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117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August by Charles Dickens

August

by Charles Dickens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There is no month in the whole year, in which nature wears a more beautiful appearance than in the month of August. Spring has many beauties, and May is a fresh and blooming month, but the charms of this time of year are enhanced by their contrast with the winter season. August has no such advantage. It comes when we remember nothing but clear skies, green fields, and sweet-smelling flowers—when the recollection of snow, and ice, and bleak winds, has faded from our minds as completely as they have disappeared from the earth ----and yet what a pleasant time it is! Orchards and cornfields ring with the hum of labours; trees bend beneath the thick clusters of rich fruit which bow their branches to the ground; and the corn, piled in graceful sheaves, or waving in every light breath that sweeps above it, as if it wooed the sickle, tinges the landscape with a golden hue. A mellow softness appears to hang over the whole earth; the influence of the season seems to extend itself to the very wagon, whose slow motion across the well-reaped field, is perceptible only to the eye, but strikes with no harsh sound upon the ear.

 

一年之中, 没有任何一个月的自然风光比得过八月的风采。 春天美不胜收, 而五月也是一个清新、花开的月份, 由于有冬季的对比, 所以每年的此刻更显得魅力四射。 八月就没有这样的优势。 它来的时候, 我们只记得明朗的天空, 绿绿的田野, 还有芳香四溢的花朵----记忆中的冰雪、寒风都已完全消失, 仿佛它们在地球上了无踪迹----然而八月是多么愉快的季节啊!果园和玉米地里到处充溢着工作的声响; 串串硕果压的果树都弯下了腰, 枝条低垂到地面;还有玉米, 有的一捆捆优雅的堆在一起, 有的则迎着微风招展, 仿佛等待收割, 把景致染上淡淡的黄色。 整个大地似乎笼罩着醇美的柔和; 季节的影响, 似乎伸展至那辆马车, 它慢慢地越过收割好的田地, 这一切只有用肉眼才觉察得到, 耳朵听不到刺耳的声音。

 

——from Pickwick Papers (匹克威克外传) Chapter 16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英诗汉译

Life Is an Opportunity

生活是一种机会

By Mother Teresa*        林啸 译

 

Life is an opportunity, benefit from it.      生活是一种机会,从中获取收益吧。
Life is a beauty, admire it.                         生活是美,去赞美它吧。
Life is a bliss, taste it.                                 生活是至福,去体验它吧。
Life is a dream, realize it.                           生活是一个梦想,去实现它吧。
Life is a challenge, meet it.                        生活是一个挑战,去迎接它吧。
Life is a duty, complete it.                         生活是一种责任,去完成它吧。
Life is a game, play it.                                生活是一场游戏,去和它玩耍吧。
Life is costly, care for it.                             生活是昂贵的,去看管着它吧。
Life is wealth, keep it.                                生活是财富,去守住它吧。
Life is a love , enjoy it.                               生活是爱,去享受它吧。
Life is mystery, know it.                             生活是奥秘,去了解它吧。
Life is a promise, fulfill it.                          生活是许诺,去实现它吧。
Life is sorrow, overcome it.                       生活是悲伤,去克服它吧。
Life is a song, sing it.                                 生活是一首歌,去歌唱它吧。
Life is a struggle, accept it.                        生活是一场斗争,去接受它吧。
Life is a tragedy, confront it.                      生活是一场悲剧,去直面它吧。
Life is an adventure, dare it.                       生活是一场冒险,去承担它吧。
Life is luck, make it.                                    生活是幸运,去抓住它吧。
Life is too precious, do not destroy it.       生活太宝贵了,别去毁灭它。
Life is life, fight for it!                                 生活就是生活,为它而奋斗吧!

作者简介: 特蕾莎(1910-1997),天主教修女,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生于阿尔巴尼亚,本名Agens Gonxha Beijaxhiu。因其倡导的国际性慈善活动而受到世人尊敬。曾在印度加尔各答为帮助穷人做了大量工作。1950年创办罗马天主教修女组织“仁爱志士会(the Missionaries of charity)” 以救助世界上最穷苦的人,其成员现遍布世界各国(包括美国) 。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英汉语篇中照应、替代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

 

论文摘自《湖南大学学报》(有删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此论文对语篇翻译做进一步了解.(小靳校核)

英汉语篇中照应、替代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

陈晓湘, 禹 琴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2)

[摘 要] 通过对比分析, 汉英两种语言在照应、替代衔接手段方面有一些共性和差异以及翻译技巧。

[关键词] 英汉语篇衔接; 照应; 替代; 翻译的技巧

 

一 引 言

随着《英语的衔接》(Halliday&Hasan, 1976)、《话语分析》(B row n &Yu le, 1983)、《话语与文学》(Cook, 1994) 和《话语分析入门: 理论与方法》(Gee,1999) 等著作的出版,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了语篇的时代, 在语言的不同层面(词素, 词, 短语, 句子, 段落, 语篇) , 语篇处于最高层次。语篇不是单个的单词, 单一的句子, 而是结合起来的句子的使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前, 语言学界一直公认句子是最高一层的语言单位。语篇概念的产生首次突破了以句子为单位的局限性, 从句子到语篇, 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次飞跃!语篇理论对翻译的影响一直都是个热门话题,

    这是因为文本的翻译更多的是语篇的翻译。然而以往的翻译教材例如张培基等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1980) 用了全部的篇幅讲解词、句尤其是从句、长句的翻译方法。韩其顺等编撰的《英汉科技翻译教程》(1990) 一书大部分内容放在句子的翻译上, 而对如何处理好语篇的翻译则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存在着结构上与意义上的联系,它们紧密结合, 表里相依。在结构上, 各句之间、各段之间彼此衔接。语篇衔接手段将语篇中语言成分的形式和意义连接成一个统一体; 在意义上, 语篇中的全部句子与段落处于同一语义场, 而各语言成分之间具有互相解释的功能。语篇的生成依赖于语言成分的连续性, 其连续性是语篇中通过某一手段把结构和意义上能相互解释的成分构成为一体的连续网络。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语篇的内在分析直接影响到译品的质量。

    韩立德——哈桑(1976) 认为: 衔接手段包括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种, 黄国文(1988)在《语篇分析概要》中把照应、替换、省略归为语法衔接(grammatical cohesion) , 其它两类归结为词汇衔接(Lex ical cohesion) , 本文采纳了他的分类。限于篇幅, 本文只讨论英汉语法主要的衔接手段——照应、省略的共性和差异及这些方面的翻译技巧。

二 对比和翻译

() 照应关系

    在语篇概念中, 衔接是生成语篇的手段, 照应是体现这一手段的重要方式。韩——哈(1976) 把照应关系细分为人称照应, 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照应手段是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成分的关联点, 英语中显性的参照点和汉语中隐性的参照点均可在语篇的上下文中找到, 在解读和翻译语篇的过程中, 成分间的照应关系是解读者解码信息的重要依据。

1. 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

    在语篇生成过程中, 人称照应是很重要的衔接手段, 衔接关系包括内照应(endophoric) 和外照应(exophoric)。前照应(anaphora) 与后照应(cataphora) 属于内照应。最常见的前照实现方式通常是人称代词、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反身代词及相互代词。在人称参照里, 人称代词回指前部分已提到过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前照应。后照应是指一个语言单位下指语篇内的另一个语言单位, 而这两个语言单位合指同一实体(co - referential) , 人称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疑问代词常用来表后照应关系。外照应是指远在语篇、语场以外的照应。下面就前照应

关系举例说明:

1) My uncle made a great effort to controll himself. . . . “He was the only brother that I ever had,”he added, but with no heart in his voice. Then he picked up his spoon and started eating again, but he was still shaking (Kidnapped, p. 44).

译: 我伯伯费了很大的劲才控制住(他) 自己。“他是我生平唯一的弟弟, ”他又说。但是(他的) 语调中却没有一点儿(他的) 感情。接着, 他拿起(他的) 勺子继续吃, 仍旧在发抖。

2) 况且, ( I) 一想到昨天( I) 遇见祥林嫂的事,( I) 也就不能安. . . . . .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 改变之大, 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 五年前(her) 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 she) 全不象四十几上下的人; (her) 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 she)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 she) 仿佛是木刻似的; 只有那(her) 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祝福》, 现代名家名作卷一, 台海出版社, 1998年, 第85 页)。

3) 到了铁公祠前, 朝南一望, 只见对面千佛山上, 梵宇僧楼, 与那苍松翠柏, 高下相间, 红的火红,白的雪白, 青的靛青, 绿的碧绿, 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 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 做了一架十里长的屏风(刘鹗《老残游记》, 齐鲁书社, 1985年, 第26 页)。

译:When he reached the temp le , he looked southwards and saw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lake the Mount of a Thousand Buddhas. There were temples and monasteries, some high and some low, scattered among the grayed pines and green cypresses: the red w ere as red as f ire, the white as white as snow , the blue as blue as indigo and the green as green as emerald, while here and there were a few red maples. It looked like a big painting by Zhao Qian li, the Song-dynasty painter, only made in to a screen a dozen miles long.

   解: 1) 是一个表前照应的英语语篇例子, 反身代词“他自己”(h im self) , 人称代词“他”(he) ,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他的”(h is) 在同一语篇内回指“我的伯伯”。2) 是一个表前照应的汉语语篇例子, 先行词是“祥林嫂”, 其后续的许多句子里合指一体的前指词“她”( she ) 和限定性前指词“她的”(her) 却多次被隐没, 反映了汉语篇章结构的特点。英语中主语代词、限定性代词不能省; 汉语中却常常可以省略。在汉译英中, 汉语中有些主语比较朦胧, 需要译者去寻找, 认清这一差别对汉英互译颇为重要。3) 文中, 回指名词短语的主语“他”没在表层显现, 只是深层隐含(但上文已有交代) , 在将其译成英语的过程中, 译者需在主语的位置上添加“He”。“高下相间”里的主语不易明察, 此句意为“有些(梵宇僧楼) 较高, 有些较低”, 所以,“some”. 是“高”意义上的主语; 另一个“some”为“下”的主语。末尾句“仿佛”也缺主语, 故引进“It”, 使句子结构完备。

    从上面三例中, 我们可以看到: 英汉都有前照应关系, 但英语语篇前照应关系衔接手段使用的频率大大地高于汉语的使用, 这说明英语更强调形连。英语是形合语言, 形合语言的特点体现在表层结构照应形式的前后呼应上, 并通过表层结构语言成分的参照点与下一语句的参照点形成衔接网络; 而汉语更偏重意连。查尔斯(Charles) 和萨塔尔(Sandra,1979) 甚至认为汉语为零前照应( referents for zero-anaphora) , 尤其体现在汉语书面语体中, 这种结论也许太言过其实, 但是汉语更注重隐性连贯却是一个事实。

    在认清了英汉前照应关系衔接方式的差异以后, 我们在英译汉时, 为了合乎中国的语篇习惯, 在确保语意连贯的基础上, 应尽量删除不必要的前指语。1) 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倘若把文本中的前指语一一译出, 译品显得不精练; 把括号里的前指语一一读出, 便大有诘屈聱牙之感。译2) 和3) 时, 应考虑英语结构形式的完备性, 前指语和限定性前指语的空缺会使整个语篇残缺不全, 将严重地影响翻译作品意义上的逻辑性, 连贯性和准确性。因此, 在英汉互译中, 透彻地分析文本的内在结构与隐层意义显得十分的重要。

2. 指示照应(Demon strative reference)

指示照应是语篇衔接的另一种重要手段。假如我们以发话者所处的位置和时间作为参照点,“这个”与“这些”指离发话者较近的对象,“那个”与“那些”指离发话者较远的对象, 其关系列表如下:

参照物

单数

复数

近处

“这个”(this)

“这些”(these)

远处

“那个”(that)

“那些”(those)

    玛丽安娜认为(1999, p. 307) : 它们所表达的远近关系可以是空间的(spatial) , 时间的( temporal) ,心理的(psycho logical) , 和序列的( sequential)。

    空间距离: I like this camcorder better than that one over there. It is of better quality and it has a more beautiful appearance.

    译: 与那边那台相比, 我更喜欢这台摄像机。它的质量更好, 外型更漂亮。

时间距离: I like this movie better than that concert last nigh t. The love show n in the movie is very touching.

译: 与昨晚的那场演奏会相比, 我更喜欢这部电影。影片中的爱情十分感人。

    心理关系: I like this candidate, which is why I did not vote for that one. I have known this candidate for a long time, he is a real n ice person.

    译: 我更喜欢这位候选人, 所以我未投那位候选人的票。我认识这位候选人很久了, 他真是一位很不错的人。

    序列关系: This dress is less attractive than that one. Take a close look at the texture of this dress, it is very poor.

    译: 这件连衣裙没那件好看。您仔细看看这件的质地, 很差的。

    解: 在所表示的四种关系上, 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从词序来看, 它们都作为修饰语置名词或名词短语前。英译汉时, 译者须在指称限定词后加上合适的量词, 使译作合乎汉语的习惯。在英语和汉语中,“这个”与“这些”,“那个”与“那些”是一种指称限定语, 此外, 它们还可作中心限定语, 前后可加别的限定成分, 例如:“所有这些别的意见(all these other opinion s) ”。英语和汉语在指示指称上的一个最大的差异是汉语中没有定冠词“the”, 但它的意义相当于“这”与“那”,“这些”与“那些”, 且置名词前作限定成分。英语中限定成分有相对固定的排序结构,下面短语的语义成分呈“指称词——数量词——性质词——类别词——事物”:

The two lines of green pine trees along the roadside

那     两 行   绿荫荫的 松树 (沿那条路的)

指称词 数 量词 类别词   事物 后修饰语

    此短语可以译为“(那) 沿路的那两行绿荫荫的松树”,“那沿路的(那) 两行绿荫荫的松树”,“那两行(那) 沿路的绿荫荫的松树”。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指示指称即便都是前置限定语, 汉语中另一个指称限定语不宜译出(已用括号标示) , 否则读起来就很拗口, 且修饰语位置有它们的灵活性, 翻译时应注意两种语言的差异性。

    当“这”与“那”,“这些”与“那些”作指示代词时,英汉互译没有呈现太大的差异, 例如: 这是我的书(This is my book ) , 那是你的书(That is your book)。当它们用于扩展指称时,“这”与“那”用来指一个短语, 一个句子, 或一个事件。例如:

4) But what most troubled me was this: he would neither take his eyes off me nor look me straight in the face, (Kidnapped, p. 24 ).

译: 不过最令我不安的是(这个) : 他老盯住我,却从不用正眼看我。

5) The darkness, after the f lash, seemed even darker. And that was not all; I had disturbed am ass of bats in the top part of the tower, and the horrible creatures flew down and beat against my face and body (Kidnapped, pp. 52- 53).

    译: 黑洞洞的四周, 在闪电之后, 显得更黑了。不光是那样罢了; 我还惊动了那塔楼顶部大群的蝙蝠,这些可怕的动物直冲我的脸部和身子。

解: 根据玛丽安娜的报道(1999) : 英语中,“那”与“那些”主要用作回指指称, 而“这”与“这些”大都为下指。例4) 中,“this”明显为下指, 英译汉时可译为“这一点”,“那一点”, 不将其译出, 句子也很合乎汉语的习惯; 例5) 中“that”为回指指称, 汉语中可将其译为“这样”,“那样”。扩展指称“这”与“那”在汉语里关于它们的指向却没有明显的界限, 这一点必须引起译者的注意。

3. 比较照应(Comparison reference)

    除人称与指示照应外, 英语中还有比较照应, 它又可分为一般比较(general comparison) 和特殊比较(particular comparison) , 前者比较事物间的相似性或相异性。相似性用下列单词表示: same, equal, identical, such, so, similar , likewise, 表相异性的单词有: different, else, another, other, otherwise。后者指对某一数量或质量进行比较, 常见的形容词和副词有: better、so、as、more、less、equally 加比较级形容词或副词。

一般比较6). . . but after two or three people had given me the same look and the same answer ,I began to think there was something strange about the house itself (Kidnapped, P. 12).

    译: 不过, 询问过两、三个人之后, 他们那种同样的神情和同样的回答, 使我觉得肖府不同寻常。

7). . . . I picked up another pistol and shot this one through the leg, so that he slipped through and fell in a heap on h is companion’s body (Kidnapped, p. 134).

    译: 我抓住另一把手枪, 向这个家伙的大腿开了一枪, 他就滑落下来, 缩成一团掉在他伙伴的身上。

    特殊比较8). . . . I though t you w ere a good man, or at least no worse than other men. It seemed we were both wrong (Kidnapped, p. 62).

    译: 我原以为你是一个好人, 至少不比别人更坏, 看来我们两个都看错了人。

跟英语一样, 汉语也有类似的用法。

9)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 午饭之后, 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 第三天也照样(鲁迅《祝福》, 1998 年,第84 页)。

10). . . . . . 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o thers) 祝福时候, 感到自身的寂寞了, 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 (other ) 什么意思的呢? ——或者是有了什么预感了? 倘有别的(other) 意思, 又因此发生别的(other)事, 则我的答话委实要负若干的责任. . . . . . (鲁迅《祝福》, 1998 年, 第85 页)。

11) 他是我的本家, 比我长一辈, 应该称之曰“四叔”, 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 单是老了些, 但也未留胡子, 一见面是寒暄, 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 . . . . (鲁迅《祝福》, 1998年, 第84 页)。

    解: 就一般比较而言, 英汉词序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 这给英汉互译带来了便利; 但在特殊比较里,汉语既有含比较级词项(如“更加”) 的显性比较, 又有隐性比较, 例11) 中的长一辈( senior) , 老了些(older) , 胖了(fatter) 都隐含了比较的概念, 翻译时须特别用心阅读, 仔细揣摩。

() 替代(Substitution)

    替代指用少量的语言替代形式(p rofo rm ) 替代上下文中出现的一个或几个词语, 它是句子、词项之间的一种关系, 替代与被替代词词语有着相同的结构功能, 即前提词项放在被替代形式的位置上而不会改变句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 表达出一定语义思想, 既可避免与前面相同成分的重复, 又可使语篇中的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显得简洁明了。

韩-哈把替代分为名词性替代, 动词性替代和从句替代三类。从语篇的角度来说, 要理解含替代形式的句子的涵义, 必须在上下文语境中寻找被替代的内容, 如果找不到它们所替代的成分, 那就无法理解替代词项所指。掌握替代, 我们就可根据上下文的结构关系, 找准替代成分。翻译时, 就能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规律, 找出原文与译文对替代这衔接手段不同的处理方法, 以选用恰当的翻译技巧。

1. 名词性替代(nominal substitution)

名词性替代指用替代形式词来替代名词或名词词组中心词。

12) I asked him what trade could be so bad as the one he followed, w here his life was always in danger, not only from the sea but from his cruel masters. . . (Kidnapped, p. 70).

译: 我问他, 还有哪种职业会象他现在所干的(职业) 那样可怕, 他的生命常常受到威胁, 威胁不但来自大海, 而且来自他残暴的主人。

13) I looked, too, at the seam en with the boat. . . . I said good morning to one w ho looked less evil than h is fellows, and asked him when the brig would sail (Kidnapped, p. 76).

    译: 我也看看那条船上的水手镲我向一个看上去比他的伙伴们稍微和善一点的水手打招呼, 问他双桅船什么时候起程。

14)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镲, 接着一声钝响, 是送灶的炮竹; 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 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 空气里已经撒满了幽微的火药香(鲁迅《祝福》, 1998 年, 第84 页)。

    解: 12) 中的one 替代trade , 因为上下文中很明了,“one"可承前省, 不必译出, 文本中的名词短语翻译之后变成了“的”字结构, 使汉语句子显得更为地道。13) 中“one"替代“ seam an " , 先行词“水手”在语篇中先行较远, 故在翻译中应在替代词之后增补名词“水手”, 以避免指代不明。14) 中,“的”字结构是汉语所特有的结构, 它替代名词或名词短语。汉译英

时, 应考虑形连的特点; 例如, 我们有很多种玫瑰, 有红的, 黄的和白的(W e have m any kinds of roses, the red ones, the yellow ones and the white ones) ,倘若不加进替代形式词“ones”, 英语的句子结构将很不完善。赵元任(1968) 还曾提出另一种“的”字结构, 它可以作为名物化词头(nominalizer) , 如“要饭的”,“打杂的”,“想活的”等等, 相当于英语中的派生名词类: teach-teacher, sing-singer, 但译成英语时,它们成了限定性定语从句。

2. 动词替代(verbal substitution)

    英语中动词的替代形式是do 及其相应的词形变换形式does, did, doing 和done, 在动词替代中,do 替代的是动作、事件或关系。

15) Just as I looked, some men behind caught hold of his feet and dragged him out of the round house. I believe he died as they w ere doing it (Kidnapped, p. 128).

    译: 我正看着, 后面几个人抓住他的两只脚, 把他拖出了后舱。我相信, 他们把他拖出去的时候, 他就断气了。

16)He w as leaving the room w hen I asked h m if he knew Mr Rankeillor. He said he did,. . (Kidnapped, p. 78).

   译: 他正要离开这个房间, 这时候我问他是不是认识兰基烈先生。

他说他认识镲。

17)“就是——”, 他走近两步, 放低了声音, 极秘密似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 究竟有没有魂灵的(Does a person have a sp irit af ter he dies) ?”

    ……

    “也许有吧(Yes, he does, perhaps. ) , —— 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鲁迅《祝福》, 1998 年, 第85 页)。

    解: 15) 中的“doing”替代动词“drag”。16) 中的did 代表“认识兰基烈先生”, 因此相同形式的“does,did, done, doing”在不同的语境中代表不同的语言成分和意义单位, 动词替代形式的使用使篇章取得衔接的效果。17) 的翻译中, 我们用“does”代替“人死后有魂灵”一事。动词替代形式在汉语语篇中为数不多, 赵元任(1968) 认为汉语中最常见的动词替代词为“来”, 他的例子为:“你写的不像, 等我来。”在这个例子中“来”是“来写”的省略, 但赵认为“来”用得很普遍, 以致该词可用来替代任何动词, 甚至还可以在其后带上直接宾语。“他会打牌吗?“他不会, 不能让他来。”这例中, 不能把“来”理解为向自己方向移动的实义词, 而是一个替代词。另外我们还认为, 动词“弄”,“干”也有替代的功能。由于动词替代各种动词短语, 英汉互译时, 关键在于把握住替代形式词究竟替代什么, 只有弄清内在的结构关系, 才能正确把握其深层意义, 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3. 从句替代(clausal substitution)

    从句替代, 顾名思义, 它所替代的不是句中的某一部分, 而是整个从句。英语中用替代词so 或not来取代表语或宾语从句; 用if so 或if no t 来取代条件从句; 用as 来取代分句的一部分。汉语中也有替代的方式,“这样雒础,“那样雒础,“然”是常见的替代从句的形式词, 例如:

18 ) “. . . . I’ll pay thirty guineas on the seashore, o r sixty if you set me down beside Loch Linnhe. Take it, if you w ill. If no t, you can do your worst" (Kidnapped, p. 110).

    译:“送我到海边, 我付三十块金币; 要是送我到林尼弯, 就付六十。你愿意的话, 请拿去。如果不肯拿, 那你就惨极了。”

19)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 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 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 他也这样(鲁迅《狂人日记》, 现代名家名作卷一, 台海出版社, 1998 年, 第35 页)。

    解: 18) 中“if not”替代“if you do not take it”。19) 中的“这样”则替代了更多从句, 包括“议论我”及其后的所有句子。如果我们不使用这些形式词, 说话行文就会罗唆不堪。因此, 英语语篇中替代这一衔接手段的使用, 既可避免重复, 又可以衔接上下文, 使语篇中的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显得简洁明了, 就这一点而言, 英语和汉语是相同的, 换言之, 两种语言在句子替代方面有类似的衔接手段, 例如: 恐怕如此( I’m afraid so) , 恐怕不会( I’m afraid no t) , 反之亦然(vice versa) , 如果不是的话( if not) 等等。所以此类的英汉互译取决于文本语篇内部结构的正确理解。

三 结束语

    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在照应, 替代语篇衔接手段方面的对比, 我们发现两种语言既有很多的共性, 又有很多的差异性。首先语篇都由长短不一的句子组成, 句型类别趋向于主谓宾(SVO ) , 照应, 替代是两语共同使用的语篇衔接手段, 但是, 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体(subject- prominent typology) ; 汉语为主题评论型语体( topic-comment typology) , 这就意味着英语更注重形连, 汉语更讲究意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语篇对翻译的影响? 这是因为一篇篇完整的语言材料本身就是有机结合的整体, 单一的句子与邻近的句子结构上浑然一体, 意义上互相支撑, 它们围绕一定的中心思想结合在一起, 有语言形式, 有连接手段, 有作者的观点意图, 只有从整体上来研究分析它们, 我们才能看清文本的全貌, 同时也能看清局部在整体中的作用, 这就是语篇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从80 年代到90 年代, 同仁就语篇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索, 但仍有不少方面等待填补空白, 不少理论需要事实研究的充实, 语篇理论也不例外。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典籍英译›诗 2

原文地址:典籍英译›诗 2作者:fang
鲍照·《拟行路难·其一》英译
Wai-lim Yip;汪榕培 译
王融·《江皋曲》英译
Wai-lim Yip 译
方干·《君不来》英译
万昌盛、王僴中 译
王绩·《题酒店壁》英译
刘军平 译
苏轼·《桃花》英译
黄龙 译
苏辙·《茶花》英译
黄龙 译
鱼玄机·《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其一》英译
Geoffrey R. Waters 译
鱼玄机·《寄子安》英译
Jan W. Walls 译
鱼玄机·《赋得江边柳 》英译
Jan W. Walls 译
鱼玄机·《江行》英译
Jan W. Walls 译
范仲淹·《赴桐庐郡淮上遇风·其一》英译
林健民 译
许棐·《宫女词》英译
林健民 译
王国维·《红豆词·其四》英译
王晋熙、文殊 译
王国维·《红豆词·其三》英译
王晋熙、文殊 译
王国维·《红豆词·其二》英译
王晋熙、文殊 译
王国维·《红豆词·其一》英译
王晋熙、文殊 译
祖咏·《望蓟门》英译
Rewi Alley 译
利登·《沽酒》英译
Rewi Alley 译
陆游·《晚泊》英译
Rewi Alley 译
敬安·《流水》英译
王晋熙、文殊 译
赵嘏·《送别》英译
王昌盛、王僴中 译
敬安·《枫桥夜泊,和唐人韵两首·其二》英译
J. P. Seaton 译
敬安·《归云》英译
J. P. Seaton 译
敬安·《夜坐》英译
J. P. Seaton 译
敬安·《重过杨家桥二首·其二》英译
J. P. Seaton 译
敬安·《题画二首·其二》英译
J. P. Seaton 译
敬安·《湖口吊高伯足》英译
J. P. Seaton 译
敬安·《题寒江钓雪图》英译
Irving Lo;J. P. Seaton 译
《乐府》·《青青陵上柏》英译
汪榕培 译
《乐府》·《咄唶歌》英译
汪榕培 译
洪适·《扶桑》英译
黄龙 译
吴仁璧·《凤仙花》英译
黄龙 译
薛涛·《金灯花》英译
黄龙 译
李世民·《芳兰》英译
黄龙 译
杜甫·《前出塞·其九》英译
Burton Watson 译
杜甫·《前出塞·其四》英译
Burton Watson 译
杜甫·《前出塞·其二》英译
Burton Watson;李惟建 译
杜甫·《前出塞·其一》英译
Burton Watson 译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英译
Burton Watson 译
杜甫·《春日忆李白》英译
Burton Watson 译
杜甫·《画鹰》英译
Burton Watson、 Rewi Alley 译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英译
Burton Watson、Rewi Alley 译
苏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英译
Jerome P. Seaton & Dennis Maloney 编译
苏曼殊·《过莆田》英译
Jerome P. Seaton & Dennis Maloney 编译

 

苏曼殊·《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英译
Jerome P. Seaton & Dennis Maloney 编译
2012-2-3 17:27
苏曼殊·《东行别仲兄》英译
Jerome P. Seaton & Dennis Maloney 编译
2012-2-3 17:25
苏曼殊·《寄广州晦公》英译
Jerome P. Seaton & Dennis Maloney 编译
2012-2-3 17:24
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其一》英译
Kang-i Sun Chang and Haun Saussy 编译
2012-2-1 16:02
上官婉儿·《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二》英译
Kang-i Sun Chang and Haun Saussy 编译
2012-2-1 15:58
上官婉儿·《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一》英译
Kang-i Sun Chang and Haun Saussy 编译
2012-2-1 15:48
上官婉儿·《彩书怨》英译
Kang-i Sun Chang and Haun Saussy 编译
2012-2-1 15:38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英译
许渊冲、刘意青 译
2012-1-29 15:16
李商隐·《春雨》英译
胡壮麟;张廷琛、Bruce M. Wilson 译
2012-1-29 14:42
寒山·《昨见河边树》英译
裘小龙 译
2012-1-27 23:16
寒山·《相唤采芙蓉》英译
裘小龙 译
2012-1-27 22:56
寒山·《桃花欲经夏》英译
裘小龙 译
2012-1-27 21:01
李仲略·《嗅梅图》英译
王晋熙、文殊 译
2012-1-15 16:59
张维屏·《新雷》英译
王晋熙、文殊 译
2012-1-15 16:53
宁调元·《早梅叠韵》英译
王晋熙、文殊 译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英译
刘军平 译
2012-1-14 14:10
郎士元·《柏林寺南望》英译
刘军平 译
2012-1-14 13:57
李清照·《春残》英译
林建民 译
2012-1-13 14:25
温庭筠·《过分水岭》英译
谢百魁 译
2011-12-31 13:59
赵翼·《论诗·其五》英译
Irving Lo 译
2011-12-16 14:59
赵翼·《论诗·其二》英译
William Schultz 译
2011-12-16 14:58
赵翼·《论诗·其一》英译
Irving Lo 译
2011-12-16 14:56
苏轼·《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其二》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1-12-14 00:35
苏轼·《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其一》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1-12-14 00:34
苏轼·《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1-12-3 17:09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1-12-3 17:06
苏轼·《寄子由》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编译
2011-12-3 16:13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英译
冯象 译
2011-12-2 16:28
柳宗元·《渔翁》英译
白晓冬 译
2011-12-2 16:25
崔曙·《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英译
万昌盛 译
苏轼·《书李世男所画秋景(其一)》英译
外研社编译
2011-11-25 00:25
苏轼·《慈湖夹阻风(其一)》英译
外研社编译
2011-11-25 00:23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其二)》英译
外研社编译
2011-11-25 00:22
顾炎武·《精卫》英译
J.P. Seaton 译
2011-11-19 01:22
顾炎武·《白下》英译
J.P. Seaton 译
2011-11-19 01:21
吴伟业·《古意》英译
Irving Lo 译
2011-11-18 17:54
吴伟业·《阻雪》英译
Marie Chan 译
2011-11-18 17:50
曹雪芹·《金陵判词·袭人》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42
曹雪芹·《金陵判词·晴雯》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40
曹雪芹·《金陵判词·香菱》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39
曹雪芹·《金陵判词·可卿》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37
曹雪芹·《金陵判词·李纨》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36
曹雪芹·《金陵判词·巧姐》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31
曹雪芹·《金陵判词·熙凤》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30
曹雪芹·《金陵判词·惜春》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曹雪芹·《金陵判词·迎春》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28
曹雪芹·《金陵判词·妙玉》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26
曹雪芹·《金陵判词·湘云》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25
曹雪芹·《金陵判词·探春》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24
曹雪芹·《金陵判词·元春》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23
曹雪芹·《金陵判词·黛玉宝钗》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David Hawkes 译
2011-11-13 18:21
苏轼·《法惠寺横翠阁》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1-11-11 16:47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二)》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1-11-11 16:46
杜秋娘·《金缕衣》英译
龚景浩;许渊冲;王玉书;Herbert A. Giles;Innes Herdan;Witter Bynner;W. J. B. Fletcher;Henry H. Hart;裘小龙;唐一鹤;刘国善、王治江、徐树娟等;王守义、诺弗尔;王大濂;赵彦春;陈君朴 译
2011-11-11 01:22
苏轼·《有美堂暴雨》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1-11-1 22:33
寒山·《浩浩黄河水》英译
Peter Stambler 译
2011-10-26 01:22
寒山·《凡读我诗者》英译
Peter Stambler 译
2011-10-26 01:21
苏轼·《吴中田妇叹》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译
2011-10-19 15:15
苏轼·《红梅》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译
2011-10-19 15:13
苏轼·《纵笔》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译
李群玉·《黄陵庙》英译
张廷琛、魏博思 译
2011-10-11 13:40
陆龟蒙·《白莲》英译
张廷琛、魏博思 译
2011-10-11 13:31
崔敏童·《宴城东庄》英译
刘师舜 译
2011-10-8 23:22
崔惠童·《宴城东庄》英译
刘师舜 译
2011-10-8 23:21
杜甫·《空囊》英译
Burton Watson 译
2011-10-5 16:08
杜甫·《忆幼子》英译
Burton Watson 译
2011-10-5 16:06
杜甫·《恨别》英译
Burton Watson 译
2011-10-5 16:05
陆游·《衰疾》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1-10-2 15:04
陆游·《农家叹》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1-10-2 15:02
陆游·《闻虏乱有感》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1-10-2 14:59
陆游·《三月二十七日夜醉中作》英译
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1-10-2 14:57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英译
王式仁 译
2011-9-24 00:56
钱起·《谷口书齐寄杨补阙》英译
张谷若 译
2011-9-24 00:55
钱起·《送僧归日本》英译
张谷若 译
2011-9-24 00:53
张籍·《没蕃故人》英译
陶洁 译
王粲·《七哀诗·其三》英译
汪榕培 译
2011-9-18 16:47
王粲·《七哀诗·其二》英译
汪榕培 译
2011-9-18 16:45
王粲·《七哀诗·其一》英译
汪榕培 译
2011-9-18 16:44
甄后·《塘上行》英译
汪榕培 译
2011-9-18 02:23
王昌龄·《万岁楼》英译
Hans H. Frankel 译
2011-9-11 17:35
孟浩然·《万山潭作》英译
Hans H. Frankel 译
2011-9-11 17:25
孟浩然·《广陵别薛八》英译
Hans H. Frankel 译
2011-9-10 23:43
李商隐·《槿花》英译
Eugene Eoyang and Irving Y. Lo 译
2011-9-8 00:14
李商隐·《王昭君》英译
Irving Y. Lo 译
2011-9-8 00:13
李商隐·《落花》英译
James J. Y. Liu 译
2011-9-8 00:12
李商隐·《夜冷》英译
Eugene Eoyang and Irving Y. Lo 译
2011-9-8 00:10
何逊·《咏春风》英译
刑全臣 译
2011-9-5 23:56
刘羽·《一鹭图》英译
刑全臣 译
2011-9-5 23:55
杜荀鹤·《春宫怨》英译
Witter Bynner 译
2011-9-3 17:42
李峤·《长宁公主东庄侍宴》英译
傅惠生 译
苏頲·《汾上凉秋》英译
傅惠生 译
2011-8-22 07:22
耿湋·《秋日》英译
傅惠生 译
2011-8-22 07:16
陶渊明·《停云并序》英译
方重 译
2011-8-20 16:56
陶渊明·《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英译
方重 译
2011-8-20 16:55
陶渊明·《连雨独饮》英译
方重 译
2011-8-20 16:53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英译
丁祖馨 译
2011-8-20 01:09
杜甫·《秋兴·其三》英译
吴钧陶 译
2011-8-14 00:38
杜甫·《秋兴·其二》英译
Burton Watson 译
2011-8-14 00:29
赵嘏·《长安秋望》英译
阮珅 译
2011-8-14 00:11
《阮籍诗选·其二》英译
吴伏生、Graham Hartill 译
2011-8-13 23:58
寒山·《默默永无言》英译
裘小龙 译
2011-8-8 23:25
寒山·《家住绿岩下》英译
裘小龙 译
2011-8-8 23:24
寒山·《寒山顶上月轮孤》英译
裘小龙 译
2011-8-8 23:22
徐安贞·《闻邻家理筝》英译
Herbert A. Giles;W.J.B. Fletcher 译
2011-8-6 23:23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英译
许渊冲 译

 

王维·《辋川闲居贈裴秀才迪》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6-5 15:09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6-5 14:39
王维·《山居秋暝》英译
王宝童;朱纯生 译
2010-6-5 14:21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英译
Herbert A. Giles ;W. J. B. Fletcher ;Amy Lowell ;S. Obata ;Witter Bynner 译
2010-6-4 23:26
王维·《归嵩山作》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6-4 23:11
李白·《怨情》英译
Herbert A. Giles ;W. J. B. Fletcher ;Amy Lowell ;S. Obata ;Witter Bynner;王大濂 译
2010-6-4 23:09
李白·《送友人》英译
Herbert A. Giles;Ezra Pound;W. J. B. Fletcher;Amy Lowell;S. Obata ;Witter Bynner 译
2010-6-4 23:06
王维·《归辋川作》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6-4 22:58
王维·《山居即事》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6-4 22:47
王维·《终南山》英译
王宝童;朱纯生 译
2010-6-4 22:36
王维·《辋川闲居》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6-4 22:28
王维·《春园即事》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6-3 16:11
王维·《淇上即事田园》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6-2 22:02
王维·《晚春严少尹玉诸公见过》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6-2 21:52
王维·《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英译
王宝童 译
李白·《塞下曲》英译
卓振英、刘筱华 著
2010-6-2 00:27
王维·《郑果州相过》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6-1 17:12
王维·《过香积寺》英译
王宝童;朱纯生 译
2010-6-1 16:59
王维·《送钱少府还蓝田》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31 09:17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30 20:19
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30 20:05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英译
裘小龙;龚景浩;唐正秋 译
2010-5-29 21:46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英译
杨宪益、戴乃迭;A.G. Graham;Burton Watson 译
2010-5-29 21:15
李商隐·《隋宫》英译
Witter Bynner;王大濂 译
2010-5-29 21:12
王维·《送邢桂州》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9 18:00
王维·《汉江临眺》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9 17:22
王维·《凉州郊外游望》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9 17:11
王维·《观猎》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9 09:24
王维·《春日上方即事》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9 09:15
李商隐·《登乐游原》英译
丰华瞻;许渊冲;龚景浩;R.Kotewell, N.Smith;文殊、王晋熙、邓炎昌 译
李商隐·《锦瑟》英译
许渊冲;刘国善、王治江、徐树娟;杨宪益、戴乃迭;裘小龙;Witter Bynner 译
2010-5-28 17:54
李白·《渌水曲》英译
丰华瞻;中国文学出版社 编译
2010-5-28 17:32
王维·《登裴迪秀才小台作》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7 21:08
王维·《使至塞上》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7 20:48
王维·《早秋山中作》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7 20:38
李商隐·《夜雨寄北》英译
Witter Bynner ;朱纯深;龚景浩;刘国善、王治江、徐树娟;裘小龙;Herbert A. Giles;文殊、王晋熙、邓炎昌 译
2010-5-26 23:19
李白·《秋浦歌(其五)》英译
Burton Watson 译
2010-5-26 21:51
李白·《秋浦歌(其十四)》英译
柳无忌 编
2010-5-26 21:45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英译
王宝童;朱纯深 译
2010-5-25 18:24
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5 18:07
王维·《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4 20:36
王维·《田家》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4 12:30
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5-24 12:26
王维·《晓行巴峡》英译
2010-5-19 17:09
王维·《上平田》英译
 

 

王维·《萍池》英译
2010-5-18 17:35
王维·《孟城坳》英译
2010-5-18 17:32
王维·《华子岗》英译
2010-5-15 21:31
王维·《文杏馆》英译
2010-5-15 21:30
王维·《鹿柴》英译
王宝童;朱纯生;王大濂 译
2010-5-13 18:09
王维·《木兰柴》英译
2010-5-12 17:20
王维·《临湖亭》英译
2010-5-11 22:33
王维·《南垞》英译
2010-5-10 16:24
王维·《欹湖》英译
2010-5-10 16:20
王安石·《春夜》英译
黄新渠;林健民 译
2010-5-8 23:24
王安石·《元日》英译
黄新渠 译
2010-5-8 23:21
王安石·《北山》英译
郭著章 译
2010-5-8 23:18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英译
吴钧陶;T. K. Tsai 译
2010-5-8 23:17
苏轼·《海棠》英译
楚至大;Robert Kotewell & Norman Smith;中国文学出版社;黄龙 译
2010-5-8 23:16
苏轼·《花影》英译
郭著章;文殊、王晋熙、邓炎昌 译
苏轼·《春宵》英译
黄新渠;Burton Watson 译
2010-5-8 23:14
苏轼·《赠刘景文》英译
郭著章;Burton Watson;蔡廷干 译
2010-5-8 23:13
陆游·《新竹》英译
崔文凯 译
2010-5-8 23:11
李清照·《乌江》英译
2010-5-4 11:47
曹丕·《燕歌行》英译
2010-5-3 21:32
曹丕·《短歌行》英译
2010-5-3 21:24
王维·《栾家濑》英译
2010-5-3 15:24
王维·《白石滩》英译
2010-5-3 15:18
王维·《辛夷坞》英译
2010-5-2 20:18
王维·《别辋川别业》英译
2010-5-2 20:03
王维·《再见封侯》英译
2010-5-1 12:13
王维·《采菱渡头》英译
2010-4-29 21:06
王维·《凄凄芳草》英译
2010-4-28 17:15
王维·《山下孤烟》英译
2010-4-28 17:06
王维·《桃红复含》英译
 

 

王维·《酌酒会临》英译
2010-4-27 22:28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英译
2010-4-27 21:30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英译
2010-4-27 21:22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英译
2010-4-26 16:58
王维·《戏题盘石》英译
2010-4-26 16:41
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英译
2010-4-25 16:01
王维·《渭城曲》英译
王宝童;朱纯深;王大濂 译
2010-4-25 15:50
王维·《寒食汜上作》英译
2010-4-25 15:46
王维·《山中》英译
2010-4-22 19:33
王维·《书事》英译
2010-4-22 19:23
王维·《秋夜曲 (桂魄初生)》英译
王宝童;王大濂 译
2010-4-22 19:13
王维·《纳凉》英译
2010-4-20 17:00
王维·《秋夜曲(丁丁漏水)》英译
2010-4-19 09:35
王维·《秋思》英译
2010-4-19 09:21
王维·《千塔主人》英译
王维·《莲花坞》英译
2010-4-17 19:02
王维·《鸟鸣涧》英译
2010-4-17 19:00
王维·《青溪》英译
2010-4-16 21:52
王维·《送别》英译
王宝童 译
2010-4-16 21:44
王维·《送友人归山歌》英译
2010-4-14 17:01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英译
2010-4-13 16:50
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英译
2010-4-12 14:40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英译
2010-4-11 17:05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英译
2010-4-10 17:28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英译
2010-4-7 23:55
李白·《古风第四十七》英译
2010-4-6 22:29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英译
2010-4-6 22:26
李白·《蜀道难》英译
2010-4-6 22:23
陶渊明·《和郭主簿二首(其二)》英译
2010-4-6 19:21
陶渊明·《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英译
 

 

李白·《将进酒》英译
2010-4-6 13:36
李白·《渡荆门送别》英译
2010-4-6 13:34
林升·《题临安邸》英译
2010-4-4 15:47
陶渊明·《移居(其二)》英译
2010-4-4 12:03
陶渊明·《移居(其一)》英译
2010-4-4 11:25
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英译
2010-4-1 15:41
陶渊明·《九日闲居》英译
2010-3-31 11:06
陶渊明·《时运》英译
2010-3-30 21:36
高翥·《清明节对酒》英译
2010-3-30 13:33
黄庭坚·《清明》英译
崔文凯 译
2010-3-30 13:32
王禹偁·《清明》英译
2010-3-30 13:30
韩翃·《寒食》英译
胡壮麟 译
2010-3-30 13:27
虞集·《寒食日》英译
2010-3-30 13:24
赵鼎·《寒食书事》英译
2010-3-30 13:17
陶渊明·《桃花源诗》英译
陶渊明·《挽歌诗(其三)》英译
2010-3-22 16:12
陶渊明·《挽歌诗(其二)》英译
2010-3-22 15:51
陶渊明·《挽歌诗(其一)》英译
2010-3-21 22:33
陶渊明·《咏荆轲》英译
2010-3-20 13:30
陶渊明·《咏贫士(其五)》英译
2010-3-19 23:08
陶渊明·《咏贫士(其二)》英译
2010-3-19 22:42
陶渊明·《咏贫士(其一)》英译
2010-3-18 16:53
陶渊明·《拟古(其三)》英译
2010-3-17 17:32
陶渊明·《拟古(其四)》英译
2010-3-17 17:04
陶渊明·《杂诗(其八)》英译
2010-3-16 17:25
陶渊明·《杂诗(其七)》英译
2010-3-16 08:55
陱渊明·《杂诗(其五)》英译
2010-3-15 17:51
陱渊明·《杂诗(其四)》英译
2010-3-15 14:45
陱渊明·《杂诗(其二)》英译
2010-3-15 13:06
陱渊明·《杂诗(其一)》英译
陶渊明·《责子》英译
2010-3-14 13:02
陶渊明·《止酒》英译
2010-3-14 10:43
陱渊明·《停云》英译
2010-3-13 23:08
陶渊明·《饮酒(其二十)》英译
2010-3-13 15:01
陶渊明·《饮酒(其十六)》英译
2010-3-13 08:58
陶渊明·《饮酒(其十四)》英译
2010-3-13 00:13
陶渊明·《饮酒(其九)》英译
2010-3-12 22:53
李白·《自遣》英译
2010-3-12 19:20
陶渊明·《饮酒(其七)》英译
2010-3-11 15:09
陶渊明·《饮酒(其三)》英译
2010-3-11 14:09
陶渊明·《饮酒(其一)》英译
2010-3-9 20:57
屈原·《橘颂》英译
2010-3-9 19:44
陶渊明·《饮酒(其五)》英译
2010-3-9 19:12
李白·《秋浦歌(其十五)》英译
龚景浩;王大濂 译
2010-3-9 13:47
李白·《夜宿山寺》英译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红楼梦研究相关书籍列单

 1 《红楼放眼录》
作者:胡文彬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2 《漫步大观园》
作者:曾扬华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3 《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
作者:陈庆浩编著 出版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4 《红边漫笔》
作者:胡文彬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5《漫话《红楼》奴婢》
作者:周锡山著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6《红学刍言》
作者:张毕来著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7《《红楼梦》研究》
作者:北京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剪辑 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
8 《红楼梦的背影与人物》
作者:朱眉叔著 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9 《红楼梦辞典》
作者:周汝昌主编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10 《红楼梦注释》
作者:北京维尼纶厂、北京师大中文系《红楼梦注释》小组编 出版社:北京师大中文系《红楼梦注释》小组
11 《大观园研究资料汇编》
作者: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室编 出版社: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室
12 《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编》
作者: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评红小组,资料室编选 出版社: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评红小组;资料室
13 《红楼梦评论资料选》
作者:武汉大学政治部,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选编 出版社:武汉大学学报编辑

