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检故纸堆,要找的东西没有找到,倒是翻出来一篇五六年前的文章,题曰“阿克顿名言如何汉译:第三次言说”,。
细读一通、动了几处,打算贴到微博上,原来已有一篇类似的文字也顾不得了。因为相形之下,阿克顿的名言何以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汉译,这一篇讲得更清楚些,而且还附带提到这句话传入中国的时间。记得此文曾经投稿而未蒙录用,现在贴到微博上,一则敝帚自珍;二则希望得到指正,交换看法,对译不对人。自媒体万岁!
“阿克顿名言”,指“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这句话。此言应当怎样汉译,我曾两次言说。如今第三次再来言说,是因为阅读 许良英先生的文章“也谈阿克顿的名言”(《炎黄春秋》,2010年7期,7页),要说的仍然是它的种种不同汉语译本的出入和是非。
许文举出此言,首先说明它的出处:阿克顿“1887年4月5日给克莱顿的一封讨论宗教改革时期教皇制度历史的长信”;接着回顾它传入中国的情况:“这句名言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并迅速流行。可惜引述者都是辗转引述,并未直接查阅原文,未免走样”,然后列举了它的几种或多或少都错、错得互有出入的汉语译文为例——
1. 权力是腐蚀人的,绝对的权力就会造成绝对的腐败(马英九,08年一次讲话)。
2. 权力使人腐败,而绝对的权力绝对地使人腐败。(李慎之:“风雨苍黄50年”,1999年)
3.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商务印书馆:《自由与权力》,2001年)
4.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贵州人民出版社:《自由的历史·中译者序言》,)
对这些译文,许先生批评说:
把“tends”(趋向)译成“导致”或“使人”显然不符原意。原文的意思是:权力本身就会腐败,并不是它“导致”或“使人”腐败。腐败是指权力本身,是制度,不仅仅是掌权的人。“绝对权力绝对腐败”,何等简洁铿锵有力!塞进“导致”或“使人”,无异画蛇添足。
而许先生自己的译文,则是:“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并称赞说:“‘绝对权力绝对腐败’,何等简洁而铿锵有力。”
“简洁而铿锵有力”,这七字赞语不如挪用、转而形容阿克顿的原文。按翻译原则,原文精彩则译文势必也只得精彩;这已不是片面追求“信达雅”中的那个“雅”,而是争取“能如风格以出”。虽然,行文不以辞害义,翻译风格之际恐怕尤其需要仔细端详原文词义和句法,“依意旨以传”(均钱钟书语),谨慎提防背离原著本意。而从“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一语来看,许先生“腐败是指权力本身”、“权力本身就会腐败”以及“绝对权力绝对腐败”之说就都是没有根据的,不是阿克顿的意思。何以见得?请做一点分析,从解读原文说起。
原文两个独立子句,用and连接起来、成为并列复合句——为了说明问题,此处只得求助语法结构和词义,请读者不要见笑或心烦。无论所译文章多么高深玄妙或浪漫典雅,但凡面临歧义,都是只得从这等草根见识说起的——两个子句均以power为主语,而两个谓语中的corrupt作者可都是作为动词使用的:头一个前面有个to,标志着它的动词不定式身份;后一个后面有个-s,标志着它的谓语动词身份。二者因此都不得误为形容词或名词而只能承认其为动词;而在无论牛津或韦氏的英英词典中,当动词使唤的corrupt都作“to make or become corrupt”解,也就是“(自己或使得、造成或导致他人)腐败”。就此言之,除了前半句漏译tends之外,李慎之先生的译文“权力使人腐败,而绝对的权力绝对地使人腐败”是对的。如果要避免因“使得”、“造成”或“导致”(腐败)而失去原文“精悍的语气”(借鲁迅先生语),corrupt一词也许不妨用“腐蚀”汉译。我自己的两次翻译办法就是这样,具体请见下文。
“To corrupt”的动词不定式身份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规定tends的词义。Tend一词的注释,以陆谷孙《英汉大词典》tend 词条为最详细,收录了七条义项,其中头两条与此处的讨论相关,照录如下——
1. 走向;趋向(to, towards): The road tends north. 道路向北延伸。/Interests rates are ~ing upwards (downwards). 利率有提高(降低)的趋势。
2. (后接不定式)易于;往往会:Plants tend to die in hot weather if you don’t water them. 植物在炎热天气如不浇水容易枯死。/ Does he tend to lose? 他常常输吗?
