扣玉千声应,含风百道连

太液并归池上,云阳旧出宫边

北陵井深凿不到,我欲添泪作潺湲

 

《雪》

雪,雪

花片,玉屑

结阴风,凝暮节

高岭虚晶,平原广洁

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

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

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

 

《月》

月,月

暂盈,还缺

上虚空,生溟渤

散彩无际,移轮不歇

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

正看云雾秋卷,莫待关山晓没

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

 

《竹》

竹,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停露宿

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庾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清人毛先舒《填词名解》云:“从一字至七字成调,始于唐人送白乐天席上,指物为赋。”计敏夫《唐诗纪事》云:“乐天分司东洛,朝贤悉会兴化亭送别。酒酣,各咏一字至七字诗,以题为韵。王起、李绅、令狐楚、韦武辈,各赋花、月、山、竹各一首。”据说此次赋诗共九人,现取各诗如下:

  

《一七令·赋茶》 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一七令·赋愁》 魏扶

迥野,深秋

生枕上,起眉头

闺阁危坐,风尘远游

巴猿啼不住,谷水咽还流

送客泊舟入浦,思乡望月登楼

烟波早晚长羁旅,弦管终年乐五侯

  

  《一七令·赋花》 王起

点缀,分葩

露初裛,月未斜

一枝曲水,千树山家

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夸

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

渐觉风飘轻似雪,能令醉者乱如麻

  

 

 

《一七令·赋花》 张籍

落早,开赊

对酒客,兴诗家

能回游骑,每驻行车

宛宛清风起,茸茸丽日斜

且愿相留欢洽,惟愁虚弃光华

明年攀折知不远,对此谁能更叹嗟

  

  《一七令·赋山》 令狐楚

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闲

  

  《一七令·赋诗》 白居易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一七令·赋书》 范尧佐

凭雁,寄鱼

出王屋,入匡庐

文生益智,道著清虚

葛洪一万卷,惠子五车余

银钩屈曲索靖,题桥司马相如

别后莫暌千里信,数封缄送到闲居

  

  《一七令·赋月》 李绅

光辉,皎洁

耀乾坤,静空阔

圆满中秋,玩争诗哲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

万象照乃无私,琼台岂遮君谒

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一七令·赋竹》 韦式

临池,似玉

裛露静,和烟绿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种偏多,王家看不足

仙仗正惊龙化,美实当从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唐代文同《咏竹》则于一字行文至十字:

  

竹,竹

森寒,洁绿

湘江边,渭水曲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

虚心异草木,劲节逾凡木

化龙杖入仙陂,呼凤律鸣神谷

月娥巾披净冉冉,凤女笙竽清蔌蔌

林间饮酒碎影摇樽,石上围棋清阴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

若檀栾之操则无敌于君,图潇洒之姿亦莫贤于仆

  

  唐代杜光庭《怀古今》更于一字行文至十五字之多,可谓大成:

 

古,今

感事,伤心

惊得丧,叹浮沈

风驱寒暑,川注光阴

始衒朱颜丽,俄悲白发侵

嗟四豪之不返,痛七贵以难寻

夸父兴怀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鸣琴

雁足凄凉兮传恨绪,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朔漠幽囚兮天长地久,潇湘隔别兮水阔烟深

谁能绝圣韬贤餐芝饵术,谁能含光遁世炼石烧金

君不见屈大夫纫兰而发谏,君不见贾太傅忌鵩而愁吟

君不见四皓避秦峨峨恋商岭,君不见二疏辞汉飘飘归故林

胡为乎冒进贪名践危途与倾辙,胡为乎怙权恃宠顾华饰与雕簪

吾所以思抗迹忘机用虚无为师范,吾所以思去奢灭欲保道德为规箴

不能劳神效苏子张生兮于时而纵辩,不能劳神效杨朱墨翟兮挥涕以沾襟

  