14 《《红楼梦》一百问:红学入门》
作者:华路,德芬编著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15 《红楼梦书影》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6 《红楼梦年表》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7 《红楼梦鉴赏》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8 《红楼医话》
作者:傅永怀编著?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19 《端木蕻良细说红楼梦》
作者:端木蕻良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20 《红情绿意:《红楼梦》点面论》
作者:贺信民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 《石头记鉴真》
作者:周祜昌,周汝昌合著 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
22 《红楼梦注评》
作者:毛德彪,朱俊亭等编著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3 《红楼梦评论集》
作者:李希凡,蓝翎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4 《红楼梦探:对后四十回的研究与赏析》
作者:宋浩庆著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25 《《红楼梦》的空间叙事》
作者:张世君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6 《红楼一家言》
作者:高阳著 出版社:三联书店
27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
作者:唐富龄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28 《红楼品味录》
作者:汪道伦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29 《红楼探源》
作者:吴世昌著;吴令华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30 《红楼梦的真故事》
作者:周汝昌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31 《谈佛说道解红楼》
作者:洪丕谟,罗伟国著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32 《红楼梦寻味录》
作者:吕启祥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33 《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34 《闲话红楼》
作者:周志诚著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35 《红楼梦:悲剧人生》
作者:陈文新,余来明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36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
作者:李劼著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37 《红楼梦研究》
作者:何永康主编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38 《红楼辩证析》
作者:刘彦钊著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39 《漫话红楼梦》
作者:张国风著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40 《红楼梦的破译》
作者:孔祥贤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41 《红楼祭:20世纪中国一个奇特文化现象之破译》
作者:胡邦炜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42 《红楼梦鉴赏辞典》
作者:上海市红楼梦学会,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编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
作者:冯其庸主编;红楼梦研究所汇校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44 《《红楼梦》艺术美》
作者:罗宪敏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45 《《红楼梦》刘履芬批语辑录》
作者:(清)刘履芬著;王卫民辑 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
46 《红学论稿》
作者:邓遂夫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47 《红楼梦考释》
作者:杜世杰著 出版社:中国文学出版社
48 《红楼梦大辞典》
作者:冯其庸,李希凡主编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49 《红学散论》
作者:顾平旦,曾保泉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50 《《红楼梦》与三十六计》
作者:范传新编著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51 《红楼梦真貌》
作者:周祜昌,周汝昌合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52 《红楼梦的重要女性》
作者:梅苑著 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53 《红楼梦涉外新考》
作者:黄龙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54 《红楼梦探考:红楼梦综合研究—上篇》
作者:岑佳卓编著 出版社:无。
55 《红楼梦风俗趣谈》
作者:叶大兵,叶丽娅著 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56 《红楼梦社经面面观》
作者:谭立刚著 出版社:新文丰出版社
57 《红楼梦新评》
作者:白盾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58 《红楼梦小考》
作者:陈诏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59 《《红楼梦》谈艺录》
作者:陈昭著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60 《《石头记》交响曲》
作者:胡风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61 《红边脞语》
作者:胡文彬著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62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作者:卢兴基,高呜鸾编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63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作者:萨孟武著 出版社:东大图书公司
64 《封建末世的形象图画:《红楼梦》选析》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七三级(《红楼梦》选析)编写组编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65 《论红楼梦的政治历史意义》
作者:佟雪著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67 《王伯沆红楼梦批语汇录》
作者:王伯沆批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68 《《红楼梦》注释》
作者:徐振贵等注释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69 《红楼采珠》
作者:薜瑞生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70 《红楼梦新探》
作者:曾扬华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71 《谈《红楼梦》
作者:张毕来著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72 《红楼梦论集》
作者:赵冈著 出版社:志文出版社
73 《《红楼梦》辞典》
作者:杨为珍,郭荣光主编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74 《红楼梦辞典》
作者:周汝昌主编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75 《红楼梦:历史与美学的沉思》
作者:丁维忠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76 《灵台叩问录》
作者:叶鹏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77 《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
作者:冯其庸编著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78 《红楼禅话》
作者:李哲良著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79 《封建末世破天的武器:红楼梦迷宫剖析论红学的悲喜剧》
作者:杜福华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80 《石破天惊识红楼:《红楼梦》
作者:盛瑞裕著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81 《情解红楼》
作者:崔跃华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82 《红楼血泪史》
作者:潘重规著 出版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83 《《红楼梦》趣谈与索解》
作者:张国风著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84 《红学:1954》
作者:孙玉明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85 《《红楼梦》本事之争》
作者:孙玉明,于景祥主编;孙玉明,于唐校点 出版社:辽宁古籍出版社
86 《还原脂砚斋:二十世纪红学最大公案的全面清点》
作者:欧阳健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87 《二百年来论红楼梦》
作者:朱亮采著 出版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88 《红楼梦里的小姐与丫环》
作者:陈美玲著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89 《平心论高鹗》
作者:林语堂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0 《红楼梦作者新证:初论《石头记》的作者是太子胤礽和太子妃石氏等》
作者:温云英著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91 《《红楼梦》演绎:无非公子与红妆》
作者:杨雅清著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92 《犬窝谭红》
作者:吴克岐著 出版社:广陵书社
93 《红楼梦书法》
作者:一粟编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94 《我读红楼梦》
作者:巴金等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社
95 《增评补图石头记》
作者:(清)曹雪芹著;(清)护花主人评;(清)大某山民加评 出版社:中国书店
96 《红楼梦索隐》
作者:(清)曹雪芹原著;王梦阮,沈瓶庵索引 出版社:天津市古籍书店
97 《论石头记己卯本和庚辰本》
作者:王毓林著 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
98 《《红楼》医话》
作者:汪佩琴著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99 《李鼎与石头记》
作者:皮述民著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100 《红楼梦的艺术创新》
作者:周中明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01 《红楼探艺:《红楼梦》论集—第二集》
作者:贵州省红楼梦学会编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102 《俞平伯论红楼梦》
作者:俞平伯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03 《红楼四话:医药茶花》
作者:高振达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104 《红楼梦及其有关论著目录》
作者:国立北京图书馆参考研究组编 出版社:国立北京图书馆参考研究组
105 《红楼梦评论集》
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106 《形象的封建社会衰亡史:《红楼梦》
作者:龚学评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107 《论红楼梦》
作者:林大芽著 出版社:光华印务公司

108 《考稗小记:曹雪芹红楼梦琐记》
作者:吴恩裕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分局
109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学习参考资料》
作者: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评红小组资料室编 出版社: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110 《束窗间笔一卷》
作者:(清)裕瑞著 出版社:文学古籍刊行社
111 《红楼梦研究》
作者:俞平伯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112 《红楼梦书录》
作者:一粟编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
113 《红楼梦卷》
作者:一粟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
114 《红楼谈荟》
作者:张硕人著 出版社:繁荣出版社
115 《红楼梦大观》
作者:冯其庸著 出版社:《百姓》半月刊
116 《红楼梦创作探秘》
作者:黄炳寅著 出版社:采风出版社
117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作者:曹雪芹著 出版社:宏业书局
118 《红楼梦诗词选注》
作者: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选注 出版社: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
119 《「红楼梦」中的建筑研究》
作者:关华山著 出版社:境与象出版社
120 《红楼醒梦》
作者:牧惠著;方成插图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121 《红楼梦研究资料选编》
作者:四川大学中文系资料室编 出版社:四川大学中文系资料室
122 《红楼梦符号解读》
作者:林方直著 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23 《红楼梦批语偏全》
作者:(美)浦安迪(Andrew H.Plaks)编释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24 《红楼梦导读:六大红学家谈怎样读红楼》
作者:蔡义江等撰稿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25 《红学辨伪论》
作者:欧阳健著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126 《《红楼梦》艺术精神》
作者:陈冬季著 出版社:新疆大学出版社
127 《红楼梦评论》
作者:王国维等著 出版社:岳麓书社
128 《论红楼梦》
作者:何其芳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129 《红楼梦:一个诗性的文本》
作者:薛海燕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0 《《红楼梦》与个人家事及宫闱秘事》
作者:张庆善,孙玉明主编 出版社:辽宁古籍出版社
131 《被迷失的世界:红楼梦佚话》
作者:梁归智著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132 《胡适红楼研究论述全编》
作者:胡适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33 《红楼梦及续书序跋》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34 《庚辰本红楼梦研究资料》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35 《全抄本红楼梦研究资料》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36 《有正本红楼梦研究资料》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37 《程高甲、乙本红楼梦研究资料》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38 《红楼梦论著评介》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39 《红楼梦论著序跋及引言》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40 《红楼梦杂考、杂评、杂记》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41 《红楼梦论评》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42 《列藏本红楼梦》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43 《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有关红楼梦的素材与文物》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44 《红学论战》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45 《红楼梦的地点研究资料》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46 《脂评红楼梦研究资料》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47 《红楼梦评介》
作者:朱传誉主编 出版社:天一出版社
148 《石头渡海:红楼梦散论》
作者:康来新著 出版社:汉光文化事业公司
149 《甄家红楼》
作者:阎肃林著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151 《红楼梦魇:张爱玲详勘红楼梦》

150 《红学末路》
作者:克非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张爱玲著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152 《脂砚斋批语详析》
作者:张福昌著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153 《土默热红学:《红楼梦》创作真相与作品真谛新探》
作者:土默热著;秦轩编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154 《不离情色道真如:《红楼梦》贾宝玉的情欲与悟道》
作者:林景苏著 出版社:大安出版社
155 《红楼梦指迷》
作者:王关仕著 出版社:里仁书局
156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作者:刘梦溪著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157 《红楼艺术的魅力》
作者:周汝昌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158 《探秘集:周思源论红楼梦》
作者:周思源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158 《红楼风俗谭》
作者:邓云乡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159 《红学探索:刘世德论红楼梦》
作者:刘世德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160 《追踪石头:蔡义江论红楼梦》
作者:蔡义江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161 红楼启示录》
作者:王蒙著 出版社:三联书店

162 《引君入梦话红楼》
作者:胡文彬著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163 《人与梦:《红楼梦》的现代解释》
作者:单世联著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164 《红楼梦哲学精神:石头的生命循环与悲剧指归》
作者:梅新林著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165 《贾宝玉与大观园》
作者:胡文炜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166 《红楼梦艺术世界》
作者:李希凡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167 《末世悲歌红楼梦》
作者:曾扬华著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168 《读红楼话人才》
作者:孙宝义著 出版社:知识出版

169 《红楼梦的写作技巧》
作者:墨人著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70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作者:周汝昌,周伦苓著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171 《《红楼梦》艺术论》
作者:段启明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72 《大观园》
作者:顾平旦编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173 《红楼梦导读》
作者:邓云乡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
174 《《红楼梦》散论》
作者:朱彤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175 《红楼梦考评六种》
作者:人民中国出版社第二编辑部编 出版社:人民中国出版社
176 《立松轩本石头记考辨》
作者:郑庆山著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77 《《红楼梦》风物考》
作者:郭若愚著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178 《红楼梦叙事》
作者:王彬著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179 《《红楼梦》著作权论争集》
作者:《北方论丛》编辑部编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180 《红楼识小录》
作者:邓云乡编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181 《红楼研究小史稿:清乾隆至民初》
作者:郭豫适著;郭豫适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182 《《新译红楼梦》回批》
作者:(清.蒙古族)哈斯宝著;亦邻真译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83 《红学史稿》
作者:韩进廉著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184 《红学丛谭》
作者:胡文彬,周雷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185 《红楼梦概说》
作者:蒋和森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86 《红楼梦论稿》
作者:蒋和森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187 《和青年同志谈谈《红楼梦》
作者:李厚基著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188 《《红楼梦》的修辞艺术》
作者:林兴仁编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189 《红楼梦新论》
作者:刘梦溪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0 《说梦录》
作者:舒芜著 出版社:古籍出版社
191 《红楼梦脂评初探》
作者:孙逊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2 《红楼梦主题论》
作者:佟雪著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1193 《论凤姐》
作者:王朝闻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194 《论石头记已卯本和庚辰本》
作者:王毓林著 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
195 《红楼梦版本小考》
作者:魏绍昌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6 《红楼梦探源外编》
作者:吴世昌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 《红楼梦十讲》
作者:邢治平著 出版社:中州书画社
198 《读红楼梦随笔》
作者:(清)佚名氏撰 出版社:巴蜀书社
199 《漫说红楼》
作者:张毕来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 《贾府书声》
作者:张毕来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 《红楼十二论》
作者:张锦池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 《红楼佛影:清初士大夫禅悦之风与《红楼梦》的关系》
作者:张毕来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03 《恭王府考:红楼梦背景素材探讨》
作者:周汝昌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04 《红楼梦新证》
作者:周汝昌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5 《红楼梦资料汇编》
作者:朱一玄编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206 《梦香情痴读红楼》
作者:胡文彬著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207 《红楼漫拾》
作者:邸瑞平选编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208 《红楼梦考论》
作者:张锦池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9 《红楼梦辨》
作者:俞平伯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10 《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作者:李希凡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11 《红楼梦版本论丛》
作者: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 出版社:南京图书馆
212 《脂砚斋红楼梦辑评》
作者:俞平伯辑 出版社: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
213 《红楼梦问题讨论集》
作者: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辑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214 《红楼梦研究论文集》
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15 《梦边集》
作者:冯其庸著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216 《说“情”:红楼艺境探微》
作者:李希凡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217 《石头记索隐 红楼梦考证》
作者:蔡元培著;华云点校胡适著;华云点校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18 《石头记探佚》
作者:梁归智著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219 《《红楼梦》中的悬案》
作者:胡邦炜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220 《红楼梦人物辞典》
作者:施宝义等编著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221 《太极红楼梦:红楼梦梦中梦》
作者:王国华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22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
作者:李劼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223 《《红楼梦》艺术探》
作者:王昌定著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224 《谈红楼梦》
作者:曾敏之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225 《红楼梦续书研究》
作者:赵建忠著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226 《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
作者:蔡义江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227 《论庚辰本》
作者:冯其庸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28 《《红楼梦》对话研究》
作者:孙爱玲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29 《红楼美学》
作者:何永康著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230 《《红楼梦》接受美学论》
作者:刘宏彬著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231 《“钗黛合一”新论:《红楼梦》主要人物结构关系研究》
作者:吴晓南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232 《红楼梦人物新析》
作者:吴颖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233 《红楼梦诗词联语评注》
作者:于舟,牛武同编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234 《红楼梦脂评校录》
作者:朱一玄编著 出版社:齐鲁书社
235 《红楼梦评论 石头记索隐 红楼梦考证 红楼梦辨》
作者:王国维著蔡元培著胡适著俞平伯著 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
236 《红楼梦研究新编》
作者:赵冈,陈钟毅同著 出版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37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作者:余英时著 出版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38 《红楼梦中的宁国府》
作者:陈美玲著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239 《红楼梦亲眷谱》
作者:何蕴理著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40 《《红楼梦》研究资料系年索引及提要》
作者: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编 出版社: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

241 《《红楼梦》《金瓶梅》比较论稿》
作者:方明光著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242 《红楼梦学:从脂砚斋到张爱玲》
作者:郭玉文著 出版社:里仁书局
243 《红楼梦学刊》
作者: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编辑委员会编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244 《红楼梦艺术管探》
作者:杜景华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245 《《红楼梦》研究资料目录索引:1949.10.1-1982.11.30》
作者: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编 出版社: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
246 《阅红楼梦随笔》
作者:(清)周春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 出版社:中华书局
247 《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周策纵编 出版社:中文大学出版社
248 《碎红偶拾》
作者:朱健著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249 《红楼园林》
作者:任明华著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250 《《红楼梦》养生趣谈》
作者:张普陶编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251 《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2004扬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处编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252 《红楼梦语言词典》
作者:周定一主编;钟兆华,白维国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53 《《红楼梦》的语言》
作者:吴竞存编 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54 《论红楼梦及其研究》
作者:郭豫适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55 《从《红楼梦》看中国文化》
作者:成穷著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256 《论红楼梦佚稿》
作者:蔡义江著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257 《桐花凤阁评《红楼梦》辑录》
作者:(清)陈其泰评;刘操南辑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258 《红楼梦论丛》
作者:陈毓罴等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59 《红楼梦研究文选》
作者:郭豫适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60 《红楼梦研究集刊》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红楼梦研究集刊编委会编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61 《红楼梦叙录》
作者:胡文彬编著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262 《红楼艺境探奇》
作者:姜耕玉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263 《红楼梦人物论》
作者:王昆仑著 出版社:三联书店
264 《《红楼梦》艺术论》
作者:徐迟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65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作者:周中明著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266 《红学》
作者:刘梦溪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267 《红楼梦人物冲突论》
作者:王志武著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268 《红楼梦艺术与珍奇》
作者:李一之著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269 《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
作者:刘大杰著 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社
270 《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
作者:贵州省红学会编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271 《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
作者:徐扶明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72 《《红楼梦》在国外》
作者:胡文彬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273 《诗评红楼梦》
作者:栾继显著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274 《曹雪芹美学思想》
作者:李传龙著 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75 《《红楼梦》与《金瓶梅》
作者:孙逊,陈诏著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276 《红楼研究小史续稿:五四时期以后》
作者:郭豫适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77 《红楼梦问题评论集》
作者:郭豫适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78 《台湾红学论文选》
作者:胡文彬,周雷同编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279 《海外红学论集》
作者:胡文彬,周雷编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80 《香港红学论文选》
作者:胡文彬,周雷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281 《红学世界》
作者:胡文彬,周雷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282 《列藏本石头记管窥》
作者:胡文彬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83 《论《石头记》庚辰本》
作者:应必诚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84 《红楼梦研究论集》
作者:周绍良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285 《《红楼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1874-1982年》
作者:顾平旦主编 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
286 《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
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87 《金瓶梅红楼梦纵横谈》
作者:沈天佑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88 《红楼梦艺术技巧论》
作者:博憎享著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289 《曹雪芹与红楼梦》
作者:张俊,沈治钧著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290 《林黛玉的悲剧》
作者:李品珍著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291 《程十发 刘旦宅 戴敦邦精绘《红楼梦》插图:中英文本》
作者:程十发,刘旦宅,戴敦邦绘;汪观清,李明海编 出版社:上海画报出版社
292 《红学风雨》
作者:杜景华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293 《《红楼梦》导读》
作者:吴新雷,丁波著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294 《红楼梦说唱集》
作者:胡文彬编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295 《献芹集》
作者:周汝昌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296 《何处是归程:从《红楼梦》看曹雪芹对生命家园的探寻》
作者:王达敏著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297 《石头记脂本研究》
作者:冯其庸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98 《脂雪轩笔语》
作者:周汝昌著;周伦玲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99 《《红楼梦》梦幻世界解析》
作者:王佩琴著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300 《胡适红学年谱》
作者:宋广波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301 《绛珠还泪:《红楼梦》与民俗文化》
作者:王齐洲,余兰兰,李晓晖著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02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
作者:(清)曹雪芹著;冯其庸重校评批;谭凤嬛插图 出版社: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303 《史学与红学》
作者:唐德刚著 出版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304 《曹雪芹佚著浅探》
作者:吴恩裕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305 《《红楼梦》最新研究论著目录:1982-1987》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情报服务部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06 《二百年《红楼梦》文献研究总目:1791-1991》
作者:上海图书馆编 出版社:上海图书馆
307 《曹雪芹江南家世丛考》
作者:吴新雷,黄进德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308 《现代批评视野中的红楼梦》
作者:张毅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09 《启功给你讲红楼》
作者:启功 出版社:中华书局
310 《知味红楼》
作者:李辰冬 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
311 《拟曹雪芹答客问:论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
作者:郭豫适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12 《《红楼梦》、《西游记》与其他》
作者:余国藩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13 《红楼梦的版本及其校勘续篇》
作者:郑庆山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14 《红楼梦悟》
作者:刘再复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15 《八家评批红楼梦》
作者:冯其庸纂校订定;陈其欣助纂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316 《红楼梦:三家评本》
作者:(清)曹雪芹,(清)高鹗著;(清)护花主人等评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317 《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
作者:苏鸿昌著;龙云矞整理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318 《曹雪芹和《红楼梦》
作者:冯尔康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319 《红楼梦纵横谈》
作者:林冠夫著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320 《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
作者:刘梦溪编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321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
作者:张锦池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322 《石头记会真》
作者:(清)曹雪芹著;脂砚斋重评;周祜昌,周汝昌,周伦玲校订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323 《石头记脂本研究》
作者:冯其庸 出版社:人民文学
324 《石头记—共6册 精》
作者:(清)曹雪芹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325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全四卷》
作者:(清)曹雪芹著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326 《红楼赏诗:《石头记》诗词韵语讲论》
作者:梁归智著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327 《脂砚斋甲戌抄阅重评石头记》
作者:(清)曹雪芹著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328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
作者:(清)曹雪芹著;(清)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329 《红楼真本:蒙府、戚序、南图三本《石头记》之特色》
作者:周祜昌,周汝昌著;刘宣编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30 《红楼梦:八十回石头记 周汝昌精校本》
作者:(清)曹雪芹著;周汝昌校订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331 《妙复轩评石头记》
作者:(清)曹雪芹,(清)高鹗著;(清)张新之评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32 《脂本汇校石头记—上中下》
作者:(清)曹雪芹著;(清)高鹗续;郑庆山校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333 《戚蓼生序本石头记》
作者:(清)曹雪芹著 出版社:文学古籍刊行社

334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作者:(清)曹雪芹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335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
作者:(清)曹雪芹著 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
336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作者:(清)曹雪芹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337 《戚蓼序本石头记:八十回》
作者:(清)曹雪芹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338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作者:(清)曹雪芹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339 《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
作者:(美)宇文所安著;田晓菲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340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已卯本》
作者:(清)曹霑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41 《红楼三论》
作者:徐乃为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342 《周汝昌《红楼》内外续《红楼》》
作者:周汝昌著;周伦苓选编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343 《红楼梦概论》
作者:冯其庸,李广柏编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44 《红楼十二层》
作者:周汝昌著;周伦玲编 出版社:书海出版社
345 《论红楼梦思想》
作者:冯其庸著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汉诗英译的篇章之美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汉诗英译的篇章之美

 

张智中

【摘 要】汉语内敛含蓄,英语外显明朗。汉诗英译的过程,总是一个不可避免地从内敛含蓄走向外显明朗的过程。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若注意英诗语言的衔接与连贯问题,可保证译文流畅可读。古代汉语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古典汉诗几乎都是采用间接引语,但英译却可以变成直接引语。虽然有时会使汉诗的朦胧美遭到一定程度的流失,有时却也可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生动。跨行构成英诗的优势之一,常给读者带来特殊的美学意趣。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可适当、适时地运用跨行。在单词、短语或句子的层面上,衔接与连贯、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以及跨行等,都与汉诗英译的篇章之美直接相关。

【主题词汉诗英译;篇章;美学

 

一、引言

诗歌,无论汉英,都具有篇章之美。但是,汉语与英语毕竟有所不同,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汉语的意合与英语的形合。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只有注意英诗语言的衔接与连贯问题,方可保证译文流畅可读。另外,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以及跨行问题,都与汉诗英译的篇章之美直接相关。

二、衔接与连贯

一般说来,汉诗,尤其是古典汉诗,各个诗行之间相对独立,一行是一行;英语语言因为喜用各种表示衔接或连贯的虚词,使句子复杂,诗行较长。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英诗语言的衔接与连贯问题,以保证译文流畅可读。例如下面一首当代汉诗及其英译:

我是雪

严力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我是植物

我把花朵翻译成果实

我是果实

我被父母翻译成生命

我是生命

我被衰老翻译成死亡

我是死亡

我被冬季翻译成雪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I am Snow

I am snow

The sun translates me into water

I am water

I translate seeds into plants

I am a plant

I translate flowers into fruit

I am fruit

My parents translate me into life

I am life

Old age translates me into death

I am death

Winter translates me into snow

I am snow

The sun translates me into water

Tr. 梅丹理(杨四平 2008196

汉诗中,有五个被动句——都含有“被”字,其中第二行和最后一行重复:“我被太阳翻译成水”,表示一个循环的完成。——都被译成了主动句。这就有点奇怪。因为我们都知道,汉语更多地使用主动句,英语更多地使用被动句。另外,品读译诗,可知译诗诗行之间相对独立,似乎不具有粘着性。是否可做如下改译:

I am Snow                              

I am snow

Who is by the sun translated into water

I am water

Who translates seeds into plants

I am a plant

Who translates flowers into fruit

I am fruit

Who is by my parents translated into life

I am life

Who is by old age translated into death

I am death

Who is by winter translated into snow

I am snow

Who is by the sun translated into water

改译之后,单行用I,偶行用who,这样,不仅增强了语篇的连贯性,而且,whoI构成明显的一体关系,而who又在做不停的变化:一会儿是“雪”,一会儿是“水”,一会儿是“植物”,直到最后又变成是“雪”。 Who正暗示了“我是谁”的含义。

“英语注重形合,句子结构可以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加以扩展和组合,形成纷繁复杂的长句;汉语注重意合,少用甚至不用连接词语,因而语段结构流散,但语意层次分明。英语长句的汉译常常要采用分解、拆散和重组的变通手段进行灵活处理。”(连淑能 199369那么,汉诗英译之时,常将汉语各部分合并成复句。如顾城的《一代人》及其两种英译: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英译一:

One Generation

Dark eyes I got from the dark night

But I use them to look for light

— Tr. 海岸、Denis Mair

 

英译二:

This Generation

Dark night has given me dark eyes

With which I search for light.

Tr. Michelle Yeh199182

 

只有短短的两句,却高度概括了一代人的心路历程,可谓是青年一代的自画像。比较两种英译,可知在句法上,英译一比较接近汉语原诗,译文二却向英诗句法靠拢:用which连缀语篇,并与其前面的介词with形成头韵,效果大佳。此外,英译一中的look for,也不如英译二中的search for,能更好地表达“寻找”一词的内涵。

 

三、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古代汉语没有任何标点符号,所以,在古典汉诗中,似乎都是间接引语,没有任何直接引语的迹象。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韩兆琦(200331)说:“全诗一共四句话,三句是童子的回答,自然简洁,意境深远。诗中流露的不是失意惆怅之感,而是一种皈依山林,向往隔身于大自然的恬淡情趣。”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此诗的四种英译。

英译一:

I Failed to Meet the Recluse

I ask a boy pupil under a pine tree,

Who says his master has gone herb collecting.

I only know that in the mountain is he,

Unclear where in the depth of clouds he’s moving.

Tr. 邢全臣(2008107

      

英译二:

A Call on the Recluse Who Is Just Out

I asked the boy beneath the pine tree,

Who said, “The master’s gone herbs to pick;

He must be somewhere around these cliffs,

Concealed unseen in the clouds thick.”

Tr. 孙大雨(2007108

 

        英译三:

Looking for a Hermit Without Finding Him

I ask your lad ’neath a pine-tree.

“My master’s gone for herbs,” says he,

“Amid the hills I know not where,

For clouds have veiled them here and there.”

Tr. 许渊冲(2007211

 

英译四:

Looking for a Recluse but Failing to Find Him

Under the pines I questioned the boy.

“My master’s off gathering herbs.

All I know is he’s here on the mountain —

Clouds are so deep, I don’t know where….”

Tr. Burton Watson

 

就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而言,英译一大体上模拟汉语,用间接语气来传译,所以不出现任何直接对话形式。英译二将诗的后三行译为直接答话形式。英译三采用同样手法,只是在童子的答话中,插入says he,使得译文更加“西化”或“英化”。 英译四亦将诗的后三行译为直接答话形式。总之,就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而言,上引四种译文有两种处理手法:一为以间接译间接(英译一),一为将诗的后三行译为直接引语形式(英译二、英译三和英译四)。

不同的译文,不仅反映了译者的不同理解,也反映了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同时,译诗多通过直接引语而译出问话的具体内容,从而迎合了西方明晰化的科学精神,致使汉诗朦胧美在一定程度上流失走样。但也不可一概而论,例如王维《送别》及其英译: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Farewell

Dismounting, I asked you to have a draught,

“And where to, my friend?” I inquired.

“My hopes are shattered,” you bitterly laughed,

“To the southern hills. I’m retired.”

“Then go ahead, say no more, my dear.

The fleecy clouds have endless cheer.”

Tr. 王宝童200534

译者(王宝童200534在《译人语》中说:“‘但去莫复问’两句,蕴含诗人对世事的深刻观察和由此产生的豁达态度。译文仿原诗口语体,取两人对话形式。以fleecy clouds译‘白云’,使形象更具体化,且因fleecy是文学中的常用词,也许会让英语读者感到亲切。”其实,整首译诗都“取两人对话形式”,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生动,如在眼前。

 

四、跨词、跨行、跨节、跨题

跨行是英诗中的常见现象。可以说,大凡英诗,是离不开跨行的。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便可以适当、适时地运用跨行这一语言现象。那么,跨行,按照其程度的大小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一般跨行、典型跨行和统篇跨行。相对于一般跨行而言,典型跨行指诗行行尾没有任何标点,诗行中间却出现句号的情况。统篇跨行指整首诗由一句话断开而成,每个诗行之间都形成跨行,这是跨行的极致。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跨行又可分为跨词、跨行、跨节和跨题等四个级别。跨词指一个英文单词,分置上下两个诗行的情况;跨行即一般意义上的跨行,英诗中最为常见;跨节指跨行现象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诗诗节当中;跨题指跨行现象出现在诗歌的标题和诗行之间。

总之,跨行是英诗之优势。无论是从一般跨行、典型跨行到统篇跨行,还是从跨词、跨行、跨节和跨题,“跨”的幅度愈大,其蕴涵的力度也就愈大,美学效果也就愈明显。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可充分运用英诗创作中允许跨行这一语言特点和优势。例如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汉诗诗行虽然相对独立,却仍然感到一气流注。何故?沈德潜称赞《春怨》说:“语音一何脆!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为什么“打起黄莺儿”?是因为“莫教枝上啼”。为什么“莫教枝上啼”?是因为“啼时惊妾梦”,为什么对“啼时惊妾梦”如此反感?是因为“不得到辽西”与丈夫相会。可谓意如贯珠,一气而下,直到最后,才把诗的主旨说出来。全诗的情调显得明快、清新、风趣。总之,酣畅而淋漓,句圆而意连——构成金昌绪《春怨》的主要句法审美特征。那么,我们来比读一下此诗的五种英译:

英译一:

A Complaint in Spring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 Tr. 许渊冲(2007 258

 

英译二:

A Lover’s Dream

Oh, 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Tr. Fletcher(吕叔湘 2002124

 

英译三:

At Dawn

Drive the young orioles away,

Nor let them branches play;

Their chirping breaks my slumber through

And keeps me from my dreams of you.

           Tr. Giles(吕叔湘 2002124

 

英译四:

A Spring Sign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si

To join him there, they wakened her.

Tr. Bynner(吕叔湘 2002124

 

英译五:

Spring Grievance

Shoo the orioles, drive them away,

Don’t let them sing in the branches!

When they sing they scare off my dreams,

And I will never get to Liaoxi!

           Tr. Watson(吕叔湘 2002125

 “英译一干脆在句与句之间不用标点,全诗四行也只有一句,与原作吻合,其中第二行用for 来连接,符合英语形合的特点。”(毛华奋2007139确实,就句法的翻译而言,在上引五种英译中,唯英译一句句相承,环环相扣,语气酣畅而淋漓。四行译诗,实乃由两个句子组成:即第一行的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后面三个诗行是另一个句子: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译诗取格律体:每行大体上六个音节,韵式为aabb,即英诗所谓之随韵。英译一终于在诸多译文中脱颖而出,也可以理解了。

讨论过一般意义上的跨行之后,我们来看一下英诗和汉诗当中的跨词现象。例如这样一首英诗及其汉译:

The Red Wheelbarrow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红色独轮手推车

 

无限信赖期望的

寄托

一辆红色独轮

手推车

银光闪烁受着雨

水洗濯

旁边是一群白色的

鸡。

Tr. 李广熙(转引自齐晓燕2008132

 英诗中的rainwater:一个单词,被分置于两个诗行,正是所谓英诗之跨词。汉译将“雨水”分置上下两行,终于取得了与原文类似的“跨词”效果。

古典汉诗不存在跨词、跨行、跨节、跨题等现象,但于汉语新诗,却是常见之事,且常带来较好的美学效果。例如杭约赫《题照相册》中的三个诗行:

凝固了你的笑、你的青

春。生命的步履从这里

再现,领你去会见自己

“固定词‘青春’却拆开分行排列。但它不是硬性拆开,也不是为顾及诗行整齐,而是为强调青春充满活力的特点,拓展表现空间所进行的拆割。实际上它也确实起到了突出诗歌陌生感,增进意象连绵紧密、一石三鸟的效应。拆开后的‘青春’具有原义、视觉色彩(青)、时间季节(春)三重意义。”(罗振亚2002145由此,可见汉诗跨词所带来的美学效果。

那么,既然英诗和汉诗都有跨词现象,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便可适当运用此一技法。例如唐人陆畅的《惊雪》及其英译: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Snow of Pleasant Surprise

 

The northern wind is strangely fierce, and court-

Yard is bathed in moonlight. The heavenly

Person is so artful to water cut

Into flowers flying so beautifully. (张智中 200968

译诗中,courtyard被切割开来,分置于两个诗行当中,从而形成所谓“跨词”,并给译诗带来流动之美。跨行、跨词之后,便是跨节。英诗举例如下:

The Sick Rose

William Blake

 

O Rose, thou art sick!

The invisible worm

That flies in the night,

In the howling storm,

 

Has found out thy bed

Of crimson joy:

And his dark secret love

Does thy life destroy.(肖鹏 2003161

在这首小诗中,主语是The invisible worm,谓语是Has found out,分置上下两个诗节,从而形成典型之跨节。在英诗的影响之下,汉语当代新诗中的跨节现象,可谓非常普遍,而此时的英译,就来得比较容易。限于篇幅,诗例省略。

跨节之上,即是跨题。例如下面一首汉诗:

梅新

 

不歌

也不飞

学鸡

散步

丛林里

无歌阿红 199090

 

这应该是汉语新诗向英诗学习的结果。一句话断开后成诗——一如英诗。尤其是诗歌的标题“鸟”,与诗歌的第一行“不歌”,是主谓关系,遂形成跨题。

既然如此,在汉诗英译——不仅是汉语新诗的英译,也包括古典汉诗的英译——的过程当中,可适当运用诗歌跨题之技法。例如: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志,直待凌云始道高。

 

A Young Pine Tree

Du Xunhe

Buries its head among weeds and thickets, and now

Is erecting itself from underneath. People

Know not its high-aspiring aspiration, and

Exclaim at its height when it grows high and tall.(张智中 200917

在汉诗中,虽然“自小刺头深草里”的主语是标题“小松”,但跨题的意识,并不明显。反观英译,首行首词Buries的主语,乃诗题A Young Pine Tree;跨题之用心,可谓昭然。于是,译诗的篇章之美更显。

通篇跨行的情形,例如下面一首小诗及其汉译:

Dust of Snow

Robert Frost

 

The way a crow

Shook down on me

The dust of snow

From a hemlock tree

 

Has given my heart

A change of mood

And saves some part

Of a day I had rued.

 

雪花

罗伯特·弗罗斯特

铁杉枝头

一只寒鸦

颤颤悠悠

落我一身雪花。

 

此情此心

为之一变;

终日悲吟

顿失其苦一半。

Tr. 王宏印2011220-221

英诗八行,分为两个诗节,一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直到诗的最后,才出现一个句号,是通篇跨行的典型。反观汉译,虽用语典雅,一如汉语古诗之创作,然通篇跨行之效果,已荡然而存之无几焉。非译者不才,语言之别也。

在汉语新诗中,也有通篇跨行而美学效果出人意表者。例如:

熊秉明

 

翻出来一件

隔着冬雾的

隔着雪原的

隔着山隔着海的

隔着十万里路的

别离了四分之一世纪的

母亲亲手

为孩子织的

沾着箱底的樟脑香

旧毛衣(张新颖 2007105

      “这首诗讲的是隔离与连接,隔着巨大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可是一个又一个‘的’,像一个又一个挂钩,把隔离着的连接起来了。整首诗就是一个长句子,这个长句子靠‘的’字,一节一节、一层意思一层意思地连接下去,最后连接上的是‘旧毛衣’,感情一下子就漫过了千山万水和茫茫的时间。有了‘的’字这个挂钩,隔离的同时也是连接的了:把人隔开的是千山万水,是长长的岁月;把人连接起来的,也是山水,也是岁月。”(张新颖 2007 106)一般说来,汉语不宜在一个句子中使用三个以上的“的”字。然而在此,“的”字的运用,却是一反常态:连用八个“的”字。甚至,连诗的题目,都叫《的》。将虚词用作诗的标题,很是少见,因为诗题一般以采用实词为多。此汉诗通篇跨行的美学效果,似乎不在英诗之下。如果说Robert FrostDust of Snow由一句话断开而成的话,此一小诗,却只由半句话组成。其主体构件,即:“翻出来一件……旧毛衣”。诗中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正好形成动宾结构,且诗中不出现主语。跨行之于汉语新诗,可带来怎样的美学效果,《的》诗足可例证。

总之,从跨词、跨行、跨节、跨题,到通篇跨行,诗之意绪似断而实连,从而给读者带来特殊的美学意趣。因此,在汉诗英译中,可充分利用英诗之跨行(包括跨词、跨节、跨题)技巧,尽量做到典型跨行,甚至通篇跨行,以增进译诗之诗情和诗味。比较以下译例:

中秋月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英译一:

The Mid-Autumn Moon

A full moon hangs high in the chilly sky,

All say it’s the same everywhere, round and bright.

But how can one be sure thousands of Li away

Wind and perhaps rain may not be marring the night?

Tr. 文殊、王晋熙、邓炎昌(文殊 1995157

 

英译二:

Mid-Autumn Moon

A wheel of moon rises into the cold

Sky; it is said the same moon is enjoyed

Everywhere. A thousand miles away,

Maybe riotous winds and rains, who can say? (张智中 200962

英译一几乎没有跨行现象;在英译二中,一、二、三行跨行,尤其是第三行,行中用句号,构成英诗之典型跨行。

“跨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巧……可以创造悬念,并给诗歌带来活力或动力。”(陆如钢20074从跨词到跨行到跨节到跨题,从一般跨行到典型跨行到通篇跨行,跨行的幅度和力度越来越大,给诗歌所带来的美学效果也就越大。

 

五、小结

汉语文简而意丰,英语文繁而意少;汉语以简隽为写诗之要旨,英语以铺排为作文之趋势。汉语独字单音,词类用法极其灵活,不受性、数、格的限制,从而导致汉语诗歌精练简约的特点和“无我”的状态。反观英诗,语多字累,往往是语法要求所使然。汉语内敛、含蓄;英语外显、明朗。汉诗,尤其是古典汉诗,各个诗行之间相对独立,一行是一行;英语语言因喜用各种表示衔接或连贯的虚词,使句子复杂,诗行较长。汉诗英译的过程,总是一个不可避免地从内敛、含蓄走向外显、明朗的过程。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若能注意英诗语言的衔接与连贯问题,便可保证译文流畅可读。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构成汉诗英译的另外一个问题。古代汉语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古典汉诗似乎都是采用间接引语。但在英译的过程中,译者有时却通过直接引语而译出问话的具体内容,这样一来,有时会使汉诗的朦胧美在一定程度上流失,有时也可使译诗感到亲切、形象、生动。其次,跨行是英诗中的常见现象,可造成诗之意绪似断而实连,从而给读者带来特殊的美学意趣。从跨词到跨行到跨节再到跨题,跨的幅度愈大,其蕴涵的力度也就愈大,美学效果也就愈加显著。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可适当、适时地运用跨行这一语言特点和优势。

总之,单词、短语或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以及跨行等诸多方面,直接关系到汉诗英译的篇章之美。

 

引用文献

阿红. 1990. 当代诗歌百技[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连淑能. 1993.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陆如钢. 2007. 英语诗歌欣赏[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吕叔湘.2002. 中诗英译比录[M]. 北京:中华书局.

罗振亚. 2002.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毛华奋. 2007. 汉语古诗英译比读与研究[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齐晓燕. 2008. 英诗的美学探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孙大雨. 2007. 英译唐诗选[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宝童. 2005. 王维诗百首(汉英对照·图文本)[M].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王宏印. 2011. 英语诗歌选译[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文殊,王晋熙,邓炎昌. 1995. 唐宋绝句名篇英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肖鹏. 2003. 中学生英语诗歌精选[M]. 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邢全臣. 2008. 用英语欣赏国粹[M]. 北京:科学出版社.

许渊冲. 2007. 唐诗三百首(中英文对照)[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杨四平. 2008. 中国当代诗歌:大学语文 汉英读本[M]. 梅丹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张新颖. 2007. 新诗一百句[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智中. 2009. 唐人白话绝句百首英译[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Yeh, M. 1991.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17[M].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英语教师》2013年第2期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论许渊冲先生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改译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论许渊冲先生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改译

 

张智中

 

摘 要:诗歌创作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诗歌翻译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诗歌创作需要修改,诗歌翻译同样需要修改。诗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字斟句酌的诗词改译,如琢如磨,精益求精,体现了对翻译艺术的执著追求。本文通过对许渊冲先生诗词改译情况的分类研究,旨在为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带来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诗歌翻译;改译;许渊冲

 

A Close Study on the Revision of Poetry Translation by Prof. Xu Yuanchong

 

Zhang Zhizhong

 

Abstract: Poetry composition is an art of language, so is poetry translation; poetry composition cannot dispense with revision, nor can poetry translation. As a distinguished translator of poetry, professor Xu Yuanchong has been revising his translations for decades of years, through which his pursuit for perfection is revealed. This paper is a close study on the revision of poetry translations by professor Xu Yuanchong, with the purpose to bring some light to the transl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ms.

Key words: poetry translation; revision; Xu Yuanchong

 

    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又有诗云:“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解闷十二首》之七)。这两联诗句,虽不同诗,却正好形成一个因果关系;它是中国古代诗人在诗歌追求方面的极好写照。关于炼字炼句的名言,已累可盈筐;关于改诗的佳话,也难以尽列。如,清代李沂在《秋星阁诗话》中说:“作诗安能落笔便好?能改,则瑕可为瑜,瓦砾可为珠玉。”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卷二中说:“诗不厌改,贵乎精也。”

    诗歌需要修,需要改,需要不断的修修改改;在语言艺术中,没有哪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加强调推敲修改、字斟句酌的重要性。今人艾治平说:“写诗,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改诗,也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把诗真正改好,尤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因此,改诗,正可说是一次‘再创造’呢。”(艾治平,1981: 167)更有人强调改诗之难、难于做诗:“改诗难于作诗,何也?作诗,兴会所至,容易成篇;改诗,则兴会已过,大局已定,有一二字于心不安,千力万气,求易不得,竟有隔一两月,于无意中得之者。”(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艾治平,1981: 163)诗不厌改,改诗又极难。原因何在?因为“人的认识不会一次完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总要经过不断琢磨和雕饰。因此,就是大诗人也不例外。”(艾治平,1981: 161)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译者对原诗的理解会发生变化或深化,译者的译诗艺术也会渐趋成熟和老练,正如杜甫《戏为六绝句》诗云:“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总之,诗歌翻译的修改,比之诗歌创作的修改,似乎更多了一些必要。

作为一名诗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于孜孜矻矻的诗歌翻译之外,多年来一直坚持字斟句酌的改译,三番五次,锲而不舍。这也应该也是他成为一名翻译大家的原因之一。本文是对许渊冲先生诗词改译的集中研究,分为如下16项。

 

1.       改韵救义

有人说:采用格律体译诗,不能不因韵害义;许渊冲先生则说:译诗而因韵害义,还是译诗的技艺不成熟的表现。闻一多先生说:带着镣铐跳舞,并能跳得好,才是真好;许渊冲先生也说:格律体译诗,往往能达到自由体或散体译诗无法达到的高度。惮于“因韵害义”而把诗歌的押韵一棍子打死,如此做法,实无异于因噎而废食。至少,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方针,格律体译诗也应该是——实际上早已成为——诗歌翻译领域里面的一个流派。察乎许渊冲先生的总体译诗实践,因韵害义只是少数之例外;多数译诗,均是镣铐舞蹈,丁当作声,如玉润,如珠圆。对于偶发其间的不谐之音,许渊冲先生没有充耳不闻,而是细加甄别、反复修改。

(1)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李白:《长干行》

原译(《唐宋诗一百五十首》;19955月):

I was fourteen when I became your bride,

I’d often turn my bashful face aside.

Hanging my head, I’d look towards the wall,

A thousand times I’d not answer your call.

改译(《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20008月):

At fourteen years when I became your bride,

I’d often turn my bashful face aside.

Hanging my head, I’d look on the dark wall;

I would not answer your call upon call.

为了押韵,原译的your call采用了单数形式,总给人一种因韵害义的感觉。原文“千唤”,极言呼唤次数之多、之频,理应采取复数形式。改译后的call upon call, 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既保留了诗行结尾call为单数的形式,以便于押韵,又将“千唤”的内在涵义淋漓尽致地传译出来。

 

2.       删繁就简

崇尚简洁,反对繁缛,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特征。“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蓄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清·刘大櫆《论文偶记》)关于文章之修改,又说:“夫善取者不如善舍,善改者不如善删。”(陈炯,2001: 187 今人艾治平也说:“诗以精炼为贵。一般说改简为繁不如以简驭繁,言简而意深。”(艾治平,1981: 166

由繁到简,正是许渊冲先生诗歌改译的一个显著特征。198410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是许渊冲先生较早的一个唐诗译本。若将其中译文与近二十年之后的译文做一比较,可以发现,许氏改译之后的译诗,比之原译一般都少了两个音节。有的由原译的每行八个音节,改为每行六个音节;有的由原译的每行十个音节,改为每行八个音节;简化程度最大的,由原译每行的十二个音节,改译每行为八个音节。可以说,由繁到简,也是许渊冲先生译诗艺术不断成熟、臻于炉火纯青的一个外在标志。

(2)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原译(《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198410月):

In bottles green the new brew gleams;

In red-clay stove the fire looks fine.

The snow would fall at dusk, it seems.

How do you like a cup of wine?

改译(《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20008月):

              My new brew gives green glow;

              My red clay stove flames up.

              At dusk it threatens snow.

              Won’t you come for a cup?

 

3.       通情顺理

在下例中,原译着一介词for, 便使“云深”和“不知处”变成了因果关系,从而有悖于原诗的诗情与旨趣。改译之后,则译诗与原诗口吻相仿佛,语气相颉颃。

(3)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原译(《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198410月):

              I met your boy ‘neath a pine-tree.

              “My master’s gone for herbs,” says he,

              “Amid the hills I know not where,

For clouds have veiled them here and there.”

改译(《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20008月):

              I ask your lad ‘neath a pine-tree.

              “My master’s gone for herbs,” says he.

              You hide amid the mountains proud,

I know not where deep in the cloud.

 

4.       内蕴毕现

就译诗的形式而言,下例确为许氏译诗当中的例外,百里难挑其一。改译只有一个地方:把表示否定的副词not改为表示否定的形容词no, 同时原译中的不定冠词a也随之去掉。这样一来,改译的两个诗行各自少了一个音节。更为重要的是,no以元音结尾,避免了not尾音的短促,从而具有余音缭绕之效;此外,改译的否定语气更加强烈。总之,虽只是一字之改,却事关全局,从整体上更好地凸显了诗歌的内在意蕴。

(4)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李白:《自遣》

原译(《唐宋诗一百五十首》;19955月):

I’m drunk with wine

And with moonshine,

With flowers fallen o’er the ground

And o’er me the blue-gowned.

Sobered, I stroll along the stream

Whose ripples gleam,

I see not a bird

And hear not a word.

改译(《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20008月):

I’m drunk with wine

And with moonshine,

With flowers fallen o’er the ground

And o’er me the blue-gowned.

Sobered, I stroll along the stream

Whose ripples gleam,

I see no bird

And hear no word.

 

5.       韵式重组

在下例中,就诗歌韵律而言,原译采用尾韵,韵式为abab; 改译采用了诗行内韵(internal rhyme),即runsunseethreeknowcrowappearyear,分别两两押韵。原译40个单词,改译42个单词,虽然多出两个单词,但两相比较,可见改译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比原译更加深化。值得注意的是:原译把“旧时”译为anew, 失却了原诗丰富的内涵与蕴藉;就此而言,改译恰与原诗妙合无间,铢两悉称。

此外,如果说诗行内韵为汉诗所短或所无的话——至少就中国古典诗词而言是这样——诗行内韵却是英诗频见的一种韵律技法,将之用于汉诗英译,也当视为发挥译语优势之一手段。不过,大概是出乎忠实于原诗之考虑,此种韵律格式在许渊冲先生的大量译诗实践中,不算常见;偶一用之,却又别具风味。察乎整首译诗诗味的传达,则酣畅淋漓,令人倍觉舒坦。

(5)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院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岑参:《山房春事》

              原译(《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198410月):

About the garden flies at dusk many a crow,

              But only two or three drear houses stand in view.

              All men are gone, the trees in the yard do not know,

              When spring comes, they will open their flowers anew.

              改译(《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20008月):

What riot do crows run, veiling the setting sun!

As far as eyes can see, there’re two houses or three.

The garden trees don’t know all men gone but the crow;

In full bloom they appear as when spring came last year.

 

6.       诗意开豁

在下例中,新译将第一行的分号改为逗号,概因第三行与第四行之间形成跨行,行尾没有标点符号,因此,第一行与第三行的行尾标点符号难以形成对称(许译常在第一行与第三行行尾使用分号,第二行与第四行行尾用句号)。另外,第四行用介词on代替了介词in, 从而导致诗歌境界的不同:in表示人凹陷在船里面,只能近距离观察而得之;on表示人在船板上面,或者虽有凹陷,但从远处、高处看来,却似乎是在船的木板之上。虽然只是一个小小介词的差别,却关乎诗歌境界之大小。

(6)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原译(《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20008月):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改译(《汉英双讲中国古诗100首》;20034月):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on lonely boat.

