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南无三藏玄奘大遍觉祖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73

[转载]《槐园梦忆》编后记

$
0
0

翻出“新”味来

                                                                          

                                 张昌华

 

  梁实秋是写散文的圣手。上世纪40年代,他便以《雅舍小品》饮誉文坛。他的散文将无疑的彪炳在中国散文史册上。可毫不夸饰地说,他的学识之厚,腹笥之富完全可以与写此类札记称著的知堂老人比肩。仅就读者之众而言,绝不在知堂老人之下。

  读者对梁实秋的散文情有独钟,那是因为他的散文确有过人之处。首先是题材广泛,天文地理、衣食住行、花鸟鱼虫、世事万象几乎无所不包,不同口味的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再是梁氏学富五车,思路宽广,他喜欢旁征博引,兼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之长,故能调众人之口。另一个就是他的语言诙谐,且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充满睿智与文采。他还特别注意追求声韵效果,他的散文读起来琅琅上口,有种节奏之美……

  梁氏的散文选本真的多不胜数,各种文本的编者都有自己的编辑思路,或“大全”或“编年”或“专题”或“选萃”,林林总总。这本《槐园忆梦》博采众长。从总体上看是选萃性的,编者对梁氏散文先进行了梳理,然后归类,计分“雅士雅事“、“雅舍谈吃”、“乱点烟茶”、“旧时月色”和“酬世杂谭”等九项。梁氏散文的精华俱在其中。

  虽然是“炒冷饭”,但炒出了“味道”。最具特色的是“佚文一扎”,这是“创新”,这在其他任何梁氏散文选本中绝对没有的。感谢梁实秋的女公子梁文茜、梁文蔷,她们将辛勤收罗到的梁氏晚年写的十四篇散文结集于此。此系在大陆首次刊布,让读者一睹梁实秋晚年的行文风采。

  收在这里的佚文,均是梁实秋去世前两三年所作。内容丰富,有关心民瘼的《民以食为天》,开启民智的《闲话英语》,养生益年的《早睡早起》、《八十岁与八百岁》,以及由生活琐事联想到文学创作的《萝卜汤的启示》等。

  这些文字,都是信手拈来的琐屑,但在八十老翁梁实秋的笔下写得恣意汪洋,极富情趣,令人捧腹之后,不免深思。尽管取材五颜六色,题旨不一,但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浓烈的怀旧情绪。老北平的青草葱木,小胡同里的长袍马褂不时显现其间。

  三篇怀人文字,更令人注目。

  《忆周老师》,是作者追怀他小学业师周士棻先生。梁实秋在文中弘扬周老师爱才更重操行的懿德。他说:“我至今感念周老师,他不仅教我用功读书,还教我如何》做人。他临别对全班学生分别赠言。他对我的嘉许是‘缜密’二字。其实我是一个疏放的人,离缜密的功夫差得很远。也许周老师是要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

  《忆李长之》,足见梁实秋宅心仁厚的博大襟怀。1933年左右,已负盛名的梁实秋是青岛大学教授,刚由清华毕业的小青年李长之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批评梁实秋的《偏见集》的文章,时在清华的闻一多建议梁实秋一读。李长之指责梁实秋“缺乏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作为文学批评的准绳。”梁实秋认为“很有见地”,他说“经他这一指点,我以后思索了好几十年。虽然我的文学观至今未变,我却很感激他的批评。因为有此一段因缘,我以后和他成为很好的朋友。”

  编者借此郑重推荐的是《关于老舍》,洋洋洒洒五千字,追述抗战岁月,他们在重庆的生活往事,那文人相亲的友谊,那温馨的挚爱,那发自肺腑的怀念与感叹,我乏力描摹,还是请读者亲自去拜读领悟吧。

  梦忆者,往事也。

  本书专列《忆梦》一章,大致囊括了梁实秋的主要人生经历。其实大多文字也是梁实秋对旧时月色的缅怀。就《槐园忆梦》这篇悼念文字本身来说,也是梁实秋怀人作品中的精品。他是墨和着泪写就的,以时间为经,以夫妇之情为纬,用五十年相形相随、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碎片编织了一幅夫妻聚散、阴阳阻隔的哀乐图。其结句“缅怀既往,聊当一哭,心中伤悲,掷笔三叹!”怎不令人叹为观止。在那梦般温馨的回忆和残酷的现实两相对比下,怎不令读者的心灵震颤!

梁文茜说,她母亲最疼父亲,父亲最爱母亲。鹣鲽情深。他们共同生活的近半个世纪中,家中柴米油盐、子女教育全由母亲一人包揽,为的是能让父亲静心写作。父亲的成就一半应记在母亲的账上。就拿那有口皆碑的《雅舍谈吃》来说,梁实秋的小女儿文蔷是见证人,她说:“作者是梁实秋,内容一半却来自程季淑。”“爸爸自称是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练的人是妈妈。”《雅舍谈吃》文章中所写的刀法和火候,都是程季淑的实践真知,只不过是由梁实秋用笔将其写出来诉之于众罢了。难怪程季淑惨遭意外横祸后,梁实秋“痛不欲生,每日以泪洗面”。他写悼文《槐园忆梦》时,在书桌上方自悬——警句“加紧写作以慰亡妻在天之灵。”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程季淑,就没有梁实秋倒真不为过。将书名冠以《槐园忆梦》,权做是对梁实秋与程季淑近五十年姻缘的纪念。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73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