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爱歌
方 越
序
中国人的盛世情结凝聚于唐,说唐又多以“开元盛世”与李隆基杨玉环之事为书写载体。这是对历史的误读。白居易《长恨歌》将这场无可奈何的爱情悲剧,诗化乃至神化为一种缠绵悱恻之情、命运叵测之意。“女人祸水”的阴影一直凄凉着民族精神心灵。而恰恰是这一悲剧无可更改地成为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象征。
余游惊世绝伦的乾陵,品读伟人毛泽东对武则天的评价以及有关史料,深为中国历史上这位唯一的女皇的丰功伟绩所震撼;尤其被武则天与李治超乎人的本能和儒家道统,平等互携、志同道合、诚信负责,在更高层次上的“从一而终”的爱情所感动。他们是生活的情侣,又是政治的伴侣。“生能并肩理天下,死亦托体同山河”的永久之爱可谓“圣爱”。恰恰是这一美妙绝伦的“圣爱”成就了李唐由治而盛的历史辉煌,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乾陵是他们圣爱的栖息地。这里典藏着盛唐的情感、智慧与思想。盛唐文化本质上是武则天文化。大唐帝国之梦内核是李武“圣爱”之魂。只有从历史的误读和《长恨歌》的悲观中走出来,才能真正领略盛唐的气象与精神。于是,余试为武则天与唐高宗赋之《圣爱歌》:
千古文水育圣女,方额广颐娇如霁。
从母礼佛养心性,饱读诗书质伶俐。
十四入宫做才人,太宗欢心赐武媚。
娥眉不让须眉主,后宫行止顺德体。
有缘识得春风面,幸侍太子心灵犀。
同气相求声声叹,嘤其鸣矣惺惺惜。
三策训驭狮子骢,满朝文武皆称奇。
李治欲求父皇旨,愿将才人赐于己。
无奈活殉感业寺,黄卷青灯苦为尼。
长安冷月凄无眠,零落霜菊充腹饥。
风摧玫瑰刺不折,雨打落红香更溢。
血泪吟成如意娘,相思悠悠感天地。
高宗不愧真男儿,妃嫔百艳只望媚。
天子驾幸禅房内,嘤嘤泣泣双泪垂。
愧无乌发理云鬓,玉颜凝睇透心扉。
别有浓情化波涛,巫山云雨生霹雳。
甘露滴滴润枯田,茁壮禾禾达天意。
生命成全神圣爱,幸怀龙子入宫闱。
自古宫门深似海,惊涛骇浪多风雨。
如履薄冰唯谨慎,四面埋伏皆妒嫉。
树欲静而风不止,本向善而恶相逼。
媚娘聪慧依夫君,克己从来不失己。
仁恕明礼息谗毁,以情为兵破诡计。
丈夫恋媚亦丈夫,一朝封为武昭仪。
承恩感恩恩义重,魂牵魂绕魂魄依。
士为知己死不惧,以心伴君影不离。
夫唱妇随育皇嗣,坤德至善解君意。
志同道合抗豪权,维护君尊旨不移。
平等爱意薄云天,封后义举增威仪。
文水祭祖衣锦归,泰岳封禅山水奇。
胸中日月常自新,宫廷风云何足虑。
鼎力助君整朝纲,无须踌躇伴君侧。
贬黜门阀开新政,锋芒所向尽披靡。
阴阳相合生万象,日月同辉沐千里。
大明宫内琴瑟谐,九成宫里授机宜。
文武兼能辅大政,侍君治家理万机。
上疏建言十二事,国是才智登峰极。
二圣临朝天下安,文治武功开永徽。
家事国事天下事,龙蟠凤翙聚正气。
帝后一体情切切,雨露普降民熙熙。
朝野上下成一统,除奸扬忠稳国基。
不幸君患风眩疾,媚娘亦妻亦侍女。
朝朝暮暮殷勤护,里里外外圆通理。
弘纲举目转国运,灯火长伴星辰稀。
柔肩力扛千钧担,无怨无悔无顾及。
高宗深情留遗制,天后辅政掌权力。
知人善任君托重,临危受命情更悲。
洛阳行宫哀声恸,武后默忧唐社稷。
满朝文武齐匍匐,媚娘扶柩独饮泣。
夫君宾天何所恃,家国大事我问谁?
往事历历崎岖路,心血点点化墨笔。
哀册述圣字字泪,神情圣意栩栩飞。
缟素洛阳雪纷纷,悲云长安草萋萋。
凿山为陵慰君魂,送棂长安遂君意。
恍惚灯影映音容,连绵秋雨诉恩义
为君敕制荐福寺,雁塔晨钟鸣赫曦。
为君扩建大慈恩,孝传万民人伦立。
畏地法地道同势,敬天效天理尊一。
道德文章人为本,日月运行天之规。
改唐建周变则通,易帜革命新天地。
恪为夫君江山美,裁云镂月肝胆沥。
凡是君言不放弃,奉行君旨不偏离。
治民容易治吏难,严刑峻法举旌旗。
岁岁科举揽人才,针针见血除时弊。
巾帼男儿平起坐,庶民挺腰蔑权贵。
开放大气通四海,平等和谐融八夷。
旋转乾坤日月朗,万国朝贺跪女帝。
诗书资政哺文教,兰亭笔魂壮白飞。
佛道儒典皆为用,万世从此真一系。
上承贞观下开元,大唐盛世终归李。
夫君在天我在地,以身许国志不移。
君命完满去陪君,同穴共寝永伴随。
一柱巨碑无一字,任人争议任人非。
伴君笑对滔滔史,唯我圣爱贯天际。
洛阳牡丹开更艳,长安桃李尽芳菲。
乳峰昭昭梁山美,江山万里总妩媚。
日月当空曜寰宇,千古一爱唱不息。
为中国·洛阳国际武则天研讨会暨中国武则天研究会第十届年会献诗
2007年6月23日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