 

7.       更易语气

改译首行行末着一感叹号,表示春妇美梦被搅之后的恼怒之气。第二行去掉表示原因的介词for, 同时添加形容词poor来修饰春妇。丈夫久战不归,妻子独守空房;梦中晤面即是安慰,却又被黄莺搅没——春妇何其可怜!只此二处修改,译诗之语气倍增:酣畅而淋漓。

(7)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春怨》

原译(《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198410月):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改译(《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20008月):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Their songs awake poor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8.       人称换位

就人称的改译而言,下例是非常成功的:原译第五行采取第三人称,改译采用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相结合的策略:“晓镜”而“云鬓改”的主语是“你”,“但愁”的主语是“我”。原译第六行仍用第三人称,改译再次对其分而治之:“夜吟”的是“我”,“应觉月光寒”的是“你”。为了与整首译诗保持人称方面的一致,最后一行“探看”的宾语也相应地由“她”改为“你”。如果说第三人称常常给人一种距离感和疏远感,第二人称则给人以亲近感和密切感。此外,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的交互运用,更极大地增进了译诗表达情感的力度。

(8)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原译(《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198410月):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The candle only when burnt has no tears to shed.

At dawn she’d be afraid to see mirrored hair gray;

At night she would feel cold while crooning by moonlight.

To the three fairy hills it is not a long way.

Would the blue bird oft fly to see her on the height?

改译(《汉英双讲中国古诗100首》;20034月):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Red candles but when burned up have no tears to shed.

At dawn I’m grieved to think your mirrored hair turns grey;

At night you would feel cold while I croon by moonlight.

To the three fairy isles it is not a long way.

Would the blue birds oft fly to see you on the height!

 

9.       重心转移

在下例中,tower做动词用,其汉语意思为:“屹立、高耸到显眼的高度,赫然耸现。”原译将之置于句中,改译将之置于句尾,此谓重心转移或改变重心。凡语言之句子,无论英汉,其重心均有两个:句头和句尾。此处改译,将tower由句中移至句尾,即句子的重心部位。另一重心改变之处,在于第二个诗行。原译将动词reign置于句尾,突出动词和动态,便有悖于原诗“烟花三月”的静态景物描写。改译将reign删除,启用(be) veiled in(笼罩于……之中)这一静态描述性短语,始与原诗吻合相印,静静互对。此谓重心淡化。总之,句子之重心,转移也好,改变或淡化也好——此番折腾,均是为了更好地转存原诗之诗味。

(9)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原译(《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西厢记>》;19923月):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owers Yellow Crane

For River Town while willow-down and flowers reign.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azur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

改译(《汉英对照新编千家诗》;20005月):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s

For River Town veiled in green willows and red flowers.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boundless blu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

 

10.   精确深化

在下例中,将parasol-trees改为plane’s broad leaves,译文更加具体:原译说细雨落在梧桐树上面,比较笼统,改译说细雨落在梧桐树的树叶上,就具体多了。这样一来,那细雨似乎也有了着落,似乎可以听到细雨打在梧桐树叶上面的声音——因而,诗意也随之增强了许多。第二处重大改译,是把感叹词Oh!改为O, 这两个词语,似乎不存在太大的差别;但是,如果仔细品味,便可知其间的不同:Oh发音为[C:],发音轻长,似有顿悟或惊叹之意;O发音为[[U],发音低沉,暗含悲痛哀怨之情,正与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口吻宛然,仿佛贴切。

(1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原译(《唐宋词一百首》;19869月):

On parasol-tre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

Oh!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

改译(《汉英对照宋词三百首》;19965月):

On plane’s broad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

O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

 

11.   跨行增益

下例改译只在后两行。原译漏掉了“相看”,淡化了“敬亭山”(the peak),改译补出了“相看”(Gazing on)这一信息,充分译出了“敬亭山”(Mount Jingting)。此外,最为重要的改变是:原译三、四行分别重复主语I, 因此两个诗行之间相对独立,依赖性不是很大。改译之后,两个诗行只用了一个主语I, 并置于第三行的行尾,它与第四行行首的系动词Am紧密相联;形虽断,意却连,形成跨行。而且,因为三、四行中间分别有逗号使用,而其之间却无任何标点附着,从而形成典型之英诗跨行。这样一来,与原译相比,改译不仅更加精确,而且更加凝练、有力。

(1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原译(《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198410月):

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 so high;

A lonely cloud drifts on, so free.

We are not tired, the peak and I,

Nor I of him, nor he of me.

改译(《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20008月):

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 so high;

A lonely cloud drifts on, so free.

Gazing on Mount Jingting, nor I

Am tired of him, nor he of me.

 

12.   诗题改译

诗歌的标题是一首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改译的过程当中,许渊冲先生自然不会忽略对诗歌标题的修改。纵观许氏在诗歌标题修改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可见出几个特点:

一、修改诗题使之更加简洁,如《问刘十九》。

二、修改诗题使之更加接近原诗诗题,如《江雪》

三、修改诗题使之更加能反映出诗歌的主题,或使诗题更加明确化,如《离思》。《离思》是作者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原译My Dear不分男女,改译着一Wife, 则不仅性别昭然,而且被悼念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也明朗起来。

四、修改诗题使之富于韵律美,如《游子吟》。诗题改译之后,不仅充分押上了诗行内韵(songson押头韵),而且,parting son一语在诗行里面再度出现(译诗第二行为:A gown for parting son is made),这样,不仅加强了整首诗歌的篇章连贯性,还烘托强化了“离别之子”的离别之情。诗题改译之妙,由此可见。

五、修改诗题使之更具诗意,如《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的改译只是进行了一下语序调整:把介词短语at dawn提前到动名词和宾语之间。此一改动有两个好处:一是改正常语序为倒装语序,即由散文句法向诗歌句法靠拢;二是改译后的诗题,与译诗首行形成呼应:Leaving at dawn the White Emperor crowned with cloud. 换言之,改译诗题与第一行译诗的前半部分完全一样,这不禁令人想起中英诗歌中撷取一个诗行或半个诗行成为诗题的做法,从而别具情趣。

(12)白居易:《问刘十九》

原译:Invitation to Liu the Nineteenth

改译:An Invitation

(13)柳宗元:《江雪》

原译:Fishing in Snow

改译:Snow on the River

(14)元稹:《离思》

原译:Thinking of My Dear Departed

改译:Thinking of My Deceased Wife

(15)孟郊:《游子吟》

原译:Song of a Roamer

改译:Song of the Parting Son

(16)李白:《早发白帝城》

原译:Leaving the White Emperor Town at Dawn

改译:Leaving at Dawn the White Emperor Town

 

13.   润色标点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只是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西洋文学的影响下,中国文学才开始使用标点符号。因此,古典诗文的断句和诠译,常常成为后世学人的一个棘手课题。郭沫若说:“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我三、四岁就读过这首诗了,直到今年(一九六二)七十岁,到了高要、海南等地,见到多种红豆才读懂了它。王维是山西人,没有见过红豆树,因此他这首诗第二句显然应该用问号。可是我见过许多新本唐诗却用句号。”(艾治平,1981: 57-60)的确,一个标点符号之差,使全诗的情味、气韵都不同了。因此,无论创作、阅读,还是翻译,对文章中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应该细加斟酌。孙光萱说:“诗歌由于篇幅短小,在表现力上不能不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同时也正由于它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所以不能不在某些方面(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寻求新的突破和开拓。”(孙光萱,2000: 70)标点符号的差别,甚至可以导致一首诗歌风格上的迥异。比如,杜牧《清明》一诗,经过标点改动,七绝随变成“小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如,曾见到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最后一句标点符号的不同使用:

版本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版本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两相比较,可见版本一一逗到底,略显平淡;版本二使用一个冒号、一个顿号,便情趣迥异,文采斐然。总之,标点符号是一首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关涉到语法,还与诗歌的情韵、语气等息息相关。因此,在许渊冲先生的诗歌改译中,常有一首译诗只改动一个标点符号者。

(1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原译(《汉英对照新编千家诗》;20005月):

I seek for spring by riverside on a fine day.

O what refreshing sight does the boundless view bring!

I find the face of east wind in an easy way;

Myriads of reds and violets only reveal spring.

改译(《汉英双讲中国古诗100首》;20034月):

I seek for spring by riverside on a fine day.

O what refreshing sight does the boundless view bring!

I find the face of east wind in an easy way:

Myriads of reds and violets only reveal spring.

改译只有一处:将原译第三行行尾的分号改为冒号。这样一来,情趣大不相同:原译分号表示译诗三、四行为并列关系,改译冒号却表示译诗三、四行之间为偏正关系,第四行是对第三行的解释:“东风面”是什么样子的呢?万紫千红正是春天的写照。这样就强调突出了第四行诗句的内容。

 

14.   诗行调整

在下例改译中,At the foot of the hill,By the side of the rill是对原译的诗行倒置,也是对“敕勒川,阴山下”的诗行倒置。“敕勒川”是小气象,“阴山下”是大气象;汉诗喜欢从大到小,而本诗之所以采取如此反常顺序,大概是为了押韵的方便(“下”与“野”[yǎ]押韵)。既然英语喜欢从小到大,按理说照直翻译即可,而为什么译诗又将其倒置过来了呢?综观整首译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中描景绘色的线索:hill(阴山)——rill(小河)——grassland(草原) ——firmament(天空)——sheep and cattle(牛羊)。这正如电影镜头一样,从hillrill,渐退成为背景,一望无际的grassland进入镜头,随着视野的扩大,出现悠悠的firmament,以及远景中的sheep and cattle. 前后顺序,层次井然;个中缘由,至此方才顿悟。译诗后面的The boundless grassland liesbeneath the boundless skies是“天苍苍,野茫茫”的诗行倒置;这两行译诗实际上是一句话断开而成,形成跨行。

(18)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川》

原译(《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19968月):

By the side of the rill,

At the foot of the hill,

The grassland stretches ’neath the firmament tranquil.

The boundless grassland lies

Beneath the boundless skies.

When the winds blow

And grass bends low,

My sheep and cattle will emerge before your eyes.

改译(《汉英对照新编千家诗》;20005月):

At the foot of the hill,

By the side of the rill,

The grassland stretches ’neath the firmament tranquil.

The boundless grassland lies

Beneath the boundless skies.

When the winds blow

And grass bends low,

My sheep and cattle will emerge before your eyes.

 

15.   改而谬者

诗歌修改固然重要,但反复修改亦有弊端。古代文论曰:“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张文治,1996: 85)于诗词修改过程中的利弊,讲得最为清楚的,恐怕是郑板桥的话:“为文须千斟万酌,以求一是;再三更改,无伤也。然改而善者十之七,改而谬者亦十之三。”(清·郑燮《板桥全集词钞自序》)在许渊冲先生三番五次的诗歌改译中,也有改译不如原译的情况;虽然改而谬者远不及十之三或十之一,百之一总是有的。

(19)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原译(《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20008月):

Sweet laurel blooms fall unenjoyed;

Vague hills dissolve into night void.

The moonrise startles birds to sing;

Their twitter fills the dale with spring.

改译(《汉英双讲中国古诗100首》:20034月):

Sweet laurel blooms fall unenjoyed;

       Vague hills dissolve into night void.

       The moonrise startles birds to sing;

       Their twitters fill the dale with spring.

       改译只有一处:最后一行鸟的鸣叫声,由单数改为复数。那么,到底是单数还是复数好呢?仔细观察,可知译者之所以修改,主要是考虑到“鸣叫声”前面的所有格人称代词their. 鸟既为复数,其叫声可为单数否?若用单数,该如何理解?众鸟合鸣如一乎?这似乎荒诞不稽。而若用复数,嘈杂纷乱,岂不大煞风景?中国古代诗歌美学认为:一鸟啼叫山更幽。这样看来,还是单数为上。其实,数鸟发一声,概因其“时鸣”(断断续续鸣叫),而非“齐鸣”也。再者,无理而趣、无理而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的内容之一。总之,由单数改为复数,又回到了20005月《汉英对照新编千家诗》的译本上面,则诗意又失落矣。

 

16.   如琢如磨

出于对翻译艺术的执著追求,出于对美的不懈寻求,许渊冲先生宝刀不老,坚持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译作——虽然他的译诗艺术已经称得上炉火纯青。每当自己的诗作重印发表时,英国著名诗人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 1809-1892)都不失时机地多次修改、润色自己的诗作,以臻完善。许渊冲先生的译诗修改精神,正与丁尼生的诗歌修改精神一脉相承。每当出版新的古诗英译版本,我们总不难发现许渊冲先生的改译之处。因此,同一首诗词,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可能有多达五、六种或更多的译文。有的改译,竟然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在我们认为已经无可改进之处,许渊冲先生竟能绝境逢生,巧中出巧。如果把诗歌改译视为译者的一种自我批评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看到这位“译界狂人”谦虚务实的另一面呢?

(20)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生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梅尧臣:《鲁山山行》

原译(《唐宋诗一百五十首》;19955月):

It suits my roving mood

To see hills high and low.

Peaks change their shapes, all good;

Astray in Woods I go.

Up a tree climbs a bear;

At a creek drinks a doe.

But where’s the village? Where?

Clouds vibrate with cock’s crow.

改译(《汉英对照新编千家诗》;20005月):

It suits my roving mood

To view hills high and low.

Peaks change their shapes, all good;

So charmed alone I go.

Bears climb on leafless trees;

Deer drink at trackless streams.

Is there a village, please?

Beyond clouds a cock screams.

改译第二行用view取代see,颇好。因为see只表示“看”之意,view则一词兼二性:既可作动词,表示“看”,又可作名词,表示“景色”。如英诗:

Green pastures she views in the midst of the dale,

Down which she so often has tripp’d with her pail.

       ——W. Wordsworth: The Reverie of Poor Susan

    其中的view, 不可代之以see, 否则韵味定会流失殆尽。第四行“幽径独行迷”:山中迷路乎,迷恋美景乎?Charmed纠正了astray的表达失误。原译五、六行Up a tree climbs a bear; / At a creek drinks a doe中,两次倒装已属勉强;动物单数名词的使用,更严重削弱了原诗之诗意。再看改译:Bears climb on leafless trees; / Deer drink at trackless streams. 原译之各种弊端荡然无存。不仅如此,leaflesstrackless的添加,译出了原诗的内涵、增进了韵律之美。介词onat形象传神、颇堪玩味。两句构成一个完美的对句(couplet):对仗工整,巧夺天工。第七行原译复用两个where,似乎暗含急不可耐之意,有忤原诗闲静超逸之意境,固去之甚快;添加please一词,语气顿婉。在最后一行中,原译vibrate看似妙词,实则过分:云外之鸡声,若“响彻云霄”、“震耳欲聋”,岂不大刹风景?此外,改译的beyond一词,正好对应原诗之“云外”:达意而传神。

    对于自己的古诗英译,许渊冲先生做如是评价:“对于我的诗歌翻译,我真正满意的也不多,大概有十分之一就不错了。不满意的也不多,也不到十分之一。对于大部分的译诗,并非不满意,只是感觉一般。”“严格说来,艺术是没有止境的,翻译艺术也没有止境。”(张智中,2003)作为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可谓是继承了中国文人在诗歌修改方面孜孜矻矻、不懈追求完美的传统精神。对于自己的译诗,许渊冲先生一直在不断地修改,如琢如磨、精益求精;甚至连标点符号的润色,也都颇具匠心,与整首译诗的遣词造句交相映辉,共同突出意象,强化诗意。

    通过研究翻译家的改译之例,我们往往能更好地窥见其翻译的心路历程,因而受到启迪:其不屈之意志,足令读者服膺;其用心之良苦,足令读者深思;其绝境之逢生,足令读者唏嘘。早在1949年的日记中,许渊冲先生写道:“人生就是追求。我追求的是美,是一个达不到的理想。”可以说,这句话已经融入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思想当中,并成为他终生孜孜以求的强大动力。

 

     

 

[1] 艾治平. 古典诗词艺术探幽[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2] 陈炯主编. 中国文化修辞学[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3] 丰华瞻. 从英国诗人改诗看诗的艺术[J]. 外国语, 1991, (5).

[4] 孙光萱. 诗海拾贝:古今诗歌艺术谈[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0.

[5] 许渊冲. 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Z].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 许渊冲. 汉英对照宋词三百首[Z].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7] 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Z].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Z].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9] 许渊冲. 汉英对照新编千家诗[Z]. 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 许渊冲. 汉英双讲中国古诗100[Z]. 大连:大连出版社,2003.

[11] 许渊冲. 唐宋词一百首[Z].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

[12] 许渊冲. 唐宋诗一百五十首[Z].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3] 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4] 张文治. 古书修辞例[M]. 北京:中华书局, 1996.

[15] 张智中. 许渊冲先生访谈录[J]. 外语论坛,2003, (2).

[16] 张智中. “优势竞赛论”本质透析[J]. 外语教学,2004, (6).

 

(原载《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田园之秋(陈冠学)

原文地址:田园之秋(陈冠学)作者:老豇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田园之秋(选摘)

陈冠学

置身在这绿意盎满的土地上,屈指算来也有足足的两年了。 这两年的时光已充分将我生命的激荡归于完全的平静,可谓得到了十分的沉淀和澄清。 在过往的日子里便蠢蠢欲动,想拿起笔来记下这至福的生涯,但是正沉浸间,生命吸饱了这田园的喜悦,反而如醉如痴般,几度拿起笔来,几度无法写出一个字。 可是不能一味如此感激下去,起码得勾出几笔素描。 我得振奋起这一枝笔来写,在一天里,虽即不能从这整个生涯的喜悦里完全清醒,也得半醒半醉地抽出几分钟时间尽力写一点儿。 真巧今天是秋季来临的第一日,事前也不曾选择,却在秋季刚到的同一日开始了这本田园日记。

 秋,本就合人喜爱;秋,紧接在炎夏之后来到,有谁能不爱?何况秋季是成熟的季节,这田园里的住民,更是爱秋过于春了。 人们总是等季节来到已有些日子之后才注意到新的季节来了,而也在此时才觉察到上一季节早走了。 那广阔田园里的庄稼,那原野中、田埂间、道路旁和前庭后院里的草木,都是在人们一场好睡的夜里偷偷萌了芽,茁壮了,结实了的啊!而当人们一觉醒来,绿的黄了,黄的绿了;并且人生自幼而少,自少而壮,自壮而老,不也正是这般地在不知不觉间变换着的吗?在自然里,在田园里,人和物毕竟是一气共流转,显现着和谐的步调,这和谐的步调不就叫做自然吗?这是一件生命的感觉,在自然里或田园里待过一段时日以后,这是一种极其亲切的感觉,何等的谐顺啊!怪不得今日天高气爽,浅蓝的晴天上抹着几丝薄纱也似的白云,空气如此澄澈而清凉。 如今回想起来,早在十多天前无怪早晚已仿佛有了秋意,甚至中午日光遍照之时,也一样带着清泉似的气息。 一礼拜前,竹里,在暮色苍茫中,已听见伯劳聒噪,原来秋是到了。 要不是今天拿起笔来写这日记,怕要再等几番秋雨才觉得着吧!我爱秋,不仅爱它成熟,爱它在炎夏之后带来凉意,更爱它是候鸟的季节,尤其是冬留鸟来的季节。 当五月春将去,夏逼来时,几次挥手送别了客鸟北归,接着炎夏一到,不仅在炎热的气温下恹恹无聊赖,不仅没有了春花烂漫,尤其不见那多彩的好影、丰美的好音。 夏,于是更显得索然。 然而当秋一到,这一切又都回来了,花圃里有着记不清的菊科的花开放;道路旁一样有着它繁多的族类,在人脚边静静展蕊。 那北来的鸣客,更是令人觉得此地才是它的故乡似的,到处是踪影,是歌声。 秋,是个丰盛的季节。 

今天一早吃过早饭,眼看着明净的晨光揭开的是这么美好的一个天地,任怎样铁定的习惯,也不能把我留在书桌前坐下来好好地看书。 我生命内里不由产生出一股力量,非得把我推出去,在这一大片田园间巡行一遭,似不肯罢休。 尤其那清晨的空气,给朝阳透过,好像起了什么物理化学作用,我得出去,像一尾鱼游入一泓清泉,我得游进这空气中。 我又觉得,强烈地觉得,非得去点检一下,那初到的鸟,初开的秋的野花,好像那是我的庄稼似的,真是个奇异的感应力。 于是,我出去了,转了一大圈,把这一带的田园及田园间的大小路,甚至小径,乃至田埂田垄,当然走不遍,但是却像非得每一条都去造访不可。 于是我挑了平时最常走的路径,着着实实地转了一圈。 一路上相照面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就像遇见了好友一样,和它们打招呼。 虽然旁人也许不能理解,但是我自己却是那么亲切地感到这一切有着人格的真实。 在一所才经营了两年的果园边,见到了一只伯劳,瞟了我几眼,停在篱柱上;见了不由心喜:嘿!这儿挺不错嘛!是不是?别再往南去!何必呢?这里是世界上最美最好的过冬地啊!伯劳听见我跟它讲话,又瞟了我几眼,没有飞去。 真的,我真的不希望它再辛劳飞越重洋到赤道上去,我以东道主的身份,十二万分诚恳,希望它留下来。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八十封(下) (篇四十)