  【盘中诗】盘中诗是将诗句写于盘中,屈曲成文,词意回环。它以晋苏伯玉妻的《盘中诗》而得名,其形如下: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云:“写之盘中,屈曲成文也,故称盘中体。”其中不少诗句可以倒读,故学者有认为其为回文之祖者,然细考其文,尚不能称其为真正成熟的回文体,故此处列为变形体类。晋苏蕙又衍盘中诗形式为织锦《璇玑图》回文诗。后仿者不断,如《回文类聚》载唐初某女子有《鞶鉴图·转轮构枝八花鉴铭》,王勃称它“藻丽反复,文字萦回,句读曲屈,韵谐高雅”。唐会昌中,又《全唐诗》有侯氏《绣龟形诗》。

  

  【璇玑图诗】晋代苏蕙《璇玑图诗》

  

  关于苏蕙及其《璇玑图诗》,《晋书·列女传》云: “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一字。”

  

  唐代武则天有《璇玑图叙略》,记载较详:

  

  “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功苏道质第三女也,名蕙,字若兰。智识精明,仪容秀丽,谦然自守,不求显扬。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敬之。然苏氏性近于急,颇伤嫉妒。滔字连波,右将军于真之孙,朗之第二子也,神风伟秀该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高之。符坚委以心膂之任,备历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以忤者谪戍敦煌。会坚克晋襄阳,虑有危逼,籍滔才略,诏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

  

  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箠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伺苏氏之短,谗毁交至,滔益忿苏氏。苏氏时年二十三。及滔将镇襄阳,邀苏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乃携阳台之任,绝苏氏音问。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宜,莹心辉目,纵广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阀,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日璇玑图。然读者不能悉通,苏氏笑曰:‘徘徊宛转,自为语言,非我家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赍至襄阳。滔览之,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从盛礼,邀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苏氏所著文词,五千余言,属隋李丧乱,文字散落,追求弗获。而独锦字回文,盛传于世。”

  

 

    

  以下解诗乃录自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中所载。

  

  一、四围四角红书读法自仁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读,俱成回文:“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重荣章,臣贤惟圣配英皇,伦匹离飘浮江湘。”仁智至惨伤、贞志至虞唐、钦所至穹苍,钦所至荣章、贞妙至山梁、臣贤至路长、臣贤至流光、伦匹至幽房、伦匹至榆桑。伦匹由臣贤、由贞妙,至虞唐。余仿此。湘江由皇英、由章荣,至智仁。余仿此。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津河至柔刚、亲所至兰芳,琴清至惨伤。中间井栏式红书读法自钦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钦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异逝颓流沙。”深渊至幽遐、林阳至兼加、沉浮至患多、麟凤至如何、神精至嵯峨、身苦至网罗、殷忧至英华。自沉字起,逐句逆读,回文。余仿此:“沉浮异逝颓流沙,林阳潜曜翳英华,深渊重涯经网罗,钦岑幽岩峻嵯峨。”自沙字起,逐字逆读,回文:“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罗网经涯重渊深,峨嵯峻岩幽岑钦。”间一句,间二句顺读,或两边分读,上下分读,俱可。自初行退一字成句:“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异逝颓流沙麟。”渊重至遐神、阳潜至加身、浮异至多殷、凤离至何钦、精少至峨深、苦惟至罗林、忧缠至华沉。

  

  二、黑书读法自嗟字起,反复读,三言十二句:“嗟叹怀,所离经。遐旷路,伤中情。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葩纷光,珠曜英。多思感,谁为荣。”荣为至叹嗟、经离至思多、多思至离经。左右分读:“怀叹嗟,所离经。路旷遐,伤中情。君无家,房帏清。容饰华,朗镜明。光纷葩,珠曜英。感思多,谁为荣。”谁为至叹嗟、所离至思多、感思至离经。半段回环读,三言六句:“嗟叹怀,伤中情。家无君,朗镜明。葩纷光,谁为荣。”荣为至叹嗟、经离至思多、多思至离经。半段顺读:“怀叹嗟,伤中情。君无家,朗镜明。光纷葩,谁为荣。”谁为至叹嗟、所离至思多、感思至离经。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游西至摧伤、凶顽至为基、神明争雁归。左右间一句,罗文分读:“嗟叹怀,路旷遐。家无君,容饰华。葩纷光,感思多。”荣为至离经、经离至为荣、多思至叹嗟。从中间一句,罗文分读:“怀叹嗟,路旷遐。君无家,容饰华。光纷葩,感思多。”所离至为荣、谁为至离经、感思至叹嗟。中间借一字,四言六句:“怀所离经,伤路旷遐。君房帏清,朗容饰华。光珠曜英,谁感思多。”谁感至离经、所怀至为荣、感谁至叹嗟。两分各借一字互用:“怀所离经,踏伤中情。君房帏清,容朗镜明。光珠曜英,感谁为荣。”谁感至叹嗟、所怀至思多、感谁至离经。中间借二字,五言六句:“叹怀所离经,中伤路旷遐。无君房帏清,镜朗容饰华。纷光珠曜英,为谁感思多。”为谁至离经、离所至为荣、思感至叹嗟。两分各借二字,互用分读:“叹怀所离经,旷路伤中情。无君房帏清,饰容朗镜明。纷先珠曜英,思感谁为荣。”为难至叹嗟,离所至思多、思感至离经。以下三段,读俱同前:阶西至摧伤,漫顽至为基、通明至雁归。