许先生以“趋向”译tends,恐怕是没有考虑到to corrupt的属性:它不是名词或副词或形容词而是动词不定式,而corrupt“后接不定式”,就规定了它只能作“易于、往往会”而不能作“走向、趋向”解。同样,“绝对权力绝对腐败”之译,恐怕也是由于没有考虑到corrupts absolutely二词的词性:它们是副词修饰动词,不是形容词修饰名词或副词修饰形容词。这样看来,许先生的译文在这后半句也错了,错误与许文所举四例中的1、3、4这三者相同,而这些译文误译之处,倒是李慎之译得正确。
阿克顿此言还有许多其他的汉语译本,可见已经相当广泛地流传;所遗憾者,其中泰半误译,上举者外,例如《不列颠百科全书·阿克顿》词条就还有这样一句:“其论点‘权力会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已成为当今名言”(《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1999年,卷一,59页)。《不列颠百科》如此,它之前若干年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多半也只能如此,而《不列颠百科》可是当代的权威辞书之一。“当今名言”误译如此,令人扼腕。这还不算,更可惋惜的是误译的普遍性,如李泽厚先生所指出者:“屡见不鲜,我已见过数十次之多”;就是说,普遍地以讹传讹。李文甚短,全录如下:
《读书》二00一年第一期冯克利先生文 ,首引阿克顿名言“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此乃“Power tends to corrupt;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之误译,意思与原文并不相同,也可说颇有出入。但此误译屡见不鲜,我已见过数十次之多,有时甚至在正式的学术论著中。为免继续以讹传讹,似有订正必要。应是“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原题:“应是‘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读书》,2001年1期)。
阿克顿此言笔者曾先后两次翻译;头一次是因为见到黄钟先生在《中国经济时报》上的文章中误以阿克顿为美国人,第二次则是因为上引李泽厚短文中举出的译文前半句漏译tends一词。需要说明的是,我本人的这两个汉译文本,后面均比常见者多了一句话,是因为先后在引语词典中查阅到的原文均多此一句,心爱其文,舍不得割弃,就一并译出来保留在自己的文字中。也算一种阅读笔记罢。现均抄录如下——
原文: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 absolutely. Great men are almost always bad men, even when they exercise influence and not authority.
译文(1) 权力往往腐蚀人,绝对的权力则绝对腐蚀。伟人几乎总是坏人,即令他们只动用影响而不动用权威也罢。(1997年12月10日《中国经济时报》,原题为“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蚀”,发表时编辑部改为“阿克顿勋爵其人其言”。)
译文(2) 权力往往腐蚀,绝对的权力则绝对腐蚀。伟人几乎总是坏人,哪怕他们只动用影响而不动用权威也罢。(“权力往往导致腐败”,《读书》,2001年10月;《翻译匠语》,2005年,170-2页)
酸秀才总以为文章是自己的好。笔者未能超脱陋习,也以为以上所译无误;而两个译本多少有些出入,则说明心中其实仍有举棋不定。事实上,笔者可能还有或曾见过另一个译本。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译校《铁托传》(菲利斯·奥蒂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原书序言或正文中就曾提到阿克顿这句话,故而多半曾经翻译或审校。事隔三十年,不但书一时找不到了,译校的事本身已经没有剩下多少记忆,唯独阿克顿一言警世,初见之下,当时那种惊艳之感近于震撼,暗暗想道:何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这大概就是了罢。这些记忆难以忘怀,因此之故,十七八年之后的1997见到黄钟先生文章“政社分开与监督机制”(原刊《中国经济时报》1997年10月28日;《南方周末》11月2日转载并特别推荐)一文,误以阿克顿为美国历史学家,遂著文修正。《铁托传》原文虽然已经不在手边,但这时毕竟已经是1997, 开放十多年了,不但有了多部引语词典可以查找原文,而且有了《简明不列颠》那样的工具书,可以据以查明和介绍阿克顿的有关种种。其中包括:他的生卒年代:1834-1902;他的政治归属:“自由天主教派”、“自由党人”;他的职业:1959-64年天主教月刊《徘徊者》主编、1859-66年下院议员、1895年起剑桥大学近代史“钦定教授”; 他的社会关系:与英国当时的自由党领袖、首相格莱斯顿交厚,“诗人马修·阿诺德曾说:‘格莱斯顿影响着周围所有的人,但不包括他在内,反倒是他影响了格莱斯顿。’1869年格莱斯顿保举他为贵族(‘阿德哈姆男爵’),1892年又推荐他为维多利亚女王的宫廷侍从。”同时,因为黄钟文章中也有误引(“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我对这句话作了第一次汉译。
我对阿克顿名言的第二次汉译,已是十年之前的2001年,是源于上录的李泽厚短文:李先生的文章纠正了后半句“绝对的腐败”,却遗漏了前半句tends的漏译,与李慎之译文的唯一缺欠相同。但这个tends是绝对漏不得的:如果此词翻译时可以漏掉不管,于意旨无损,那么,从修辞的角度看,阿克顿下笔之际何不索性说“Power corrupts”而不说“Power tends to corrupt”?去掉那个“tends”,文字岂不更加简洁?一个尽管可以漏掉不译的tends,留在那里何用?以阿克顿的大手笔,应当不至于见不及此。情况很清楚:他的意思绝不是说权力总是要、一定要导致腐败,绝对地、无条件地导致腐败——否则官吏无不贪渎,天下滔滔,叫女王、大臣以及万民百姓如何是好?是否索性取消一切权力,崇奉无政府主义?阿克顿当然不是这个主张;他只是说权力易于、常常、往往导致腐败。至于说总是要、一定要、无条件地、绝对地导致腐败的权力,那当然也是有的,那就是“绝对的权力”。——一般的power仅仅是tends to corrupt, 而absolute的power则corrupt absolutely,这话难道说得还不够清楚?此外,请注意这句名言中笔者多译的那后面一句,请注意原文中的almost一词:何以“几乎”?盖因权力只是“往往腐蚀”而非“绝对腐蚀”,“伟人”也就“几乎总是坏人”而非“总是坏人”;意思是前后一致和相互呼应的。
阿克顿此言是在什么时候引介入中国的?我说不清楚。即使找到了原来那本《铁托传》,证明记忆无误,也难说就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所谓“言有易,言无难”(赵元任语)。要点在于:阿克顿名言警世,值得介绍给国人,而误译多见,我一再言说,意在纠错,但认真说来,其实并不当真知道自己的翻译是否就对了,有没有比较好的译法?凡此,还需识者指教。
2010-7-18,周日,丛林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