原文地址:八十封(下) (篇四十)作者:keeey
■■■■■■■■■■■■■■■■■■■■■■■■■■■■■■■■
    ●《谈年论孝》亲爱的小文:   一年就要过去了,一个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对小朋友说来,是一年又开始了;对老年人说来,是一年又过去了。对王小二说来,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中国俗谚“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王小二“一年到头”(all the year round)混、拖,但总是“一年不如一年”(Every year gets worse.),总是“年景不好”(This year's business is not good.),一快到“急景凋年”(Time slips away fast, and the year is approaching its end.)就“抓耳挠腮”(uneasy)了。中国宋朝时候有一个名词人写过:   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   就是王小二处境的文雅说法。   一年有三六五天,八七六○个小时,五二五六○○分钟,三一五三六○○○秒。三六五天是根据地球绕太阳一圈所需的时间来的,但绕一圈并不整整是三六五天,要多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多出来的既然不够算一天,于是把它“存”起来,每隔三年,就在二月二十八天上加一天,就变成了三六六天。   三六五天叫“平年”(平常的年ordinary year)。   三六六天叫“闰年”(闰是多出来的意思leap year)。小朋友玩的跳背游戏叫leap frog(跳蛙),年说小朋友你们要leap,我也leap。找闰年很容易,用四去除公元就行,凡能被四除尽的,就是,不然就不是。一九七二能除尽,所以一九七二是闰年。一九七三、一九七四、一九七五都不能除尽,都不是,但一九七六又能除尽,所以一九七六又是。   但因绕太阳多出来的零头并不能完完全全准确地折合成闰年,所以在几个大关口上就来个多还少补(要被四○○除尽才闰):   公元一七○○、一八○○、一九○○虽能被四除尽,但仍为三六五天(因不能被四○○除尽)。   公元二○○○却为三六六天(能被四○○除尽)。公元二○○○是二十世纪最后一年,这一年你三十六岁,爸爸六十五岁。   月的大小,中英文都有歌诀,英文是Days of the Month。   DAYS OF THE MONTH   Thirty days hath September,   April, June, and November,   All the rest have thirty-one;   February twenty-eight alone,——   Except in leap year, at which time   February's day are twenty-nine.   中文则是   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A leap-year proposal(闰年求婚)是说平年的时候男人向女人求婚,闰年时候却相反,女人要向男人求婚,爸爸看过一句英文:But I don't remember any one having given me an “engaged ring” before;and it's not leap year neither.是抱怨又不是在闰年,为什么收不到订婚戒指的意思。   上面所写的都是“阳历”。中国旧时算法是用“阴历”。阳历是跟月亮没关系的,只是把年分成十二段,阴历则是跟月亮的盈亏算的,月亮的亮不亮满不满变化是二十九天到三十天之间(阳历除二月外,是三十到三十一天之间),所以阴历闰起来可麻烦了,十九年里头要有七个闰月(多一个月)。现在有许多节日,还是阴历留下来的,像   春节(就是阴历年)   元宵节(就是灯节,上元)正月十五(阴历的一月叫正月) 吃元宵   端午节(就是五月节)五月初五 吃粽子   中秋节(就是八月节)八月十五 吃月饼   此外还有清明、中元(七月十五,鬼节)、重阳(九月初九,登高)……等等杂七杂八的。   现在世界都通用阳历,阳历比较合用。阴历已落伍了。   爸爸在二十多年前就不过阴历年,爷爷给的压岁钱、糖果等一概退回,好东西也不吃,爷爷、“姥姥”、姑姑们、八舅等吃大鱼大肉,爸爸自己独自吃蛋炒饭唱对台,以表示“移风易俗”的进步。后来爷爷死了,爸爸为使姥姥高兴一下,过旧年时和姥姥一同吃饭,但是心里仍不喜欢这些落伍的习惯。   爷爷死的时候,爸爸二十岁,讨厌中国丧礼中许多虚伪的风俗,所以来了一次丧礼改革,当时台中一中的老师学生上千人为爷爷送丧,看到爸爸这种作风真看不惯,他们认为爸爸不是“孝子”。但他们以为他们守的是中国传统,其实守的是最坏的一部分,最好的一部分都被他们忘了。像四书中孟子说的那种“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如我自己反省我没错,虽然有千万人反对我、骂我,我也勇往直前,满不在乎),这种好传统,一般落伍的人是不能了解的。爷爷死后十年,爸爸费了许多力气,把爷爷写的一部《中国文学史》稿本整理出来,印成漂亮的两本书纪念。而那些当年指责爸爸的“孝子”们,却没看见他们为他们的爸爸做了些什么。   爸 爸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上周信和卡片寄到你学校,你收到了吗?     
    ●《“爸”•“爹”•“妈”》亲爱的小文:   小孩子刚学说话,最先发的音也就是最容易发的音就是“爸”、“爹”、“妈”这些音,中外都是一样的。英文Pa或Papa或Dad或Daddy都是“父亲”(Father)的意思,但比Father亲热得多。所以你以后写信,不要写Dear Father而该写Dear Dad,我附一封英文给爸爸信的样本在下面:   June 10   Dear Dad,   The flowers are beautiful! Mother and I will enjoy them at our table for several days, I know. Everything is so new and so exciting. I heard several French Canadians singing their songs as they stood on the stern waving to some friends on the dock. It is like a foreign land already. I'm all anticipation for the summer to come. I only wish you could be with us.   Love, and thank you for the wonderful trip and for the flowers.   Joan   但Mother这个字,却不像Father这个字这么正式,所以常和Mom或Ma或Mamma或Mama混用,我再附一段英文小说在下面:   Davie was next down.“Morning, Mother. Morning, Dad.”he said with that deference that comes on a sixteen-year-old when he has something to ask for, something he wants much.   “Here're your waffles, Davie,”his mother said. “Four.”   “That'll do fine to start on,”Davie said, and grinned up at her.“You sure can sling a wicked waffle, Mom.”   当然正式的说法都用Father,尤其成语里都是固定用Father的,如:   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子必肖其父,虎父无犬子,什么样的爸爸什么样的儿子。)   Like mother, like daughter.(也是一样的意思。)   我再附一段用Daddy的例子:   As our I 1-year-old daughter's birthday approached, she let it be known that the thing she wanted most, was an automatic record player. We agreed to give it to her on condition that she promise to take good care of it. She promised, of course. But we had no idea how serious she was until one day when my wife was tidying her room she found a list of rules headed:“How To Take Care of My Record Player.”   The rules included such things as keeping the machine clean, caring for the needle and so on. But the clincher was the last rule of all. It read:“If record player gets broke, don't let Daddy try to fix it.”   我们十一岁女儿的生日快到前,她暗示最想要的东西是一架自动电唱机。我们同意要是她答应好好照管,就可以送给她,当然她答应了。但我们还不知道她对此是何等认真,直到有一天我太太替她收拾房间,发现一张标题是“如何照管我的唱机”的照管规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   这些规则包括保持机件清洁、当心针头等等。但是使人没话讲的是最后一条:“假使喝机坏了,别让爹爹去修。”   “长服爹爹”(Daddy long legs)不是人,是一种不咬人的蜘蛛,也叫“收割者”(harvestman),在动物学上,翻作“盲蜘蛛”。它的腿,可以说丢就丢,遇到危险,它就丢个腿骗敌人,敌人注意到腿,它就趁机跑了。(壁虎也有这种本领,不过壁虎丢的是尾巴。)   中国有句古话“毒蛇在手,壮士断臂”,因为不断臂毒液就会蔓延,人就给毒死了。所以“壮士断臂”是表示有决心、有决心、肯牺牲、不因小失大的意思。可是人断了臂,不能再生一只,“长腿爹爹”的腿,像壁虎尾巴一样,断了却可以再生出来。许多小动物,实在比人奇妙得多、有办法得多。   上月十五的信和照片都收到,贺年片也收到。你这张照片照得非常漂亮可爱。?  爸 爸 一九七五年一月二日夜     
    ●《木字头的》亲爱的小文:   二号给你的信你收到了吗?去年十二月十五你寄的信和卡片以后,一直没再接到你的信,是不是功课太忙?你还是每周写信来才好。   中文“木”字跟人和动物有一些词儿:   木偶(puppet)——就是傀儡,木偶戏如傀儡戏,英文叫puppet show,电视里就可以看到。英文中常有a puppet government(傀儡政府)字眼,是骂没有主权的政府。   木头人儿——就是没表情的人,这种人的脸是“扑克脸”(poker face),poker face不是指牌上的人脸没表情,而是指打牌的人脸没表情,这叫不动声色。木头人儿也指笨蛋,a stupid fellow,an idiot。   木乃伊(mummy)——mummy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妈咪,一个是干尸,是埃及古时候把死人保持不腐烂。木乃伊是译音,译得不准确,但大家已用习惯了,妈咪也是译音,译得准。   木鸡——在中文有两个意思,一个相当于英文的wood cock,是一种也叫“山鹬”的鸟,另一意思是形容人呆住了,成语叫“呆若木鸡”(as dull as a wooden chicken),同时也有骂人笨的意思。(“木鸡”本来是称赞,在古代《庄子》一书里说一个人训练斗鸡,把鸡训练到不轻举妄动,到呆若木鸡的程度,别的鸡见了都害怕的程度,才算到家。后来这个词变得不是称赞了。可见人会变,鸡会变,木头鸡也会变,世界是变的呀!)真巧,英文wood cock也可骂人笨。   木马——木马可多了,有木马屠城记的木马,有运动场上的木马,有小朋友的木马。希腊人攻城,把兵藏在木马(wooden horse)内,这故事很有趣,你可以问老师。   木牛流马——三国时代诸葛亮发明的“卡车”。   木鱼——老和尚小和尚老尼姑小尼姑念经敲的东西。   木头鱼——安徽南部人穷,用木头刻一条鱼放在菜里撑场面,反正吃不掉,可以永远用。这也是挖苦人的意思。   爸 爸 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     
    ●《踏脚石与马铃薯》亲爱的小文:   你开始学植物(plant),你要爸爸写一点植物给你。好,你看,植物来了,这是什么花?这是五月花(Mayflower),这是美国麻州的州花(state flower of Massachusetts)。麻州就是美国东边那个有小挂衣钩的小州,州虽小,资格却很老,一六二○年——哥伦布(Columbus)发现美洲后一二八年,一条叫Mayflower的船,到了这挂衣钩的Provincetown的地方,这船上有一○二个Pilgrims(都是清教徒Pilgrims),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的还有仆人),他们是从英国Plymouth港上船的,走了六十五天,到了挂衣钩(这钩叫Cape Cod),但到了这里的一○二个人不是完全上船那一○二个,因为死了一个,又生了一个,这天是一六二○年November 21,到了December 21,他们到了西边的陆地,因为他们是从Plymouth来的,所以就把这地方叫做Plymouth。(你记得前年九月二十三爸爸给你信上提到的美国对英国饮水思源,英国有一个Plymouth,美国来它六个吗?)到了这地方,一○二个人又变了,死了三个,又生了一个,一共只有九十九了。传说他们踩了一块踏脚石(stepping-stone),现在这块石头是美国国宝。   这三五○多年前的九十九个人,就是今天美国白人的老祖宗(ancestors)。   这条船,早就烂掉了,但一九五七年,英国做了一条一模一样的,叫Mayflower II,英文叫复制品(replica),送给美国。   美国白人有的很神气,总是炫耀他们Mayflower来的老祖宗,认为他们最老资格,但忘了在白人到美洲前,早有黄种人印地安(Indian)人在那儿了。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牛仔哲学家(the cowboy philosopher),最会表演挥鞭子、说笑话的Will Rogers(一九三五年爸爸出世后三个多月,他坐飞机失事死了)说过一句挖苦这些美国白人的话:   My folks didn't come over on the Mayflower, but they were there t meet the boat.(我们家的人没坐五月花来,但他们却是(在岸上)接这条船的。)   原来Will Rogers的祖先是印地安人!远在二万年前,就从亚洲到美洲了!   可见一个人不要老吹自己的祖宗,要自己有本领才好。Thomas Overbury用植物中的马铃薯(potato)做过一个比喻,他说自己乏善可陈老是吹他有名的祖宗的家伙,就像马铃薯——属于他的好东西都在地底下(祖宗都死了,埋在地底下)。The man who has not anything to boast of but his illustrious ancestors is like a potato - the only good belonging to him is under ground.(Sir Thomas Overbury:Characters)   小文你说,这个比喻好不好玩?   马铃薯的球根叫tuber,马铃薯全世界苏联最多,其次是波兰、德国、中国、美国。   跟马铃薯有关的英文,hot potato和small potatoes你可问老师什么意思。   爸 爸 一九七五年二月一日   你上月二十六信二十八收到。     
    ●《我讨厌日本》亲爱的小文:   二月十五日信上爸爸写的“想法”两个字该是“能把”。   你二月二日的信,二月十四日的Valentine卡片,又二月十四日的信和小卡片,二月二十四日的信,都收到。   这一阵子,爸爸因为忙着写信替你进行筹买钢琴的钱,所以没有给你写信。现在钱筹得差不多了,可以肯定告诉你好消息——下个月初(一号到五号),就可以买到。   现在再谈日本,恐怕你们已上过讲日本的课了,是不是太迟了?   一、日本人以前侵略中国,中国人大都不喜欢日本人。爸爸就不喜欢日本人,也不喜欢日本。爸爸宁肯喜欢日本人中的一种野人——Amino(虾夷人,住在北海道。就是地图上北边那个大岛Hokkaido。虾夷人留着大胡子,吃饭时候要用钩子钩开胡子,露出嘴巴,才吃)。   二、日本人矮、小、地方小、心眼小,中国人都叫他们“小日本”或“日本鬼子”。但日本人却自称“大日本”。   三、日本的旧式建筑,受了中国影响,但改得有点小家子气,很单薄。   四、日本人学写中国毛笔字,但写得难看无比,每个字都趴在那里,并且乱扭扭捏捏一阵。   五、日本人和德国人是全世界最不会把简单的事弄简单的人,他们常常弄得复杂,日本人写的书多犯这个毛病。日本的小说,没有一本是能看的。日本文字的啰嗦,使他们在二次世界大战的通讯方面,吃了大亏。   六、日本人小题大作,有荼道(The Tea Ceremony),女人跪在tatami(榻榻米)上忙了半天,只弄出一小口荼来。   七、日本女人的腿都是弯的。日本人喜欢穿木拖板,脚也难看。大概这叫“屐道”,“屐道”两个字是爸爸起的,屐是wooden shoes。   八、日本人打架有“柔道”(judo)、有“空手道”(karate),打仗打败了自杀有“武士道”(bushido)要“塞普库”(切腹)。   九、日本画和电影,在表情上,男人都是夸张过度的凶相,女人都是“爱哭面”,台湾的歌仔戏一路哭到底,大概受了日本的影响,台湾被日本统治了半个世纪,所以很日本味,很多台湾人说了一口好日本话,但有的不行,日本人考台湾人日语,要他们分别:   子供(小孩子) 寇豆墨   袈裟(和尚穿的衣服) 寇洛墨   很多台湾人就分不清“豆”和“洛”的音。   十、日本的国戏是大胖子摔角(sumo wrestling)。爸爸小时候在山西省的太原看过这种表演,大胖子要多胖有多胖,摔角前全是假动作,又小题大作,乱扭扭捏捏一阵,实际的摔角好像不到一分钟(The actual wrestling seems to last for less than a minute.),最后好像最胖的赢了。   十一、日本人喜欢吃生鱼,叫“寿司”(sushi),就是饭团上来一块鱼肉(rice cakes with fish on top),难吃死了。有一种叫sukiyaki,是锅爆肉,用肉片加菜爆炒后,从生鸡蛋里沾一下再吃的怪菜,味道尚好。   十二、日本有皇帝,但是不管事,这叫“虚君”,他只是国家的象征(the symbol of the state),就像古代船头上那个装饰人像一样,英文叫figurehead,中国人叫“破浪神”(日本皇帝只管过一次事,就是投降那一次)。   十三、日本人是经济的动物,很会做生意,很会模仿别人,就像猴子(monkey),日本语是“撒路”,俄国最后一任皇帝当皇太子的时候去日本玩,被日本浪人刺了一刀,他最恨日本人,就叫日本人是猴子。爸爸认为,“上帝因为发明了日本人失望了才发明猴子。”(God invented the monkey because he was disappointed in the Japanese.)   十四、英文成语:   Give the devil his due.(给魔鬼他的应该得的东西。)   意思是不掩没恶人的长处,不以人废言,不要因为你讨厌他而否定他的优点。爸爸虽然讨厌日本和日本人,但并不抹杀他们的本领。   Sayonara!(Japanese good-bye)美国小说家James A. Michener的一本小说就用这字做书名。   请姥姥给你讲中文成语“指鹿为马”的故事。日本人后来偷去这个故事,成了一句日本骂人语——“马鹿野郎”(拔个牙路),意思是人连马和鹿都分不清,是个混蛋的家伙。日本人最喜欢骂“马鹿野郎”,有次首相吉田茂在国会里骂出来了,结果丢了首相宝座。   中国东北人说日本,发音是一本;湖北人说日本,发音是二本。   爸 爸 一九七五年三月九日     
    ●《瞎子可以摸出象来》亲爱的小文:   感官(senses)一般说有五种(Most people speak of the five senses:sight——眼,视觉。hearing——耳,听觉。smell——鼻,嗅觉。taste——舌,味觉。feeling——皮肤,触觉),事实上不只五种,人类有十一种。   还有一种叫“第六感”的“直觉”(sixth sense,an unusual power of perception;intuition;a power of perception beyond the five senses)。很多人信这第六种,但它没有科学的根据。这就是说,“第六感”有迷信的(superstitious)味儿。   爸爸在去年三月二十二日信上告诉过你蜻蜓(dragonfly)有最好的眼睛,它可以看到十八英尺远的一只小蚊子(gnat)。另外鹰(eagle)也有极好的眼睛,可以看到半里以外的小兔子,中国诗人描写说“草枯鹰眼疾”,就是夸它的目光犀利。一只小鹰的眼力就比人类好八倍,可见人类真是“目光如豆”(short-sighted)。人类不但不能“鸟瞰”(a bird's eye view)事物,还常常不肯“正视”(face),常常“视而不见”(look but do not see)他所“目睹”(see with one's own eyes)的,所以常常是“打马虎眼”(pretend not to see或to overlook)。所以人常常是睁着眼睛的瞎子,尤其在love的时候,因为大诗人Chaucer说love is blind.。   瞎了一只眼,叫“独眼龙”(one-eyed person),独眼龙如果运气好,还可以做国王,“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is king.”(在盲人之国,独眼龙就是王。)这是一句好玩的英文谚语,这才真是中文谚语里头的“别具只眼”呢!(英文eye for eye大概是独眼龙发明的,中文的意思是以眼还眼,一报还一报,报复,一拳来一脚去。)   如果人两只眼睛全瞎了,瞎得像鼹鼠(as blind as a mole),瞎得像甲虫(as blind as a beetle),那么就要靠“摸”才行了,摸,就是另一种sense——“触觉”了。   (关于视觉会上当的情形,你可看去年四月十三日爸爸给你的信。现在贴一张“视觉暂留”现象的实验给你,你可跟小朋友们立刻试试看,非常好玩。)   现在谈“触觉”。触觉瞎子最灵,中国有一个笑话说“盲人摸象”,因为象太大了,盲人们each touching merely a small part of the elephant's body,结果每个人说出的象的形状都不一样。其实这是时间不够的缘故。如果时间够,瞎子一定可以模出象的模样来。   十九世纪的时候,一个十五岁的法国瞎子布雷尔(Louis Braille),他发明了一种凸起的用小点表示的字母,瞎子可以摸着,于是他的名字Braille便成了a code of small raised dots on paper(A blind person reads braille by running his fingers along on the dots. He can write braille on a 6-key machine called a braillewriter, or with a stylus on a pocketsize metal or plastic state.),于是瞎子可以“看”(摸)书了。   美国的海伦凯勒(Helen Keller),她克服了聋、哑、瞎的困难,她的故事极动人,你可请老师讲给你听。触觉当然不限于手,皮肤都有这种感觉。山鹬(woodcock)鸟能用嘴放在地上,凭触觉确定出地下的蚯蚓在哪儿动,你说多厉害!这种触觉多精细啊!植物中含羞草(sensitive plant)也有这种感觉,你说怪不怪?   蜥蜴(lizards,你看到的壁虎,叫house lizare,是lizards的一种)和蛇(snakes)的舌头,不但有触觉,还有的另一种——smell嗅觉。   嗅觉可分二大类,香和臭。中文中带香字的好多,香气(fragrant)、香闺(lady's chamber)、香肠(sausage)、香瓜(muskmelon)、香蕉(banana)、香料(spices)、香片(scented tea)、香肉(dog meat)、香水(perfume,cologne water)、香甜(sweet and nice-smelling)、香喷喷、香酥鸭、香饽饽、鸟语花香、国色天香……除了“香港脚”(Hong Kong-foot)外,所有香都是好的。   中文带臭字的也好多,臭虫(bedbug)、臭名(notorious)、臭美(smug)、臭沟(stinking ditch)、臭钱(stinking money)、臭骂(scold)、臭揍(a good beating)、臭鼬(skunk)、臭烘烘(stinking)、臭小子(bum)、臭女人(hussy)、臭皮囊(the human body)、臭吃臭喝(drink like a fish and eat like a pig)、遗臭万年(leave a name that stinks through the ages)……除了“臭豆腐”(fermented bean curd)外,所有臭都是坏的。   嗅觉会疲劳,所以刚闻的时候最觉得臭或香,闻久了就不觉得了,中文成语叫“久而不闻其臭”,并且还要做“逐臭之夫”,因为“臭味相投”啊!   人的嗅觉比起狗来,又差得多了,狗鼻子最灵。有些蛾子(moth)它们的“鼻子”长在“触须”(antennae,电视的天线也antennae)上,也灵得很。女蛾子不需用香水,男蛾子就闻到了。   第四种sense方面,味觉也是千奇百怪。鲶鱼(catfish)在肚皮上有味觉器官(organs),你把肉放在它肚子旁边,它就会转过身来咬,比专靠舌头的人类妙多了。   一般说味有五种,就是“五味”:酸(sour)、甜(sweet)、苦(bitter)、辣(hot)、咸(salty),没有味道,中国成语是“味同嚼蜡”(tastes like chewing candle)。还有—句叫“索然无味”(uninteresting,tasteless)。“鸡肋”(chicken's ribs)的意思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有点进退两难的矛盾。   有的人的舌头天生有“品味”的能力,这种人就可以做品味师。有的人的舌头就很差,山珍海味吃起来,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得了,这叫“食而不知其味”。   还有很多“有味”的味,你慢慢就会“体味”出来,像“美味”、“趣味”、“兴味”、“滋味”、“情味”、“韵味”、“玩味”、“往事只能回味”……你书看多了,就全都知道了。   第五种sense是听觉。   中文有“装聋作哑”(pretend to be deaf and dumb),所以有时候对声音会故意“听而不闻”(I hear, but I don't listen),有时候人要故意听别人说什么,于是就plant “bug”,这是不对的,所以Nixon下台了。所以中国古人希望的“顺风耳”,实行起来,要有限度才好。   你记得《木偶奇遇记》里那只小蟋蟀(cricket)吗?cricket只有男的才叫(only the male cricket produces sound),女的比人类中的女性沉默多了,她们只是听。用什么听呢?用耳朵。耳朵在哪儿呢?在前面两条腿上!   更奇怪的就是小瞎子蝙蝠(bat)了,英文说全瞎像蝙蝠一样瞎(as blind as a bat),但蝙蝠的声觉,却比人类的雷达(radar,可问老师是什么)还高明,它凭声波抓小虫来吃,它根本用不着眼睛!   鲨鱼(shark)也是个听音专家,浑身是“耳”(佛经上说“通身是眼”,它却“通身是斗”),正常的声音它听而不闻,但声音中一有异动,就哪怕三○○码(一码yard是三英尺,就是foot)外,它也不会“充耳不闻”(turn a deaf ear to),它立刻游过去,准备大吃特吃一顿。   爸 爸 一九七五年三月三十日   你二十三日的信及你自己做Easter的卡片(做得好可爱)及小口香糖都收到。daylight-saving-time(日光节约时间)的slang是monkey time,但这是dialect用法。     
    ●《彼得•潘•潘彼得》亲爱的小文:   上月二十三号,给你信上提到的Leonardo Da Vinci画的那幅《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爸爸把它贴在下面。画的意思是耶稣(Jesus)说One of you shall betray me.(你们之中有一个要出卖我了),于是大家纷纷问他Is it I?(是我吗?)   画上有Jesus的十二个徒弟,但并不是“十二使徒”Twelve Apostles——the twelve disciples and associates of Jesus(Peter, James, John, Andrew, Thomas, James the Less, Jude, Philip, Bartholomew, Matthew, Simon, and Judas), Who were chosen as His Apostles.画上说明(The Last Supper, as painted by Leonardo Da Vinci, shows Jesus and the twelve apostles, left to right:Bartholomew, James the Less, Andrew, Judas, Peter, John, Thomas, James, Philip, Matthew Thaddeus, and Simon.)说是the twelve apostles,是不妥的,因为十二使徒里的Judas(犹大),并不是画里那个Judas,但一般人总以为画里那个Judas是十二使徒之一,这是一般人看书没有爸爸仔细的缘故。   坐在画里Judas旁的白胡子老头叫彼得(Peter),Jesus死后,Peter是头牌的使徒。他原来是打鱼的,Jesus招他做徒弟,说做了Jesus徒弟就“得人如得鱼一样”(I will make you fishers of men.)。于是Peter就跟Jesus传道了。Jesus死后十五年,Peter因传教被关在牢里,但传说天使帮他越狱,天使来的时候,看守他的兵也睡了,锁着他的两条铁链也开了。可见天使的本领真大,不但会催眠术(hypnotism),还是锁匠(locksmith),也许锁就是Peter自己开的,因为Jesus早就说给Peter“天国的钥匙”(I will give to thee the keys of the kingdom of heaven.),这keys既然能开天门,开个铁链上的锁自然不在话下。   Peter越狱后二十多年,又被抓住了,这次天使不来了,Peter被钉十字架上,临钉以前他要求头朝下脚朝上钉(他老师Jesus是头上脚下钉)。死后,被称为圣彼得(Saint Peter)。现在罗马(Rome)的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名的Christian church,Peter的坟就在里面,但直到一九五○年——Peter死后近一千九百年,才发现(英文Rob Peter to pay Paul就是“慷他人之慨”“挖东墙补西墙”的意思)。   谈完了Peter,再谈Pan(潘)。Pan是牧羊神,是希腊神话里半人半羊的神,怪吓人的,所以英文panic一个字,便是被他“吓”出来的,如说They fall into a panic.就是“他们大感恐慌”。   另外panpipe(牧神笙)这种乐器,也是他“吹”出来的。panpipe——a primitive wind instrument consisting of a series of hollow pipes of graduated length, the tones being produced by blowing across the upper ends.   爸爸为什么跟你谈Peter和Pan呢?   因为要介绍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Peter Pan(潘彼得)。   Peter Pan是谁?Peter Pan是一个童话里的小男孩,他不肯长大(refuses to grow up),下面是他的履历:   Peter Pan, the hero of a play by Sir James Barrie, is a boy who refuses to grow up. Peter Pan persuades Wendy, John, and Michael Darling to fly with him and the fairy Tinker Bell to Never-Never Land. The Darling children and Peter Pan have adventures with the pirate Captain Hook, a crocodile, and an Indian princess. The play was first produced in 1904.   The character first appears in Barrie's story The Little White Bird(1902). Several chapters from the story were published in 1906 as Peter Pan in Kensington Gardens. In 1911, Barrie made the play into a story called Peter Pan and Wendy.   作者巴利是美国人,写了很多书。He once summed up his work as a means “to play hide and seek with angels”.(跟天使捉迷藏)   Peter Pan这书你学校里一定有。中文也有译本,叫《潘彼德》,重庆南路商务印书馆可以买到。译者梁实秋,现在有七十五六岁了,他是三姑三姑父在师范大学时的文学院院长,他给爸爸写的一本书《胡适评传》写过书评,说“李敖先生收集材料的本领很大”。   Peter Pan的小朋友Wendy这名字念起来很像中文的“文谛”,你要爸爸给你起一个中间的名字,就叫Wendy好不好?   Hedy Wendy Lee可写做Hedy W. Lee或H. W. Lee,你喜欢吗?你可以写信问问妈妈再决定用不用。   有人用middel name,反而不用前面的,美国前总统Nixon的太太叫Thelma Patricia(Pat)Ryan只用middle name。一九五二年大选的时候,政敌Nixon说收了slush fund(红包),A fund or sum of money set aside for political purposes, to use to buy influence or votes, or to use in bribery.说他太太Pat有貂皮大衣(mink coat),于是Nixon上了电视,称呼他太太就用Pat这middle name:He discussed his personal finances in detail, showing that he had not profited personally from the fund. He said that “Pat doesn't have a mink coat. But she does have a respectable Republican cloth coat.”And he vowed to keep Checkers, a cocker spaniel that had been a gift to his daughters. After the program, Republicans hailed Nixon as a hero. Eisenhower put his arm around Nixon when they next met and declared:“You're my boy.”Eisenhower and Nixon went on to defeat their Democratic opponents.他说他只收了人家送他的一条cocker spaniel(这是一种短腿、长毛、大耳朵下垂的小猎犬),“不论他们说什么,我们也把它留下来。”(Regardless of what they say about it, we're going to keep it.)当然一条小狗不能算是slush fund,所以Nixon当选了。   因为Wendy这个名字,发音有“文”的音,跟你中文名字正好呼应,我认为你可以像Pat一样,多用Wendy这个middle name也不错。   爸 爸 一九七五年四月六日     
    ●《记印度阿三》亲爱的小文:   古时候,有人有一种特技,能够一只脚站很久,他向斯巴达(Sparta,在今天Greece)人说:“我不信你们有这本事。”(I do not believe you can do as much.)但斯巴达人回他一句,这有什么了不起,“每条鹅都能。”(True, but every goose can.)   古时候过去了,但现代仍有这种用一只脚站着显摆的人,这就是印度人。印度人这种鬼名堂多得很,一只脚站着,一只手举着,太阳底下晒着(standing exposed to the sun for many hours),拿大顶(remain with the head bent down),手握拳,让指甲穿过手心长出来(Keep their fists closed for years, so that the nails grow through the palm and out of the back of the hand.),或埋在地里几天,还活过来(remain buried for days at a time and emerge from their “graves” alive)。……   这些无聊的特技,都是印度人的本事。这一套本事,最像样的部分就叫“瑜伽”(yoga 1.(in Hindu religious philosophy)a system of ascetic practice, abstract meditation, and mental concentration, used as a method of attaining union with the supreme spirit. 2. a system of exercises or rigid physical positions for achieving serenity and well-being.),信瑜伽的就叫yogi,印度人很多都信。去年十月十九日爸爸给你信上提到的现在印度总理甘地夫人的爸爸(坐过十年半牢的),每天早起就要拿大顶,据说这样可relax himself(Nehru's wife died in 1936 and his only daughter is his official hostess. He likes playing with his two grandsons. Every morning he starts his day by standing on his head to relax himself.)。中国古话说,救老百姓是“解民倒悬”,如果老百姓都这样以“倒悬”为乐,那还解个屁!(上次信上谈到Peter要求倒钉十字架以表示他对他老师耶稣的敬意,大概Peter也是一个yogi!)   印度人好像脑袋顶上总要来点什么,“包头”是最起码的,其他头顶上的东西可多了!印度女人有一种“水壶舞”(The Dance of the Water Pots),每人头顶上顶了一把大铜茶壶,中国人要“顶天立地”,印度人只要“顶茶壶立地”就满意了,虽没中国人志气大,但比中国人实际而具体。   印度还有六百万头上顶自己胡子的人,这种人叫锡克(Sikhs),他们很早就主张男女平等,全世界最恨他们的人就是理发的,因为他们不理发,也不刮胡子(但他们如果擦皮鞋,就可能被理发的捉住,因为印度的理发馆看起来像个擦皮鞋的摊位)。   锡克人长得人高马大,是战士,常做警察和开计程车的(There are about six million Sikhs, and their picturesque appearance distinguishes them from the rest of the population. They are strong, tall and vigorous, and in cities often serve as policemen, watchmen and cab drivers.),所以理发的也不敢捉他们,也捉不到。锡克人为什么不理发呢,因为他们信锡克教,锡克教(Sikhism)不准,于是锡克人就把须发缠在一起,在头顶上用白布包起来。(Keeping the hair and beard tied in a knot above the head.)(The Sikhs' religion forbids them to cut their hair or beards. It strongly emphasizes the brotherhood of all men and forbids the drinking of alcohol. These soldiers have their hair fastened into a tightly-rolled topknot on the crown of the head and are wearing the characteristic beard retainer, a fine net attached to the ears at either end.)   锡克教虽然“一毛不拔”,但却集合了别的宗教的长处,主张平等。它的教主叫,是十五到十六世纪的人,为了信仰,死在牢里了。锡克教也不准喝酒,所以不但理发公会理事长恨他们,烟酒公卖局的局长也恨他们。   你记得去年二月十六日爸爸给你谈牛的信上,提到的印度“牛被惯得可以在马路上逛”吗?这是因为印度有百分之八十五是印度教徒,印度教徒只拿牛耕田拉车,但不许吃牛肉,因为他们认为牛是神圣的。印度选举的时候,因为不认识字的人太多,不知道哪一党是哪一党,于是在选票上印上图画,用牛代表国大党(就是甘地夫人那一党),结果大家都投牛的票!(牛以外,monkeys and snakes也神圣。)   印度教(Hinduism)(The religious(Polytheistic)and social systems of the Hindus, developed from Brahmanism, and embodying animistic beliefs. The caste system is the chief characteristic.印度多神教,为婆罗门教的变相,并信灵魂造生命之说,社会阶级制度是它主要特点)虽然对牛客气,对人却极不客气。印度教把人分四种阶级(caste),每一阶级干什么,永远干什么(从爷爷的爷爷到孙子的孙子)。四阶级中,第三级是农人商人(甘地就属于这一级,甘地坐过近六年五个月的牢,爸爸在去年十月十九日信上跟你谈过),第四级是奴隶、仆人。另有一种不入级的叫“不能碰的”(Untouchables),连做奴隶、仆人都不准,甚至不准他们工作,只准讨饭(even forbidden to work, and can only beg),讨饭还不准在给钱的人的身边讨,要躲得远远的,钱由给钱的人丢在地下,Untouchables再去捡,直接给是不行的,这叫“授受不亲”!   Untouchables的影子碰到了上面说的四阶级都不行!被影子碰到了就得赶快洗澡!   Untouchables有六千万——台湾人口的四倍!   其他阶级的人,若犯了规,一被开除,就沦为Untouchables,所以大家都不敢,万一犯规,也缴罚金或吃牛屎喝牛尿(cow dung and cow urine)来求饶,下次再也不敢犯规了(promise never to sin again),因为一变成Untouchables就等于变成了political prisoner,谁都要躲着你了。   你看过《西游记》吗?西游记里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去西天取经,就是去印度,印度是佛教(Buddhism)的发源地,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Sakyamuni),比耶稣大五六○岁,比孔夫子大十二岁。佛教很奇怪,它在印度传了一千年,传丢了——印度自己没了,却跑到别人家里去了,印度的邻居(像中国)和邻居的邻居(像日本),都到处是佛教徒,可是印度今天自己的佛教徒,只不过三四百万(两百多个人里头,才有一个信佛的),你说怪不怪?   其实也不怪,因为印度教把佛教吸收到它大口袋里头去了,所以今天的印度,还有很多很多佛教的痕迹,印度国旗中间那个脚踏车车轮子,就是佛教里头“法轮长转”的法轮(Flag of India. The saffron(orange-yellow)stripe is for courage and sacrifice;white is for truth and purity;and green for faith and chivalry, the wheel is an ancient symbol, the Dharma Chakra(Wheel of Law). Adopted in 1947),公元前三世纪的印度阿育王(Asoka)——他就是拼命把佛教传到别人家里去的家伙——有石狮子雕刻,下面就是这法轮。   又如两手“合十”,这也是佛教的习惯。去年十月十九日信上跟你提到的坐过一年一个月牢的political prisoner甘地夫人这个手势(gesture),你注意一下。   恒河(Ganges)是印度的大河,中国佛教里有“恒河沙数”的话,表示很多很多。印度教徒相信死后河葬可升天堂,所以不但在河里洗澡,把火葬后的骨灰也丢到河里去。   印度人火葬,因为相信人死了一烧,就可把灵魂烧出来,使灵魂从肉体里解脱出来(free the soul from the body)(中国直到宋朝才有火葬,《水浒传》你看过吗?打虎的武松哥哥即潘金莲的丈夫武大郎就是火葬的)。   印度的火葬是公开的露天的(public cremation),印度古习惯,丈夫死了,太太要在火葬时跳到火堆里陪死!英文叫suttee,印度人以前平均只活三十二岁(现在已到四十一岁了),丈夫很容易早死,一死太太就倒了霉,这种坏风俗,现在已经犯法了。(SUTTEE is a Hindu custom that people once practiced is India. Its name comes from the Sanskrit word sati, which means faithful wife. By the custom of suttee, a widow allows herself to be burned to death beside her husband's body on the funeral pyre. The pyre is a pile of material that burns easily. No one knows how the custom began. An ancient book states that a widow should lie by her husband's body on the funeral pyre. A few widows, especially the wives of kings, refused to leave the pyre and burned to death. In 1829, the British, then the rulers of India, made suttee illegal.)   不过做印度人老婆,有一个人至少占了便宜,那就是三百年前印度国王沙迦罕(Shah Jahan)的老婆默哈儿(Mahal),她死后,她丈夫为她花了二十多年,修了一座漂亮的大坟——Taj Mahal,taj是阿拉伯文皇冠(crown)的意思。Taj Mahal是印度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在印度Agra地方(地图上没有,爸爸为你点了一个小•点就在那儿)。它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坟。(TAJ MAHAL at Agra, in north central India, the crowning jewel of Indo-Islamic architecture. A Mogul ruler, Shah Jahan, erected the monument as a tomb for a beloved wife, Arjumand Banu, better know by her title of Mumtaz Mahal or Taj Mahan 1(Crown of the Palace). In 1631 she died after bearing fourteen children in eighteen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mb, begun the next year, employed some 20000 workmen for nearly twenty years.)   印度女人头上多点小点,叫“吉祥点”,她们披“纱丽”(sari),二十英尺长三英尺宽,不用裁缝(当然裁缝恨这东西)。有的女人穷得只有一件纱丽,所以没法洗换。(Many Indian men have partly adopted European dress. Indian women, however, remain loyal to the national costume, the sari, a garment which emphasizes their dignified and majestic bearing. The simple yet extremely elegant line of the sari is reminiscent of the costume of ancient Greece, while its striking colors, and gold and silver embroidery, are a further example of the Indians' love of bright things. The garment is a strip of cloth some twenty feet long and three feet wide. It is draped round the body without any pin or button being used. It is extremely simple in use and presents no dress-making problem.)   印度女人喜欢装饰品,甚至装饰到鼻子上,这当然要很有钱的才办得到。印度穷人根本没家,睡马路上,有钱的最阔的有十亿美金!这是最不对的事。英国人统治印度一九○年,这种现象当然英国人要负责任。   印度太穷,人太多(全世界中国人最多,其次是印度人)。   印度的宪法,是全世界最长的。(The constitution of India is the longest in the world.)   印度人吃饭用右手抓着吃,认为左手没右手干净。(他们这些怪毛病可真多!)(The various Hindu castes have different food laws. Most castes eat only with the right hand because they consider the left hand unclean. Some castes eat meat, and others eat fish but not meat. Some eat neither meat nor fish, but so eat eggs. Still others do not eat eggs.)   印度象比非洲象小一点,长得也不太一样。   就是中国的墨汁。就是中国的圣经纸。这两样东西明明是中国的却用上印度名字。   印度的蛇很多,每年咬死三十万人。印度有玩蛇的或弄蛇的(snake-charmer),在蛇面前吹笛子,其实蛇听不见,只是看他动作再跟着动。(Indian Snake Charmer may fool his audience, but he does not charm the snake. The cobra cannot hear the music of the flute. It sways merely to follow the movements of the charmer.)   印度人喜欢看猫鼬(mongoose)和眼镜蛇(cobra)大战,猫鼬的动作比蛇快,所以老是占上风。猫鼬鼬平时很温和,但看到蛇就凶得很。   印度最有名的文学家叫泰戈尔(Tagore),他到中国来过,得过Nobel Prize(诺贝尔奖),中国的一位学者梁启超,给Tagore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叫“竺震旦”。(竺是天竺,古代中国叫印度是“天竺”,震旦是“中国”的另一叫法。)(TAGORE was an Indian poet, philosopher, and supporter of freedom for India. In his many poems and songs, he stirred pride among his Hindu countrymen. He also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West. Tagore was influenced by European models in his writings. He was a mystical and religious poet, and saw God in all beauties of nature. He wrote prose and poetry in the Bengali Language. These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Tagore received the 1913 Nobel Prize in Iiterature.)   你可请姥姥替你买一本竺震旦的书看。《失群的鸟》也有人翻译成《漂鸟集》或《飞鸟集》。   爸 爸 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日   你送来的书、卡片、画片都收到。     
    ●《萨摩亚与自挽诗》亲爱的小文:   南太平洋有十四个小岛叫萨摩亚(Samoa is a group of 14 islands in the South Pacific Ocean.),东边的一堆属于美国,叫American Samoa,西边的叫Western Samoa(西萨摩亚),是个小国家,只有台湾的十三分之一大,人口十八万,它出产的三种主要东西,念起来都有点口吃(结巴,stammer):   一、bananas(香蕉)——nana   二、cacao(可可)——caca   三、coconuts(椰子)——coco   一结结巴巴,就扯不清了,果然出了麻烦。   可可(cacao)是做巧克力(chocolate)和可可粉的,但可可粉的英文是cocoa,这个字看起来好像是coconuts(椰子)做出来的,所以大家都叫做椰子粉,其实只是可可粉,不是椰子粉。(Because of a mistake in spelling, probably made by English importers many years ago, these beans became known as cocoa beans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is causes many people to think the beans come from the coconut palm tree instead of the cacao tree.)   Samoa这地方气温很怪,十二月最热,七月最冷(December is the hottest month and July the coldest.)。Samoa人喜欢打cricket(板球),但不喜欢打cricket(蟋蟀),板球和蟋蟀,在英文中同一个字。   The crickets are chirping(or are crying).(蟋蟀在叫。)   They are playing a match at cricket.(他们在做板球比赛。)   更喜欢在雨地里打。(Samoans love to stay out in a cooling rain.)(Samoans enjoy dancing very much. They also love to play their own version of cricket, a game they learned from the English missionaries. They play cricket with teams that may have from 10 to 300 players, compared to 11 players in normal cricket game.)   男女多穿一种叫lava-lava的裙子,其实就是一块布,卷成裙子。(Most Samoan men and some women wear only a lava-lava, a piece of cloth wrapped around the waist like a skirt. Some wear a blouse or shirt with their lava-lava. Most of the women wear dresses, or a skirt and blouse.)   在国会里开会也穿裙子。   他们的囚犯白天不坐牢,白天照常做自己的事,晚上才到牢里报到。并且监狱也没有铁栏杆(Prisoners live in jail without bars.),房子比平常住的还像样,因为他们平常只住四面通风的fale(open-sided fale),是用椰子树做材料搭起来的。(The people live in open-sided fale(house)that have a thatched roof supported by poles. They roll down palm leaf blinds when it rains.)   中国古话说“画地为牢”(to draw a circle on the ground for a prison, as was done in the “good old days”)、说“夜不闭户”(There's no need to close doors at night.)……这些世界大同的标准,西萨摩亚人都做到了。   西萨摩亚人并没有钱,他们每人每年只有七十五美金,就是每月六块美金(每天两毛钱),但他们不需要钱。   《金银岛》(Treasure Island)的作者斯蒂文森(R. L. Stevenson)九十年前死在西萨摩亚。只活了四十四岁(他的太太比他大十一岁),死前他写了一首《安魂曲》(Requiem)。(Requiem-1. A Mass for the repose of a departed soul or souls, 安魂祭(安去世灵魂的弥撒祭)。2. A setting of the Mass for the dead, 安魂曲(即死者弥撒祭时所奏之曲)的一段乐谱。Also, a piece of like character for other words, 又指吊歌、挽歌。3. Any grand musical service of hymn in honor of the dead, 对于死者表示敬意的严肃音乐演奏或壮丽的圣歌。)(中国的文学家陶渊明也写过《自祭文》。)爸爸把它翻译给你看:   REQUIEM   Under the wide and starry sky   Dig the grave and let me lie.   Glad did I live and gladly die,   And I laid me down with a will.   This be the verse you grave for me:   Here he lies where he longed to be;   Home is the sailor, home from sea,   And the hunter home from the hill.   自挽诗   在星空之下,多么开朗,   掘一个坟,我就一躺,   我活得痛快,死得清爽,   我一心横卧,什么也不想。   请刻这首诗,在我坟场:   他躺的地方,正他所向往,   水手已回来,从那海上,   猎人已回来,从那山岗。   画片上小狗背后刻的诗,就是上面这首。   《金银岛》是一本写海盗的小说,你一定要看一看。写得非常好。英文的学校图书馆一定有,中文的翻译有开明书店的《宝岛》和东方出版社的两种带注音的《金银岛》。   你给爸爸的信、生日卡都收到,你的成绩单也收到,你的好成绩爸爸真高兴。文学家Henry James once praised Stevenson as “the only man in England who can write a decent English sentence.”(英国只有他能写出最好的英文句子)。爸爸盼你在班上也这样。   爸爸 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
    ●《素食种种》亲爱的小文:   英文里有四句诗:   It's a very odd thing——   As odd as can be——   That whatever Miss T eats   Turns into Miss T.(Walter de la Mare,“Miss T.”1913)   (那真是顶怪顶怪的事,要怎么怪怎么怪,不论T小姐吃什么,结果都变成了T小姐。)   为什么吗?因为Miss T肚子里来了一套nutrition,中文叫“营养”。最重要的“营养素”(nutrients)是:   一、蛋白质(proteins)——蛋白质是增加和修补身体组织的材料,就好像房子的砖头一样。蛋白质不能存在身体里,所以要每天吃才行。   缺乏蛋白质就要得“垮十奥克尔”病。kwashiorkor—an often fatal condition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caused by a protein deficiency in the diet. It occurs among poorer peoples of the world and cause stunted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loss of hair pigment, swelling of tissues, etc. 非洲的小黑人很穷,吃的东西只是热量足,蛋白质不足,所以常得这种病。不但人,动物缺乏了蛋白质也不行,小老鼠缺乏蛋白质就长不大,走起路来也懒洋洋的。   食物中的蛋白质多没用,还得有“生理价”(Biological Value)才行,生理价就是包含“胺基酸”(amino acids)的多少,花生(peanuts)虽然蛋白质比蛋(eggs)多,但生理价却少,所以蛋的蛋白质最多,因为蛋白质的生理价最多。   动物性的蛋白质比植物性的蛋白质生理价多,所以吃肉少的或吃素的块头就小。   “素食主义”(vegetarianism)是很人道的,但缺乏蛋白质,是一个大问题。   很多名人是吃素的,这种人叫vegetarian,十八世纪法国大哲学家、思想家卢梭(Rousseau)是吃素的、十九到二十世纪的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Leo Tolstoy)是吃素的、十九到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是吃素的、爸爸一再跟你提到过的印度甘地(Gandhi)也是吃素的。吃素的人比较长寿,     Shaw活了九十四、Tolstoy活了八十二、Gandhi活了七十八(被刺的)、Rousseau活了六十六(传说被害),由此可见,蛋白质光吃植物性的好像也够了。   二、醣类(carbohydrates)——醣类给人energy,人走路、写字、打架、飞眼、大便……都需要能源,醣类就是电灯的电、汽车的汽油,醣类以糖最多,下面这个表,你可清楚地知道食物中糖占的百分比:   Sugar            100    Banana 22.0   Rice             90.0   Corn 19.2   Prune            73.3   Potato 18.4   Molasses(cane)      69.3   Grapefruit 14.4   Oatmeal           67.5   Apple 14.2   Lima beans         65.9   Orange 11.6   White bread         53.1   Milk 4.9   whole-wheat bread      49.7   Celery 3.7   三、脂肪(fats)——也给人energy,人用不了,多余的脂肪便会存下来,于是变成胖了,变成Mr. Five-by-Five,像六姑父一样,六姑父再胖一点,就和图片上的大胖子一样。   四、维生素,就是维他命(vitamins)——维他命不能缺,缺了就生怪毛病,比如两只小猪一只缺了维他命B1,就长得不一样。缺乏维他命D,就得软骨病(rickets)。   五、矿物质(minerals)——缺了钙,牙齿和骨头就受影响。人身体里还需要别的许多矿物质。   六、水(water)——水占人体重的六○%—六五%。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其实男女都是水做的。   营养病有两种,一种是营养不足(malnutrition),一种是吃得太好体重过重(overweight)。   爸 爸 一九七五年五月十日   姥姥和你五月一日信都收到。你的成绩比别的小朋友都好,爸爸真高兴。   
    ●《专门吃大鱼 》亲爱的小文:    中文俗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英文也有同样的话:“The great fish eaten up the small.”(Thomas Draxe,Bibliotheca,1616)  但有一种鱼可不然,他专门吃大鱼。    这种鱼叫“印鱼”(remora)。它在脑袋顶上有吸盘,吸住大鱼不放。尤其吸住鲨鱼(shark)不放。所以这种鱼,又叫“吸鲨鱼的”(shark sucker)。    鲨鱼是一个坏东西,所以这叫“恶人自有恶人磨。”Remora——any of certain fishes, found especially in tropical waters, with a sucker on the top of the head by which it can attach itself to ships, other fishes, etc. for transportation: This is the remora, hitch-hiker of the oceans, known to seafaring men the world over as the “pilot fish”or “shark sucker”(Science News letter).    印鱼因为是半路里杀出的家伙,所以又叫海里的hitch-hiker。    在路边搭便车,伸出大拇指,就叫hitch-hike。  爸 爸 一九七五年五月十八日    你请姥姥每周来看爸爸的时候,顺便从家里书架上取两本中文书带来,以翻译小说、章回小说、历史最理想,或什么书都可以。(不要买) 
    ●《海外人鱼》亲爱的小文:   安徒生(Andersen)的童话你看了吗?童话里的丑小鸭(The Ugly Duckling)、国王的新衣(The Emperor’s New Clothes),你都记得吗?安徒生是丹麦(Danmark)人,一八七五年死的,今年正好是一百年。他童话里的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被丹麦人做成铜像,放在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的港口。   美人鱼并不是安徒生创造的,美人鱼是神话里的人儿,很早很早就有了。不谋而合的是,中国也有,中国小说《镜花缘》里说的“海外人鱼”——“上身宛似妇人,下身仍是鱼形”,就是她。   英国以前有一家美人鱼酒店(Mermaid Tavern, an inn once located on Bread Street, Cheapside, in the heart of old London: a meeting place and informal club for Elizabethan playwrights and poests.),是Shakespeare、Ben Jonson等文学家聚会的地方。Ben Jonson也坐过牢。   英文mermaid有两个意思。1.an imaginary female marine creature,having the head, torso, and arms of a woman and the tail of a fish.2.a highly-skilled girl swimmer, as a member of a swimming team.游泳游得好也叫mermaid。   小文,你要做美人鱼吗?   下周起信寄家里,因你放暑假了。   姥姥生日,你代爸爸送礼物。   爸 爸 一九七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他们六个》亲爱的小文:   你要爸爸给你讲六个科学家,好。现在就照你开来的名字讲。   第一个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活了六十二岁。   公元前五到四世纪的时候,有四个人有师生关系,并且都是大名人,前三个人都是哲学家(philosophers),最后一个是东征西讨的皇帝Alexander the Great。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亚历山大   Socrates        Plato          Aristotle      Alexander   Socrates' greatest pupil  Plato's greatest pupil  Aristotle's greatest pupil   Aristotle的学问很大,是哲学家,也是教育家(educator),也是科学家(scientist),他在科学方面的著作有logic、physics、natural history、psychology……但他究竟是两千三百年前的人,他的科学有很多错误,比如他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太阳星星绕地球转,这是错的;他认为月亮表面是光滑的,自己发光,这是错的;他认为同时下落,重的东西比轻的东西先着地,这是错的;他认为男人的牙比女人多,这也是错的,这大概是Mrs. Aristotle的牙掉了的缘故!   Aristotle的真正贡献,chief contribution是他把学问造成一个“继往开来”(to carry on the heritage so as to pave the way for future generations)的局面,使人类爱真理(truth)。  Aristotle在他的Ethica(ethics伦理学)中表示他爱老师Plato,但是更爱真理。在中国也有这种看法,叫“当仁不让于师”。(to yield to nobody when one is doing what is right;do not refuse to accept a reward or position which one deserves;to be behind none in the desire to benefit mankind.)Aristotle differed from Plato both in the aims of his philosophy and in the methods of his investigation. In his Ethica he states that, while both Plato and truth are dear to him, he is bound to prefer truth.   While Aristotle was a biologist of note, even if we allow for some rather peculiar lapses, his views on physics and astronomy were hopelessly muddled. Plato, combining the Milesian and Pythagorean traditions, had been much nearer the mark, and so were later Hellenistic scientists like Aristarchus and Eratosthenes. Aristotle's most famous contribution to systematic thought is probably his work in logic.   对Aristotle在science方面的conclusion是——300's B.C. Aristotle's studies in logic and classification contributed to th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第二个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活了七十八岁。Galileo was the first great experimenter and the father of modern astronomy. He was also an outstanding mathematician. Galileo说  Aristotle认为重东西先落地,不对,他跑上比萨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拿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实验,结果证明Aristotle错了。——但别人都错的时候,他一个人对没有用,他被大学赶走了。   Galileo又印了一本书,说太阳不动,动的是地球,于是,惹起公愤,虽然他对了。——但别人都错的时候,他一个人对没有用,他被抓到“宗教裁判所”,宗教法庭(Inquisition)。Inquisition动不动就把人烧死,因为Galileo是大学者,又太老了(七十岁),又有点后台(有贵人保护),又“认错”,于是“优待”,改判为“终身软禁”(permanent house arrest)。House arrest, a form of arrest in which a person is confined under guard in his own house:Authorities insisted no one had been jailed but said some strikers were under house arrest.(Tuscaloosa News)   他“认错”以后,偷偷在一个朋友耳边说:“但它(地球)还在动啊!”Yet it does move!(Epur si muove!)   他被关在家里,大诗人John Milton(当时三十岁),到Italy旅行,到Galileo家里拜访,Galileo已经瞎了,真巧,十四年后,Milton也瞎了。   John Milton, an English poet and political writer, wrote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epics, Paradise Lost.(一六六七)He composed this famous epic and two other works, Paradise Regained(一六七一)and Samson Agonistes(一六七一), when he was totally blind. Milton   Galileo的头脑比时代新,所以老是倒霉。这叫“生不逢辰”(born at a wrong time;luckless;unlucky)。   对Galileo在science方面的conclusion是——c. 1600 Galileo emphasized the mathematical interpretation of experiments in science. He discovered many important physical laws.   第三个科学家——哈维(William Harvey),活了七十九岁。   中文有句成语叫“周而复始”(to repeat the cycle all over again)血在人身体里就是周而复始的。发现这一现象很不容易。   但是哈维发现了。哈维也指出过Aristotle的错误,但对Aristotle的敬爱并不因而减少。哈维有一个大阔佬病人,也是他的好朋友,就是当时英国的皇帝King Charles I。后来Charles I倒台,在Oxford地方哈维的许多稿本都被反对皇帝的人destroyed了,Their loss caused him great sorrow.   对William Harvey在science方面的conclusion是——1628 William Harvey published his theory on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第四个科学家——波义尔(Robert Boyle),活了六十四岁。   波义尔是哲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Boyel was a philosopher, a physicist and a chemist),“the father of modern chemistry”。   英国最有名,也是世界最有名的学术团体——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创办的时候,本来要请Boyel做会长,但因为他在religion方面的原因不愿宣誓,所以没做。(While at Oxford he was the leader of a group of scientists known as the Invisible College, which in 1663 was incorporated as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Although Boyle was invited to be president of this organization in 1680, he refused because he had religious scruples against taking an oath. Boyle was deeply religious. At Geneva he had been under strong Calvinist influence which deeply impressed him and gave his life a serious character.)   ROYAL SOCIETY is the oldest scientific society in the world and probably the most famous. The full title of the organization is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 It grew out of weekly meetings which London scientists held as early as 1645. In 1660, the society was officially organized with the approval of King Charles II.(就是Charles I的儿子。)   In 1662, the society was formally incorporated by charter of Charles II as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Promoting Natural Knowledge, or, as it is popularly known, the Royal Society. From its earliest years, the Society maintained correspondence with Continental philosophers, and selections from this correspondence became the world-famou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Sir Isaac Newton was the Society's president from 1703 until his death in 1727. In the approximately 300 years of its existence, the Society has sponsored numerous scientific expeditions and extensive research, including, in recent years, a notable series of investigations of tropical diseases.   对Boyle在science方面的conclusion是——1660's Robert Boyle applied the scientific method to chemistry.   第五个科学家——牛顿(Isaac Newton),活了八十五岁。   Galileo死的那年(Jan.8, 1642),就是Newton生的那年(Dec.25, 1642)。   Galileo死在年头,Newton生在年尾。他们都没结婚,但Galileo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Galileo的一些观察是错的,他虽然把球从斜塔朝下丢,但并没发现落体的真正速度,也没成立定律(law),直到Newton出来,才完成了这一解释。牛顿是个“遗腹子”(an infant born after the death of its father;a posthumous child),从小妈妈不在身边,跟姥姥长大,他从小就喜欢科学。   ①Newton discovered that sunlight is a mixture of light of all colors. He passed a beam of sunlight through a glass prism and studied the colors that were produced.(By passing a beam of sunlight through a prism, Newton showed that white light is made up of the rainbow's colors.)   ②He made great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He is credited with inventing 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 calculus.(微积分)   ③He was the first to state the laws of gravitation.   Newton的成绩,英国诗人Alexander Pope有两句诗描写得最好:   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and all was light.   (Alexander Pope:Epigram on Sir Isaac Newton)   In 1705 Newton was knighted by Queen Anne. 所以他名字前面有Sir.就是爵士。热门音乐中文也翻成爵士,但那是jazz的译音,并不真的是爵士,并且乱扭乱唱,一点也不爵士。   Newton虽然有那么大的成绩,但他很谦虚(humble),他说:   To myself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shore, 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 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   对Newton在science方面的conclusion是——1687 Sir Isaac Newton published the Principia, which summarized basic of mechanics. Newton formulated the laws of gravitation and motion and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theories of light and optical science.   第六个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活了七十六岁。   爱因斯坦是German(德国人),又变成了Swiss(瑞士人),又变成了German,又变成了American(美国人),但他的blood是Jew(犹太人)。他帮助Jews复国,但成立Israel(以色列)的时候,他拒绝做总统,结果由他的朋友,会六国语言的Weizmann做了。   Einstein的新学说是“相对论”(the Theory of Relativity),使Newton的学说一部分动摇。   Albert Einstein, the German-American physicist, rejected Newton's explanation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but not the fact of its operation. He said that his own work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without Newton's discoveries. He also said that the concepts Newton developed “are even today still guiding our thinking in physics”.   人类能够利用原子能(atomic power),就是从Einstein来的,没有Einstein,就没有原子弹(atomic bomb)用来war,也没有原子能用来peaceful uses。   对Einstein在science方面的conclusion是——1905 Albert Einstein presented hi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Einstein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which revised older theories of time and space, and led to the use of atomic power.   爸 爸 一九七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五月十八日信上托姥姥每周办的事,姥姥办了吗?     