  

  三、蓝书读法自中行各借一字,互用分读,四言十二句:“邵南周风,兴自后妃。卫郑楚樊,厉节中闱。咏歌长叹,不能奋飞。齐商双发,歌我兖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情征宫羽,同声相追。”情征至后妃、周南至情悲、官征至淑姿。取两边四字成句,四言六句:“兴自后妃,厉节中闱。不能奋飞,歌我兖衣。冶容为谁,同声相追。”同声至后妃,窈窕至情悲、感我至淑姿。两边分读,四言十二句:“兴自后妃,窈窕淑姿。厉节中闱,河广思归。不能奋飞,遐路逶迤。歌我兖衣,硕人其颀。冶容为谁,翠粲藏蕤。同声相追,感我情悲。”同声至淑姿、窈窕至相追、感我至后妃。两边各连一句,或两边遥间一句,俱可读。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惟时至成辞、佞好至防萌、何辜至惟新。两边分读,左右递退,六言六句:“周风兴自后妃,卫女河广思归。长叹不能奋飞,齐兴硕人其颀。华观冶容为谁,情伤感我情悲。”宫羽至淑姿、邵伯至相追、情伤至后妃。以下三段,读俱同前:年殊至成辞、谗人至防萌、愆殃至惟新。互用分读:“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闱。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兖衣。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宫羽至后妃、邵伯至情悲、情伤至淑姿。虚中行左右分读,六言十二句:“周风兴自后妃,邵伯窈窕淑姿。楚樊厉节中闱,卫女河广思归。长叹不能备飞,咏志遐路逶迤。双发歌我兖衣,齐兴硕人其颀。华观冶容为谁,曜荣翠粲葳蕤。官羽同声相追,情伤感我情悲。”情伤至后妃、邵伯至相追、宫羽至淑姿。左右连一句亦可读。以下三段,读俱同前:年殊至成辞、谗人至防萌、愆殃至惟新。

  

  四、紫书读法自岁寒反复读,五言四句:“寒岁识凋松,贞物知终始。颜丧改华容,仁贤别行士。”士行至岁寒、松凋至贤仁、仁贤至凋松。”自寒字蛇行读:“寒岁识凋松,始终知物贞。颜丧改华容,士行列贤仁。”仁贤至岁寒、松凋至行士、士行至凋松。从外读入:“寒岁识凋松,仁贤别行士。颜丧改华容,贞物知终始。”仁贤至华容、松凋至物贞、士行至丧颜。从内读出:“贞物知终始,颜丧改华容。仁贤别行士,寒岁识凋松。”颜丧至行士、始终至岁寒、容华至贤仁。以下一段,读俱同前:诗风至微元。自龙字起顺读,五言四句:“龙虎繁文藻,旗凋华曜荣。容饰观壮丽,衣绣曜颜充。”从外读入:“藻文繁虎龙,充颜曜绣衣。丽壮观饰容,荣曜华凋旗。”充颜至饰容。从内读出:“荣曜华凋旗,丽壮观饰容。充颜曜绣衣,藻文繁虎龙。”丽壮至绣衣。以下一段,读俱同前:衰年至异世。回环读:“龙虎繁文藻,荣曜华凋旗。容饰观壮丽,充颜曜绣衣。”衣绣至虎龙。顺读:“藻文繁虎龙,荣曜华凋旗。丽壮观饰容,充颜曜绣衣。”充颜至虎龙。以下一段,读俱同前:衰年至奇颜。