    ●《从鸭嘴兽到水獭  一 》亲爱的小文:   一个半世纪前,科学家刚听说有一种下蛋的哺乳动物(egg-laying mammal),他们都不相信,说胡扯(a hoax),没想到世界上真有这么一种动物,就是“鸭嘴兽”(platypus)。鸭嘴兽只在澳洲(Australia)东海岸才有,澳洲也叫澳大利亚,是一个国家。   澳洲本来跟亚洲连在一起,但在五千万年以前分开了,所以它自己成为一个特别的地方,老是有些全世界只有它有别人没有的怪东西,鸭嘴兽就是其中之一。(Australia has many kinds of strange animals not found on other continents. This is because the bridge of land that once connected Australia with Asia disappeared about 50 million years ago. From then on, most of Australia's animal life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另外一种只有澳洲有的小动物,就是koala,爸爸有一封信专门跟你谈过它,你记得吗?   Koala means “no drink”, and the aboriginal word well describes the gentle marsupial that draws moisture only from its food, the leaves of certain eucalyptus,(油加里树,也叫桉树,是常绿乔木,长得很快)or gum trees. With oddly arranged fingers-the first two oppose the other three-a koala clings to a branch in a sanctuary at Waikerie. Phascolarctos cinereous faced extinction by fur hunters until the 1920's, when conservation laws began to protect the continent's dozens of marsupial species.   Koala也叫袋鼠熊(kangaroo bear)。   袋鼠(kangaroo)也只有澳洲有。袋鼠前面两只手,很会打拳(boxing),后面两脚,很能跳,大尾巴在跳的时候可帮忙保持平衡(balance)。   美国有俗语“袋鼠法庭”kangaroo court, U.S. Informal. an unauthorized or unofficial court, usually self constituted, as a mock court by prisoners in a jail or a frontier court:…shot down over North Korea in 1952 and condemned to prison by a Red kangaroo court.(Newsweek),类似中文所说的“私设公堂”。以前在Kangaroo州,法官巡回各地办案,由这跑到那,很像袋鼠跳来跳去,所以叫袋鼠法庭。(Kangaroo court:A kangaroo court is an illegal mock or sham court, usually one set up by inmates of a prison to levy fines and punishment on other inmates who violate the “code”. Such organizations, usually very informal in nature, exist in most large prisons and are even encouraged by some wardens as a useful device for maintaining order. The name probably originated at the time when Australia, land of the kangaroo, was the penal colony for the British Empire. The term has occasionally-and inaccurately-been applied to the kind of roadside justice of the peace court which exists only to collect fines from motorists caught in speed traps.)   当然这个kangaroo court是来自有kangaroo的地方才对。澳洲有袋鼠,澳洲以前又是英国的天然监狱,所以kangaroo court的观念(idea)是从澳洲来的。   英国本来把political prisoners朝美国送的,美国独立以后,英国要找个地方送prisoners,于是选中澳洲,自一七八七年起,英国在八十年间,送了十六万八千prisoners到澳洲,当时路上很苦,要走四个月。一七八八年初,prisoners在现在悉尼地方,建了settlement,悉尼就是Sydney,Sydney是当时英国内政大臣的名字,大概是为了拍马屁,才这么叫的。   悉尼人口不过二○○万,世界最大的船也可以开到港里去,是世界上最好的港口之一,也是澳洲最老资格的城市。   丹麦建筑师Utzon设计了Sydney Opera House,后面就是Harbour Bridge,这座桥重五万吨。   澳洲是脱离英国而独立的国家,所以受英国影响很重,连国旗里面都有英国旗。马路上走,也靠左走,英国就是靠左的(最早宣布澳洲是英国的人是科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他是发现Hawaii的探险家。五十一岁的时候,在Hawaii被土人杀了。)(Captain James Cook landed at Botany Bay, south of Sydney, in 1770. He claimed Australia's entire east coast for Great Britain.)   首都堪培拉(Canberra),有一千五百万以上的树,它的议会大厦(Parliament House),尤其漂亮。   墨尔本(Melbourne)的名字是一个英国首相的名字,也是拍马屁来的。它的植物园、美术馆,都很有名,有三座大学。本来是首都,一九二七年迁都到堪培拉去了。   澳洲南部有两个有名的岛:   一个是塔斯曼尼亚(Tasmania)岛,也曾是英国关prisoners的地方,用了五十年。岛上有一种塔斯曼尼亚狼,母的也有袋鼠一样的袋,不过是装在背上,不在肚皮上。The Tasmanian wolf's genus name, Thylacinus, means “pouched dog”. The female has a pouch which opens backwards and contains four teats. The pouch is large enough to hold four pups, although the usual number of young in a litter is two. The period of gestation is not known, but it is probably a little less than one month. The young are born hairless and blind in an incomplete, almost embryonic state of development. They are carried in the pouch for three months-the duration of their semi embryonic life. The cubs are then deposited in a nest of dry leaves and grass until they are old enough to hunt for themselves.   塔斯曼尼亚有台湾两倍大,你看台湾多小!岛上原有一种大牙齿的土人,现在已绝种了。   另一个岛是袋鼠岛(Kangaroo Island),岛的北边,就面对阿得雷德(Adelaide)城。它是澳洲考第三的大城。(Adelaide, South Australia's capital, is a well planned city, rich in parks and gardens. It is near the great Gulf St. Vincent, 90 miles long, 45 miles across.)   在澳洲东北海岸外面,有一二五○英里长的珊瑚礁(大堡礁,The Great Barrier Reef),有声有光,景象离奇,非常好看。好看是好看,可是船很难走,科克船长的船曾在这一带三次遇险。The Great Barrier Reef is one of Australia's most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s. It is the largest coral reef in the world, stretching for about 1250 miles along the coast of Queensland. The reef has thousands of islands and underwater coral formations. The sandy beaches of the islands and the interesting sea life of the reef mark it an ideal spot for skin diving. 珊瑚礁中有一岛叫“绿岛”(Green Island),真巧,台湾也有一个绿岛!   羊有绵羊(sheep)和山羊(goat)两种,山羊(billy goat)有胡子,还有羊骚味(goaty odor)。   羊奶可以造干酪(cheese)和“牛”油,可以从羊身上得到羊毛。   羊毛出在羊身上(literally)Without a sheep, there can be no wool.—The benefit comes, after all, from a price one has paid. Whatever is the expense, somebody is going to pay for it.做衣服,其他还可吃羊肉、用羊皮、做肥皂、做网球拍……羊的用处多极了!(Sheep yield wool, meat, and leather. They also furnish the raw materials for many byproducts, such as glue, tallow, suet, soap, fertilizer, cosmetics, and the catgut used in stringing tennis rackets.)   澳洲的羊,占世界第一位。占全世界六分之一。(Long famous as a land of sheep, Australia is the world's leading producer and exporter of wool and mutton and is a major producer and exporter of beef and wheat. Australia is also a highly industrialized country. Large deposits of coal and iron have become the basis for a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white an expanding economy provides a large domestic market for a wide range of goods and services.)   澳洲平均每个人有十四头羊(澳洲旁边的纽西兰(New Zealand)每人有二十头),而中国人平均十个人分不到一头,这太不公平了!(In Australia, there are about 14 sheep for every person. In New Zealand, there are about 20 sheep for every person. Some states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also have more sheep than people.)   过分的不公平,没有的人就会叫,这叫“不平则鸣”。(Those who are discriminated again will complain.)   澳洲比台湾大二二二倍,但人口比台湾还少!   亚洲人口平均每方英里(persons to the square mile)一二二人;澳洲人口平均每方英里四人。   澳洲“得天独厚”to be particularly favored by nature (said of a land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or a gifted person)却是从不公平来的。澳洲有“白澳政策”,限制有色人种到他们那儿去。但白种人又少,所以将来问题一定很多,不是铁蒺藜(barbed-wire fence)拦得住的。澳洲人自己也说:“We've got a big, empty country here, and we have to fill it up. You Know,‘populate or perish’”   澳洲的政策是错误的、自私的(wrong and selfish),这叫“狗占马槽”(dog in a manger describes a person who keeps others from using something that he himself cannot use. It comes from Aesop's fable of a dog that crawled into a manger of hay and prevented a horse from eating, even though dogs do not eat hay.),也叫“占着毛坑不拉屎”,这种人只希望“不惹睡狗”(Let sleeping dogs lie, means to leave a situation undisturbed.)“维持现状”“相安无事”。但这怎么行呢?“每条狗都有得意的一天。”(Every dogs has his day, is an expression used when something pleasant happens to a person, especially one who has been having bad luck.)别的狗会睡醒,澳洲虽然是down-under(在世界另一边),别的穷狗还是会咬到它的。   爸 爸 一九七五年六月八日   二 》亲爱的小文:   你这次信封上写的中文很有进步。   鸭嘴兽只有澳洲有,水獭却只有澳洲没有。   水獭是OTTER,is a fur-bearing animal that spends much of its time in the water. Otters are related to the weasels and are carnivorous(flesh-eating)mammals. They live on all continents except Australia. They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iver otters and sea otters.   人会仰泳(backstroke),但水獭却更神气,它会仰吃,它在水里“仰面朝天”地吃,这才叫“仰不愧天”(to feel no shame before God)呢!   水獭还是一个会用工具的家伙(a tool user),它吃蛤蜊(clam),会朝石头上敲,你说它多聪明!   每只水獭的皮,可卖到二千五百美金,就是台湾十万块。全世界都不准杀它,所以它的皮就特别值钱。人死了,臭皮没人要,但许多动物死了,皮却成了“千金裘”,这真是“豹死留皮”啊!   豹死留皮(literally)A leopard leaves behind its skin when it dies. A man has a reputation to leave to posterity when he dies.   爸 爸&nbsp; 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七日     
    ●《那么让他们吃饼嘛!  一 》亲爱的小文:   法文有一个字叫“顾而媚”(gourmet),就是讲究吃的人(a connoisseur in eating and drinking,善于判别饮食美恶之人;an epicure,美食者),很像中文中的“老饕”,但老饕有一点挖苦的意味。法国的“烹饪”被当做一种艺术(Cooking is considered an art by the French. They are world famous for their salads, sauces, and soups. Almost every region, city, and restaurant of France has its own food specialty. These specialties include truffles(mushroomikel plants)in the Guyenne region, snails in Burgundy, sausages in Arles and Lyou, omelets in Mont St. Michel, and pressed duck in Paris.),一个笑话说美国人嚼口香糖去饭店,法国饭店老板(patron,注意英文patron和法文patron意思不同)拒绝伺候他——阁下嘴含“橡皮”,安能品味!   法国人因为讲究吃,所以foods的花样也多,cheeses就有两百多种做法。法国的党(party)也多,十个以上(美国英国只有两党),法国英雄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说有两百多种cheese花样的国家岂能只有一个党?(How can one conceive of a one-party system in a country that has over two hundred varieties of cheese.)戴高乐也坐过牢,后来当了法国总统。   戴高乐的一个老上司叫贝当(Pétain),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防守凡尔登(Verdun),曾说:“他们过不来!”(They shall not pass!)成为抗德英雄。但是二十四年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竟同德国人合作了,那时他已八十四岁。到了八十九岁,被判死刑。戴高乐给他减为无期徒刑(life imprisonment)。他真能活,活到九十五岁才死在牢里!他大概是全世界年纪最大的囚犯了。   凡尔登是名战场,有“国觞”(a martyr to the national cause)五十万。   贝当的国防部长叫魏冈(Weygand),被判无罪,虽然坐了三年多牢,但最后证明清白。魏冈也真能活,活了九十八岁!   还有一个能活的,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总理克里蒙梭(George Clemenceau),活了八十八岁。死的时候叫护士走开,他说他不要死在女人面前!他要人把他的棺材立起来,他说他死也要站着死!他的外号叫“老虎”(The Tiger),这个人有多历害,可想而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没能打进Paris去,最后,德国失败了,于是开了一个“巴黎和会”,在法国凡尔赛宫开的,凡尔赛(Versailles, The Palace of Versailles was built by Louis XIV in the 1600's. Now a national museum, it contains exhibits of fine painting and sculpture.)可比凡尔登贵多了。法国代表是老虎总理,美国是威尔逊总统(Woodrow Wilson),爸爸跟你谈过威尔逊,威尔逊的像,印在十万美金的钞票上面,你还记得吗?   凡尔赛离Paris十一miles,有六百多间房子,有三百多年了。五十多年前,美国大富翁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就是现在美国副总统的老子,送了近三○○万美金重修,所以房子虽老,还很漂亮。   法国大革命的时候,皇帝和皇后(皇帝是路易十六Louis XIV,皇后是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正在凡尔赛宫。当时老百姓吵着要面包,手下报告说巴黎大乱,“因为他们没有面包。”(Because they have no bread.)皇后说:“那么让他们吃饼嘛!”(Then let them eat cake.)中国也有这种不知道民间疾苦的笑话,在玛丽•安托瓦内特说这话前一千五百年,中国大乱,手下向皇帝(晋惠帝)报告老百姓没饭吃了,皇帝奇怪,反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啊?”(“何不食肉糜?”)(糜congee;porridge;rice gruel)后来玛丽•安托瓦内特死在断头台(guillotine)上。断头台是一个医生发明的。   法国女人在政治上,虽然到一九四五年才与男人平等,但有影响力,却早在一九四五年以前,只是多不得好死。玛丽•安托瓦内特死的时候三十八岁,另外一个比她小一半的,十九岁就被烧死的,是圣女贞德(Joan of Arc)。她的“事业”表现在奥尔良(Orléans),她死在鲁昂(Rouen),她是法国的民族女英雄(the national, heroine of France),虽然她死的罪名却是假的。(condemned as a witch, Joan of Arc was burned at the stake in 1431 in the market place at Rouen, France. Later, in 1456, the pope pronounced her innocent. She was declared a saint in 1920.)   在玛丽•安托瓦内特才九岁的时候,一个四十三岁的名女人死在凡尔赛宫,她是路易十六的爷爷路易十五Louis XV的情妇(mistress),她影响了法国政治二十年,名字是蓬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她对文学、艺术很赞助(to patronize),被她赞助的人中,有一个叫伏尔泰(Voltaire)。伏尔泰是philosopher(哲学家)、poet(诗人)、historian(历史家)、novelist(小说家)、dramatist(戏剧家)、satirist(讽刺家)。他因为文章惹祸,在Bastille监狱住过,他的文字极有影响力,影响到French Revolution——在他死后第十一年,French Revolution发生,捣毁Bastille了。   伏尔泰写文章惹祸太多,他虽生在巴黎,可是在外面二十八年,无法回老家。他很会做生意,赚了钱,在法国靠瑞士日内瓦(Geneva)边上,造了住宅,法国抓他,他就逃到瑞士;瑞士抓他,他就逃到法国,他说哲学家该在地下有两三个洞以防走狗抓他们(Philosophers should always have two or three holes under ground against the dogs hunting them.)。中国古话说“狡兔三窟”(A wily rabbit has three burrows.),他真是狡哲三窟啊!   下周续写法国。   爸 爸 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二 》亲爱的小文:   法国最大的河叫卢瓦尔河(Loire River),河边有许多古堡(chateaus),非常好看,爸爸替你找了四种——Cheverny、Chambord、Chaumont、Chenonceaux。从画片上,你可以知道castles in Spain(西班牙)是“空中楼阁”。但在法国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地上的,真的。   再写四个有French的词念给你:   一、French doors(法兰西式两用门)门上有玻璃,像是窗户。   二、French horn(法国号)。   三、French leave(不辞而别)。   四、French walk(逐出室外)这是美国俗语,也叫the bum's rush,是抓一个人,把他推到房子外面去。   意大利人看起来聪明,人也聪明;   西班牙人看起来聪明,人也傻瓜;   法国人看起来傻瓜,人却聪明;   美国人看起来傻瓜,人也傻瓜;   爸爸决定给你买架录音机,你把下面一页信给姥姥看。   爸 爸&nbsp; 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一、买卡式(cassette)中最新式的一种,就是全自动往复回卷正反面那种。   二、台湾百鹰股份有限公司总代理美国神鹰美格福斯(Magnavox)牌有最新式的。别的牌子如也有,要买名牌的,像索尼(sony)等。   三、最小型的最方便,但每次只能装一盒(一卷录音带)小文如想买大一点的录音机,可买美格福斯IK 8844型那种(可装进十二盒,连续录放),声音也比最小型的好。   四、要托小彭以他电器同业身份买,可打到大折扣。   
    ●《嘴含一根草 》亲爱的小文:  你看这四张画片多有意思。  黑猩猩  我是黑猩猩,  嘴含一根草。  事事看不惯,  专门把乱捣。  你说我很坏,  我说你不好。  将来有机会,  走上苏花公路我就朝你屁股踢一脚!  大袋鼠  我是大袋鼠,  嘴含一根草。  你跳我先跳,  你跑我先跑。  虽然不爱钱,  钱也不能少。  不然没钞票,  怎么应付袋里那位要喝苹果西打的小宝宝?  场拨鼠①  我是场拨鼠,  嘴含一根草。  只学狗儿叫,  不学狗儿咬。  专门办丧事,  埋了才拉倒。  这样够朋友,东南西北天上人间你到哪儿找?  美人儿②  我是美人儿,  嘴含一根草。  不怕心儿变,  就怕人儿老。  人老珠儿黄,  红颜变大嫂。  还是趁早演个美国杨贵妃,  一天洗它一百一十一个澡!  爸 爸 一九七五年八月三日  ①场拨鼠(Prairie dog)叫起来像dog叫,所以英文叫Prairie dog,这种小动物很能保护同类,这正是人类所不能完全做到的“守望相助”;同类死了或被别人害死了,场拨鼠还会把死的埋起来,这正是人类所不能完全做到的“养生送死”。  ②姥姥会记得这们美人儿,她就是电影明星洛丽泰扬。 
    ●《我的本领就是臭》亲爱的小文:   中文成语:“各人自扫门前雪(Everybody minds his own business.),休管他人瓦上霜(the frost on neighbor's roof-none of one's business.)。”用英文来说,就是Let every man skin his own skunk.(让每个人剥他自己的臭鼬的皮)。   臭鼬以它的自卫(self-defense;to defend oneself)方法出名,它可以从十二英尺远,由屁股眼射出臭水,立刻“臭气冲天”(stinking smell assaulting one's nostrils),除非你和它“臭味相投”(persons of similar(atrocious)taste;a meeting of(dirty)minds),否则一定大败而逃。   驴用脚自卫,狗用嘴自卫,象用鼻子自卫,臭鼬用屁股眼自卫。   臭鼬“所向无敌”(to encounter no significant opponent on the way;undefeatable;invincible),除了一种大角猫头鹰(great horned owl)不怕它臭以外,谁都怕。   臭鼬的臭水蕴藏量(deposit)丰富,可以连发六次,好像人类的左轮手枪(左轮可连发六次,所以也叫six-shooter),但人类的手枪要执照(a license),臭鼬的“水枪”却自由。   被臭鼬的水枪命中(to hit the target)以后,要用汽油或番茄汁才能洗净。   一二三,   四五六。   我是小臭鼬,   本领就是臭。   从东臭到西,   从左臭到右,   谁惹就臭谁,   除非你带汽油番茄汁,   否则臭你一下就没救。   无独有偶(It happens that there is a similar case.),植物中有一种叫skunkweed或skunk cabbage的,也臭得要死,意思是“臭鼬草”,中国叫“地涌金莲”,也叫“坐禅草”。   skunk cabbage. 1. A broad-leaved plant, of the arum family, which sends up in the spring a spathe of a disgusting odor, 地涌金莲(天南星科之阔叶植物,春季发佛焰花,其味令人作呕)。2. A somewhat similar plant of the Pacific coast states, 观音莲(美国太平洋沿岸各州所产与地涌金莲略同之植物)。   爸 爸 一九七五年八月十日     
    ●《飞上枝头看飞枝》亲爱的小文:   爸爸坐牢前一年(一九七○),太平洋(Pacific Ocean)里有一个小国独立了,她只有台湾一半大,名字叫飞枝(Fiji),她原是英国的,所以国旗里头有四分之一的地方是英国国旗。   飞枝有两个大岛,八○○个小岛。加在一块儿叫飞枝群岛(Fiji Islands)。   飞枝共有五十万人,里头有中国人。   飞枝的国都叫Suva(Capital and Commercial Center of the Fiji Island is Suva. Banks, office, and stores are located in central Suva.)。   飞枝的警察若跑到台湾来,一定被台湾的警察抓起来,罪名是“有伤风化”(harmful to public morals)——因为飞枝的警察穿裙子,这种裙子叫sulu,裙子很瘦,下面是锯齿(teeth of a saw)状的,怪里怪气,台湾的警察一看一定大生气特生气,于是就抓起来了。   所以大概飞枝警察不敢到台湾来。   飞枝的男人也有裙子穿,这种裙子叫tapa skirts,比较短上面有花。他们当然也“有伤风化”,所以也不敢到台湾来。   现代的飞枝人虽然怕台湾警察,胆子很小,但他们以前胆子可不小,他们是吃人肉的(cannibals——A human being that eats human flesh吃人肉的人;by extension, any animal that eats its own kind,广义来说,吃同类的动物),还是猎头的(head-hunters. head-hunting, n. The custom, characteristic esp. of heathen Malayan peoples, of decapitating enemies and preserving their heads as trophies. 奉异教的马来民族所特有的斩敌人头留作战胜纪念品的习俗)。   世界上土人有的吃人肉不猎头,有的猎头不吃人肉,飞枝的土人两样全来,真凶来兮(兮,an adjunct with no independent meaning,roughly equivalent to “Oh”or“Ah” in English.)。   以前台湾的土人,除兰屿的雅美族以外,都猎头,不吃肉。他们猎到一个最有名的头就是吴凤的(吴凤,Wu Feng, an official who, when head hunting was still common among the aborigines of Taiwan, ended the practice at the cost of his own life in 1768.)。   这样看来,台湾的警察大概也不敢到飞枝去,因为搞不好,飞枝人发起疯来,野蛮复兴,两样来一样,台湾的警察都吃不消(cannot stand or bear;too much to take or endure)。   Fijians once were cannibals and head-hunters, Most of them are now Christians, but they still observe local customs. They make outrigger canoes from hollowed logs. They also manufacture pottery and personal ornaments of shell, bone, and boar's tusks. A small clan living near Viti Levu still practices the ancient custom of fire walking. Performers do not walk on fire, but on hot stones. Fijians drink kava(yanggona in Fijian), a strong but non-in toxicating drink made from the root of a pepper plant. The drink partially numbs the tongue and lips. Fijians use it as part of most ceremonies. They celebrate every occasion with dancing.   Most Fijians grow crops or catch fish for a living, but many work for the Europeans as clerks, carpenters, and police. People of Indian descent grow most of the island's sugarcane, and they also keep dairy cattle. Miners take gold, copper, and iron from the rocks of the lager island. The Fiji Island produce coconuts, sugar, gold, timber, and tobacco. They ship tropical fruits to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Most eastern Fiji Islands are volcanic. They only industry there is making copra(dried coconut meat).   爸 爸 一九七五年九月七日   [后记]这封信中所引有关吴凤的英文解说,自然是从“神话”立论的。事实上,吴凤是因背约、骂人、与曹族格斗下被杀的。详见连横《吴凤列传》。     
    ●《古国神游》亲爱的小文:   埃及(Egypt)是非洲国家。但她伸了一只胳臂到亚洲,这胳臂就是西奈半岛(Sinai)。胳肢窝(armpit)那里开了条块100 miles长的苏伊士运河(the Suez Canal)。苏伊士运河缩短了从英国到印度的距离,缩短6000 miles。   苏伊士运河挖了十年才挖成,现在已经一○六岁了。挖它的人是法国外交家李希普(De Lesseps),他在六十四岁那年挖成。他有挖运河的瘾,又去挖巴拿马运河(the Panama Canal),结果公司倒闭,差点坐牢,因为他八十四岁了,所以免了。   中国的隋炀帝,也喜欢挖运河,后来也倒了霉。大概土地神不喜欢人家挖他。   埃及的棉花最有名。   埃及的首都是开罗(Cairo),已经有一三三五年历史(A. D. 640年就有了)。   Cairo bazaars很有名,bazaar是东方的小工艺品商店(1. In the East, an exchange, market place, or assemblage of shops, 市场、商场(东方的)。2. A spacious hall or suite of rooms for the sale of goods, as at a fair, 百货商场。also, a fair for the sale of fancy wares, toys, etc. commonly for a charitable object, 又指售卖珍玩以充善举的市场)。   埃及最有名的是三十五座金字塔(pyramid)。   金字塔有十个足球场那么大。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埃及叫法老Pharaoh)的坟,里面有金银财宝,所以老是被偷。所以以后的埃及国王就不盖金字塔了。   金字塔要四十万人盖二十年。古时候人对修坟可真有耐心,小文你记得爸爸跟你谈过的印度那座大坟Taj Mahal吗?那坟也盖了二十多年才盖好。   金字塔前面的狮身人面像,叫Sphinx(the “Strangler”)。最有名的Sphinx故事是叫人猜谜语的故事。   谜语是什么东西又四只脚又两只脚又三只脚,后来Oedipus猜出来了。(SPHINX, in Greek mythology, a winged monster with the body of a lion and the head and breast of a woman. According to the myth, the Sphinx destroyed the passersby from the Greek city of Thebes when they failed to guess her riddle:“What is four-footed in the morning, two-footed at noon, three-footed in the evening?”Oedipus solved the riddle by replying:“Man, who in childhood creeps on hands and knees, in manhood walks erect, and in old age uses a staff.”The Sphinx, hearing this, threw herself from a rock and perished, and Oedipus thus became the liberator of Thebes and was made its king.)   法老们不用金字塔以后,开始在地底下挖坟。一九二二年,考古学家Howard Carter(an English archaeologist, specialized in excavating ancient Egyptian tombs)挖到了小法老Tutankhamen的坟——三三○○年前的宝贝全部出土。小法老十八岁就死了,装在金棺材里,棺材盖是用金子做的小法老的全身雕像。坟共有四个房间,在中挖成的,里面宝贝多极了,琳琅满目。(Good gems fill the eyes, a vast array of beautiful and fine things.)小法老Tutankhamen的名字,在三三○○年后,名闻全世界。Will Rogers(爸爸跟你谈过的美国牛仔哲学家,印地安祖先)甚至把Tutankhamen这个名词(noun)当动词(verb)来用。他说:   If the father of our country, George Washington, was Tutankhamen tomorrow, and, after being aroused from his tomb, was told that the American people today spend two billion dollars yearly on bathing material, he would say,“What got'em so dirty?”   埃及有全世界最长的河尼罗河(Nile River),埃及为了利用尼罗河,自一九六○年起用十亿美金盖了大水库,叫阿斯旺水库(阿斯旺坝The Aswan High Dam)(台湾的石门水库只是一亿美金),有了阿斯旺水库,会使尼罗河的水存起来。但这样一来,许多埃及的古迹都要被淹,尤其是有名的四千年前的大庙阿布辛拜勒(Abu Simbel)。于是进行抢救,全世界五十个国家捐了一千七百万美金救它,救的方法是朝上搬家。于是,这座待在那儿四千年的大庙,就被锯成一块一块的,用起重机搬了家。   这个大庙里面的名堂很多,设计奇特。每年有两次,阳光照进法老石像的脸上。大庙外面这四个大石像也都是这法老,这法老叫Ramesses II(Ramses II, Ramesses II),在位时间是公元前十三世纪(reigned 1290-1224 B. C.),他把他自己做成四胞胎,替自己的庙守门,他老家伙谁也不信,只信自己。四千年前,他把古人忙得臭死;四千年后,他又把今人忙得臭死,他真有办法,他真行。  爸 爸 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日     
■■■■■■■■■■■■■■■■■■■■■■■■■■■■■■■■
    ●《古希腊的辉煌》亲爱的小文:   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是West Point(西点军校)开除的,但后来西点拍他马屁,给他立了铜像。你在西点时注意到了吗?他是美国文学家,活到爸爸这个年纪(四十岁)就死了,他最会写神秘和侦探小说,他是给神秘和侦探小说开山的人。他也是诗人,他十四岁写了一首有名的诗《给海伦》(To Helen),诗里最有名的句子是:   你水仙花的头发,古典的脸,   水神的风华,把我带到   古希腊的辉煌   古罗马的壮丽   Thy hyacinth hair, thy classic face,   Thy Naiad airs, have brought me home   To the glory that was Greece   And the grandeur that was Rome   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Western Civilization)的老祖宗;是西方文化的姥姥的姥姥的姥姥的姥姥……。现在西方文化和希腊文化息息相关(related as closely as each breath is to the next)到处可以看到。   比方说Poe这首诗里提到hyacinth就是希腊的美少年Hyacinthus。用铁饼(discus)误杀Hyacinthus的,就是太阳神阿波罗(Apollo)。   Apollo无所不在,到处插一脚,他虽然是神,可是也参加人的纠纷。前面Poe的诗给Helen,她惹出Trojan war、她是天仙化人(as beautiful as an angel from heaven;a stunning beauty)因为她本是Apollo的爸爸Zeus(Jupiter)的私生女。Trojan war就是后来《木马屠城记》的故事。Troy城是个倒霉的城,前后一千八百年间,被毁九次,Helen那次只是第六次。考古家希勒曼(H. Schliemann)不知道Troy城有这么多,他挖过了头,挖到了木马屠城记以前的城——更早—千年的城。   在《木马屠城记》中,Apollo是帮守城的一边。Apollo的Priest叫Laocoon,他警告说木马有问题,不要信Greeks。即使他们带礼物来,但Laocoon和他儿子共三个被两条海蛇咬死了,结果他的警告没人信,最后木马拖进城来,半夜里,Greeks都从肚子里跳出来了。   英文谚语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City with nine lives是套这一谚语。   中国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外国人却说圣贤也有过,在英文中,这Even Homer nods.。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连荷马也打磕睡)荷马是第一个西方作家,是个瞎子(中国最老的作家之一左丘明Tso Chiu-ming也是个瞎子!)荷马活的时候穷得讨饭,死后有七个城拍他的马屁,说荷马是他们老乡。   Seven wealthy towns contend for Homer dead,   Through which the 1iving Homer begg'd his bread.   ——Thomas Seward:On Homer(1788)   荷马的Odyssey里说Greeks从Troy回来,路上经过干辛万苦。他们的大英雄是Odysseus(英文多叫他Odysses),带着Greeks逃离了Lotus-Eaters等等要命的地方。   中国的王宝钏等她丈夫回来,等了十八年。她的纪录被Odysseus的老婆Penelope打破,Penelope等了她丈夫二十年。Odysseus回来的时候,只有老狗还认识他。   Troy城虽然跟希腊扯不清,但它却不在希腊岛上,它在土耳其。   希腊岛上的大城是雅典(Athens),这名字是跟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来的。你重看一次爸爸六三、五、三一给你的信,注意“运猫头鹰到雅典”那一段,在Trojan war中,雅典娜帮Greeks这一边,她派出两条海蛇,咬死了Laocoon父子,可见她花样很多。她的爸爸也是Zues。Zeus因为怕她太聪明,在她出生前,把她妈妈Metis吃了,但是没用,雅典娜还是从她爸爸头顶上跑了出来。   崇拜雅典娜的最有名的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巴希农神殿(Partheon),在卫城(The Acropolis)上面,是最有名的希腊建筑。The Acropolis rises proudly on 180-foot hill above the Attic Plain. The Parthenon and many large buildings were built in Golden Age of Pericles, 2400 years ago. The Acropolis上面还有许多别的建筑,像The Caryatids等。   Apollo、Helen、Athena三个人的爸爸Zeus就是天神,中国的老天爷,他是一个风流鬼,跟十五个女人生了二十一个小孩,每个小孩都是名流。十五个女人中,他只跟三个结了婚,其他都没有。他的兄弟就是阎王爷(Pluto)。   希腊的建筑后来被人学,到处都是。英国哲学家A. N. Whitehead有一段说这种希腊其实最不希腊,因为希腊人并不学人家。(The most un-Greek thing we can do is copy the Greeks. For emphatically they were not copyists.)   小文你再把六四、五、三一爸爸的信找出来,看看苏格拉底等Philosophers和Alexander the Great关系。Alexander the Great是希腊最有名的皇帝,他从Macedenia老家,一直打到了印度,他使希腊文化普及到好多地方。   Zeus有一个儿子,叫Heracles,说Heracles的后代就是Alexander the Great,所以老是和Zeus有关系。   Alexander the Great打到Turkey中部的时候,cut the Gordian knot(an intricate knot tied by Gordius, king of Phrygia, to be undone only by the person who should rule Asia. Alexander the Great cut it through with his sword.)在中文,这叫“决刀斩乱麻”(to find and use a quick, easy way out of a difficulty)。   跟Alexander the Great的老师Aristotle同时,另有一派哲学家,他们是cynic,就是愤世嫉俗的人。Diogenes白天点了灯笼在大街上找人,就表示现在是黑暗,人也不   是人。Alexander the Great去拜访Diogenes,Diogenes却叫皇帝走开,别挡他的太阳。   Alexander the Great很幕羡这位满不在乎的哲学家,因此才说了这么一句捧人也自捧的话——“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想做Diogenes.”(If I were not Alexander, I would be Diogenes.)他真会说话呵!   希腊到处是古迹,所以令人怀古。   希腊有四三七个岛,岛占全国的面积五分之一,全国只有台湾一个半大,人口只有台湾三分之二。   爱吾宗(evzones)的制服是希腊的招牌。   爸 爸 一九七五年十月十二日   Rome下周写     
    ●《古罗马的壮丽》亲爱的小文:   Rome(罗马)是现在Italy(意大利)国的首都,也是古代Rome帝国的首都,所以这个字,又是城的名字,又是国的名字。   英文中带罗马的词儿很多,Roman Nose、Roman numerals……你慢慢都会碰到。带罗马的成语也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   罗马人喜欢修路,留下的大路最有名的是Appian Way。Appian Way is the old highway to Rome from the south, lined with cypress tress.大路通到罗马以后,就要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这就是中文“过路问禁,入乡问俗”的意思,否则就变成了土包子。   到了罗马,可真好看,到处是古迹。这正是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在地图上你注意Pompeii那个地方。一千九百年前,Vesuvius火山爆发,把Pompeii活埋了。但这一埋却保存了一个两千年前完整的古城。现在这个城的一半已经给挖了出来,使人类看到了两千年前古城的原样,小文你说,多有意思呀!   罗马把希腊的神都全部搬到自己家里来,所以也有Apollo的庙。   罗马建筑是抄希腊的,但是加了两点花样。第一点花样是“拱”(arch);第二点是“混凝土”(concrete)。   古罗马圆形竞技场叫The Colosseum,是人给狮子吃的地方。Roman Holiday(罗马假期)表示看人受罪以为乐,就是这么来的,最喜欢Roman Holiday的是罗马皇帝尼禄(Nero),有人说他放火烧了罗马,还出来一句英文成语:To fiddle while Rome is burning.   罗马本来信很多神,但是Christians(基督徒)跑出来说别的不要信,只信他们的God,结果在Nero时候,大抓Christians,Christians吓得躲到catacombs(墓窖)里。 因为罗马法规定不准打扰死人,所以罗马兵不会跑去抓。   罗马兵穿得很神气。   罗马最有名的将军是凯撒(Julius Caesar),凯撒也是历史家,也是妇产科医生最头痛的对象。——因为凯撤的妈妈生不下来他,只好开刀从肚子里取出来。叫剖腹取子手术(Caesarian operation;Caesarian section)。   从凯撒身上,出来许多英文名句子,像:   1.to cross the Rubicon——孤注一掷;胜败一举;采取断然手段(the Rubicon是意大利中部的一条河)。   2.Veni,vidi,vici.(I came, I saw, I conquered.——“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凯撒名言。)   3.Render therefore unto Caesar the things which are Caesar's;and unto God the things that are God's.——“凯撒的东西还给凯撒,上帝的东西还给上帝。”(这是《马太福音》中记耶酥的话。凯撒不但是指Julius Caesar,也指一般的罗马皇帝。)   英文中七月July就是从凯撒名字Julius来的。七月有三十一天也是他的杰作。   凯撒打Egypt后,被埃及女皇Cleopatra迷住。凯撒被刺后,他的部下Antony又被Cleopatra迷住。所以法国哲学家Pascal说:如果Cleopatra的鼻子短一点,整个世界的脸蛋都变了。(If the nose of Cleopatra had been a little shorter the whole face of the world would have been changed.)   还有一个罗马将军叫Quintus Fabius Maximus Rullianus(?—290B.C.),他拖垮了罗马大号敌人汉尼拔(Hannibal)。   罗马对面有古国迦太基(Carthage),与罗马打了Punic Wars,前后扯扯拉拉,打了一一八年。Hannibal是Carthage的将军,他本领真大,他带了三十七条象,越过Pyrenees大山,Rhone大河,从Rome背后打进来。Rome没见过象,把象叫做“像一座房子那么大的”野兽,吓都吓昏了,哪里打得过。 幸亏Rome的Quintus Fabius Maximus Rullinnus将军用了不正面作战和坚壁清野(to fortify the defense works and to leave nothing usable to the invading enemy)的法子,才在最后打败Hannibal。   这种gradually,影响到两千年后的英国的费边社(Fabian Society),影响到英国工党。   费边社的人才,爸爸跟你谈过GBS(George Bernard Shaw,萧伯纳),现在再介绍两位。1.英国小说家:威尔斯(H.G.Wells),2.英国社会学家:碧特莱丝•韦伯夫人   (Beatrice Webb)。   罗马用的是拉丁(Latin)文。最早罗马人的土包子说他不懂希腊文(Greek)。英文成语It is Greek to me.意思是I can’t understand it.。罗马人后来什么都要Greek,最后干脆用起希腊文来,不喜欢用自己的拉丁文了。   希腊罗马因为文化混在一起,所以一般都说Greco-Roman,像Greco-Roman Civilization,Greco-Roman Wrestling等。   爸 爸 一九七五年十月十九日     
    ●《波澜N多的波兰》亲爱的小文:   你弹过萧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一八一○——一八四九)的作品吗?Chopin是波兰人。只活了三十九岁。Chopin played the piano in public when only eight years old. He began to compose soon afterward. He studied at the Warsaw Conservatory from 1826 to 1829 before leaving Poland in 1830. He settled in Paris in 1831, and, except for some travel, he lived there the rest of his life.   波兰夹在德国俄国之间,老是被侵略、被瓜分、被瓜剖豆分([of a county] to be divided or split like a melon or a bean;to be partitioned)。   Chopin音乐激起波兰人的爱国心。   The poles also have an insatiable appetite for translations of Molière and Shaw and for their own 19th-century dramatists who wrote from exile, when their country was partitioned among three neighboring empires.   The plays, novels, and music of this period helped keep the Poles' sense of nationhood alive. One composer, in particular, has stirred polish pride through the dark years, He, of course, is Chopin, whose birthplace at Zelazowa Wola, 28 miles west of Warsaw, is a national shrine. here, every Sunday in the spring and summer, the public is invited to a Chopin concert.   波兰在一七七二、一七九三、一七九五、一九三九年前后被瓜分四次。一九一四年被瓜分了以后,地图上没有波兰了。一九四五年苏联(Russia/U.S.S.R.)分了波兰东边,却把德国东边补给波兰。所以波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to suffer a loss in one place but make a gain somewhere else)。   苏联这种作风,叫“慷他人之慨”(to show generosity or unselfishness by another's wealth;to be generous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爸爸在四、六信中跟你谈过,英文叫Rob Peter to pay Paul(抢彼得赔保罗)。   波兰的首都是华沙(Warsaw),Warsaw, Warsaw, Warsaw可真saw了war。二次世界大战,华沙城全毁,人死了四分之一。   葛单斯克(Gdańsk)在德文叫但泽(Danzig),是造船中心,这个城和波兰走廊(Polish Corridor)过去都是世界大新闻,因为它们老是和德国扯不清。   POLISH CORRIDOR is a historic strip of land that was once the ancient polish province of Pomorze. Poland lost the province to Prussia in 1772. When Prussia become a German state in 1871, the area fell into German control.   After World War I, the Versailles Treaty established the corridor of land to give Poland free access to the Baltic Sea. The corridor separated East Prussia and the port city of Danzig from the rest of Germany. In 1939, Germany regained control of the area when Nazi troops invaded Poland. After World War II, the corridor was returned to Poland.   波兰成为天主教国家已一千年,Most Poles are Roman Catholics, and religion is important in their lives, Poland has been a Christian country for 1000 years.   波兰的瓷器很有名,瓷器又叫china,所以,可以说,Poland的china很有名。   小文你还记得爸爸跟你谈过的一种猪叫Poland China吗?Poland Chinas gain weight rapidly and make excellent meat hogs. Farmers in Ohio developed the Poland China breed.   Kraków是波兰的文化城,以前是首都(Kraków is the traditional capital of polish culture)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Copernicus)就是在这个城里出头的。   Copernicus skillfully applied this new idea in his masterpiece, Concerning the Revolutions of the Celestial Spheres(1543). In this book, Copernicus demonstrated how the earth's motions could be used to explain the motions of other heavenly bodies. His theory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telescopic discoveries of Galileo, the planetary laws of Johannes Kepler, and the gravitation principle of Sir Isaac Newton.   Copernicus was born in the city of Thorn(now Toruń, Poland), and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Kraków.   波兰人跑到外国成名的:   ①在法国有居里夫人Marie Sklodowska Curie(1867——1934),Polish chemist and physicist in France, wife of Pierre Curie, Madame Curie. 她是做下女出身的,苦学成功。她是唯一一个人得过两次Noble Prize的科学家。她的大女儿Iréne后来也得了Nobel Prize;小女儿&Egrave;ve. Her life of her mother, Madame Curie(1937), had a great and immediate success, as did Among Warriors(1943).   ②在英国有康拉德Joseph Conrad(一八五七——一九二四)。   Joseph Conrad的爸爸和一个叔叔都因为反抗俄国,被俄国人抓去,死在牢里(exiled to Siberia)。他原跟他爸爸住在Cracow(就是Kraków),不到四岁时,爸爸被抓,他和妈妈也跟着到了俄国的Siberia(西伯利亚)——政治犯可以带家属在一起。   他八岁时,妈妈死,十一岁时,爸爸死,他流浪到欧洲,一直做水手。   他二十岁以前不会英文,后果却变成了英国大文学家。   他最有名的小说是《吉姆老爷》(Lord Jim)和《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家里都有。   ③在美国有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爸爸跟你谈过的大钢琴家。   波兰最有名的文学家是显克维支Henryk Sienkiewicz(一八四六——一九一六),他用Rome的Nero做故事,写成了《暴君焚城录》(Quo Vadis,也叫《你往何处去》),这本书和前面居里夫人女儿给她妈妈写的那本Madame Curie,你都该看。家里都有。   爸 爸 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登天梯》亲爱的小文:   &nbsp;&nbsp;&nbsp; 你注意到警察局里消防车上的云梯(ladder)了吗?那种梯子升起来很高,可高出一百英尺。美国underworld slang把ladder叫做Jacob,你知道是谁吗?   Jacob was the son of Isaac, and the father of the 12 sons who founded the Twelve Tribes of Israel, accord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He bought his older brother Esau's birthright with a bowl of savory stew(“mess of pottage”). Later, Jacob enforced his claim by pretending to his blind and aged father that he himself was Esau. Thus, he obtained from Isaac the words of blessing Isaac had meant for Esau. Esau was so angry that Jacob fled for his life.   On the way to his uncle Laban, Jacob slept at a place called Bethel, where he dreamed of a wonderful ladder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In the dream, God promised to protect and bless him while he was away from home. Much encouraged, Jacob went on to Laban's home. There he fell on love with Laban's daughter, Rachel. But Laban forced Jacob to marry hid older daughter. Leah, before he could have Rachel for his wife. After working 20 years for Laban, Jacob left for home.   On the way, Jacob prayed all night until God reassured him that Esau would spare his life. Esau met him with forgiveness, and they parted good friends. Jacob spent his last years in Egypt, where his son Joseph brought him to live.   Esau was the son of Isaac and Rebecca, and twin brother of Jacob in the Bible. He is a main character in many stories found in Genesis 25-33. The best known are Jacob's cheating him out of his birthright for a“mess of pottage”(Gen.25:27-34), and the loss of his blessing through the plotting of his mother and brother(Gen.27). Esau was reconciled to Jacob after the latter's return to Palestine 20 years later.   Biblical history regards Esau as the founder of the Edomite nation.   Jacob就是现在以色列(Israel)人的老老老老老老老老老老……老祖宗。   Mess of pottage就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划不来”的意思。   A Jacob's ladder is a ladder made of rope or cable, usually with wooden rungs. It is dropped over the side of a ship to enable people to ascend from or descend to small boats alongside. Harbor pilots usually come aboard via a Jacob's ladder.   The Jacob's ladder gets its name from an incident in the Book of Genesis(28:12). The patriarch Jacob falls asleep and the a vision:“And he dreamed, and behold a ladder set up on the earth, and he top of it reached to heaven;and behold the angels of God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n it.”   Jacob's ladder has been used in at least two other quite earthly meanings. A small plant with a flower-and-leaf formation resembling a ladder bears this name. In England, also what we Americans call“runs”in hosiery were formerly called Jacob's ladders. Nowadays they are simply ladders.   Jacob's ladder可以登天,所以美国黑社会的thieves' Latin(盗贼的隐语,切口)就把梯子叫Jacob。   植物里头花葱属(polemoniums)中的一种就叫Jacob's ladder,因为它们有ladderlike leaves。   爸 爸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一日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快乐十年 (篇三十八)

    ●《校园英语迷你惯用语(1)》:      ▲1. What am I gonna do? I'm gonno miss this curfew. 怎么办!我会赶不上关门(时间的.) 美国口语常用 I'm gonna (=going to)及 I wanna (=want to) 的省略形;听起来虽有亲切感,但应避免在正式的场合中使用. curfew 是指"关门"之意. "我赶不上(宿舍等的)关门时间"是 I'm not gonna make (it for) the curfew. ▲2. Those people hanging out next door are so noisy. 经常聚集在隔壁的那些人吵闹的很. hang out 是"经常聚集", 等于hang around. "经常流连的场所(名词)" 拼为 hangout. This coffee shop is our favorite hangout. (这家咖啡屋是我们最喜欢聚会的地方). ▲3. Heaven is eating convenience store "hotdogs" in winter. 冬天吃便利商店的"热狗"真棒 表示"幸福,快乐,真棒"等情况时也可以用漫画里的Snoopy"史奴比" 常说的 Happiness is..... Nothing is better than eating.... 以及 You can't beat eating....都是表示"吃.......最棒"之意. ▲4. Shoot. They cut my phone service again. 呦!他们(电信局)又切断我的电话了. 也可以说 They cut me off again. shoot (=****) 是"狗屎,胡说"之意; ****一词最好少用,shoot尚可. service是指"公共事业". The postal service in this country is not so good. 是(这个国家的邮政事业不太好). ▲5. Who am I gonna bum some money from next? 我下一个该向谁借钱呢? bum是"敲竹杠,乞讨",含有"有借无还"的意思, 如: Can I bum a cigarette from/off you? (我可以向你要一支香烟吗?). 也有 Can I hit you up for 1,000 yuan till next month? (我可不可以向你借1,000元,下个月还你?)的说法. ▲6. This room's starting to smell like a compost heap. 这个房间开始有些(垃圾)臭味了. compost heap 是"肥堆",用作"恶臭"之意. "垃圾"一般称为 trash(英国人称为rubbish), 厨房的"菜屑碎肉之类的垃圾"称作(kitchen) garbage. 同时,"(不)可燃垃圾"称为(non) burnable waste. ▲7. That pervert again?! He gives me the creeps. 那个色狼又出现了!?他让我浑身其鸡皮疙瘩. pervert 是"变态者","调戏孩子者"称为 child molester, "偷窥者"称为peeper.(你这老不正经的!)常用 You dirty old man! ....gives me the creeps 是"....使我起鸡皮疙瘩". He's creepy. 是(他令人毛骨悚然)之意. ▲9. I kill time. 消磨时间. kill除了有"杀死"的意思以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意思. 如: The noise killed the music. 是指(噪音吵的听不到音乐)之意. ▲10. I blow-dry my hair. 吹干头发. dry 是"弄干"之意. "用毛巾擦干"是 towel oneself, "用力擦干"就用 towel away. ▲11. 缩写表达方式一览表. 英美人士在会话中,常使用缩写的词语,以使会话更为生动. 以下是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缩写词句,以供参考. when's ---- when is; he's ---- he is/ he has; kinda ---- kind of; it's been ---- it has been; what're ---- what are; what'll ---- what will; that'll ---- that will; I'd ---- I would/ I had; It'd (be) ---- It would (be); wanna ---- want to; gonna ---- going to; I've gotta ---- I have got to; C'mon ---- Come on; shoulda ---- should have; 'cause ---- because; a lotta ---- a lot of; ▲12. I feel relief when I see the questions. 看完题目后方下心. What a relief! 是(多么令人感到欣慰/放心!)的意思. ▲13. I rack my brain trying to remember the answer. 绞尽脑汁想答案. rack one's brain 是"绞尽脑汁". 也顺便记下 on the rack, 意思是"非常痛苦". ▲14. I throw in the towel. 我认输了. throw in the towel 是"承认败北", 源自拳击比赛时的做法. 也可以说 I give up. ▲15. I hope there're a lot of decent guys in that club. 我希望那个社团多数是正派的人. decent是"得体的,体面的"之意. decent guys 通常是指"正派的人". 指"容貌英俊的男孩",可以用 good/decent-looking guys. 目前一般所谓的"三高",指的就是 a tall, high-income, and well-educated man "高个子,高收入,高学历." ▲16. He says he's sick, but I think he just doesn't wanna join us anymore. 他说他病了,但我想他只是不愿再加入我们的行列. (他以生病为借口) 是 It's an excuse that he's sick. 或 He's using sickness as an excuse. 还有 I'm gonna call in sick 是"(向工作单位等)请病假"之意, 真假的时候都可以说. ▲17. No. A ratty-haired bookworm, in this day and age? 噢!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有这种满头邋遢头发的书呆子? ratty-haired 是"邋遢的头发"之意. bookworm 如字面所示,是"书虫(书呆子)"的意思. "用功念书的古怪家伙"在美国俚语中是 nerd, 而英国俚语指猛K(啃)书的人则说 swot. ▲18. That guy! he took our club's video camera home. 那个家伙!他把我们社团里的摄像机拿回家了. guy 是"家伙,(男)人之意;在美国还用 jerk "讨厌鬼" 如: What a gerk! 表示"好家伙!"之意. You shouldn't help yourself to our club equipment. 是(你不可将我们的社团公物私用)之意. ▲19. I invite people to join our club. 我邀请人来参加社团. invite...over 是"邀请人来家里"之意. invitation 是"请柬". 请柬上注明 R.S.V.P. (法语 Repondez s'il vous plait 的简称)时, 表示 please reply. (出席与否请复函)之意. ▲20. I agree grudgingly. 我勉强的同意. 形容词 grudging 是"不情愿的,勉强的"之意. grudging praise 是"不情愿说的奉承话". 动词 grudge 是"吝惜"的意思. ▲21. I stretch to loosen up. 我伸展身体. stretch 是"伸展". ▲22. What is this? What kind of party organizer is he? 搞什么嘛? 他算哪种聚会主办人? (酒不够喝)说 There's not enough drinks to go around. 而(点心太差)则说 The appetizers are lousy. "主办人"称为 party host/hotess. What kind of...?是"哪一种.."之意. ▲23. He can really chug his beer. 他可以一口气喝掉他的啤酒. chug 是 chug-a-lug (表示"咕噜咕噜"的象声词,为俚语,"一口气喝下去"的意思) 的缩写. (各位,让我们一口气喝干啤酒吧!)是说 Everybody, get ready to chug your beer!. ▲24. The ones who get all quiet and suddenly throw up worry me the most. 有一种人静静的喝酒中间会突然呕吐出来,我最怕这样了. "呕吐"可以用 throw up 或 vomit. 俚语中有 puke (还记得//puke吗?), barf,heave,upchuck,toss one's cookies 等说法. 也有 Watch out! Looks like somebody lost his dinner. (注意!好象有人丢掉了他(吃) 的晚餐)的委婉说法. ▲25. I don't think the wimpy drinkers are gonna last long in this club. 我不认为那些酒量差的老兄会在这社团呆的太久. wimpy 是"窝囊(wimp)的"意思, 如: What a wimp! (多窝囊啊!). (他不太会喝酒)是 He's a light drinker.; (他酒量普通)是 He's a social drinker.; (他是一个善饮者)则说 He's a heavy/hard drinker. ▲26. He looks like he can hold his liquor. Let's see how long he lasts. 他看起来好像海量,让我们看看他能撑到几时. He can hold his liquor. 是(他喝酒不醉/海量). 而 He can't hold his liquor. 则是(他一喝酒就会乱来)之意. liquor 是"酒精饮料". 在美国,"酒店"称为 liquor store. 而(我可以把你灌醉)是说 I can drink you under the table. ▲27. Laugh while you can, fella. 看你还能得意到几时!小子. fella 是 fellow 的转化, 以为"男子;家伙".说 out-drink...时是"喝赢.." 的意思. (让我们看看谁最会喝)是 Let's see who can outdrink the others. 或说 Let's see who can last the longest. ▲28. Wow!! I lucked out! We're going back the same way. 哇!!我幸运透了! 我们可以同路回去. luck out 是"幸运透了"之意. He lucked out. He didn't get drafted. 是(他很幸运免服兵役). (我们住在同一方向/同一条路线)则说 We live the same way/one the same line. ▲29. I've brought the best-looking girls, and this is the best you could do? 我邀请了最漂亮的女孩子,而你们只能做到这个程度? best-looking 是"最好看的..."之意. This is...?是"只能...吗?". "最差的男人"可以用dog (即俚语中"最没魅力的人"来称呼,如: What a bunch of dogs!) (**我分特.早知道dog还有这个意思,我一定不会用 它作昵称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个词义你一定记住了.呵呵**) (没什么 好选的!)可以说 Slim pickings! ▲30. Don't tell me. Is he after her, too? 不至于吧,他也在追求她?! Don't tell me (that...) 是口语"不至于吧;别开玩笑"之意. Be after...是"追着...". The police are after him. 是(他被警察 追着)的意思,而 What's he after? 则是(他想要追求什么?)之意. ▲31. They are in their own world.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 be in one's own world 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之意. 也可以用在指爱情 以外的情形. (他们相互恋爱着)可以说 They're completely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或是俚语用法的 They're crazy/mad/nuts about each other. ▲32. He was more interesting than I expected. 他比我想像的还风趣. I never would have guessed he would be so interesting. 是(我从未想到 他是如此风趣)之意. 相反的,(我不知道他是这样的一个土包子)则说 I didn't know he was such a jerk. ▲33. Yuck! The guy's wearing a tux. 呦! 那位仁兄穿起晚礼服来了. It's yucky! 是稚语的(糟糕了!)之意. tuxedo 在口语中只说 tux即可. 而(我不知道要穿正式礼服)是 I didn't know I had to dress up., 或说 I didn't know this was gonna be a dress-up party. ▲34. They're gonna be rolling in it. 他们会赚死了. He's rolling in it/money. 是(他正在大赚其钱)的常用句. make a big profit on...也是"大赚..."之意.如: They must have made a big profit on this party. 是(他们在这次聚会上,一定大赚一笔). ▲35. I round up the gang. 聚了一帮人. I drink to a toast. 干杯. 在欧洲,干杯时常说 Cheers! 或 Mud in the eye! I reach for some snacks and munchies. 伸手抓点心吃. 动词munch 是"嘎之 嘎之的咬/嚼"之意.munchies是名词点心. ▲36. I gorge myself on the food. 狼吞虎咽的吃. gorge oneself 是"狼吞虎咽"之意. I come on strong and try to pick up a girl. 为亲近那女孩猛灌迷魂汤. come on strong 是"侃侃而谈", 此处含有"猛灌迷魂汤"之意. pick up a girl 在此处是指"拍女孩,找个女孩交朋友"之意. make a smooth pick up 是"很顺利就交上(女朋友)"的意思. I jeer and start yelling. 喝倒彩. I do an impersonation. 做模仿表演. ▲37. I get dead drunk.醉倒了. 翌日醒来再喝酒,"以酒攻酒" 称为 a hair of the dog. 古时候人们认为被哪只狂犬咬着,就用它的毛来治疗. 有这个传说转意而来就有了"以毒攻毒"的意思. I take care of someone who has passed out. 照顾一个醉倒的人. 请注意,passed out 而不是 passed away.呵呵. ▲38. I wonder if two crates of cabbage is enough. 我不知道两箱包心菜够不够. crate 是指"(运送,打包用的)箱柜,竹笼"等. cabbage 是"包心菜". 此处将 two crates of cabbage 当作一个整体,所以动词用单数 is. 如果说 Shall I go and get another crate, just in case? 是指 (是要我再去拿一箱,以防万一吗?) ▲39. Well, since he's making such a fuss, guess I'll just have to. 好吧!因为他很罗嗦,我想只好就听他的吧! since 是"因为",用来表示"理由". make a fuss(about .....) 是"小题大作;罗里罗唆"之意. just have to (do so) 是"只好听他"之意. (哼,她总是独断专行)可以用 Gosh, she always has her own way. (怕怕的问, is she Angel?? :-P) ▲40. Hey, there're some cute girls over there. Let's go! 嘿,那边有些漂亮女孩.我们去吧! cute girl 是"可爱的女孩".美国俚语也用 chick "妞"或 babe (=baby) "可人儿"来称呼女孩子. 美国的棒球王 Babe Ruth 是因他长的 一副娃娃脸而被大家称为 Babe. ▲41. These guys think they're really great, don't they? 这些家伙以为他们真的很了不起,不是吗? "自我满足"是 self-satisfaction, 也可以用 complacency. (无聊!胡说八道!废话!)等说法可以用 Nonsense! (笨得无可救药!)可以说 A fool remains a fool until he dies. ▲42. I thought she was just a rich princess, but it looks like we have a lot in common. 我以为她不过是千金小姐,但看来我们有许多共同点. 带着轻蔑口吻的"千金小姐,阔少爷"常用 spoiled rich kid/brat. have a lot in common 是"有许多共同之处". We have good chemistry. 是一句俗语,意味(我们很谈的来). ▲43. I'm glad I got it off my chest. 我很高兴自己把心事讲出来. got it off my chest 是"把心事吐露出来". (为什么不把心事讲出来? 你会觉得舒服的多)是 Why don't you get it off your chest? You'll feel much better; 相反的,想说(我有心事)可以用 I have something on my mind. ▲44. She always says, "I don't know what to do...", but she's just showing off. 她总是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她只是为了要炫耀自己. show off...是"炫耀......"之意. "夸耀"可用 brag 或 boast, 如: She's always bragging/going on about her boyfriend. (她经常夸耀她的男友). ▲45. We've been through a lot but we're still together. It must be fate. 我们历尽沧桑后仍在一起,必定是命中注定的. we've been through a lot 是(我们一起历尽沧桑)之意. It must be fate. 是说(一定是命中注定的)之意. (我想我们是命中注定在一起)可以说 I guess we're meant to be stuck with each other. 
    ●《校园英语迷你惯用语(2)》:      ▲46. I guess sometimes people hit it right off. 我想有时候人们初次见面就会很投缘. hit it off (well) 是"很投缘"之意. I hit it off well with him. 或 He and I hit it off (well) together (with each other). 是指(我和他非常投缘,我们很谈的来)之意. right含有"开始就...."之意. ▲47. We talked so long, I ended up missing class. 我们谈了好久,把课都给误了. end/wind up doing... 是"结果....."之意. (今天逃课算了!)是用 I'm gonna miss/cut/ckip class today. 俚语也可以说 I'm gonna play hooky. ▲48. Since she started college, all of a sudden she's Miss Glamor. 她上了大学后,一下子变得很时髦. 英语的 glamor 含有"妩媚,魅力"之意. (她看起来非常耀眼,)可以说 She looks too flashy. 或 Her outfit is a bit too much. (她的穿着太过分了.) ▲49. Next to her, anybody would look good. 谁只要在她的旁边,看上去都长得不错. "难看"是 ugly/ugly-looking, 俚语也用 dog, 可用于男女. I am not here just to make her look better. 是(我不在这里只是 为了让她好看些的). ▲50. I confide a secret to a friend. 向朋友吐露密秘. confide...to..是"向...吐露.."; confide in... 则是"吐露秘密给..."的意思.能够吐露秘密或心事的朋友称为 confidant "密友,心腹". I break off a relation. 跟她断交. break off 是"分离,离开". patch up 原意为"补缀"之意, 此处是指"言归于好"的意思. ▲51. She's real pretty, but I bet she has a boyfriend. 她真漂亮,但我打赌她已经有男朋友了. 此外, She's a beauty/fox. 和 She's so hot/cute. 等也是同样的意思. I bet (that)... 是"我相信......" ▲52. Looks like those two are up to something, huh? 最近那两人好象怪怪的,关系暧昧. 和 Looks like something's going one there. 相同. be up to...是"从事于......,企图于....."之意.如: What's she up to? (她想做什么事?). 而 They can come in the open. 是(他们可以大大方方的交往)之意. ▲53. Girls just love hanging out in the bathroom. 女孩子喜欢在洗手间里磨蹭. love doing/to do...是"非常喜欢做....." hang out 是"徘徊". 而 I was just touching up my make up/powdering my nose in the ladies room. 是(我刚在女用化妆室补妆)之意. ▲54. I lose my mind just standing next to him. 和他站在一起就使我意乱情迷. lose one's mind 是"失神,忘形"之意. have butterflies in one's stomach 是"意乱情迷",如: He gives me butterflies. (我不禁微笑)则说 I just can't keep from smiling. ▲55. Too much! Matching outfits! 太过分了! 情侣装! Too much! 是(太过分!). matching 是"相配的". Their clothes matches. 是(他们的衣服相配)之意. outfit 是指"(全套)服装". Nice outfit! 是(好棒的打扮!). ▲56. I'd never try to woo someone with fine cars or gifts. 我决不会用香车和礼物来求婚. woo...是"求爱,求婚"之意. 也可以用 try to win over a girl's heart的说法. fine 是"豪华的". 想开玩笑说(他是我的司机)就说 He's just my chauffer., 或 He's just my wheels/transportation. ▲57. He said he wouldn't try anything, but come on.... 他说他不会做任何事,但说归说... I wouldn't come on to you. 是(我不会逼迫你的)之意. I wouldn't do anything funny. 是(我不会乱来的). 此处的 but come one 是接近于"够了,够了",也可用 Give me a break. 含义相似. I can read you like a book. 是(我深知你心)之意. ▲58. We are kind of stuck in a rut. 我们有点陷入固定(乏味)的生活方式. rut 是"车痕;常规;惯例". be/get stuck in a rut 是"陷于同一种模式, 惯例"之意. 与 be/get in the same old routine. 同义. (是该分手的时候了)是说 Time to call it quits. ▲59. I wonder if there's an easy way to break up and still be friends. 我在想有没有既能分手又能彼此做朋友的简便方法. "分手"可说 break up 或split up, 如: She broke up with him. (她和他分手了). 想要彻底分手时,可以说 Let's not make it messy. (我们不要拖泥带水的分手.). 也可以说 Let's make a clean break. (让我们彻底的分手.) ▲60. Isn't that something how he left me after four years? 交往了4年之后,他这样离开我不是太过分了吗? Isn't that something...? 是"...不是太过分了吗?" 俗语说 He dumped/dropped me. 是(他甩了我)的意思. He turned me down. 则是(他拒绝了我). ▲61. I pretend to give him the cold shoulder. 我故意假装冷落他. give someone the cold shoulder 是"冷落某人"之意,此处的 shoulder是由从前对讨厌的客人露出肩膀,表示厌恶引申来的. cold turkey 是指"冷漠的人". ▲62. I played the field. 和很多异性交往. 相反的,如果"只和某一特定对象交往"时,则说:go steady. I fly into a rage. 很生气 rage 是"盛怒"之意. fly into raptures 是"兴高采烈". I assume a defiant attitude. 采取倨傲的态度. ▲63. I suggest we make a clean break. 我建议我们干干净净的分手吧! 夫妻或情侣要分手时,也可以用 break up 表示. ▲64. Being a tutor for slow learners is really a drag. 身为反映迟钝学生的家庭教师真累人. Being....是用动名词为主语的句型. tutor 是"家庭教师,(英国)大学的导师". slow learner 是"反映迟钝的学生", drag 是"累赘"之意. 反过来说 Being a tutor for quick learners is duck soup/a soft job. 是(作为头脑灵敏学生的家庭教师真情松). ▲65. That guy has connections in lots of shady jobs. 那家伙在很多不正经的工作方面都有人际关系. 此处的connections 是指"关系,门路,社会关系"等义. shady 是"可疑的". He has powerful connections in the publishing world 是(他在出版界有强而有力的社会关系). After all, connections talk. 是(终究还是有门路才行的通). ▲66. Yeah, working conditions matter, but I want a job where there're lots of babes. 是啊,虽然工作条件很重要,但我想要在有很多侨妞的地方工作. Yeah 是 yes 的口语说法. Yeah....是自言自语的口气, 表示 "虽然...."之意. working conditions 是"工作条件". 此处的 matter 做动词用,表示"非常重要"之意. ▲67. Uh-oh, this looks like an underworld operation. 哎呀!这地方看起来象是黑道经营的场所. this (=this place) 是"这里,此处"的意思. underworld 指黑社会. operation 是"事业,经营". I'd better wash my hands of the underworld and go straight as soon as possible. 是(我最好尽早改邪归正). ▲68. Come to think of it, I've been working here for five years. 想起来,我在这地方已工作五年了. come to think of it 的意思是"来想想看".也就是 when/now that I come to think of it 的简略. 此句用现在完成进行式 have been....ing 表示"持续..". It's about time I left this job 是(是我该离开这职务的时候了!)之意. ▲69. Now that I'm out on errands, they'll never know whether I am working or not. 由于我在外面跑腿,他们永远也不知道我是否在工作. now that (=since)...是"由于....."之意. out on errands 是"在外当跑腿". He is always going on/running errands for his girlfriend. 是(他总是替他女朋友跑腿). ▲70. Gross. That cook doesn't even wash his hands after he goes to the bathroom. 好可怕哦....那厨师上完洗手间后,连手也不洗. gross 是"哎呀!",表示"好可怕"之意. not even..."连...也不...". bathroom 是"洗手间",在公共场所也可以称为 lavatory, restroom washroom 等. I want to work in a clean, tidy kitchen. 是(我想在一个清洁,干净的厨房工作). ▲71. I always wanted to wear this uniform. 我一直想穿这套制服. 也可以改用现在完成式,而说 I've always/long wanted to... Wearing an Italian Tomato's uniform has been my long-cherished desire. 是"穿着意大利番茄的(餐厅)制服,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 ▲72. This manager's such a lech! 这个经理真是好色之徒. lech 是"好色之徒,色狼". Have you suffered sexual harrassment? 时(你有没有 受到过性骚扰?). Huh, I'd like to be seduced by such a handsome manager. 是(哦,我倒也想要被这样英俊的经理诱拐). ▲73. I still have to keep a smile on my face, even to this strange customer? 对这种怪客人,我还得强颜欢笑吗? 美国俗话中的 turkey 是指"无聊的家伙",左句也可以改用 even to this turkey. My fact got tense from smiling all the time. 是(我总是笑着,把脸都笑僵了.) ▲74. I was only a little late. Don't have a fit about it. 我只不过是迟到了一会儿,不要发火嘛! a little late 是"稍稍迟到". "...迟到"是 be late for.... "及时赶上"是 be in time for... have a fit/forty fits 是"勃然大怒". Don't be fussy about trifles. 是(不要大惊小怪)之意. ▲75. God, I've had it with this job! 天啊!这种工作我真是受够了. have had it 是"吃不消,厌烦了"之意. 和 I've had enough of it! 同义. I am done with it. 是(我不干了). You're fired. 是(你被解雇了.) (我被解雇了)可以说 I was fired/got it in the neck. ▲76. I scrunch up my nose at the sight of (table) scraps in the garbage. 残羹剩菜使我掩鼻. scrunch 压迫,挤压, 捏成一团,揉成一团. scraps 是"不可吃的残羹剩饭",而 leftovers 则是"可以再吃的剩菜". ▲78. I wonder if there are any alumni of my school at this company. 不知道这家公司里有没有我们学校的校友. alumni 是 alumnus 的复数形式,是指"毕业生,校友". 女子大专的毕业生其复数 形式为alunma. "同学会"是 alumni association; "同学的聚会,聚餐"则称为 alumni metting. wonder if...从功能上讲相当于疑问句,所以句中使用any. ▲79. I guess the whole world runs on connections. 我想全世界还是靠人际关系运作的啦. run on 是"用...运转/开动",如 This toy runs on batteries. (这玩具使用电池开动的). How can I find a job without connections? 是(没有人际关系我怎么能找到工作呢?) ▲80. Working for a foreign company'd be glamorous. 在外商公司工作会很神气. "外商"也称为 foreign affiliate. glamorous 是指"(工作等)富有魅力的,迷人的" 之意;在此处也可以用 stylish "时髦的"加以代替. Working for a local govern- ment might be good. 是(在地方政府机关工作也并不坏)的意思. ▲81. Looks like I'm gonna have to buy a winter suit, too. 看来我也得去买一套冬季西装. suit /sju:t/ 是"(上下成套的)西装",而suite /swi:t/ 是饭店的"套房", 请注意拼写及发音的差异. 如果说 in one's birthday suit 则是指"裸体"的意思. ▲82. God, we look like sheep---we're all carrying the same folders. 天啊!我们都带着同样的文件夹,看起来一模一样. sheep 是"绵羊",单复数同,此处指"模仿别人着,盲从者", 含有轻蔑的意思. They are all sheep, looking just alike. 是说(他们这群人相互模仿,看起来一模一样). ▲83. I'd like to stay away from jobs that are demanding, dirty, or dangerous. 我想避开劳累,污秽或危险的工作. stay away from ...是"离开...". 英语中所谈到的"工作上的三D"是指 demanding "苛求的;劳累的", dirty "污秽的,肮脏的", dangerous "危险的". 相反的, Can you imagine an easy, clean and safe job? 则是(你能想象安逸,干净而安全的工作吗?) ▲84. That guy checks out every lead he lays his hands on. 那老兄只要一得到消息,就去应聘. 此处的 lead 是"线索". lay one's hands on 则是"抓住,得到,找出"等意. Does it increase job chances in any way? 是(那样会增加就业的机会吗?)之意. ▲85. Shoot! I forgot to take off my nail polish. 糟糕!我忘了擦掉指甲油. take off (=remove) 是"除去". nail polish (=manicure)是"指甲油", 而脚趾则涂 pedicure "脚指甲油".(她那样涂着红指甲油,大概不会被录取的)是说 She won't be employed, with that red nail polish. ▲86. I am a shoo-in for a job at this company. 我可以轻而易举的取得这家公司的工作. Shoo-in 是指在选举竞赛时,"轻易可以获胜,为有力的候补"之意. I'm at best a dark horse. 是(我最多是一匹黑马而已). Shoot, some guys can't even be in the running. 则意味(哦.. 有人连候补都当不成). ▲87. It's their treat. Might as well get something expensive, since I'm not taking this job anyway. 这是他们(公司)请客,反正我不想在这里工作,不妨叫贵一些的吧! 此处的 treat 当名词用, 表示"请客"之意. He treated me to a steak. 的treat做动词用, 表示(他请我吃牛排). might as well... 是"不妨.....". take a job 是"就业".而 anyway 是"不管怎样"的意思. ▲88. Are they really gonna throw their drinks in my face if I renegue? 如果我回绝的话,他们会不会生气? throw...in my face 是"向我丢.....". renegue /ri'ni:g/ 是"食言,背弃(诺言等)" Will they sue me for breaches of contract? 是(他们会不会为了我的毁约而 控告我?)之意. ▲89. I put on just a little makeup. 稍微化妆. 完全没化妆用 wear no makeup 即可. I choose a tie that goes with my suit. 选择搭配西装的领带. 此处的go 用来表示"相配"之意. Soy sauce doesn't go well with wine. 是(酱油和酒是不能调在一起的). ▲90. I make a slip and say more than I should. 说溜了嘴而话多. make a slip 是"说溜了嘴". 而 a slip of the pen 是"多写了不必写的事情"之意. I congratulate my friend who has make it. 向被录取的朋友祝贺. congratulations! 是(恭喜). 含有"努力后得到"之意,因此在对新娘祝贺时 最好不用. 也不用做新年贺词.
    ●《最新流行美语》:      ▲1、A-list (very best) 最好的,最优秀的,最酷的  Every girl dreams of dating A-list guys. 每个女孩子都渴望跟最好的男人约会。  I was totally psyched when I met this guy who definitely was on the A-list. 这个男人简直太酷了。当我遇见他时,竟完全不能自已。 ▲2、All hands (groping) 动手动脚的,毛手毛脚的。  When my boyfriend is with me, he wouldn't listen to me and was all hands. 当我男朋友跟我在一起时,他不听我说话,只是动手动脚的。  I hate guys who are no talk and all hands. 我最讨厌男人不善言辞而且毛手毛脚的。 ▲3、babe 宝贝,梦中情人  Who is your idea of a total babe? 谁是你心中完全理想的梦中情人? ▲4、bad hair day (hair looks bad) 头发不整,暗示一整天心情也不好 I'm having a bad hair day. 我今天的头发就是梳不好。   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if you have a bad hair day. 头发不整无伤大雅(没有到世界末日那么严重)。 ▲5、bag (skip) 逃课   It's not your fault that she bagged class. 她逃课并不是你的错。 ▲6、bash (party) 舞会、大型派对   At a bush at my friend's house, I spilled punch all over my white jeans. 在我朋友家的舞会上,我把饮料洒在白牛仔裤上了,洒得到处都是。   I just found out that your buds will throw you a mega birthday bash. 我刚刚才知道你的朋友准备给你开个盛大的生日舞会。 ▲7、be into (get involved deeply) 深深投入   If he's into you, he's got the green light. 如果他喜欢你,他得的是绿灯。(表示没有人反对)   Now I'm really into blading. 现在我对滑轮很感兴趣。 ▲8、beau (boyfriend) 美男子   Every Saturday, she heads over with her beau to catch a movie. 每个星期六她和她的男朋友都要去看一场电影。   My beau always buys me flowers. Sweet! 我的男朋友总是给我买花,真甜蜜。 ▲9、BF (best friend)的简写,最好的朋友  Are you there for your BF when the going gets rough? 当你最好的朋友生活不顺的时候,你在他身边吗?  I couldn't believe my eyes that my BF just heads out to a movie with my boyfriend.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我最好的朋友刚刚跟我的男朋友去看了一场电影。 ▲10、biggie (big deal, important) 重要的事或人物,大亨,大款   Trust is a biggie. 信赖是很重要的。   He is now a biggie. His picture is on the front page all the time. 他现在是个大款,他的照片常常在(报纸、杂志的)封面上出现。 
    ●《取个好的英文名》:        名字关乎一生,婴儿一出生,大家首先就会问:"叫什么名字?"   中国人很重视取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父母无不希望给孩子取个好名字。   西风东渐,中国人开始在中文名字之外,取个西方名字。而对于欲出国留学、移民的人名说,取个西名就更有必要了。   圣经第一本《创世记》记载上帝创造了人类始祖之后,立刻给了他一个名字"亚当",意思是"用泥土造成";接着造了女人,亚当给她起名"夏娃",意思是"众生之母"。圣经说,"上帝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在上帝眼中,人有人格,理性和道德意识;会思想,有感情和意志,可以和天父往来、谈话、爱他,也享受他的爱。因为人有上帝的形像,所以又赋他以管治这个世界的责任。   人类不同于野兽、昆虫,这些生物可以没有名字,但人有尊严,有性格,有奇妙生命,为万物之灵。各个不同,性情各异,必须有个名字来具现他(她)的独立地位,提醒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名字是仅次于生命的奇妙礼物,是人之为人的永远明证。你为孩子、为自己取个好名字,其乐真的无穷。 西名的五个含义: 1.来源:指出人名的最早出处和文化背景。有的名字含有几种语言字根。 2.含义:指出名字的表面意义。大部份的人名含义都有迹可寻,可以确定,但部份人名因语言不同而产生歧义,有的人名出诸口语,现已不知含义为何。 3.灵意:指人名在传统的意义之外所隐含的属灵意义,例如Adam(亚当)原义为"红土"(为尘土所造);灵意则为"有上帝的形像",因人乃照上帝的形像而造。 4.人名故事简介:西名常有历史典故,且其演变故事富有趣味。 5.圣经经节:每一人名均有在含义与灵意上配合的圣经经文,带着应许与勉励的话语,为取用此名者祝福。 例如: JOHN男(d3dn),Jahn, Jhan, Jhon, Johnnie, Johnny, Jon, Jonn, Jonnie, Jonny(参JONATHAN) 来源:希腊文 含义:上帝是恩慈的 灵意:上帝的力量 中译:约翰--耶稣十二个门徒之一   此名在东正教会十分流行,藉十字军传入英国,于12世纪广泛流传。早期欧洲人采用拉丁文写法Johannes,后来缩写为Johan及Jon,最后变成John。苏格兰人把名字写成Jock; lan及lain是John的盖尔语写法;Evan是威尔土语写法,Sean是爱尔兰语写法。John至今仍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一个名字。 取名宜注意的几点:   采用一名须考虑若干因素。西名男的多过女的很多,约为10与1之比,但很多男性名字也适用于女性,例如Ariel, Blair, Bobbie, Carey, Dana, Darby, Macaulay等,因而女性名字可用的还是很多。名字既然有性别之分,拣选时,不适合的最好不要采用。   其次,每个名字都有其含义。有的涉及优美品德,例如Grace(恩惠),Joy(喜乐);有的指出生时环境,例如Spring(春天), Noel(圣诞节);有的含有一种品格,例如Alexander(人类的保卫者),Asa(医治者),Boris(勇士),Gina(王后)。从美德、品格入手,也是选名的一个方法。   名字勿选太长的,以免孩子拼写困难,也应避免选不易拼读的,例如Dwayne, Ilya, Quaneisha, Vashawn之类。   要是一个名字的读音,其谐音在中文或方言中容易为人挪揄、嘲弄或引起联想的,应该避免。   中文姓氏大多为单音,少数为复姓,例如上官,欧阳。选名时,若名字与姓氏连读,应选读来顺口、铿锵有声的,避免拗口、不能一气呵成的。
    ●《浅谈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        词是韵文文体之一,又称"曲子词",即歌词。它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由于它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类似今天的C调、G调之类),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词调。每种词调都有一个名称(如《西江月》、《清平乐》),这个名称就叫词牌。   词始于唐,盛于宋,是一种脍炙人口的文学表达形式,历来为人们所钟爱。为把中华文化中这一绮丽的瑰宝译介到国外,不少译者已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艰辛劳动,其中不乏精美传神叹为观止之作。然而,词的翻译比之散文小说确似更难,尤其是词牌名的翻译。   尽管就大多数词作来说,词牌与音乐或词中的内容关系不大,作者填词时,只视哪种词调形式更符合自己的需要,完全可以不去考虑词牌名称的原有含义和原来词曲的内容。因此词牌在一般意义上不过是标明作者依哪一种现成的曲谱进行填词而已。然而将词牌名译成英文时就不能不在传达词牌的神韵和美感的同时考虑它的历史来源和反映在其中的格律了。   下面试就词牌的几种常见的英译方法略抒浅见。  ▲ 一、一般性词牌名的译法   一般性词牌名没有什么历史典故,或有,但已无从考证,或取自前人的某个词句,或只是一个风雅的名词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按字面意思直译成英文,即可较好地保留原文的风格,传达原文的神韵和美感形象。例如:   鹧鸪天 Partridge Sky   踏莎行 Treading On Grass   相见欢 Joy At Meeting   点绦唇 Rouged Lips   满江红 The River All Red   模鱼儿 Groping For Fish   最高楼 The Highest Tower   疏影 space Shadows   玉楼春 Spring In Jade Pavilion   昼夜乐 Joy Of Day And Night   西江月 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风入松 Wind Through Pines   双双燕 A Pair Of Sparrows   ▲二、"歌"、"词"、"歌头"、"吟"等词牌名的译法   1.常带"歌"、"词"、"子"的词牌,不妨直译成"Song",既简单明了,又贴切自然。例如:   子夜歌 Midnight Song   洞仙歌 Song Of A Fairy In The Cave   柳枝词 Willow Branch Song   卜算子 Song Of Divination   天仙子 Song Of Immortal   更漏子 Song Of Water Clock At Night   南歌子 A Southern Song   2.词牌子带"吟"一类的较"歌"、"词"更为典雅,是一种便于吟诵、格调高雅、节奏舒缓的诗体,译成"Chant",可以显得庄重端方,因为英语中的"Chant"多指宗教中的赞美诗或圣歌,意思与"吟"很相近。例如:   水龙吟 Water Dragon Chant   瑞龙吟 Auspicious Dragon Chant   3."歌头"意即前奏或序曲,可译成"Prelude"。例如:   水调歌头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 三、"令"、"引"、"近"、"慢"等词牌名的译法   有一些词牌末带有"令"、"引"、"近"、"慢"等术语。"令"与酒令有关,是一种比较接近民歌的抒情小曲;"引"集歌体与诗体于一身,也是这类诗歌诗曲调的演化;"慢"有篇幅较长、语言节奏舒缓、韵脚间隔较大等特点;"近"有亲昵、浅显的意思,可能与令、引等一样与曲调有关,指一种篇幅较"令"长而又不如"慢"曲那么典雅庄重的曲调。从字数上讲,大体上说,"令"多半属于"小令"范围,"引"、"近"多半属于"中调"范围,"慢"则绝大多数是"长调"。所以译成英文时可视具体情况译成"Song";"Slow Song";"Slow Tune"或"Slow,Slow Song"。例如;   调笑令 Song Of Flirtation   唐多令Tang Duo Song   祝英台令Slow Song Of Zhu Ying Tai   扬州慢 Slow Tune Of Yangzhou   声声馒 Slow,Slow Song  ▲ 四、"摊破"、"促拍"、"减字"、"偷声"等词牌名的译法   "摊破"(又名"摊声"、"添字")和"促拍"这两个术语都表示在原调基础上加了字、句。而"减字"、"偷声"则是在原调基础上减少了字句,而另成新调。"摊破"和"减字"是就字数而言,而"促拍"和"偷声"是就调而言。所以"摊破"可译成"Lengthened Form","促拍"可译成"Quickened Tune","减字"则可译成"Shortened Form,","偷声"则可译成"Slowed Tune"。例如:   减字木兰花 Shortened Form Of Lily Magnolia Flowers   摊破浣溪沙 Lengthened Form Of Silk-Washing Stream   ▲五、根源于历史掌故的词牌名的译法   据考证,词调有五种来源:1.边疆民族曲调或域外音乐传入内地的;2.内地民歌曲调;3.乐工歌妓们创制或改制的曲调;4.宫廷音乐机构或词曲家根据古曲、大曲改制的;5.文人创作的曲子。正因为词调来源广泛,所以词牌的意思也很复杂。因此,有些词牌是不能根据字面直译的,而应在考释它的来历后再行动笔。   例如:《苏幕遮》原本是指从今天新疆吐鲁番(古高昌)传来的"浑脱"舞曲。"浑脱"是"囊袋"的意思。据说,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所以唐人又称之为"泼寒胡戏"。表演者为了不使冷水浇到头面,就戴上一种涂了油的帽子,高昌语叫"苏幕遮",因而乐曲和后来依曲填出的词就被称为《苏幕遮》了。有人将它译成"Screened By Southern Curtain".就是没考虑到它的来源而望文生义译出来的,尤其是"Southern"一词不知从何而来。据此,我以为直译成"Oiled Hat"未免太俗,不如译成"Water-bag Dance"。这样既点明了是舞曲,又可使读者领略到舞蹈的内容和形象。   《菩萨蛮》据考证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摩国的乐曲,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来的。唐苏鹗从《杜阳杂编》说:"大中(唐宣宗年号)初,女蛮国贡双龙犀……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人亦往往声其词。"可见《菩萨蛮》中的菩萨与我们的佛祖菩萨(Buddha或Buddhist Idol)并无关系,词牌的意思是"象菩萨似的蛮国人"。有人将其译成"Buddhist Dancers",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为形容词"Buddhist"是"佛的,佛教的"意思,译回成中文就是"佛的舞者",佛教中有没有舞者尚且不论,光意思就南辕北辙。如译成"Dancers Like Buddha"或"Buddha-like Dancer 还勉强过得去,或干脆译为"Song Of The Country Norm",既简单又明了,只是失去了菩萨这个形象。   又如《念奴娇》,念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一著名歌妓,玄宗时常诏见命歌,曲名本此。如果不知此曲底里,将它译成"Dreaming Of Her Charm"那就令人捧腹了。有人将它译成"Charm Of A Maiden Singer,"歌手"和"娇"都译出来了,可我认为Maiden一词用得不恰当。"Maiden"一词在英文中是"处女"或"未婚女子"的意思,把它用在古时的歌妓身上未免太圣洁了,不如去掉"Malden",译成"Charm Of A Singer"。"Charm"多指女子的妩媚,所以大可不必担心读者会弄错。"Singer"的性别。从这个意义上讲,"Maiden"也可删去,当然若将其换译成"Woman"也未尝不可。这里还牵涉到专有名词的译法,"念奴"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尚且陌生,更不用说外国人了,译出来也不一定知道,反而妨碍意思的理解,故此处可撇下不管,用"A Singer"代替即可。类似的情况都可如此处理:如《昭君怨》就可译成"Lament Of A Fair Lady"。也可用加注的办法,如《虞美人》就可译成"The Beautiful Lady Yu",这样外国人就知道是一个姓虞的美人了。 
    ●《打开话匣子(上)》:      在美国交朋友, 除了基本的语言学习, 最大的的困难恐怕是在如何克服心理方面的恐惧。 其实很多问候应对的话并不难, 可能都是你早已经认识的字, 只要你平常多准备准备, 有机会可以表现一下你友善的一面喔!   ▲1. What’s up? 怎么样了? A: Hey man, What’s up? A: 嘿! 怎么样了? B: Nothing much. B: 没什么 “What’s up?” 并不是「什么在上头的意思?」。它和 “How are you doing?”、 “How’s it going”、 “What’s new?”....等等, 都是美国人很常说的寒暄语。如果你懒得讲, 或许真的没发生什么新鲜事, 就回答 “Nothing much.”吧! 很有用的话喔! (我是指“What’s up?”这句话。) ▲2. 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见了。 A: Hey, long time no see. How have you been? A: 嘿! 好久不见了。 近来可好呀? B: So so. B: 马马虎虎! 好玩吧! 就像中文一样。 注: 据苜蓿子小姐说, “Long time no see.” 应是从中文来的。 (10/06/99) 【的确,Long time no see.这句话是中国人发明的美语,只是这么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也就约定俗成,成了一句标准的美语了。大家从这里也可以了解到一些学习语言的规律吧,先别管他什么道理,说的多了,自然就接受了。 海泓注】 ▲3. I have heard a lot about you. 久仰大名 A: I’ve heard a lot about you. A: 久仰大名 B: Good things, I hope. B: 希望是好事! 初见面的问候语其实还有不少; 像“How do you do?”、“Howdy” (中西部用语) 都是「你好吗?」的意思。 ▲4. You look great today. 你今天看起来很好(有精神、好看等)。 A: You look great today. I love your new haircut.. A: 你今天看起来很好看。我很喜欢你的新发型。 B: Oh, yeah? Thank you. I like it, too. B: 真的吗? 谢谢。我自己也喜欢。 美国人是从不吝啬赞美人的, 因为他们的赞美常是发自内心的, 总让人听起来也很舒服。在美国交朋友, 不妨从「赞美别人」开始吧! 除了“good”、 “great” 外, 你还可以用 “wonderful”、“fantastic”、“terrific” 等。 ▲5. No kidding? 不是开玩笑的吧? A: I can finish two large pizzas in 10 minutes all by myself. A: 我可以一个人十分钟内吃掉二个大比萨。 B: No kidding? B: 真的啊? 这里的“No kidding?”也可说成“Are you serious?”、“Really?”、“Are you kidding me?”之类的话。 ▲  6. into ... 热衷; 喜爱(人、事) A: Hey, there’s very good Thai restaurant down the street. Would you like to go? A: 嘿! 这里在过一点有一家很棒的泰国餐厅喔! 你想不想去呢 B: Well, actually, I’m not really into spicy food. Can we try something else? B: 嗯...实际上, 我并不是很喜欢辣的食物。我们可以试试别的东西吗? “into something” 是对某事「有兴趣」、 「喜欢」的意 思。好比 “I’m into fishing lately.”(我近来对钓鱼有兴趣。) “spicy food” 就是的辛辣 (hot ) 的食物。美国人中很多怕吃辣的东西。很多异国风味 (包括中餐)到了美国都要调整一下口味。原本较辣的东西, 都会改为所谓的「微辣」(mild)。 【其实美国的东西到了中国也是一样的,也的适合咱中国人的口味。最明显的就是肯德基的“香辣鸡翅”了,我想在美国不会有这么hot的肯德基吧! 海泓注】 ▲7. What are you up to? 最近忙什么啊? A: I haven’t seen you around lately. What are you up to? A: 最近都没看到你。 忙什么呢? B: I’m working two jobs right now. It’s killing me. B: 我现在做二份工作。把我累死了! “It’s killing me.” 是表示某事很折腾人的意思。如“Her singing is killing me.” 她的歌声(很恐怖)简直要我的命! ▲8. You flatter me. 你过奖了! A: Gail. I saw your art show last night, and I must let you know how amazed I was by your incredible accomplishments. A: Gail, 我昨天参观了你的美术展。 我一定要告诉你我对你的卓越成就感到多么惊讶。 B: Oh, you flatter me. B: 哎呀, 你真是过奖了! 美国人从不吝啬夸奖别人。他们夸赞的话, 也往往让人听了飘飘然。重要的是, 他们通常是发自内心的。我觉得他们这种能够欣赏别人优点的性格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 【这么看来flatter可不像国内一些书籍上所翻译的“奉承,说好话”这类的贬义,我们有些中国人特别喜欢窝里斗,看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只要一flatter,必是另有所图。 海泓注】 ▲9. alive and kicking (活得)好好得 A: How is your boyfriend doing? A: 妳的男朋友好不好啊? B: Still alive and kicking. Thank you. B: (他)活得好好得! 谢谢。 因为还能踢来踢去, 表示还很健康。好记吧! ▲10. I got you. 我懂你(的意思)。 A: I don’t get you. Your dad wanted to give you a Porsche and you turned him down. What were you thinking? A: 我真不懂你。你爸爸要给你一部保时捷, 你还拒绝他。你在想什么啊? B: He can buy me a car but he can’t buy me. B: 他可以买车给我, 但他不能买我(的心)。 “I don’t get you.” 里的 “get” 是 “understand”(明白、了解) 的意思。 “turn down” 是「拒绝」的意思。  
    ●《打开话匣子(下)》:      ▲11. Beats me! 把我考倒了; 我也不懂 A: Do you know why a jerk like Todd gets all the pretty girls? A: 你知道为何像 Todd 这种没人品的人的女朋友的都那么漂亮呢? B: Beats me! B: 莫宰羊(台语) “Beats me!” 是「我也不懂」的意思。 「我不懂」还可用“I have no idea.”、“I can’t understand.”、“I don’t dig it.”。 “jerk” 是「人品差」的人。 ▲12. something like that 像...之类的 A: Time for dessert? A: 点心时间了吗? B: Yeah. Do we have cheesecake or something like that? B: 嗯! 我们有没有 cheesecake 还是(cheesecake)之类的东西? 美国人蛮喜欢在饭后来点甜的东西。常常饭后就回来一句“Time for dessert?”。 “something like that” 是蛮好用的一个词组。好比有时候碰到我不是很肯定一个英文字的用法, 我会举个情况, 然后问朋友那样用对不对。如果我的答案够接近 , 对方常常会回答: “Yeah, something like that.” (对!差不多就是这样。) ▲13. Cool! 很棒!; 很好! A: This is the painting that I was talking about. What do you think? A: 这就是我跟你讲的那幅画。你觉得怎么样? B: Cool! I love it! B: 哇! 真棒! 我好喜欢啊! “It’s cool.” 跟“It’s neat.” 都是「很棒、 很好」的意思。 美国人在很多与感觉有关的字都用的比我们强烈许多。不了解这一点, 有些东方人会被误解为「冷漠」。如果老外给你看他的作品, 你告诉他你喜欢 (I like it.), 在他耳里听到的就变成 “It’s all right. I don’t really like it.” (还好了, 我并不是真的很喜欢。) 这不是一个要不要讨人欢喜的问题, 而是个入境随俗的问题。 ▲14. That’s good for you. 对你是一件很好的事! A: I’ve decide to go back to school for some training in programing. A: 我决定再回学校修点程序设计的课。 B: Good for you. When would you like to start? B: 不错啊! 打算什么时后开始呢? “good for you” 是用在听到某人(将要或已经)做一件对他自己有益的事时, 所表示「认同」的话。好比一个从来不运动的人告诉你, 他要开始每天运动了, 你就可以回答“Good for you!”。 ▲15. I’ve got to go. 我(有事)得走了! A: I’ve got to go. It’s nice talking to you. A: 我得走了。很开心跟你讲话。 B: Same here. I’ll see you. B: 我也是。再见。 “I’ve go to go.” 也可以用来结束一段在电话对答。通常说完“I’ve got to go.” 后会跟对方解释原因。 “Same here.” 是表示自己的感觉也是一样。 ▲16. Check this out! 告诉你喔!; 看看这个东西! A: Check this out! I just now got a call asking about the bike ad I put in the newspapers. A: 告诉你喔! 我刚刚接到一通询问有关我放在报纸上的那个脚踏车广告。 B: You mean somebody’s actually interested in that rusty old bike? B: 你是说, 真的有人对那部生锈的旧脚踏车有兴趣啊! “ad” 是“advertisement” 的简称, 在口语里面常见到。 “Check this out!”也是句蛮常用的句子。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 或要对方看一个东西的时候, 就可以用这句话来引起他的注意。当作「告诉你!」时, 用法跟“Guess what?”、“You know what?”、“You know something?”等的用法都差不多, 都是一些没有真正实际的意思的一些类似发语词的句子。 ▲17. Count me in 把我也算进去; 我也要参加入 A: Jessica and I are looking for a good gym to join. Do you think you’d be interested, too? A: Jessica 跟我正在找个好的健身房来加入。你我没有兴趣呢? B: Why not? Count me in. B: 怎么会没有呢? 把我也算一份! 年轻一点的美国人中有不少喜欢上健身房, 让自己练出一些肌肉来。 尤其是男孩子, 如果练出个所谓的「洗衣板般的腹肌」(washboard abs), 是会引起很多女生的尖叫的。「运动」除了用“exercise” 这个字外, 还可以用“work out”来表示。实际上在一般的日常对话里, 用 “work out” 的机率还大过 “exercise” 哩! “exercise”反而是像医生之类的比较会用。如果要表示自己一个礼拜运动三天, 就可以说:“I work out three times a week.”。 “count me in” 是「把我也算进去!」的意思, 也是蛮好的一个词组。毕竟 很多时候要和新认识的朋友熟络起来, 是要靠一些共同参与的活动来培养的。那么“Count me out.” 应该是「我不想有份」的意思啰! 不过我想 “Count me out!” 还是用来对比较熟一点的朋友说吧! 不然听起来是不是比较无礼呢? 还是宛转地拒绝比较好一点喔! 【看到这里,今天下午我也得到健身房去了,不能老是呆在电脑前。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嘛! 海泓注】 ▲18. Any time 不客气; 有事尽管开口 A: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I really appreciate it. A: 谢谢你的帮忙, 我真的很感谢。 B: Any time. B: 不客气! 当别人向我们道谢时, 我们除了可以用“You’re welcome.”(不客气!)外, 还可以说“Sure.”、“You bet.” 或“You bet you.”等等, 都有「哪里!」、「应该的」的意思。也有人会用“Any time.”, 意思是「不客气! 有事随时开口。」的意思。可以把它想成是“Any time you need anything, just let me know. You're very welcome.” ▲19. Good luck to you ! 祝你好运(顺利)! A: I have a job interview with Nintendo tomorrow. A: 我明天跟 Nintendo 公司有个工作面谈。 B: That’s wonderful! Good luck to you. I’m sure you’re going to do extremely well. B: 那真是太好了!祝你顺利! 我相信你一定会作得很好的。 “Good luck.” 是蛮好用的一句话。像是朋友要找工作、找房子, 都可以用这句话。好比“Good luck to you on the test.”就是「祝你考试顺利!」的意思。 ▲20. Stay in touch. 保持联络! A: It’s getting late. I’d better get going. A: 晚了。我该走了。 B: All right. Stay in touch and take care of yourself. B: 好的! 保持联络, 好好照顾自己。 “stay and touch”跟“keep in touch”都是「保持联络」的意思。
    ●《我爱背单词》: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为英语而疯狂,经常在夜里睡觉时,扯着被角,一边想着可爱的单词,一边偷着乐。同舍的人问我乐啥呢?我说,背单词呢。这可能不大容易被人理解,要在以前,我也会说,背单词有啥可乐的?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会说,即使太阳失去光芒,星星不再出现,山川变成了平壤,河流不再流淌,花儿不再芬芳,但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我爱背单词。呵呵,我可不是想讨打。   这样吧,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我就把自己背单词的一点小得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背单词,首先要做的当然是选择一本好的单词书了,这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关于单词书的选择,我为大家提供这样几个参考标准:   ▲1. 不要太厚!要知道,越厚的书越容易打击读者的积极性,而且读这样的书,往往周期拖得非常长,这样就难免看了后面忘了前面。而且一本好的单词书,并不要求是面面俱到的,要面面俱到,你买本英汉大辞典好了。   ▲2. 适合自己的水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一本单词书有三四成都认识的话,背起来就相当容易;而如果有七八成需要第一次记忆的话,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挑选一本适合自己的词汇书就显得格外重要。比方说,你要考研,但是背考研的词汇书感觉比较困难,不妨先背基础一些的词汇书,循序渐进要比一口气吃成胖子好得多。  ▲ 3. 单词释义正确,且有相应的例句。对于考研来说,掌握单词的中文释义就完全足够了。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相同中文释义的单词,就比较容易混淆。这样就必须有相应的例句来帮助你记忆它的用法。例句并不要多,一句足够。当然,例句的作用不止于此,对于记忆单词来说,例句还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这将在后面讲到。  ▲ 4. 最好能提供比较容易的记忆方法。记忆单词是比较枯燥的工作,如果能够找到一些比较有趣的记忆方法,它可以变得相当可爱。   综合以上,我推荐给大家这样几套词汇书:刘毅的Vocabulary系列,马德高的星火词汇书系列,俞敏洪的GRE词汇精选系列。   挑选好了适合自己的词汇书,现在就到了最关键的问题了:怎样一个背法,才能既轻松又有趣呢?   ▲1. 大声朗读出来。识记单词的方法主要是掌握发音,因为绝大多数的单词是可以听音写出来,不规则的单词很少。可以这么说,如果你记住了单词的发音,再看过3遍,就可以拚出80%的单词,这一点也不夸张。一些同学没有体会到这一点,他们背单词的方法就是一本书、一叠纸和一根笔,狂练拼写。显然,这样做既枯燥又低效。记住,要背单词,第一的要决就是把它读出来,不管你的发音怎样,只要你知道那样的发音对应的是怎样的拼写就够了。  ▲ 2. 结合语境(Context)。要真正的掌握单词,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可能达到。李扬.克立兹疯狂英语学习法就一直强调:孤立背诵单词几乎是徒劳无功的!人和人交往的最基本单位是句子,而不是单词。一些同学跟我说,他们背了很多单词,但是做单词题目还是没信心。我想,他们存在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光背单词的中文释义,而忽视了单词使用的具体语境。   那有些人可能又会说,背中文释义已经够累了,再加上背例句,那岂不是更麻烦?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背例句远远要比单纯地记忆单词要容易的多。就好比说,第一次见到一个人,你要马上记住他的面容不大容易(至少对我来说很困难:)),那我们往往采取这样的办法:就是用心记住他的发型、服饰和一些相关的特征(比方说,他经常带一条花斑狗:))。这跟通过语境来掌握单词是一个道理:通过语句或者短语来记忆单词,是最有效也是最轻松的手段。 ▲3.结合听磁带。听磁带的记忆方法,简单来说有这样的几个优点:首先,不管你在干什么,耳朵总是经常闲着,这时候就可以听听磁带,可以说对其他事件有相当好的兼容性;其次,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最后,不易疲劳。   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先背书,背个三四分熟,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反复的听磁带来强化记忆。现在,有的单词书配有磁带,有的没有;其实自己就可以录这样的磁带。我背俞敏洪的GRE词汇精选(97版)的时候,没有磁带,就自个儿录了六盘磁带:挑自己不熟的单词,念一遍、然后念中文释义,对于拼写不合规则的单词,再把拚写念一遍,中间再留一些空白以加强记忆,这样,一个单词差不多八九秒钟就过去了。一面磁带可以念将近200个单词,也就是说,听半个小时的磁带,你就把200个单词又复习了一遍。这几盘磁带是我随身必备的物品,我几乎是走路听、坐车听、吃饭听、睡觉的时候还听。我同学很奇怪我每天没头没脑听的是些啥,就问我,我告诉他们是李扬•克立兹,他们拿过去听了听,居然还信了,一个说,没想到李扬•克立兹还出GRE词汇的磁带;另一个说,好像李扬•克立兹的发音不是很准?(我faint)   关于听磁带背单词,还要强调两点:一是一定要先背书,把书背个三四分熟再听磁带,这样才会有效果;二是这样的记忆方法可能使你对单词的发音非常熟悉,但对于单词的拼写不大敏感,所以一般过一个礼拜,就要坐下来,一边听磁带,一边看书,再一边把不熟悉的单词在纸上拼写出来。  ▲ 4. 每天大剂量地记忆。有的同学觉得一天背个50个单词已经很不错了,但我要说,这还不够,一天至少要背100个。怎样的背法呢?每天抽出两个固定的时间段,每个大约一个半小时,专门进行词汇的记忆。这对于词汇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是绝对有效的方法。因为背单词非常讲究一个周期,一天背50个,3000词的一本书就要背两个月,这就难免看了后面忘了前面;而如果你一天能背150个,20天就可以搞定它了。这两个时间段可以这样安排:第一个时间段专门背新词,第二个时间段则用来温习刚刚背的新词和定期需要复习的已经背过的单词。   ▲5. 掌握常见词根词缀等构词元素。英语单词是很有章法的,跟我们汉字的造字法是一样。这里,套用我的一位朋友的话,英文单词是非常有美感的东西,用心体会,你会发现其中的乐趣的。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单词,magniloquent,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如果知道magn(i) = big, great(大)、loqu = language(语言、话)、-ent是一个形容词后缀,那应该可以猜到这个词的意思:夸张的。   第二个单词,malodorous,其中的词根和词缀:mal = bad, evil(不好的),odor 就是气味,还有-ous是形容词后缀,那它的意思就是"有臭味的",引申为"不合法的(illegal)"。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就象我们见到这样一个汉字:孬,就知道是"不好"的意思一样。   就考研来说,需要掌握的常见词根词缀并不多,所以值得花时间做一下这个工作。具体的掌握方法其实也不难:不一定专门找一份词根词缀表来背,那是相当乏味的,只要在背单词的过程中,留意一些常见的词根词缀再用心记一下,保证下次在另一个单词中见到它时认识就可以了。   ▲6. 把已学过的单词和生词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扩充词汇的手段,也是巩固词汇记忆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有很多的单词可能形近、或者音近、或者义近,这样就容易产生混淆,而我们恰恰又可以通过把这些词汇放在一起,从而把他们真正记住并区分开。还是通过举例来说吧:   第一个单词,maim(v.使残废),可以看出来,它和我们熟悉的main(主要的)形近。那我们就可以通过main 来联想maim,记住"主要的,使残废",就记住这个单词了。   第二个单词,reverie(幻想),和revere(尊重)形近,也可以放在一起记忆:尊重幻想。   第三个单词,grate(v.磨碎,使人烦躁),和单词great(伟大)音同, 就可以通过great 来联想grate,记住"伟大磨碎"就行了。   第四个单词,rein(n.缰绳,v.控制),和rain(雨)音同,可以通过"雨中缰绳"来记忆。  ▲ 7. 采用分割单词或者利用谐音来记忆,这就是我所谓的"邪门方法"了,也是背单词的乐趣之一。可能有些人对这种歪门邪道非常不屑,但是为了能记住单词,也就"无所不用其极"了,这也可以算"黑猫白猫"理论的一个推论吧。   单词的分割,就是不管它是不是词缀,如果把它拆开容易记,那当然拆它没商量了。还是举几个例子比较容易理解:   第一个单词,sloop(小帆船),可以拆成s + loop ,可以这样记 small(小)+ loop(圈) = sloop(小帆船)。   第二个单词:kinetic(运动的),可以拆分成 kin(亲戚) + net(网) + ic ,可以这样记"亲网运动的"。呵呵,是不是有些无厘头?不过关键问题是,你记住了这个单词。   第三个单词:leaven(发酵剂,影响力),可以拆分成 leave + n ,记住"离开n 就影响发酵",就记住这个单词了。   第四个单词:incandescent(白热的,热烈的),可以拆分成 in(不)+ can(能)+ descent (降下)。那就可以这样记:不能降温下来--可见白热化的程度喽。   谐音记忆单词,也是比较极端的技巧。这里也通过举例来说明吧:   第一个单词,gollop(v. & n.大口吞咽),它的发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乐高",哈哈,跟"大口吞咽"还算搭得上边。是不是很有趣?   第二个单词,pariah(贱民,被社会遗弃者),发音象"泼赖",意思也差不多。记起来是不是很容易?   第三个单词,pectoral(a.胸部的,胸的),谐音是"拍可疼呢",好记吧。   这里介绍的邪门方法,完全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见到一个单词的联想可能千差万别,你要做的就是怎样用自己的方法来达到记住单词的目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需要提醒大家:以上提到的前5种方法是背单词的基本方法,而6、7则是辅助记忆的方法。所以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一心想着走旁门左道,这样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具体我就不说了,你要是试过的话,别忘了告诉我:)。   好了,关于背单词的心得,我已经和盘托出了。最后要说的是:这样记住的单词仍然很容易遗忘,所以要和它们保持亲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常去接触它们,就是要经常翻词汇书、做词汇练习和阅读练习。套用一句广告词,我们的目标是:没有生词! 
    ●《网络聊天英语》: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 尽快 ▲BF: Boyfriend 男朋友 ▲GF: girlfriend 女朋友 ▲BTW: By the way 随便说一下 ▲BBL: Be back later 稍后回来 ▲BRB: Be right back 很快回来 ▲CU: See you 再见 ▲CUL: See you later 下次再会 ▲DIIK: Damned if I known 我的确不知 ▲DS: Dunce smiley 笨伯 ▲FE: For example 举例 ▲FTF: Face to face 面对面 ▲FYI: For your information 供参考 IAE: In any event无论如何 ▲IC: I see 我明白 ▲IMHO: In my humble opinion 依愚人之见 ▲IMO: In my opinion 依我所见 ▲IOW: In other words 换句话说 ▲LOL: laughing out loudly 大声笑 ▲NRN: No reply necessary 不必回信 
    ●《Email中的“笑脸符号”:-)》:        写电子邮件给朋友时,要怎样才能让他们看到你的“笑容”呢?使用“笑脸符号”吧!在公事信件中通常避免使用表情符号。但是在朋友往来的信件中,它们可是相当普遍的!它们可利用电脑键盘上的特殊符号及标志表现。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表达心情的表情符号。 ▲:-) 微笑 ▲;-) 眨眼笑 ▲:-‖ 生气 ▲:-( 难过 ▲:'-( 哭 ▲:-)) 非常高兴 ▲:-D 咧嘴笑 ▲:-* 亲一下 ▲:-0 哇!或是我很意外 ▲:-P 伸舌头 ▲:-/ 困惑的 ▲=:O 受到惊吓(头发都直起来了) ▲:-'| 我感冒了 ▲>:-< 非常生气
    ●《GAP的种种》:           像generation gap这样的gap组合词,在英语里还有好几个,“代沟”出现得稍迟一点,但其流行程度却后来居上。    gap组合词的始祖恐怕是missile gap了。此一词组创于一九六○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用来表示美、苏两国火箭武器力量的均势已被打破,苏联已开始占优。故此,missile gap可译为“导弹力量差距”。gap在这里不译为“沟”,否则会使词组的含意不明确。    missile gap流行开去之后,几个模仿此结构的新词组以陆续出现。它们包括news gap,production gap,culture gap,development gap和communication gap。    news gap指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与地区之间由于某种关系而致彼此的消息不能正常传送。这就是一般所谓“新闻差距”。    production gap指两个国家、地区或集团企业的某一类生产中存在的差距也可以指某类产品的各部件生产不配合,一些快时一些慢,某种多时某种少。故此production gap通常译作“生产差距”。    culture gap上社会上各阶层的人士因所受教育不同,知识水平自然存在着一道鸿沟。因此,这两个(或更多)阶层的人士所接触的事物,所喜爱的东西必然也各不相同,思想和认识都会有很大差异。这一种情况,就是所谓culture gap,亦即“文化沟”。此外,不同国家的人民或不同的民族的文化  之间的差异,也称为“文化沟”。    不同的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在各方面的发展上总是有快有慢的。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如美国、西德和日本等国家,和亚、非、拉三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个差距若以年份计算,可能达到数十年以至达到数十年以至上百年以上。把这差距缩短,是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在英文里,这种“发展差距”或“发展沟”称为development gap。    gap 的家族中另一个新成员。是和generation gap(“代沟”)同期出现的credibility gap。这是流行于美国政坛一个术语,中文可译为“信誉沟”。所谓“信誉沟”是指政府领袖在有关公共事务上的声明和主张。与他的实际行动上的差距。若言行一致的话,credibility gap 便不会存在。若这个领袖只是开空头支票,而永远不兑现的话,那么这种“信誉沟”越大,领袖  与政府的信誉就越低。    gap的组合词出现到今只不过短短的十多年,但是由于含意明确,易记易懂,故此很受欢迎,其家族也逐渐壮大。不单如此,这些新的组合词还在广泛的应用中获得新的意义。以下是generation  gap的一个引申用法:Thus the generation gap between computers inside and outside eastern Europe seems likely to be perpetuated.(摘自《美国科学》)这里面的generation gap当然不再是“代沟”,而是指电脑的“技术差距”。来源 中青英语 
    ●《动物名词及其文化喻意》:      日常生活中,人一般不能与动物相提并论,但语言中却有不少借动物的特性来形容人的特性的词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比喻性表达法往往因语言、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 下面,我们比较一下英汉语言中同一动物名词的不同喻意。 ▲1.cat(猫) 俗话说“猫有九命”,这是汉语的说法。此外,中国人常戏称嘴馋的人为“馋猫”。 cat在西方是人们宠爱之物(pet),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英语俚语中,cat的含义为a spiteful or unpleasant woman(心地恶毒或令人讨厌的女人)。照此看来,似乎是中国的猫可亲,西方的猫可恶了。 ▲2.dog(狗) 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个人”。如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又如:a gay dog(快活的人、好玩的人)。 但dog也有形象不佳之时。如:dog eat dog(注意eat为原形),意指“人们自相残害”;同样,a dog in the manger喻“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在汉语里,尽管狗在某些地方也为宠物,但“狗”的形象总是不雅,因而用来指人时多含贬义。如“狗咬狗”、“哈巴狗”、“走狗”、“狗仗人势”、“癞皮狗”等等。 ▲3.pig(猪) pig所受待遇可谓最糟,人们总是一边吃猪肉(pork),一边又对猪恶语相加。 汉语里,猪集“懒、笨、馋”于一身,借此喻人具有刻毒之意,其用语不胜枚举。 英国人也给pig以丑恶的形象。a pig意为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贪婪、肮脏或无礼貌的人)。注意,最后一喻意似乎未进入汉语。 ▲4.rat(鼠) 汉语中的“胆小如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及“鼠辈”等词语,皆有“畏琐、卑微”及“心胸狭窄”等含义,可见鼠在汉语中简直一无是处。 作为俚语,英语的rat指人时喻意与汉语稍有出入,但也含贬义:a rat即a person who behaves selfishly(自私的人)或a person who is disloyal(不忠的人)。 ▲5.ass(驴) 汉语有“笨驴”之说,用来指人,则表达“愚、笨”之意。 英语同汉语在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an ass意为a foolish person(傻瓜),同义语还有donkey,但常用来指小孩。 ▲6.bear(熊)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熊的形象一般是“行为缓慢”,因而具有“呆傻”之态;指人时常有“熊样”之说;目前形容股市不景气乃称“熊市”。 但英语用bear指人时,则为a bad-tempered or bad-mannered person(粗鄙之人、鲁莽之人);另一习惯用语be like a bear with a sore head则表示“脾气暴躁”。 ▲7.lion(狮) 百兽之王狮子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一点是相通的,即“勇猛”,借此喻人时,汉语有“勇猛如狮”之说;英语也有习语as brave as a lion。 在英语中,a lion亦用来指“名流、社交场合的宠儿”。 ▲8.rabbit(兔) “兔”在中国人心中可谓形象复杂,有好的一面,如“形如脱兔”(喻快捷);也有差的一面,如“狡兔三窟、兔子尾巴长不了”。后者用来形容人时则分别暗示“狡猾”与“难以持久”之意。 对英国人来说,rabbit的形象亦不美。不过用来指人时,所取喻意同汉语大相径庭:a rabbit意为a person who plays a game badly(蹩脚的运动员———尤指网球运动员);与中国兔子不同的是,西rabbit一出场就显得“窝囊”。
    ●《品牌中的英语含义》:    ▲  雪碧(饮料)Sprite小妖精,调皮鬼 ▲乐百氏(饮料)Robust健壮的 ▲金利来(领带)Goldlion金狮子 ▲司麦脱(衬衫)Smart潇洒的 ▲舒肤佳(香皂)Safeguard保护者 ▲纳爱斯(香皂)Nice美好的 ▲英克莱(自行车)Incline喜爱 ▲四通(打字机)Stone石头 ▲汰渍(洗衣粉)Tide潮流 ▲雷达(电蚊香)Raid袭击,搜捕 ▲飘柔(洗发水)Rejoice欣喜 ▲立士洁(卫生纸)Luxury奢侈品 ▲富绅(衬衫)Virtue美德 ▲神浪(服装)Sunland太阳地 ▲苏泊尔(压力锅)Super特级品 ▲天能(领带)Talent天才 ▲爱多(无绳电话)Idle闲着的 ▲雅戈尔(衬衫) Younger更年轻的 ▲美登高(冰淇淋) Meadowgold金草地 ▲耐克(鞋)Nike胜利女神 ▲捷安特(自行车)Giant巨人
    ●《关于fish(鱼)》:      提起fish,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指“鱼”,实际上它的用法并非如此简单。fish用作可数名词指“鱼的条数”时单数和复数形式相同(two fish两条鱼),指“鱼的种类”时复数形式才为fishes(two fishes两种鱼);fish用作不可数名词时无复数形式,应作“鱼肉”解(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随便吃些鱼。);fish用作动词时,它的含义又与“钓(捕)鱼”有关(go fishing去钓鱼)。 在英语口语里,fish还常常被用来指“人”,类似于汉语里的“家伙、东西”等。如:a poor fish(可怜虫),a big fish(大亨),a cool fish(无耻之徒),a strange fish(奇人、怪人),a loose fish(放荡鬼)等。但必须注意的是,fish用来指人时形象虽然鲜明,但往往含有贬义。 由fish构成的习语也非常生动有趣。如:fish in the air本意为“空中钓鱼”,喻指“方法(向)不对而达不到目的”,相当于汉语中的成语“缘木求鱼”。又如: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喻指“如鱼离水、感到生疏”,feel the fishes喻指“葬身鱼腹;晕船”。 含fish的一些谚语更加赋有哲理性。如: 1.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门弄斧。(原意为:决不要教鱼游泳。) 2.The best fish smell bad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久居别家招人嫌。(原意为:鱼过三天就要臭。) 3.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原意为:捉鱼不要怕鞋湿。) 4.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ame out of it.纵然失去一个机会,不愁没有其他机会。(原意为:海里的好鱼是取之不尽的。) 来源 中青英语 
    ●《妙趣横生的英语单词 看见英语单词头不大》:      不时听有人讲:“我一看见英语单词头就大,叫我学英语实在是赶鸭子上树。”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公众性错觉和误解。可能是最初不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败坏了你学习的兴致,进而扭曲了你对英语的态度。其实,学习和研究英语词汇是其乐无穷的事情,有时甚至忘了窗外的世界,以致于不知今夕何年。首先,妙趣横生的发音 英语中有很多叠声词(组),复合词或词组前后发音相近,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Tit for tat:针锋相对 ▲Tweedledum and tweedledee:半斤八两 ▲hum and haw:表示犹豫或支吾的嗯嗯呃呃声 ▲cling-clang:叮当作响,铿锵声。▲rat-tat, rat-a-rat, rat-tat -tat:(敲门的)砰砰声。▲Flip-flop:啪嗒啪嗒地响(动)▲Zigzag:弯弯曲曲▲Hotch-potch:大杂烩▲Criss-cross:纵横交错▲Helter-skelter:慌慌张张▲Shilly-shally:犹犹豫豫▲Chit-chat:拉呱▲Dillydally:磨磨蹭蹭▲Tittle-tattle:嚼舌头,搬弄是非▲Higgledy-piggledy:乱七八糟▲Walkie-talkie:步话机▲Job-hop:跳槽▲其次,妙趣横生的词形▲有些单词正看、反看都有意思,越看越有意思,越有意思越想看。因为英语单词只能横向变化,没有上下结构, 故叫妙趣“横”生。如: live倒过来就是evil。 可见“生活”不能颠倒,颠倒过来就是“罪恶”——俨如警世通言!又,鼠辈造反(猜一英语单词)。谜底是star。因为star从后往前读,正好是rats。英语中有不少单词左右有讲,堪称翻然成趣。 ▲Are--------- era(时代);bin(贮藏器)----- nib(笔尖);but ------ tub(盆);deer(鹿)----- reed(芦苇); door----- rood(十字架);doom(注定)----- mood(心情);deem(认为)----- meed(适当的报答); dot(点)----- tod(狐);evil(罪恶)------ live(生活);God----- dog;gnat(小烦扰)----- tang(强烈的味道);gulp(吞)-------plug(插座);gut(内容,实质)----- tug(猛拉,苦干);keel(船的龙骨)------leek(韭葱);loop(环)----- pool(水池);loot(赃物)----- tool,meet---- teem(充满,涌现);nip(呷)------ pin(大头针);nod(点头)------ don(大学教师);not----- ton(吨);on---- no;pan(平底锅)------- nap(小睡);part----- trap(陷阱);pets(宠物)------- step;pots(壶)-----stop;put-----tup(公羊);rail(铁轨)------ liar(说谎者);ram(公羊)------ mar(弄糟);raw(生的)------ war;saw(锯)----- was;sloop(小型护航舰)-----pools;smart(机灵的)----- trams(电车);snap(猛咬,争购)----- pans;tap(水龙头)------ pat(轻拍);ten----- net(网);tog(衣服)------ got;tom(雄猫)----- mot(警句);tops(顶)------- spot(点);tun(大酒桶)------ nut(坚果)。 ▲再者,妙趣横生的含义 不少单词似是而非,千万不要望文生义,而误入陷阱。如: one-two 是“拳击中连击两次”,而不是一种“一二”。 Two-time是“对人不忠”,而不是一种“两次”。 In two twos是“立刻”,而不是一种“两两之间”。 Three-score是“六十”,而不是一种“三分”。 Four o’clock是“紫茉莉或食蜜鸟”,而不是“四点”。 Four Hundred 是“名流、上层”,而不是“四百”。 Five-finger是“贼”,类似汉语的“三只手”,而不是一种“五指”。 At sixes and sevens是“乱七八糟”,而 和“六”无关。 Seven-Hill City是“罗马”,而不是一种“七山市”。 Eight-ball是“老实人”,这里的“八” 和“发”无关。 To the tens是“打扮得极为华丽”,而 “数到十”。 a white day是“良晨吉日”,而不是一种“大白天”。 a white elephant是“沉重的负担”,而不是一种“白象”。 Blue film是“黄色电影”,而和 “蓝色” 无关。 Yellow book是“法国政府或议会的报告书”,而不是一种“黄色书刊”。 Green-eyed是“红眼病”,而不是“绿眼病”。 Green hand是“生手”,而不是“绿手”。 Green horn是“新移民”,而和 “牛羊的角” 无关。 White lie是“善意的谎言”,而和 “白色” 无关。 Green back 是“美圆”,而不是“绿毛龟”。 Yellow back 是“法国廉价小说”,而不是“黄背”。 Green line是“轰炸线”,而不是“绿线”。 Green room是“演员休息室”,而不是“绿色房间”。 White room是“绝尘室”,而不是“白色房间”。 Green house是“温室”,而不是“绿色的屋子”。 White house是“白宫”,而不是普通的“白房子”。 White smith是“银匠,锡匠”,而不是“白人史密斯”。 Black smith是“铁匠”,而不是“黑人史密斯”。 Chocolate drop是蔑称的“黑人”,而不是“巧克力滴”。 Black tea是“红茶”,而不是“黑茶”。 Brown sugar是“红糖”,而不是“棕糖”。 Green power是“金钱的力量”,而不是“绿色国家”。 firefly是“萤火虫”,而不是一种“苍蝇”。 dragonfly是“蜻蜓”,而不是一种“飞龙”。 Lady bird是“瓢虫”,而不是一种“太太鸟”。 Dragon’s teeth是“相互争斗的根源”,而不是一种“龙齿”。 Talk fish是“吹牛”,而不是“谈马”。 Morning glory是“牵牛花”,而不是“早晨的光荣”。 Lead pencil是“铅笔”,它是“石墨”做的,而和 “铅(lead)” 无关。 Silk worm是“蚕”,既不是“寄生虫”,也不是“可怜虫”。 Cat gut是“羊肠线”,而和 “猫” 无关。 Barber’s cat是“面黄肌瘦的人”,而不是“理发师的猫”。 Cat’s eye 是“反光路丁”,而不是门镜“猫眼”。 Cats and dogs 是“杂物,价值低的股票”,而不是门上的“猫和狗”或“狗事猫事”。 Rain cats and dogs是“大雨倾盆”,而不是门上的“下猫和狗”。 Prairie dog是“草原鼠”,而和 “狗” 无关。 Lucky dog是“幸运儿”,而不是“幸运狗”。 You dirty dog. 是“你这卑鄙的家伙”,而不是“脏狗”。          
    ●《美国口语惯用语句拾零》:      ▲1、 You are a dreamboat. 你是位(异性所追求的)理想人选▲2、 You are such a dish. 你是个绝色美人▲3、 I've been dying to meet you. 我非常非常想见到你▲4、 Every time I see you, you leave me out in the cold. 每次我见到你,你都不睬我▲5、 I only have eyes for you . 我只在意你▲6、 I'd do anything to see you crack a smile. 为了博得你的一笑,我情愿做任何事▲7、 You swept me off my feet. 你使我神魂颠倒▲8、 You don't have a care in the world. 你不知人间烦恼为何物 ▲9、 I'm still trying to get to second base with you. 我仍旧试着想和你发展到‘第二阶段’(在美国,first base 指拉手,接吻,second base 指抚摩等,third base 指做爱)▲10、If you don't want to lose me, you'd better lay it on the line. 如果你不想失去我,就最好一五一十地告诉我吧 ▲11、Tell me your story, I'm all ears. 告诉我你的故事,我洗耳恭听▲12、Someday, when your ship come in, you'll build your dream house. 总有一天,当你有钱时,你会建造你梦想的家▲13、I hope your idea takes wing. 我希望你的想法成真▲14、I wish that you would put your cards on the table. 我希望你干脆把话挑明▲15、Have you ever seen your old flame? 你还见过你的旧情人吗▲16、If the shoe fits, wear it. 如果是真的就承认吧▲17、This experience will make me show my true color. 这种经历将使我暴露我的本性▲18、I have a bottomed-down mind. 我是个没有什么独到见解的人▲19、I have no direction, I just get wherever the wind blows. 我没有方向,只是随风到处飘▲20、I can't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forever. 我不能永远这么过分地消耗精力▲21、We could make beautiful music together. 我们也许会是和谐幸福的一对儿▲22、You are always trying to get my goat. 你总是想惹我发火▲23、I'm a man of my word. 我是个讲信用的人▲24、Someday you're going to have to face the music for your actions. 总有一天,你将不得不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25、Just cool your heels! 好了,安静会儿吧 ▲26、Save your breath! I don't want to hear it. 不要说了,我不想听 ▲27、Really?? You are so bad! 真的吗?你真棒!!! 
    ●《吃出来的习语》:        谈及eat,大家都会联想到吃,在英语中与eat有关的词语并非都有吃的含义。下面列举数例。 ▲1.eat sb.'s salt(做某人的客人,受某人的款待) 相传在阿拉伯人中,吃了某人的盐,意味着在主人和客人之间产生了神圣的契约。一个人只要吃了别人的盐,就不应该再说他的坏话或恩将仇报。 One has no business to eat a man's salt and then say nasty things about him.一个人没有权利一面享受人家的款待,一面又讲人家的坏话。 ▲2.eat crow(被迫认错,忍辱含垢) 此语源自年英美双方停战期间。一美国兵误入英方警戒区打落一只乌鸦,一英国军官闻声赶来,决意要惩罚来犯者。但苦于未带武器,只得夸奖美国兵的枪法,以骗取其枪支。枪支一到手,便逼美国兵咬一口乌鸦,等到他把枪支还给美国兵后,美国兵又逼英国军官把他咬剩下的乌鸦吃下去。 Whenever his boss reprimands him,he eats crow with no resistance.无论老板何时责骂他,他都忍气吞声,毫不反抗。 ▲3.eat,drink and be merry(吃喝玩乐,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Let's leave the restofthis work for another day.I'm in the mood to eat,drink and be merry and the rest of you had better be too.剩下的工作改日再做吧。我现在想快乐享受一番,你们最好也和我一样。 ▲4.eat humble pie(忍气吞声,低头谢罪) He tolerated Mr.Morse,wondering the while how it felt to eat such humble pie.他忍受了摩斯先生的态度,一边心想,不知道这低声下气究竟是什么味儿。 eat sb.out of house and home(吃穷某人,吃得倾家荡产) John's family was likely to be eaten out of house and home.约翰一家很可能要被吃得倾家荡产。
    ●《维妙维肖的重迭词》:        英语中有些词是通过重复一个词的基本音节而派生来的,构词学上称之为重迭词(reduplication words)。  fuddy-duddy(大惊小怪的人,为fuddy的重迭);  handy-dandy(一种猜对方手中握有什么东西的游戏,为handy的重迭。);  hoity-toity(轻率,傲慢,来自hoity);  tittle-tattle(闲聊,来自tattle)。  ▲(一) 重迭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较强的节奏感。它们有的押尾韵,如:  knicker-bocker(纽约人);  jiggery-pockery(欺骗);  walkie-lookie(一种手提式摄像机),  而有的重迭词既押尾韵又押头韵,如:  niddle-noddle(不断地点头);  flipperty-flopperty(松驰地下垂着)。  由于重迭词讲究韵律,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听上去娓娓动听,可以说正是这种谐音大大地增添了词的表现力,让人听了有如身临其境,目睹其人的感受。例如:  1.She pitter-pattered along the hallway.  她在走廊里哒哒啪啪地走。  2.The bell goes ding-dang.  铃儿在了当地响。  3.He is shilly-shally about it in his mind.  对此事,他一直犹豫不决。  4.The two gossips,when coming together,would tittle-tattle to the slander of others.  那两个长舌妇,碰到一起时总要喋喋不休地诽谤别人。  5.And all argle-bargling suggested it was at the end of the fair.  而这一片付价还价的嘈杂声说明集市已近尾音。  6.The druken man zig-zagged down the street.  酒鬼在大街上东倒西歪地行走。  7.She was so round and roly-ploy that I used to wonder how she ever moved fast enough to catch a bird.  她身圆体胖,我过去总感到不解的是她何以能捉到一只小鸟。  8.Willy-nilly,every youth must serve in the army for three years.  每个年轻人,不管是否愿意,都得服三年兵役。  9. He pooh-poohed the idea.  他对那条建议嗤之以鼻。 ▲ (二) 重迭词按现代词汇学的观点,属于次要拟声(secondary onomatopoeia), 即通过词中的元音或辅音的替换构成。  通过元音替换的词有:  riff-raff (下等人),  wishy-washy (空洞无物)  tick-tack (滴答声)  fiddl-faddle (胡扯),  pit-a-pat (劈劈啪啪的声音),  prittle-prattle (空谈),  jim-jam (神经过敏),  knick-knack (装饰品),  skimble-skamble (随口说出),  whimsy-whamsy (怪念头),  snip-snap (机智的对答),等等。  利用辅音更替的词有:  humpty-dumpty (矮胖子),  hurdy-gurdy (街头艺人用的手摇琴),  hurry-scurry (慌乱),  hurly-burly (喧闹),  lovey-dovey (多情的),  namby-pamby (无生气的,易伤感的人),  palsy-walsy (要好的),  pell-mell (乱七八糟的),  raggle-taggle (杂色的),  huff-buff (无线电高频测向仪),  occa-cola (可口可乐),  tootsy-wootsy(宝贝),  hi-fi (高保真的),  hugger-mugger (秘密的),  itty-bitty (极小的),  popsy-wopsy (对小孩的爱称:宝贝),  walkie-talkie (背式步话机),  helter-skelter (狼狈的)  higglety-pogglety (杂乱无章的),  hanky-panky (阴谋诡计),等等。  ▲(三) 重迭词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拟声词:hubble-bubble (沸腾声),rat-tat (敲门声),hush-hush (嘘声)。  2.商标名称:  ping-pong (table-tennis),  handie-talkie(手提式步话机),  coca-cola (一种清凉饮料)等均源于商标名称。  3.首字母缩写词:  hi-fi (=high fidelity),  huff-duff (=high frequency direction finder),等等。  4.古英语词汇:  shilly-shally 是犹豫不决的意思,当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可能这样自问"shall I ? shall I ?"  即:"我该不该?我该不该?"后来就慢慢地变成了现在的形式:shilly-shally。  又如: willy-nilly,原先有几种不同的形式,"Will I ? nil I. " 愿意吗?我不愿意。  或will he? nil he.(他愿意吗?他不愿意。)  nil为古英语词,意指不愿意或不想要某物。这一词组到后来就慢慢变成了willy-nilly(无论是否愿意)。  5.来自文艺作品,如: humpty-dumpty。该词源于一首儿歌,其角色Humpty-dumpty 为一蛋状之人。  heeble-jeeble(神经过敏)和hotsy-totsy(好的,妙的)都来自于美国漫画家Billy DeBeck 的作品,Namby-pamby系英国十六世纪感伤诗人Ambrose Philips 的绰号,后人用此喻文风浮华而枯燥无味。  knicker-bocker系Washington Irving的作品中自称是纽约史的编著人DiedrickKnickerbocker演变而来,后人借指纽约人。  另外,据美国之音的词语典故(Words and Their Stories)广播,还有不少的重迭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加上后半部分的。  如:fiddle(胡扯),不知何时人们开始fiddle-faddle,它们的意思仍旧不变,但听上去比fiddle好。  又如hurly-burly来自hurly(冲突和嘈杂)。topsy-turvy(上下颠倒),top是"顶",一件物体的最上端,turve是个旧词,即颠倒之意。而topsy-turvy中的"-y","-sy"没有任何意思,加上后只是为了押韵罢了。  这类词还有一些,比如, flimflam(胡言乱语),hocus-pocus(胡编乱造),dilly-dally(磨磨蹭蹭),nitty-gritty(关键的关键)。
    ●《十分有趣的英语形象化词汇》:       有些英语学习者觉得学习和记忆英语词汇太枯燥乏味,因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效果。 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差异很大,要学好英语词汇的确不容易。不过,尽管如此,不是所有的英语词汇都是枯燥无味的。相反,有些英语词汇,而且应该说有相当数量的英语词汇具有鲜明、生动、具体的形象。你一看到它们,只要稍加思考,理解它们包含的形象,就会在脑中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难以忘记它们。下面就是一些这样的词汇: ▲walk-in patient门诊病人(门诊病人大多能走着去就诊) ▲walk-up无电梯公寓(既然无电梯,就只好walk up,即walk upstairs之意。注意walk-up后面没有apartment一词或别的表示建筑物的词汇。) ▲wage ceiling最高工资限额(用ceiling“天花板”表示最高限额,形象生动。) ▲chalk and talk注入式教学法(习惯于满堂灌的老师授课时总是讲呀,板书呀,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用 chalk and talk来表示此意十分形象。) ▲ozone-friendly product不损害臭氧层的产品(ozone-friendly比not damaging ozone既简洁又形象。) ▲twilight home养老院(twilight一词既可指“曙光”,也可指“黄昏,黄昏时的光线”。twilight在这个词组中指的是“黄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夕阳”的意思。) ▲floating voter无党派投票人(无党派的人没有党派归属感。floating一词使人联想到在水面漂来漂去的浮萍,用它来喻指“无党派”,妙不可言。) ▲cram school补习学校(cram一词意为“把……塞进……”,其引申义指的是“用填鸭式方法教学生”。在补习学校中一般都要采用此种教法方能有成效。) ▲cradle-to-grave protection一生的保护(用cradle-to-grave“从摇篮到坟墓”表示a whole life,生动、具体、形象。这个词组还可表示“自始至终的”,如cradle-to-grave control自始至终的管理。) 类似上面的形象化词汇在英语中还有很多很多。这里有以下三点需要说明: 1.形象化词汇是整个英语词汇量(《国际新韦氏英语大辞典》已收录了四十五万个英语词汇)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在英语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们作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还学得不很好的时候一般不宜生造或杜撰这种词汇,而应当细心观察,多发现、学习这种词汇。 2.不要随意改变形象化词汇的结构。例如:不要把walk-up改成walk-upstairs,不要把chalk and talk改成talk and chalk。 3.有些形象化词语中的某个组成成分可用于其它搭配中,如environment-friendly approach“不损害环境的对策”。不过,就形象化英语词汇而言,这种情况只是少数,不具备普遍意义。