  

  五、黄书读法自诗情起,五言四句:“诗情明显怨,怨义兴理辞。辞丽作比端,端无终始诗。”诗始至情诗、辞丽至理辞、辞理至丽辞、端比至无端、怨显至义怨、端无至比端、怨义至显怨。自思感起,四言四句:“思感自宁,孜孜伤情,时在君侧,梦想劳形。”形劳至感思。顺读:“宁自感思,孜孜伤情。侧君在时,梦想劳形。”梦想至惑思。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愆旧至何如、婴是至何冤、怀伤至者谁。”从外读入:“宁自感思,梦想劳形。侧君在时,孜孜伤情。”梦想至在时。从内读出:“孜孜伤情,侧君在时。梦想劳形,宁自感思。”侧君至劳形。从下一句间逆读:“孜孜伤情,宁自感思,梦想劳形,侧君在时。”侧君至伤情。以下三段,读俱同前:“念是至独居、怀忧至漫漫、悼思至感悲。”自诗情起,四言四句:“诗情明显,怨义兴理。辞丽作比,端无终始。”始终至情诗、辞丽至兴理、理兴至丽辞、情明至始诗、丽作至理辞、无终至比端、义兴至显怨、显明至义怨、比作至无端。余如始终无端,显明情诗,回环读,仍是四言四句八首。

  

  近人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云:“回环反复读起来,可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

  

  《璇玑图诗》江南本,有人用回文体题诗三首:其一曰:“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人随远雁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其二曰:“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风吹絮雪愁萦骨,泪洒缣书恨见郎。”其三曰:“羞看一首回文锦,锦似文君别恨深。头白自吟悲赋客,断肠愁是断弦琴。”宋代苏轼曾作《次韵回文三首》:其一曰:“春机满织回文锦,粉泪挥残露井桐。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目晚庭空。”其二曰:“红笺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风叶落残惊梦蝶,戍边回雁寄情郎。”其三曰:“羞云敛惨伤春暮,细缕诗成织意深。头伴枕屏山掩恨,日昏尘暗玉窗琴。”此珠联妙笔,两绝相应也。

  

  【叠翠体】这是一种将宝塔诗与盘中诗的特点相结合的一种诗歌格式。代表作是明代邬景和《山形叠翠二首》,其文如下:

  

  其一《八山叠翠诗 游苏州半山寺》

  

山山

远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乐归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苏城楼阁拥山

堂庙旧题村苑阆疑

竹禅榻留庄作画实

丝新醉侑歌渔浪沧

  

  此诗读作: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庄作画实沧浪。渔歌侑醉新丝竹,禅榻留题旧庙堂。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其二《包山叠翠诗 游西山灵光寺》

  

山山

灵异

山邻有山

择后四神

山前山季游山

遍访都春是尽

山外野山山色映山

人至慕山山眼照山

乐因是归光如镜镜

真寻俗世贪不身随

  

  此诗读作:山山灵异有山神,四季游山尽是春。山色映山山照眼,山光如镜镜随身。不贪世俗寻真乐,因是归山慕至人。山外野山都访遍,山前山后择山邻。

  

  【连珠体】【环叠体】【连珠环叠体】环叠体实际就是一种以镶嵌体的格式表现顶真体的变形诗体。详见第六编明镶暗嵌之特殊镶嵌体第四。

  

  【神智体】此体始于宋代苏轼。近人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引《东坡佛印问答录》云:“东坡书字意成诗。契丹使至,每以能诗自矜,朝庭议以东坡馆伴之,使者索赋诗,坡曰:‘赋诗易事,观诗稍难尔。’因出《长亭诗》(天犼按:宋代桑世昌《回文类聚》题为《晚眺》)以示之。诗云:

  

    

  契丹使终日凝思,不辨今明。解云:‘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托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天犼按〗此体实际要求读诗者亦能作诗方可,否则意虽到而文低俗,亦非为诗者本意也。(摘自张兵《杂体诗纲目》)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73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