    ●《Clipped words --英语节略词小谈》:       一般说来,节略词多限于非正式场合,尤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被节略的机会最多. Clipped words和原词一样有语法形态的变化,一个名词可以与冠词连用,也可以有复数形式. 例如, 烫发(permanent wave)的节略词perm可以有现在分词perming,过去分词 permed.▲Ad:advertisement 广告▲Auto:automobile 汽车▲Biz:business 商业▲Cig:cigarette 香烟▲Coke:cocacola 可口可乐▲co-op:co-operative store 合作商店▲delt:delicatessen 熟食▲disco:discotheque 迪斯科▲dorm:dormitary 宿舍▲flu:influenza 流感▲exam:examination 考试▲grad:graduate 毕业生▲lab:laboratory 实验室▲hosp:hospital 医院▲kilo:kilogram 千克▲mike:microphone 扬声器▲medic:medical personnel 医护人员▲mod:modern 现代▲nuke:nuclear 核▲pc:percent 百分比▲perm:permanent wave 烫发▲ped:pedestrian 行人▲photo:photograph 相片▲pic:picture 电影▲pix:pictures 电影▲porn:pornography 黄色书刊▲pro:professional 职业的▲phone:telephone 电话▲sec:secretary 秘书▲tele:television 电视▲uni:university 大学▲vet:veterinary surgeon 兽医▲atomomb:atom bomb 原子弹▲blacketeer:black marketeer 黑市商人▲cinemanufacturer:cinema manufacturer 电影制片人▲fruice:fruit juice 果汁▲slanguage:slang language 方言俗语▲teleceiver:television receiver 电视接收机
    ●《“牛市”与“熊市”》:       在股票市场,“牛市”(bull market)是上涨的行情,“熊市”(bear market)是下跌的行情。stockbroker是指股票投资者。sell the bear´s skin before he had caught the bear指卖空(buy short),在俚语中,sell a bear也同样指卖空。另外,在股市以外,牛和熊也有含义:英国人自称为“约翰牛”(John Bull),美国男篮也有大名鼎鼎的“芝加哥公牛队”(Chicago Bulls),bull指“粗壮的人,卤莽得人,凶猛的人”,a bull in a china shop指“说话或行动卤莽的人,笨手笨脚动辄闯祸的人”,shoot the bull指“吹牛皮”,a bear for hard work指“能吃苦耐劳的人”。
    ●《汽车词汇——Automobile》:         汽车品牌 汽车术语 ▲Benz, Mercedes-Benz 奔驰 ▲Cadillac 卡迪拉克▲Chrysler 克莱斯勒▲Chevroler 雪佛莱▲Citroen 雪铁龙▲Ford 福特▲Honda 本田▲Mazda 马自达▲Mustang 野马▲Porsche 保时捷▲Renault 雷诺▲Rolls-Royce 罗尔斯罗伊斯▲Santana 桑塔纳▲Toyota 丰田▲Volvo 沃尔沃, 富豪▲Volkswagen 大众▲first gear 一档▲second gear 二档▲reverse 倒车档▲two-stroke engine 二冲程发动机▲diesel 柴油机▲limousine 豪华轿车▲drophead 活动车篷汽车 (美作:convertible)▲racing car 赛车▲saloon 轿车 (美作:sedan)▲roadster 敞蓬车▲wecker, beat-up car, jalopy 老爷车▲notchback 客货两用车▲four-wheel drive 四轮驱动▲front-wheel drive 前轮驱动▲trailer 拖车▲station wagon 小旅行车▲truck 卡车▲compact car 小型汽车▲light-van 小型货车▲garbage truck 垃圾车▲automobile carrier 货运卡车▲fire engine 消防车▲tractor 牵引车▲ambulance 救护车▲taxi 出租车, 计程车▲trailer truck 拖车▲sports car 跑车▲formula car 方程式赛车, 方程式汽车▲mail car 邮车▲jeep 吉普车▲bloodmobile 血浆车▲bumper car 碰撞用汽车▲camper 露营车▲police car 警车▲wrecker 清障车▲ambulance 急救车
    ●《英汉类同的词语》:           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成语和汉语里的成语或词组相通,其用法和表达方式几乎完全一样,可以逐词对译出来;这类成语比较容易为我们所接受,特别适合于初涉英语成语的同志学习。 ▲(1)bad egg坏蛋,歹徒。 Trust him nothing;he is a bad egg。别信他,他是个坏蛋。 ▲(2)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Don't weep crocodile tears with his misfortune. I know you have always detested him and are only too happy to see him get into trouble。别假惺惺地为他的不幸难过了,我知道你一直讨厌他,看到他倒霉,心里可高兴哩! ▲(3)cry wolf呼喊“狼来了”,发假情报。 That politician cries wolf in every speech he makes。那个政治家在他的每篇演说中都发假警报。 ▲(4) (tha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Easier said than done,le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actice.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让我们多注意些实践吧! ▲(5)fish in troubled waters混水摸鱼,乘人之危。 He's always been good at 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s; he made a lot of money by buying houses that were bombed in the war.他总是善于乘人之危大捞一把,他靠购买在战争中遭过轰炸的房屋而赚了大量的钱财。 ▲(6)fish out of water离水之鱼,不得其所。 She felt like a fish of water at the evening party because she knew no one. 她在晚会上感到很局促,因为她一个人也不认识。 ▲(7)gives someone an inch and he will take an ell得寸进尺。 If you give those people an inch,they'll take an ell;we told them they might use our side path to reach their garden,now they have fenced in the path so that we cannot use it ourselves.那些人就是得寸进尺;我们对他们说,他们可以经过我们的小道进他们的花园,现在他们已在小道上修起了篱笆,以致我们自己也无法走这条小路过去了。 ▲(8)go west上西天,死,失败。 Poor John was one of those who went west in the explosion.可怜的约翰是在这次爆炸中魂归西天的人物之一。 ▲(9)in a word一句话,简而言之 I have no time to tell you the whole story, in a word, they become hostile to each other。我没时间把全部经过告诉你,一句话,他们相互成了仇敌。 ▲(10)lose face丢脸;失面子。 Certain country often loses face in regard to its relations with small weak countries on account of its dirty tricks某个国家在与弱小国家交往中因其使用卑鄙手段而总是丢脸。 ▲(11)odds and ends零零碎碎。 What shall we do with all those odds and ends?我们用那些残余的东西可做什么呢? ▲(12)play with fire玩火,作无谓而危险的事。 He who plays with fire gets burned.玩火者必自焚。 ▲(13)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Father is in a good mood at the moment.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and ask him to let you go to the circus.这时父亲的情绪很好,乘此机会求他让你去看马戏。 ▲(14)there’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火不冒烟;无风不起浪。 The story is all over the town. It is being spread by someone or by some people. There's no smoke without fire.这个传说遍及全城,有人或有些人还在散布。真是无火不冒烟。 ▲(15)a thorn in the flesh (side)肉中刺;棘手的事,不断使某人烦恼的根源。 ▲(16)The memory of this act will be a thorn in the flesh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my boy.这种行动会使你不断引起回忆。使你终生烦恼,我的朋友。
    ●《BLUE MOON》:       在英语语言中,与blue moon相关的短语还有once in a blue moon(千载难逢地),cry/ask for the moon(异想天开,想做做不到的事)等。blue moon的本来含意是指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按照天文学家的说法,月亮不可能是蓝色的,至少这也是千载难逢的天象。(当然啦,实际事实证明,如果天空聚积了大量的灰尘,在灰尘的衬托下,月亮看上去完全可能是蓝色的。1883年克雷克吐尔岛的火山爆发就曾一度使天空的月亮看上去湛蓝湛蓝。1927年的印度季风和 1951年的加拿大森林大火也导致类似的天文景观。)blue moon的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1528年一首题为"Rede me and be nott wrothe, For I say no things but trothe"的无名诗:"Yf they saye the mone is belewe, We must believe that it is true."现代意义上的blue moon始见于1821年,其含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不再指『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指『很少/难得(但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SOAP OPERA 肥皂剧》:       肥皂剧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soap opera,它是指“以家庭问题为题材的广播或电视连续剧”,主要以家庭妇女为主要观众,以家庭日用品商家为赞助商,以普通家庭生活环境为舞台……有些人以为soap opera这个名字是因为这类连续剧非常休闲并且冗长,为了节省时间,人们可以边洗泡沫浴边看连续剧而来的。但事实上,最早的肥皂剧指本世纪30年代美国无线电广播中播放的一种长篇广播连续剧,由于当时的赞助商主要是日用清洁剂厂商,期间插播的广告也主要是肥皂广告,“肥皂剧”之名便由此诞生。肥皂剧一般有日间肥皂剧和晚间肥皂剧之分。日间肥皂剧以18-49岁的家庭主妇为受众,每周白天固定播5集。“其结构在半个世纪以来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是星期一是呈现部和再现部;每一集中都是几条叙事线路并存,在一周中由一个悬念引向一个动人的高潮,在星期五以至少一个情节线中的危机点收尾。如果一个困境解决了,那么另一个困境必须制造出来。”晚间肥皂剧则在晚间黄金时段以每周一集的频率播出,在结构上与日间相似。但到了80年代末,晚间肥皂剧已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除了肥皂剧外,常见的剧集还有Sitcom--Situation Comedy(情景喜剧)和Drama(情节系列剧)。
    ●《Gold watch or golden watch?》:       gold 与golden很容易混淆,一次朋友给我看一块金表,我说:“What a beautiful golden watch!” 朋友郑重的说,“ gold watch, not golden watch.” 回来查查字典才知道gold 指的是一种物质,而“golden”指的是一种颜色。 A gold watch 是说手表是用真金制成的,而不是金色的手表。 同样的我们一般不买“ golden ring, golden necklace”等。Golden 可以形容“field, sunset , opportunity, voice”等。补充:有时候看见老外的漂亮的金黄色的头发,我们忍不住感叹一下“ Wow, how beautiful a golden hair!" 在这里呢,形容金发一般用“blonde” 而不用“golden”了,golden 用于关系亲密的两人之间“ He has a golden hair. ”(当然了这里的语气一定是很甜蜜的哦)
    ●《COOKIE》:      ▲COOKIE 小甜饼 小甜饼人人都喜欢 cookie(小甜饼),不过你知道吗,小甜饼对于电脑用户来说,还有很特别的用途呢! 当你用互联网浏览器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时,你的用户资料、所用电脑系统的资料和你所浏览过的网页资料都将被储存在一个资料夹中,这个资料夹就是 cookies。 关于 cookies 的由来有各种说法,有人说它可能源于海外中国餐馆在客人用完餐离开前向客人所赠幸运小饼干(fortune cookies),每块幸运小饼干里面都有一张小字条,上面写有表示祝福或预言的话。也有人认为 cookies 来自于《艾丽丝漫游仙境》中出现的 magic cookie。 magic cookie 可以神奇地使艾丽丝变大或变小,不过艾丽丝变大后要想再缩回去的话,必须饮用装在写着 DRINK ME 的瓶子里面装的东西或把白兔扇握在手里才行,这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但都无法提供让人完全信服的依据。 说到底,“小甜饼”给网上用户带来的未必都是快乐,因为它就象一个小尾巴,记录下你在网上的一举一动,使人的隐私受到威胁。不信的话,打开你电脑硬盘浏览器目录中的小甜饼,看一看它到底记录了些什么。
    ●《COMPUTER-ASSISTED JOURNALISM》:       COMPUTER-ASSISTED JOURNALISM 中文译为『计算机辅助新闻写作』。对英国大多数人来说这还是个新词,但它却为美国新闻界越来越广泛使用。所谓计算机辅助新闻写作,就是指借助计算机收集新闻素材。计算机信息资源丰富,现在美国新闻记者已习惯于利用它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根据计算机所提供的资料提炼新闻主题、发现受访对象、获取背景题材和核对主要事实。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记者们再借助各种软件如空白表格程序、资料采集程序等研究、校对和处理资料。计算机辅助新闻写作(CAJ)也叫计算机辅助报导(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 这两个词在英国都很少有人使用,这既不是因为英国人怀疑这种新闻报导方式的实际价值,也不是因为英国报界的网络普及程度不如美国抑或英国记者不谙计算机操作,关键是英国的电子信息业不如美国普及,而且使用此类信息还受诸多法律条文的限制。
    ●《RAIN CATS AND DOGS》:       可能你已经知道了rain cats and dogs 的含意为『下倾盆大雨』,但你知道这个短语是怎样衍生而来的吗?下雨就下雨,怎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猫和狗呢?下雨同猫及狗又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原来,据说这个短语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不过关于它的起源已经无从考证。但是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它的起源可能同17世纪使用的地下排水系统有关,当时人们使用的排水系统非常简陋,排水能力极其有限。一旦下起暴雨,地下排水沟里的污水便四处横流。随着污水流出来的不仅有垃圾,各种污秽物,有时甚至还有死猫死狗之类的小动物死尸随污水蔓延出来。如此狗和猫便与瓢泼大雨扯上了关系,人们也据此杜撰了 rain cats and dogs 这一短语。由此可以看出,rain cats and dogs 并不是指天上真的掉下猫和狗(要真是如此,还不让那些喜欢猫和狗的西方人笑歪了鼻子乐歪了嘴?),而是由于大雨引起地下排水不畅,结果阴沟里的死猫死狗便随污水漂浮到地面。另外,也有人认为,这个短语可能起源于这样的事实:每当下起暴风雨,风大雨急,看上去就好像是猫和狗在打架。还有人认为它来自北欧神话传说,在北欧,人们都认为猫影响天气的变化,而狗则代表风,所以一旦下起暴雨,猫和狗自然脱不了干系(不过我们还是有点替阿猫阿狗们叫屈!不是吗?^-^)。 来源 中青英语 
    ●《KARAOKE》:       「卡拉OK」是很多人喜欢的一种比较新的娱乐方式,也比较流行。一看到饭店舞厅上的「卡拉OK」或「OK助兴」字样,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显然,汉语中所说的「卡拉OK」来自英语词karaoke。但是,这个英语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词比较新,只有少数几部词典收录。词典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Tenth Edition (1993出版)说,karaoke一词从1982年开始在美国报刊上频繁出现。它的解释是:a device that plays instrumental accompaniments for a selection of songs to which the user sings along and that records the user's singing with the music. (一种播放一些歌曲乐器伴奏的装置,用户可以随之演唱,并可以把演唱和音乐同时录下。)词典Random House Unabridged Dictionary (1993) 的解释是:an act of singing along to a music video, esp. one from which the original vocals have been electronically eliminated. (一种随音乐录影带演唱的活动,特别是原唱被电子方法消除的录影带。) 两本词典的解释内容差不多,只是方式不同。前者从「卡拉OK」的设备入手,后者则是以唱歌为中心 。 词典说karaoke源于日语的kara(empty)+oke(orchestra);此话前一半正确,后一半不完全对。原因是我们的东邻造词之活跃无人能比;造「卡拉OK」时,前一半使用了「空」字的假名kara,后一半是把从orchestra变来的外来语"o-ke-su-to-ra"缩简到只剩下开头的两个假名oke。难怪此字刚造成不久的时候,竟有熟谙日文而还不知卡拉OK字源的人认为这四个音节代表的是「空桶」一字。 
    ●《TIPS 小费》:       tips最为人所熟知的意思是指小费,那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这个意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当时的理发店盛行在店里摆个小盒子,上面写着“To insure prompt service”,就是保证立刻服务,客人如果要得到优先服务,就得在里面放些零钱。后人不但沿用了这个习惯,还把这句话的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连起来,就成了今天大家所熟知的tips.说到这儿,不免要说一说tip。tip有好几个意思,其中一个意思是指“尖端、顶端”,比如说我们一时想不起某一个熟识的人的名字时,就可以说“I've got that name at the tip of my tongue”, 意思是他的名字就在我舌尖上,只是一时想不起来。tip也可以做“倾倒、翻倒”的意思,比如说“He tipped the bottle over”, 就是他把瓶子碰翻倒了。tip另一个意思是“泄漏、暗示”,比如说“He tipped the launching schedule of the product to the press”,就是他跟新闻界的人士透露了该产品的发布时间安排。哦,还有,不要忘了我们常常说的“贴士”,也是这个“tips”!至于“贴士”是什么意思,相信不用我多费唇舌了吧?
    ●《ROMAN HOLIDAY》:      罗马假日? 相信大家看到“Roman holiday”,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的那部经典之作《罗马假日》。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可不是浪漫爱情。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初,古罗马很有特色的地方就是角斗士。这些角斗士多数是战争中的俘虏和罪犯,他们都经过专门的剑术训练。每逢假日,他们就在斗兽场或公开场合彼此格斗或与野兽搏斗,供罗马贵族、奴隶主们观看取乐。因此,Roman holiday就用来比喻“以欣赏别人受苦为乐的娱乐;幸灾乐祸”。如:Barney knew that Lamb and John liked to match boxers who went in to be cut to pieces to make a Roman holiday for the crowds.巴纳知道,兰姆和约翰专爱组织那些不惜斗得筋断骨折的拳击手来比赛,让观众看个痛快。现在想想那一部爱情经典是不是采用了双关意义呢?
    ●《趣谈 Workaholic》:            Workaholic这个词在普通词典上是查不到的,它是根据alcoholic这个词衍生出来的。Alcoholic是指饮酒上瘾的人,当然Workaholic就是指对工作上瘾的人。有些人在工作上喜欢花很多时间,他干工作的时间比别人长。他一开口就谈工作,不谈别的什么,好像对工作有瘾一样。  几十年前美国有一位教会辅导员,名叫维恩奥茨,他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成了典型的工作狂。他工作时连家人都不能见到他。后来维恩奥茨写了一本名为《一个工作狂的忏悔录》的书。书中第一次使用Workaholic这个词,意思是指那些只知道工作,不顾家庭,没有正常生活的人。例如:People call Mr.•Green workaholic He spends most of his time in the office, pays no attention to his wife and kids, and never goes on vacation with them. 人们管格林先生叫工作狂。他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办公室里,不注意他的妻子和孩子,从不和他们去度假。   踢地雷     英语当中许多语汇与体育运动是分不开的,kick就是一例。足球比赛的第一脚是kickoff,这一脚后比赛便开始了。久而久之,这个词组也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这样一句话“Starting on Friday, the soldiers kicked off the second round of the landmine clearance drive”怎么译呢?是不是从星期五开始士兵踢地雷?逻辑上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踢地雷不啻于送命。而且原文中说是second round(第二轮),命岂有送了一次再送一回的理?kick off在此就是开始的意思,相当于比赛开始,因而全句可译为:“士兵在星期五又开始第二轮的扫雷行动。”再举一例:“They kicked off a ten day tour of China with a party in Beijing. ”(他们在北京搞了个聚会,以此开始对中国的十天旅行。) 踢足球很刺激,kick也就有了这样的含义,如:They loved debate, and got a kick out of court proceedings.(他们喜欢辩论,因而法庭的辩辞使他们觉得特过瘾。    
    ●《由人名而来的词 》Oscar, one of several gold statuettes awarded annually by 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in the USA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cinema. The trophies, first awarded in 1929, were not called Oscars until1931, when, so it is said, the Academy's librarian, Margaret Herrick, remarked that the statuettes reminded her of her uncle Oscar. A newspaper reporter who happened to be listening passed this fact on to his readers, and so , the story goes, the word came into the language. 奥斯卡是一尊金雕像,一年一度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给电影辊有突出业绩的人士。该奖项始于1929年,但直到1931年才被称为奥斯卡奖。据说学院的图书馆员玛格丽特.赫里克说该雕像使她想起她的叔叔奥斯卡。一名报社记者恰巧听到,便把这一信息传达给读者,奥斯卡奖由此得名。Pulitzer prizes, awarded annually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journalism, literature, and music. Named after Joseph Pulitzer (1847-1911), the Hungarian-born US newspaper publisher, the prizes were established by Pulitzer's will.普利策奖一年一度颁发给在新闻、文学和音乐领域有突出业绩的人士。该奖以匈牙利裔美国报纸出版商的瑟夫.普利策(1847-1911)的名字命名,是根据他的遗愿而设立的。
    ●《A CHURCH MOUSE 赤贫的人》:       虽然老鼠在中文里有财神之说,因为它光顾的地方通常油水最足,但“A church mouse 教堂里的老鼠”,可不是指富有的教士或教堂的小偷们,它所比喻的人可没那么幸运,因为教堂里没有大鱼大肉,那里的老鼠也没有什么食物可吃。 因此,church mouse 只能用来比喻“赤贫的人”,因为他们像教堂里的老鼠般常常挨饿。
    ●《KILL SOMEONE WITH KINDNESS》:       kindness有时确实可以置人于死地的喔,但不必过于担忧,kill someone with kindness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其真正含义在汉语中大致可以表达为热情得让人受不了,而没有你想像的那样危情四起。打个比方,你到百货大楼去购物,本来只是想买一件衬衣,可热情有加的服务员不仅为你拿来了各式各样的衬衣让你比试,更是还拿出了她们认为是和此件衬衫最完美搭配的领带、外套、裤子、鞋子,笑容可掬地极力向你推荐,而且称赞你眼光独具品味极高,挑到了最好的货色。对此情景,你能拒绝吗?你好意思拒绝吗?那就全买下来吧。结果回家之后一个劲地后悔,我买这些个有用没用的东西都是干啥来着?唉,都是被服务员那"冬天里的一把火"似的热情烧的,从心底你会说they killed me with kindness.。
    ●《HIJACK》:       Hijack 这个字是“抢劫”的意思,据说是因为过去歹徒会假装成搭便车的路人,拦到车后都先假装友好,跟司机说 Hi 打招呼,然后再实施抢劫。 传说美国在颁行禁酒令(1920-1933)初期,歹徒常常打劫运酒车. 他们抢司机时的命令是:"Stick 'em up high, Jack!" 或 " Up high, Jack!" (兄弟, 把手高举起来!) 因为这句话, 人们于是称他们是 highjacker, 再简写为 hijacker, 然后才有动词 hijack 的产生。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歹徒要打劫运酒车时,先会假装成 搭便车的路人(hitch-hiker) 要求搭乘便车(thumb a lift),拦到车后对司机的第一句话是:" Hi, Jack!"。于是,hijack 便成了“抢劫”的代名词。
    ●《TATTOO 纹身》:       知道 tattoo 是什么东东吗?对了,就是电影里黑社会成员身上的纹身图案,不太讨人喜欢,是吧?不过,现在到了夏天,我们在街上到处可以看到身上有 tattoo 的美眉们。tattoo 如何能够变成一种时髦呢?哪些美眉们难道不怕疼吗?哈哈,其实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那种 tattoo 不是永久性的,而是用印度的一种树叶碾成的浆汁画出来的,这种树叶名叫 Mehndi,所以啊,这种 tattoo 一点儿也不疼,并且只维持两三个星期,又被称为 Mehndi tattoos。 tattoo 一词源于玻利尼西亚的 tattau,指“划下印记”的意思。最早是在皮肤内植入刺激物,使皮肤表面长出突起的,永久的疤痕。而现代的 tattoo 则是由新西兰的毛利人和日本人不断完善发展起来的一种色彩艳丽,图案精美的身体装饰。真正的 tattoo 是永久性的,但也可以人为去除,只是去除的过程相当缓慢而痛苦。在西方国家,这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词,多少体现了文化的巨大差异:一般在宗教国家,人们认为 tattoo 是粗俗的代名词,国家甚至专门发布了禁止纹身的法令;而在自由思潮风行的国家,有人却将 tattoo 视为时髦。无论所受待遇如何,tattoo 已被广泛用作赛马的标记。同时,在医学美容领域,它也被用来消除不雅的胎记。听说现在还有人专门研究 tattoo。说不定哪天,tattoo 真的会被人们作为艺术接受呢!
    ●《S.O.S.》:       可能大家都知道S.O.S.是一种求救信号,并由此联想到了历史上最大的悲剧性海难--泰坦尼克沉船事件,在为那些屈死的灵魂深感惋惜的同时,也在心里埋怨当时没有能够及时发出海难求救信号,其他船只和海上救援组织没有及时施救。很多人都以为S.O.S.是由一些单字的首字母缩写而成,如Save Our Souls(拯救我们的生命!),Save Our Ship(拯救我们的船只!),Stop Other Signals(停止发送任何其他信号!),Sure Of Sinking(船就要沉了!)等。真是这样的吗?其实,S.O.S.是国际莫尔斯电码救难信号,并非任何单字的缩写。鉴于当时海难事件频繁发生,往往由于不能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和最快组织施救,结果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于1908年正式将它确定为国际通用海难求救信号。这三个字母组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因为它的电码 ...---...(三个圆点,三个破折号,然后再加三个圆点)在电报中是发报方最容易发出,接报方最容易辨识的电码。在1908年之前,国际公海海难求救信号为C.Q.D.。这三个字母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尽管很多人认为它是Come Quickly, Danger.(快来,危险!)的首字母缩写。虽然1908年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已经明确规定应用S.O.S.作为海难求救信号,但C.Q.D.仍然有人使用。泰坦尼克海难发生初期,其他船只和救助组织之所以没有能够及时组织施救,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船上发报员开始发出的过时的C.Q.D.求救信号。直到整个船只都快没入大海才发出了S.O.S.求救信号,但到了此时谁可能还有如此的回天之力,拯救那些无辜的即将永远葬身海底的灵魂呢?
    ●《CANCER 癌症》:       Cancer 是让我们谈之色变的癌症,可它的起源却和味道鲜美,人人爱吃的大闸蟹大有干系,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cancer 既即可以表示癌症,又可以表示巨蟹座,都是来自于拉丁语中表示蟹的 cancer 或 cancrum。据占星学说,巨蟹座的星际分布图像一只蟹,而古希腊的医学家 Galen 又指出某些肿瘤旁胀起的血管就像蟹脚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这种说法被带到了英国,在英语中,cancer 于1000年开始用来表示癌症,而表示巨蟹座则要到1391年了。  
    ●《Honeymoon》:       想必成年朋友和未成年朋友都知道,honeymoon 嘛,就是 honey(蜂蜜)和 moon(月)的组合,中文意思就是『蜜月』喔!不错,honeymoon 正是指新婚夫妇结为伉俪的最初一段时光(但并非结婚后的第一个月喔,虽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错觉!)。爱情经过长久的期盼和耕耘,相爱的情侣终于手拉手走到了一起,双方的感觉能不像蜜一样甘甜醇美?  最近我从互联网上看到了一篇有关 honeymoon 一词的讨论文章,该文作者认为 honeymoon 来源于巴比伦的民俗传统。这个古老的国家一直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在女儿出嫁的第一个月,女孩的父亲每天都会让女婿(即女儿的丈夫)喝 mead 即蜂蜜啤酒,以期愿后辈们的婚姻永远幸福甜蜜。我不知道巴比伦是不是有这样的传统,但我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因为蜂蜜啤酒多见于不适宜种植葡萄的北部高纬度地区。  从词源学的观点来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honeymoon 最早出现于 16 世纪。honey 用以喻指新婚的甜蜜,但 moon 并不是指很多人认为的阴历月份(lunar-based month),它是一种苦涩的暗示,旨在告诫人们婚姻固然是幸福甜美的,但这种甜蜜就像月亮的盈亏,只是暂时的(因此应该十分珍惜才对喔!),婚姻更多的意味着双方要一起肩负生活的重担,一起承受人生的酸甜苦辣,一起经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CHINA》:       太简单了,China 一词不就是指我们『中国』吗?不错,China 的确就是指中国,但如果有人告诉你『中国』一词并非中国人的首创,可能你怎样也无法相信,从情感上也无法接受。『中国』这一称谓被我们沿用少说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了,难道它还是一舶来品?遗憾的是,事实正是这样的。根据《牛津英语大词典》的说法,China 一词大约来源于两千年前的梵文,而且在多种亚洲文字中都有其变体。在欧洲,最早使用该词的非马可•波罗莫属了。该字出现在英文词汇中大概可以追溯到1555年。《美国遗产大词典》则认为,『中国』一词与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朝有关。秦始皇凭借他超人的谋略和英勇的军队一举消灭六国,结束了长期诸侯分裂割据的纷争局面,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但他之后的秦二世却昏庸无道,治国无方,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结果统一的秦朝很快遭到覆灭,整个国家又重新陷入四分五裂战乱年年的局面。  
    ●《Yankee 美国人》:        Yankee在英式口语是指“美国人”,而在美式英语中,Yankee是指“新英格兰人”、“北方佬”。 它的来源虽不完全明确,但这应该是17世纪英、荷在美国殖民冲突的产物。荷兰语 Janke 是 Jan(约翰)的浑名。当时曼哈顿的荷佬统称占据康乃狄克的英佬叫Jan Kees,即英文的 John Cheese(约翰•起士)。这个浑名可能是因为 John 是英文最普遍的名字,而老英又爱吃乳酪的缘故。Jan 的 J 发成 you 的 [j],因此后人将 Jan 改成 Yan;而 Kees 有复数之嫌,因此简化为 Kee,所以合起来就是 Yankee。
    ●《BIRTHDAY SUIT》:       这是一条在美国十分流行的短语,千万不要望文生意地将其理解为“生日礼服”,否则你一定会闹出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比如你若对一位美国人说 "Why not wear your birthday suit at your birthday party?",虽然你的本意可能是要说:“你干嘛不在生日晚会上穿上你的新衣服呢?”,但是这句话足可以使你的美国朋友瞠目结舌了。 常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光着身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因此 birthday suit 暗喻的就是我们的身体,所以该短语实际上所表达的含义为:the skin with no clothes on;complete nakedness,汉语的意思就是“光著身子,赤身裸体”。而且 birthday suit 是一种戏谑口吻的说法,多用于较熟识的人之间,不好随便使用的喔。
    ●《My cup of tea》:       My cup of tea refers to the sort of thing that pleases or appeals to me. The metaphor is nearly always used negatively. The expression came into us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World Wars. In the Victorian age the consumption of tea by all classes had not yet, especially among men, become common. A more likely metaphor then, derived from food or drink for something not to one's taste, would have been, say, 'not my pot of beer', or among the well-to-do classes 'not my glass of wine'. Later the increasing employment of women in offices led to the introduction there of afternoon tea, in which gradually the male members of a staff would join. Later, tea would come to be regarded as a universal social drink. Individual taste, however, often varied: for China or India tea; weak or strong; with or without milk; with or without sugar; with lemon. This variation would naturally lend itself to the expression 'That is not my cup of tea', and then by extension in general reference to other things that did not suit one's taste: e.g. an entertainment at a theatre, a book, etc., with the meaning 'Whatever others may like, that is not the sort of thing to appeal to me'.   My cup of tea 比喻令我愉悦或吸引我的某种事物。这一词组几乎都是用在否定句中。它产生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维多利亚时代,饮茶还没有在各个阶层,特别是在男人中广为普及。那时,表示不合某人胃口的比喻说法多半源于食物或饮料,比如可能是'not my pot of beer'(不是我想喝的那罐啤酒),或富人阶层可能说'not my glass of wine'(不是我喜欢喝的那杯葡萄酒)。后来, 办公室女性雇员不断增加,她们把下午茶带到办公室。男职员也逐渐加入喝下午茶的行列。于是茶被认为是一种大众饮料。不过,个人品茶的口味却不尽相同;有人喜欢中国茶,有人喜欢印度茶;有人喜欢淡茶,有人则偏爱浓茶;有人愿意在茶中加奶,有人却不愿意有人爱加糖,有人却不爱加糖;还有人愿意加柠檬。这种口味的各异自然就会引出'That's not my cup of tea'这一表达法,延伸开来就泛指其他不合口味的事还必须:比如说剧院一出戏的演出,或一本书等等:其意义就是'不管别人可能会多喜欢,那不是吸引我的东西'。
    ●《Call in, Call on, Call at, Call for, Call up》:        ▲Call in 作"请来"、"找来"、"召来"解,"请人来作某种专业的咨询或帮忙"的意思。如:Your father is ill, you should call in a doctor at once.你父亲病了,应该马上去请个大夫来。The police have been called in to help make it clear.已请来了警察帮忙把这件事弄清楚。▲Call on和call at的意思一样,都是"拜访""访问",但call on后接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call at 后接表示地点或场所的词语。试比较:I called on the Smiths yesterday.我昨天拜访了史密斯一家人。I called at the Smith's yesterday.我昨天去了史密斯家。I called on the doctor yesterday.我昨天去拜访了医生。I called at the doctor's yesterday.我昨天去了医务室。另外,call on还可以"号召",后面往往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主语。如:The headmaster called on the students to work harder.校长号召学生们更努力地学习。 ▲Call for 有几个不同的意思:1.作"要求"、"需要"、"提倡"解。如: Success calls for hard work.成功要靠勤奋。People are calling for the freedom of all slaves.人们要求解放所有奴隶。The work calls for a lot of time.这项工作需要大量时间。2.表示"接(某人)"、"来取(某物)"。如:I'll call for you at sever this evening.今晚七点我来接你。We call for the package at the post office.我们到邮局去取包裹。3.表示"喊着要人取来",相当于ask for。如:The man sat down and called for a glass of beer.那人坐下来,要了一杯啤酒。▲Call up是"打电话"之意,相当于ring up或telephone或phone。 如:I'll call you up tomorrow.我明天给你打电话。另外,call up 还有"回想起"之意。如:Your letter called up the days when we worked together.你的信使我回想起我们一同工作的日子。趋势生物研究进展生物产业进展生物医药进展人物&企业张博士信箱生物在线制药在线生物招聘生命科学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生物谷 > 考试 > 英语课堂 > 英语点点滴滴 > 正文来源 中青英语 2006-5-2 12:54:22
    ●《Glossary of Internet Terms》: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R | S | T | U | W | ▲Applet A small Java program that can be embedded in an HTML page. Applets differ from full-fledged Java applications in that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access certain resources on the local computer, such as files and serial devices (modems, printers, etc.), and are prohibited from communicating with most other computers across a network. The current rule is that an applet can only make an Internet connection to the computer from which the applet was sent.   ▲ASCII,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 This is the de facto world-wide standard for the code numbers used by computers to represent all the upper and lower-case Latin letters, numbers, punctuation, etc. There are 128 standard ASCII codes each of which can be represented by a 7 digit binary number: 0000000 through 1111111. ¡¡ ▲Backbone 主干网 A high-speed line or series of connections that forms a major pathway within a network. The term is relative as a backbone in a small network will likely be much smaller than many non-backbone lines in a large network. Bandwidth How much stuff you can send through a connection. Usually measured in bits-per-second. A full page of English text is about 16,000 bits. A fast modem can move about 15,000 bits in one second. Full-motion full-screen video would require roughly 10,000,000 bits-per-second, depending on compression. ▲Baud 波特 In common usage the baud rate of a modem is how many bits it can send or receive per second. Technically, baud is the number of times per second that the carrier signal shifts value - for example a 1200 bit-per-second modem actually runs at 300 baud, but it moves 4 bits per baud (4 x 300 = 1200 bits per second). ▲BBS 电子公告牌 (Bulletin Board System) -- A computerized meeting and announcement system that allows people to carry on discussions, upload and download files, and make announcements without the people being connected to the computer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thousands (millions?) of BBS’s around the world, most are very small, running on a single IBM clone PC with 1 or 2 phone lines. Some are very large and the line between a BBS and a system like CompuServe gets crossed at some point, but it is not clearly drawn. ¡¡ ▲Bit 比特 (Binary DigIT) -- A single digit number in base-2, in other words, either a 1 or a zero. The smallest unit of computerized data. Bandwidth is usually measured in bits-per-second. See Also: Bandwidth , Bps , Byte , Kilobyte , Megabyte ▲bookmark 书签Sometimes it seems like there are so many great sites out there, there's no way to keep track of them all! Your browser has a way to save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and keep them ready for to use with a single click. When you "bookmark" a site it gets added to a list your browser saves for you. (Bookmarks are the same as Favorites- it just depends what browser you are using). ▲Bps 比特/秒, 每秒传输位数 (Bits-Per-Second) -- A measurement of how fast data is moved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A 28.8 modem can move 28,800 bits per second. See Also: Bandwidth , Bit ▲Browser 浏览器 A Client program (software) that is used to look at various kinds of Internet resources. ▲BTW    顺便(说一句) (By The Way) -- A shorthand appended to a comment written in an online forum. ¡¡ ▲Byte 字节 A set of Bits that represent a single character. Usually there are 8 Bits in a Byte, sometimes more, depending on how the measurement is being made. ▲CGI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 A set of rules that describe how a Web Server communicates with another piece of software on the same machine, and how the other piece of software (the “CGI program”) talks to the web server. Any piece of software can be a CGI program if it handles input and output according to the CGI standard. Usually a CGI program is a small program that takes data from a web server and does something with it, like putting the content of a form into an e-mail message, or turning the data into a database query. You can often see that a CGI program is being used by seeing “cgi-bin” in a URL, but not always. ▲cgi-bin The most common name of a directory on a web server in which CGI programs are stored. The “bin” part of “cgi-bin” is a shorthand version of “binary”, because once upon a time, most programs were referred to as “binaries”. In real life, most programs found in cgi-bin directories are text files -- scripts that are executed by binaries located elsewhere on the same machine. ¡¡ ▲Client A software program that is used to contact and obtain data from a Server software program on another computer, often across a great distance. Each Client program is designed to work with one or more specific kinds of Server programs, and each Server requires a specific kind of Client. A Web Browser is a specific kind of Client. ▲Cookie The most common meaning of “Cookie” on the Internet refers to a piece of information sent by a Web Server to a Web Browser that the Browser software is expected to save and to send back to the Server whenever the browser makes additional requests from the Server.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Cookie used, and the Browser’s settings, the Browser may accept or not accept the Cookie, and may save the Cookie for either a short time or a long time. Cookies might contain information such as login or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online “shopping cart” information, user preferences, etc. When a Server receives a request from a Browser that includes a Cookie, the Server is able to use the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e Cookie. For example, the Server might customize what is sent back to the user, or keep a log of particular user’s requests. Cookies are usually set to expire after a predetermined amount of time and are usually saved in memory until the Browser software is closed down, at which time they may be saved to disk if their “expire time” has not been reached. Cookies do not read your hard drive and send your life story to the CIA, but they can be used to gathe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a user than would be possible without them. ▲Cyberpunk 计算机朋客, 以发匿名电子邮件为乐事的网络迷 Cyberpunk was originally a cultural sub-genre of science fiction taking place in a not-so-distant, dystopian, over-industrialized society. The term grew out of the work of William Gibson and Bruce Sterling and has evolved into a cultural label encompassing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human, machine, and punk attitudes. It includes clothing and lifestyle choices as well. ▲Cyberspace . 电脑网络空间 Term originated by author William Gibson in his novel Neuromancer the word Cyberspace is currently used to describe the whole rang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vailable through computer networks. ¡¡ ▲Domain Name 域名  The unique name that identifies an Internet site. Domain Names always have 2 or more parts, separated by dots. The part on the left is the most specific, and the part on the right is the most general. A given machine may have more than one Domain Name but a given Domain Name points to only one machine. For example, the domain names: cycnet.com englishcorner.cycnet.comfashion.cycnet.com can all refer to the same machine, but each domain name can refer to no more than one machine. Usually, all of the machines on a given Network will have the same thing as the right-hand portion of their Domain Names (cycnet.com in the examples above). It is also possible for a Domain Name to exist but not be connected to an actual machine. This is often done so that a group or business can have an Internet e-mail address without having to establish a real Internet site. In these cases, some real Internet machine must handle the mail on behalf of the listed Domain Name. ▲E-mail 电子邮件 (Electronic Mail) -- Messages, usually text, sent from one person to another via computer. E-mail can also be sent automatically to a large number of addresses (Mailing List). ¡¡ ▲Ethernet 以太网 A very common method of networking computers in a LAN. Ethernet will handle about 10,000,000 bits-per-second and can be used with almost any kind of computer. ▲FAQ 常见问题解答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 FAQs are documents that list and answer the most common questions on a particular subject. There are hundreds of FAQs on subjects as diverse as Pet Grooming and Cryptography. FAQs are usually written by people who have tired of answering the same question over and over. ¡¡ ▲Fire Wall 防火墙 A combin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at separates a LAN into two or more parts for security purposes. ¡¡ ▲FTP 文件传送[输]协议 (File Transfer Protocol) -- A very common method of moving files between two Internet sites. FTP is a special way to login to another Internet site for the purposes of retrieving and/or sending files. There are many Internet sites that have established publicly accessible repositories of material that can be obtained using FTP, by logging in using the account name anonymous, thus these sites are called anonymous ftp servers. ¡¡ ▲Gateway 网关 The technical meaning is a hardware or software set-up that translates between two dissimilar protocols, for example Prodigy has a gateway that translates between its internal, proprietary e-mail format and Internet e-mail format. Another, sloppier meaning of gateway is to describe any mechanism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another system, e.g. AOL might be called a gateway to the Internet. ¡¡ ▲GIF 可交换的图像文件,可交换的图像文件格式 (Graphic Interchange Format) -- A common format for image file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images containing large areas of the same color. GIF format files of simple images are often smaller than the same file would be if stored in JPEG format, but GIF format does not store photographic images as well as JPEG. ▲Gigabyte 十亿字节(giga-为字首,意为?#21313;亿? 1000 or 1024 Megabytes, depending on who is measuring. hit  As used in reference to the World Wide Web, “hit” means a single request from a web browser for a single item from a web server; thus in order for a web browser to display a page that contains 3 graphics, 4 “hits” would occur at the server: 1 for the HTML page, and one for each of the 3 graphics. “hits” are often used as a very rough measure of load on a server, e.g. “Our server has been getting 300,000 hits per month.” Because each “hit” can represent anything from a request for a tiny document (or even a request for a missing document) all the way to a request that requires some significant extra processing (such as a complex search request), the actual load on a machine from 1 h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define. ▲Home Page (or Homepage) Several meanings. Originally, the web page that your browser is set to use when it starts up. The more common meaning refers to the main web page for a business, organization, person or simply the main page out of a collection of web pages, e.g. “Check out so-and-so’s new Home Page.” Another sloppier use of the term refers to practically any web page as a “homepage,” e.g. “That web site has 65 homepages and none of them are interesting.” ▲Host 主机 Any computer on a network that is a repository for services available to other computers on the network. It is quite common to have one host machine provide several services, such as WWW and USENET. ¡¡ ▲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 The coding language used to create Hypertext documents for u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ML looks a lot like old-fashioned typesetting code, where you surround a block of text with codes that indicate how it should appear, additionally, in HTML you can specify that a block of text, or a word, is linked to another file on the Internet. HTML files are meant to be viewed using a World Wide Web Client Program, such as Netscape or Mosaic. ¡¡ ▲HTTP, WWW服务程序所用的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The protocol for moving hypertext files across the Internet. Requires a HTTP client program on one end, and an HTTP server program on the other end. HTTP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tocol used in the World Wide Web (WWW). ¡¡ ▲Hypertext 超文本 Generally, any text that contains links to other documents - words or phrases in the document that can be chosen by a reader and which cause another document to be retrieved and displayed. ¡¡ ▲IMHO 恕我直言 (In My Humble Opinion) -- A shorthand appended to a comment written in an online forum, IMHO indicates that the writer is aware that they are expressing a debatable view, probably on a subject already under discussion. One of may such shorthands in common use online, especially in discussion forums. ¡¡ ▲Internet 互联网 (Upper case I) The vast collection of inter-connected networks that all use the TCP/IP protocols and that evolved from the ARPANET of the late 60’s and early 70’s. The Internet now (July 1995) connects roughly 60,000 independent networks into a vast global internet. ¡¡ ▲internet (Lower case i) Any time you connect 2 or more networks together, you have an internet - as in inter-national or inter-state. ¡¡ ▲Intranet 企业内部互联网 A private network inside a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that uses the same kinds of software that you would find on the public Internet, but that is only for internal use. As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more popular many of the tools used on the Internet are being used in private networks, for example, many companies have web servers that are available only to employees. Note that an Intranet may not actually be an internet -- it may simply be a network. ¡¡ ▲IP Number (Internet Protocol Number) -- Sometimes called a dotted quad. A unique number consisting of 4 parts separated by dots, e.g. 165.113.245.2 Every machine that is on the Internet has a unique IP number - if a machine does not have an IP number, it is not really on the Internet. Most machines also have one or more Domain Names that are easier for people to remember. ▲IRC 在线聊天系统 (Internet Relay Chat) -- Basically a huge multi-user live chat facility. There are a number of major IRC servers around the world which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nyone can create a channel and anything that anyone types in a given channel is seen by all others in the channel. Private channels can (and are) created for multi-person conference calls. ¡¡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 Basically a way to move more data over existing regular phone lines. ISDN is rapidly becoming available to much of the USA and in most markets it is priced very comparably to standard analog phone circuits. It can provide speeds of roughly 128,000 bits-per-second over regular phone lines. In practice, most people will be limited to 56,000 or 64,000 bits-per-second. ¡¡ ▲ISP Internet服务提供者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An institution that provides access to the Internet in some form, usually for money. ¡¡ ▲Java, 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语言 Java is a network-orie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invented by Sun Microsystems that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writing programs that can be safely downloaded to your computer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immediately run without fear of viruses or other harm to your computer or files. Using small Java programs (called "Applets"), Web pages can include functions such as animations, calculators, and other fancy tricks. We can expect to see a huge variety of features added to the Web using Java, since you can write a Java program to do almost anything a regular computer program can do, and then include that Java program in a Web page. ▲JavaScript, Java描述语言 JavaScript is a programming language that is mostly used in web pages, usually to add features that make the web page more interactive. When JavaScript is included in an HTML file it relies upon the browser to interpret the JavaScript. When JavaScript is combined with Cascading Style Sheets (CSS), and later versions of HTML (4.0 and later) the result is often called DHTML. JavaScript was invented by Netscape and was going to be called "LiveScript", but the name was changed to JavaScript to cash in on the popularity of Java. JavaScript and Java are two different programming languages. ▲JPEG 联合图象专家组, 一种压缩标准。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 JPEG is most commonly mentioned as a format for image files. JPEG format is preferred to the GIF format for photographic images as opposed to line art or simple logo art. ▲Kilobyte 千字节,1024字节 A thousand bytes. Actually, usually 1024 (2^10) bytes. ¡¡ ▲LAN 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 -- A computer network limited to the immediate area, usually the same building or floor of a building. Leased Line 租用线,专用线 Refers to a phone line that is rented for exclusive 24-hour, 7 -days-a-week use from your location to another location. The highest speed data connections require a leased line. ¡¡ ▲Login 进入(系统),注册,登录,同logon。 Noun or a verb. Noun: The account name used to gain access to a computer system. Not a secret (contrast with Password). Verb: The act of entering into a computer system, e.g. Login to the WELL and then go to the GBN conference. ¡¡ ▲Mail list 邮件发送清单 (or Mailing List) A (usually automated) system that allows people to send e-mail to one address, whereupon their message is copied and sent to all of the other subscribers to the maillist. In this way, people who hav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e-mail access can participate in discussions together. ¡¡ ▲Megabyte 兆字节(信息量单位) A million bytes. Actually, technically, 1024 kilobytes. Mirror 镜像 Generally speaking, “to mirror” is to maintain an exact copy of something. Probably the most common use of the term on the Internet refers to “mirror sites” which are web sites, or FTP sites that maintain exact copies of material originated at another location, usually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widespread access to the resource. Another common use of the term “mirror” refers to an arrangement where information is written to more than one hard disk simultaneously, so that if one disk fails, the computer keeps on working without losing anything. ¡¡ ▲Modem 调制解调器 (MOdulator, DEModulator) -- A device that you connect to your computer and to a phone line, that allows the computer to talk to other computers through the phone system. Basically, modems do for computers what a telephone does for humans。 Netiquette 网络礼节(Network etiquette) The etiquette on the Internet. ¡¡ ▲Netizen Derived from the term citizen, referring to a citizen of the Internet, or someone who uses networked resources. The term connotes civic responsibility and participation. ¡¡   ▲Network 网络 Any time you connect 2 or more computers together so that they can share resources, you have a computer network. Connect 2 or more networks together and you have an internet. ¡¡ ▲newbie Someone who's new to using the computer-- like you or your parents!  ¡¡   ▲Newsgroup 新闻组 The name for discussion groups on USENET. See Also: USENET ▲NIC 网络信息中心 (Networked Information Center) -- Generally, any office that handles information for a network. The most famous of these on the Internet is the InterNIC, which is where new domain names are registered. Another definition: NIC also refers to Network Interface Card which plugs into a computer and adapts the network interface to the appropriate standard. ISA, PCI, and PCMCIA cards are all examples of NICs. ¡¡ ▲NNTP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 -- The protocol used by client and server software to carry USENET postings back and forth over a TCP/IP network. If you are using any of the more common software such as Netscape, Nuntius, Internet Explorer, etc. to participate in newsgroups then you are benefiting from an NNTP connection. See Also: Newsgroup , TCP/IP , USENET ▲Packet Switching, (数据,信息)包交换法,(报文)分组交换技术;[小包交换} The method used to move data around on the Internet. In packet switching, all the data coming out of a machine is broken up into chunks, each chunk has the address of where it came from and where it is going. This enables chunks of data from many different sources to co-mingle on the same lines, and be sorted and directed to different routes by special machines along the way. This way many people can use the same lines at the same time.借助编址的报文分组包选择路由并发送数据,以使一个信道只在包传送时才被占用的处理方法或技术,一旦该包传送完毕,这个信道就可用于传送其它报文包 ▲  Plug-in 插件程序 A (usually small) piece of software that adds features to a larger piece of software. Common examples are plug-ins for the Netscape?browser and web server. Adobe Photoshop?also uses plug-ins. The idea behind plug-in’s is that a small piece of software is loaded into memory by the larger program, adding a new feature, and that users need only install the few plug-ins that they need, out of a much larger pool of possibilities. Plug-ins are usually created by people other than the publishers of the software the plug-in works with. ▲POP (Point of Presence, also Post Office Protocol) -- Two commonly used meanings: Point of Presence and Post Office Protocol. A Point of Presence usually means a city or location where a network can be connected to, often with dial up phone lines. So if an Internet company says they will soon have a POP in Belgrade, it means that they will soon have a local phone number in Belgrade and/or a place where leased lines can connect to their network. A second meaning, Post Office Protocol refers to the way e-mail software such as Eudora gets mail from a mail server. When you obtain a SLIP, PPP, or shell account you almost always get a POP account with it, and it is this POP account that you tell your e-mail software to use to get your mail. See Also: SLIP , PPP ▲Port 3 meanings. First and most generally, a place where information goes into or out of a computer, or both. E.g. the serial port on a personal computer is where a modem would be connected. On the Internet port often refers to a number that is part of a URL, appearing after a colon (:) right after the domain name. Every service on an Internet server listens on a particular port number on that server. Most services have standard port numbers, e.g. Web servers normally listen on port 80. Services can also listen on non-standard ports, in which case the port number must be specified in a URL when accessing the server, so you might see a URL of the form: gopher://peg.cwis.uci.edu:7000/ shows a gopher server running on a non-standard port (the standard gopher port is 70). Finally, port also refers to translating a piece of software to bring it from one type of computer system to another, e.g. to translate a Windows program so that is will run on a Macintosh. ▲Portal Usually used as a marketing term to described a Web site that is or is intended to be the first place people see when using the Web. Typically a "Portal site" has a catalog of web sites, a search engine, or both. A Portal site may also offer email and other service to entice people to use that site as their main "point of entry" (hence "portal") to the Web. ¡¡ ▲Posting A single message entered into 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system. E.g. A single message posted to a newsgroup or message board. See Also: Newsgroup ▲PPP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 Most well known as a protocol that allows a computer to use a regular telephone line and a modem to make TCP/IP connections and thus be really and truly on the Internet. See Also: IP Number , Internet , SLIP , TCP/IP ▲Router 路由器 A special-purpose computer (or software package) that handl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2 or more networks. Routers spend all their time looking at the destination addresses of the packets passing through them and deciding which route to send them on. ▲Server 服务器 A computer, or a software package, that provides a specific kind of service to client software running on other computers. The term can refer to a particular piece of software, such as a WWW server, or to the machine on which the software is running, e.g.Our mail server is down today, that’s why e-mail isn’t getting out. A single server machine could have several different server software packages running on it, thus providing many different servers to clients on the network.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 The main protocol used to send electronic mail on the Internet. SMTP consists of a set of rules for how a program sending mail and a program receiving mail should interact. Almost all Internet email is sent and received by clients and servers using SMTP, thus if one wanted to set up an email server on the Internet one would look for email server software that supports SMTP. ▲Spam (or Spamming) An inappropriate attempt to use a mailing list, or USENET or other networked communications facility as if it was a broadcast medium (which it is not) by sending the same message to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ho didn’t ask for it. The term probably comes from a famous Monty Python skit which featured the word spam repeated over and over. The term may also have come from someone’s low opinion of the food product with the same name, which is generally perceived as a generic content-free waste of resources. (Spam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Hormel Corporation, for its processed meat product.) E.g. Mary spammed 50 USENET groups by posting the same message to each. See Also: Maillist , USENET ▲TCP/IP 用于网络的一组通讯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 This is the suite of protocols that defines the Internet.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the UNIX operating system, TCP/IP software is now available for every major kind of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To be truly on the Internet, your computer must have TCP/IP software. See Also: IP Number , Internet , UNIX Telnet 用于远程联接服务的标准协议或者实现此协议的软件,可为动词.远程登录 The command and program used to login from one Internet site to another. The telnet command/program gets you to the login: prompt of another host. ¡¡ ▲Terminal 终端 A device that allows you to send commands to a computer somewhere else. At a minimum, this usually means a keyboard and a display screen and some simple circuitry. Usually you will use terminal software in a personal computer - the software pretends to be (emulates) a physical terminal and allows you to type commands to a computer somewhere else. ¡¡ ▲Terminal Server A special purpose computer that has places to plug in many modems on one side, and a connection to a LAN or host machine on the other side. Thus the terminal server does the work of answering the calls and passes the connections on to the appropriate node. Most terminal servers can provide PPP or SLIP services if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 ▲UNIX A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the basic software running on a computer, underneath things like word processors and spreadsheets). UNIX is designed to be used by many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multi-user) and has TCP/IP built-in. It is the most common operating system for servers on the Internet. ¡¡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 The standard way to give the address of any resource on the Internet that is part of the World Wide Web (WWW). A URL looks like this: http://www.matisse.net/seminars.html or telnet://well.sf.ca.us or news:new.newusers.questions etc. The most common way to use a URL is to enter into a WWW browser program, such as Netscape, or Lynx. USENET 世界性的新闻组网络系统 A world-wide system of discussion groups, with comments passed among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machines. Not all USENET machines are on the Internet, maybe half. USENET is completely decentralized, with over 10,000 discussion areas, called newsgroups. See Also: Newsgroup ¡¡ ▲WAN 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 -- Any internet or network that covers an area larger than a single building or campus. WWW (World Wide Web) -- Frequently used (incorrectly) when referring to "The Internet", WWW has two major meanings - First, loosely used: the whole constellation of resources that can be accessed using Gopher, FTP, HTTP, telnet, USENET, WAIS and some other tools. Second, the universe of hypertext servers (HTTP servers) which are the servers that allow text, graphics, sound files, etc. to be mixed together.
    ●《代 沟》:       年龄不等的人,生活圈子不同,接触的事物、人物各异,故此思想方法和行为也有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加以改善而让它扩大,两代人之间便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误会便容易产生。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世代隔阂,套用一句现代语言,即所谓“代沟”。“代沟”一词从英文generation gap直译过来,由于译法贴切而新颖,加上易于记忆,所以马上成了常用语。从翻译的角度上看,比起原来的用语“世代隔阂”,“代沟”确是优胜一些。现代翻译的趋势看来是以短语占了上风,文绉绉的累赘译法似乎是落伍了。generation gap一词的出现并不久,大约是六十年代后期的事吧。generation是一个总称语,指同一代的人。它所指的一“代”,大约是二十五到三十年之间,但没有定限,很可能年纪相差十年的人便会被认为是属于另一代的。至于gap一字的原义,则是缺口、裂缝或鸿沟,抽象一点的意思是指个性、意见等方面的歧异。对于generation gap的存在与否,西方学者有过很激烈的争论。初期有些心理学家认为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价值观方面都是接受传统的,所以不能承认“代沟”的存在。不过,最近几年来,“代沟:的问题越来越显著,越来越严重了,使得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为得不正视这个问题。有人提出,要消减成年人与青少年之间的代沟,其实并非难事,只要“读青年人的书报,看青年人的电影与电视节目,参加青年人的活动”便可以了。来源 中青英语 
    ●《趣谈 Workaholic》:        Workaholic这个词在普通词典上是查不到的,它是根据alcoholic这个词衍生出来的。Alcoholic是指饮酒上瘾的人,当然Workaholic就是指对工作上瘾的人。有些人在工作上喜欢花很多时间,他干工作的时间比别人长。他一开口就谈工作,不谈别的什么,好像对工作有瘾一样。  几十年前美国有一位教会辅导员,名叫维恩奥茨,他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成了典型的工作狂。他工作时连家人都不能见到他。后来维恩奥茨写了一本名为《一个工作狂的忏悔录》的书。书中第一次使用Workaholic这个词,意思是指那些只知道工作,不顾家庭,没有正常生活的人。例如:People call Mr.•Green workaholic He spends most of his time in the office, pays no attention to his wife and kids, and never goes on vacation with them. 人们管格林先生叫工作狂。他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办公室里,不注意他的妻子和孩子,从不和他们去度假。 来源 中青英语 2006-5-2 12:54:09
    ●《由人名而来的词》:        Oscar, one of several gold statuettes awarded annually by 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in the USA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cinema. The trophies, first awarded in 1929, were not called Oscars until1931, when, so it is said, the Academy's librarian, Margaret Herrick, remarked that the statuettes reminded her of her uncle Oscar. A newspaper reporter who happened to be listening passed this fact on to his readers, and so , the story goes, the word came into the language. 奥斯卡是一尊金雕像,一年一度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给电影辊有突出业绩的人士。该奖项始于1929年,但直到1931年才被称为奥斯卡奖。据说学院的图书馆员玛格丽特.赫里克说该雕像使她想起她的叔叔奥斯卡。一名报社记者恰巧听到,便把这一信息传达给读者,奥斯卡奖由此得名。Pulitzer prizes, awarded annually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journalism, literature, and music. Named after Joseph Pulitzer (1847-1911), the Hungarian-born US newspaper publisher, the prizes were established by Pulitzer's will.普利策奖一年一度颁发给在新闻、文学和音乐领域有突出业绩的人士。该奖以匈牙利裔美国报纸出版商的瑟夫.普利策(1847-1911)的名字命名,是根据他的遗愿而设立的。
    ●《fingers 五指不同名,拇指最不灵》:      英语和汉语对手指的称呼既有差别又有相似之处。现介绍如下:  1.thumb :大拇指。与汉语相映成趣的是,英语的all(fingers and ) thumbs也表示"笨手笨脚"的意思,例如:(1)I'm all fingers and thumbs this morning. I don't seem to be able to button up my shirt.今天早上我的手怎么这么笨呢,好像连衬衫都扣不上了。(2)He was so excited that his fingers were all thumbs and he dropped the teacup.他激动得手都不好使了,竟把茶杯摔了。  2. forefinger :又称index finger,即食指。前缀fore-表示"位置靠前的"(placed at the front),所以从排位上说,forefinger应为"第一指"。从功用上看,此手指伸出时有标示或指向的作用。在一些英语工具书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表示"参见"(index)含义的手型符号。  3. middle finger :中指。此指居中,名正言顺,且与汉语说法也一致。  4. ring finger:无名指。从世界各地的婚俗习惯来说,结婚戒指(wedding ring)戴在这一手指(通常指左手)之上,表示已婚。  5. little finger: 顾名思义为小指。在美国和苏格兰,人们又赋予它一个爱称,管它叫 pinkie(pinky),后缀-ie(-y)有"小巧可爱"之意。  五指长短不一,各有各的用处,但唯有相互协作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
    ●《谈谈英语词汇中的嫁接艺术》:      学习英语的人都知道,在语言学习中,谴词造句,要遵守语法规则,不允许乱配鸳鸯。可是那些使用英语的英美人士,为了记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生活中所创造的新观念,他们常常有意突破语法规则,灵活组合词语,使本无关联的事物联诀。这就象植物学家嫁接不同的花草树木,以创造新的物种资源一样,使大批的新词语应运而生。新词汇嫁接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利用词缀法。即利用词的前缀或后缀与另一个词搭配起来的方法。八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故人们利用cyber这一前缀派生出了许多与电脑有关的新词。如:cyber culture(网络文化),cyber chat(网络聊天),cyber news(网络新闻),cyber punk(网络科幻小说),cyber space(电脑空间),cyber mania(网迷),cyber source(网络资源)等。自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轰动一时的water-gate(水门事件)一词成为政界丑闻之后,以-gate所嫁接的新词频频出现在电视节目和舆论界内,例如:debategate(辩论丑闻),irangate(伊朗门事件),whitegate(白水门事件),cartergate(卡特丑闻),nannygate(非法雇佣保姆丑闻)。随着现代社会人们追求超越的愿望不断增长,带有super这个前缀便成了嫁接新词的种子。如:supermarket(超级市场),superman(超人),superanimal(超级野兽),superhero(超级英雄),superstar(超级明星)。▲二、复合移植法。即将一个词直接与另一个词相结合,构成一个新的词语的方法。这一方法突出了简便灵活的特点,而且词汇意义生动活泼,易于记忆。例如:将speak一词移植到人名,组织名称,机构名称和学科名称之后,便产生出了许多新词。如:computerspeak(计算机语言),businessspeak(商界语言),sports speak(运动语言),bureau speak(官僚语言),summit speak(首脑们的言词),college speak(校园语言),olympspeak(奥运会说法)等。可以说,现代英语中运用复合法构成了大量新词语,大大简化了句法结构。如:take out(外卖食品),space shuttle(航天飞机),soft ware(软件),soft landing(软着陆),viedo phone(可视电话),data bank(数据库),think tank(智囊团),communicationgap(传播差距),culture gap(文化差距),information gap(信息鸿沟)等。▲三、直接移植法。即利用原来词义的本体转换成喻体来表达。例如:1、window本来为“窗户”之意 ,在计算机语言中,意为“电脑视窗”。2、mouse“老鼠”,则让人意识到这是“鼠标”。 3、momery“记忆‘,具有了“内存”的色彩。4、point and click在其本身材料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含义“鼠标的点击”。5、library意为“图书馆”,在科技信息术语中,专指“信息库”。6、keyboard这一语义性新词是用key+board移植而来,意指“键盘”。不难看出,英语词汇中嫁接的艺术,表现了语言的灵活性和丰富性,了解和掌握这些日新月异的新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更适宜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龙图论医九讲

原文地址:龙图论医九讲作者:禅道心莲

《龙图中医讲堂》第一讲 怎么做学问

发布: 2010-2-22 12:02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这个问题在唐宋以前几乎不是问题,可以想象,那时候人们会觉得问这有意义么?用心专一、跟着老师学不就行了?是呀,孔子早就告诉了我们学问之 道,古代的知识分子也循规蹈矩学成了。本来是个极简单的问题,到现在变复杂了,甚至不明白就做不成学问。这是因为衰世之人背离了圣人之教,导致学问之道暗 而不彰,问题遂生。

  学问是什么?学问是指系统的知识。做学问就是去获取系统性的知识并生成明白的见解,是真功夫。从古到今,有学问的人受人尊敬。如果一知半解、信 口雌黄,那就不是做学问了,而是自欺欺人。例如,一个良医受人敬重,一个江湖骗子被人识破之后受人唾弃。可是当今现实却是真有学问的人寥若星辰,滥竽充数 的比比皆是。无数的专家、教授、博士,无数的大学,俨然是学问的代表。十多年过去,南郭先生们有点忽悠不下去了,老百姓也开始怀疑了。专家,顾名思义,就 是专门骗大家。教授要防备那是注过水的禽兽。博士是知道很多没有用处名词的书呆子。有大师才称大学,既无大师,就是小学。孔子说,“斯文在兹”,孔子远去 了,如今斯文扫地。严复说:“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读书人这是怎么了?没做成学问,却学会了沐猴而冠?

  问题出在哪里?两个根本:心与师。心不正、听从庸师或邪师之说,不仅做不成学问,反而成为学问之贼。扪心自问,有几个人做学问之初有求道或“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抱负?即使不为古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起码也为做个明理的人。大多数的人读书是为了混碗安逸饭吃,这虽不算过分,已经 决定做学问的出息不大了。偏偏有很多人贪心大、投机心强,做学问已不是为了对得起五斗米,而是为了房子、票子、女子、位子,名利熏心,真学问就绝缘了。学 问是道,是智慧,不是载道之器,哪里会有学问呢?“君子上达,小人下遂”,没有君子的志趣哪里能上达于道,只能如市井之徒下遂于移花接木、招摇撞骗了。借 学问之名混迹朝市,这就是很多学者的心。心不地道,邪师之说、庸师之言就分外亲切了,于是南辕北辙,炮制出来一堆假学问,反过来祸害求学的人。真学问本来 不难获得,因为假学问太多了,真的就隐没了。邪师、庸师有四种无间道,你可别着了他们的黑道,一头走到黑。第一招:炮制名词、理论;第二招:站在评论立 场;第三招:训诂、考证;第四招:科学观念。这四招,环环相套,坑蒙拐骗全齐了。一大堆的新名词,标奇立异的理论,听得如坠五里雾中,有高深莫测之感,于 是你就被坑了。保健品骗子与专家们用的同一伎俩。骗子知道自己在忽悠别人,专家则不一定知道,他们有时连自己都被忽悠了。庄子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 且无师焉?”他们在脑袋里堆砌名词、理论,就像搭积木似的,当然随便就能造出一个模子来。也许从没想到过自己的理论连最基本的底层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这样 的书呆子在经济学领域很常见。例如,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市场经济一定好,计划经济完全不好,于是取向就是怎样进行完全的市场调节,不可以政府干预,在这种 背景下建立的市场理论焉知道根本方针就不是错误的?我的邻居有一个老学究,家里有一次让他照看一下牛,他一会儿就回来了,牛吃得饱饱的,他说发现了一块特 好的草地,别人都不知道去那里放牛。过去一看,原来把人家的小麦吃了。这些坑人的家伙有很多是留过洋的,盘踞在高等学府。真有本事的在国外就下海了,没本 事、只会自欺欺人的就被海外机构相中了,给与学术荣誉,好让他回来误导大众。张五常就是一个例子。第二招的这个蒙字诀是社科系统的拿手好戏。例如评论孔 子,说孔子的思想某些是精华,某些是糟粕,并加以总结,俨然公正客观地向你说明了孔子。可是事实上呢,他可能连《论语》都读不懂几行。红卫兵批判孔子是阴 险毒辣的,因为他说“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不知道这句话的本意是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用到道德的准则。社科高才们也是这一套。问题是谁给了你资格去评价? 你能知道哪是精华哪是糟粕?那么多的古人尊敬赞叹,执弟子礼都觉惭愧,你一上来就比他们全都聪明?第三招的拐是很多人欺世盗名的手段,他把人从求知的大道 上拐走了。前人有言:“训诂是学问之最下”。先不说训诂、考证所得的结论对不对,这个学问本身就只是旁支末歧。别有用心的人还能利用这个来怀疑、否定一切 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居然有人考证出尧舜不存在,龙的原型是鳄鱼,等等。又如夏商周的明确年表中国早就有了,偏要弄个“断代工程”画蛇添足,不仅没有意义, 估计还是错误的。按照他们的逻辑,看不见的就是不存在的,因此就否定了灵魂、经络等。不仅藐视了几千年的古人智慧和无数证据,而且即使有了逻辑性的物理验 证,也认为是不能充分证明的个案。第四招是经典骗术。骗子要给你造成一个先声夺人的错觉,然后才能以假充真行骗。学者们先给你灌输学院派的思维方式是科学 的,一切古代的、民间的都是玄学,是不科学的。于是“说地震不能预报的是科学家,说地震能预报的是骗子”。他们代表科学,不在其位的、不合其意的就是伪科 学。他们这种对相左观点的态度才是真正的不科学。牛顿的理论、飞机的出现当时在权威们看来都是荒谬的。再说了,科学就能包罗万象,放之四海而皆准么?科学 只是探索真理的一种途径,它不是真理。学者们认为他的思维模式就是科学,科学就是真理,于是对我们洗脑,诱骗我们上他的道。他们闻所未闻“智者察同、愚者 察异”、“大制不割”、“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为道日损、为学日益”的道理。因此日全食居然成了可庆贺的现象。教育家们也就有了所谓循序渐进、文理分 科、复习考试等教育规律,害了几代人。说起主导中国教育的那帮蠢货,气就不打一处来。我简略说说自己的觉悟历程。我从小读了几篇古文,以后语文就不用学 了。有很多文章写得好的都是这个路子。现在一教语文,就是修辞语法、文章解剖、写作技巧,学生的作文反而让人喷饭。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很不高兴,说为什么那 么多课时,学生语文这么差。他不知道自己就是罪魁祸首之一。毛主席曾对他说,自己不懂这一套,不也会写文章么。我在中考之前一个月,班上倒数,记得弄了一 本老的《初中化学五百题》,很多超大纲的,翻来覆去做了几遍,以难通易,后来就全会了,几次模拟考试都接近满分。我就把这个秘诀带到高中,发现整个高中课 程半年就行。如那些跟着老师亦步亦趋、从易到难的,一遍遍做习题,一遍遍炒夹生饭地复习,累死了。我完全不理睬老师,天天玩,结果那一届理科就我一个人考 上。记得大学考理论力学课,从头到尾只有大半天功夫就生吞活剥了。我在一个学术论坛看到一位老者,喜欢发言,一发言就是依据矛盾论、辩证法等,人们都烦 他,认为不可理喻,没有一个人能说动他。他用这些看待一切人文、心灵方面的事物,明明牛头不对马嘴,还是套。他是中央教育研究所刚退休的资深研究员。我年 轻气盛,想试着说服他看看,一番长谈雄辩,他总算认识到教育出了问题,但是不认为问题的源头出在他们自己的认知上,不是他的智力不够去判断,而是他心理根 本就不允许怀疑自己。跟书呆子是讲不明白的,因为他们的脑壳生锈固化了,不敢或者说不曾想过否定自己,所以这世界只有自以为知的才是真正的无知者。网络刚 兴的时候,我曾做过一个万有引力的课件,从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引起联想,一步步想到万有引力并推导出公式,运用公式去推演几个题目,最后讲述了牛顿把万有引 力定律发表出来前前后后的不易。这个课件顺从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规律而编制,效果与普通讲课对照明显优越。当时北师大的一个导师看到后发懵了,这样也行?他 提出了谨慎的疑虑。我记得他当时的惊愕。在他眼里就该是提出公式、证明公式、习题三步曲。不过他未泯的良知也朦胧觉得这样有些说不出来的好,所以并没坚决 反对,加上主管老师出国多次,见识过人家素质教育的出人意料,因此得以试用。窥一斑而见全豹,教育家们的脑壳有多死,哪里能有创新,不扼杀创新就不错了。 如果是涉及到大宗大旨的分道扬镳,必然要动用自己的行政和话语权加以扼杀。办私熟的尝试就总有人以教育规律说事。他们没见过世面前,可说打死也不会相信在 国外几岁的小孩子就要写论文。对于他们,人是什么,孩子是聪明还是傻,才智是怎么来的,这些最基本最要害的问题都没个明白的,就敢奢谈教育规律,不是纸上 谈兵么?他们的大前提把孩子都当成傻子了,不教成傻子都难呀。

  上面讲了学问做不好会成学贼的两个根本,而做成学问也是这两个根本:心与师。求道之心,以圣贤与善知识为师,没有不成就的。求道就是寻求真理、 真谛,让自己也成为有道之人。是这样的心地,你就已经与道结缘了。“道不远人”,孔子说:“我求仁,斯仁至矣”。正因为此,才有无师自通的一路。有的人生 而知之,学而知之,已在其次。什么是生而知之呢?就是对某个深奥的问题,自心从小就有答案,不待教而知。或者一经点拨,就全悟了,因此有人慨叹:“书到今 生读已迟”!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涌现”。我们自心就有无穷的根本智慧,个个具足, 这是不假他求的。圣贤与善知识也只是启迪出我们自心的智慧来。正因为此,一切圣贤,都是“善事其心”的。六祖惠能大字不识,却能一闻经典就明白意思,为什 么?因为“吾性田常生智慧”。六祖到法性寺,见两个沙弥在争论风动幡动,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学问做到家了,任何话都有本源。 风吹幡动,这个现象的根本是什么?幡是能动的因,风是动性的缘,因缘结合,现象产生。可是这个因缘是对谁而言的呢?是对观察者而言。观察者的心先要取动的 相,才能感知这种因缘,进而遭遇了现象的果。如果心不取相,则因缘、果都不存在。一个人执着于荣辱,就会产生虚荣心,进而种下骄狂、虚妄之因,喜作夸夸之 谈,也可能喜欢喝酒,因为酒是助长骄狂、虚妄的缘,于是就会有高血压直至脑溢血的果。这一切都是唯心所造的呀。因此修心向道,是做学问的根本。“为学日 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吾日三省乎吾身”,就是让自心的智慧明朗起来。反之,一味地求多,“少则得、多则惑”,反而是舍本逐末、背道而 驰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专家、教授比常人总要愚蠢。毛主席问钱学森庙产能否万斤,钱学森认为可能,说只要太阳的照射能量吸收十分之一就绰绰有余 了。因此,“上上人有没意智,下下人有上上智”。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是他的写照。内心如果安详淡定,妄想就消泯了,智慧也就 涌现了,因此“圣人知之则为愚,愚人知之则为圣”。学问如果没有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的地步,就不算通彻。孔子说:“吾扣其两端,空空焉”,到老都是 一种虚怀若谷的心态。虽然比不了圣人,最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能做到的吧。我们做学问,内以修身,外以作物成务,不求道怎么能行呢?“夫唯道, 善贷且成”。有了求道之心,还要有明师指路才能入门上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各人”。可是指路的明师在哪里呢?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数,善知识难 值难遇。任何学问都是这个局面。“我眼本明,因师故瞎”,对老师也要如履薄冰呀。一个明师,他一定对本门学问是追根溯源的,不到根源之处,他自己都是迷糊 的、不透彻的。“以己昏昏,使人昭昭”,那是悖理的。如今死抱着科学精神的,往往陷入偏执、狭隘的瞎子摸象中;标榜玄学的呢,有很多是脚不着地的精神病 人。就像西医弱智、中医有病,正是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学各方面的写照。学者们无所适从,迷惘之极。怎么办?只有追根溯源,归向本源的道,才能得到学问的终 极答案。明师既然是追根溯源进于道的,就一定博大包容而不偏执、不欺人也不受人欺。像鲁迅、李敖之类偏激的读书人,摆出一幅亢世模样,对于道德学问而言是 不足为师的。不过,如今做个特立独行的读书人也不容易。无论什么学问,在道的层面都是相通的,都是需要身体力行的。因此,明师一定不会把学生拘禁在书斋 里,他会懂得 “世事洞明皆学问”、“辐辏并进,明不可塞”,他会要求学生积极观察、深刻思考和社会实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问这样去做, 才会有成。前些天看到季羡林先生的藏画事件,我就简单下了个判断,这是小偷与大贼的一场戏。可怜钱文忠、唐师曾两个被人利用,真是“君子可欺以方”。一个 明师,他知道学问、才能不是可以授受的,得靠学生自己发心来求道印证,因此他善于启发,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自己去“学思益,出才人”。 正是因为他要不即不离加以引导,才给人以“瞻之在前,忽然在后,既竭我才,若有所立”的感觉。这就是“不见顶”。他不怕人打破砂锅问到底,你很难使其穷 迫。如果总给人高不可攀感觉,一到要害顾左右而言它的,往往是眩人耳目的。道很平实,有道之人“其不欲见贤”。一切咋咋唬唬,甚至把自己当圣人的,都是假 的。他们的言论、书籍要当心,那不是真能启发人透彻的,很可能是跟你兜圈子的。注解《易经》、《内经》的书很多,教人学佛的也很多,真实启发人契悟的寥寥 无几。因此,我是几乎不读一切近代、现代书的。既然明师难遇,我们该向谁求教呢?只有以古代的圣贤为师。这些圣贤的遗教就是经典。能够明彻一部经典都是十 分难得的。经典有很多的解释、引申,我们又当如何对待?只能“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经典是我们真正的良师,是我们一 生服膺的,它指引我们求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处处参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指师从某个长处。“善者,吾之师;不善者,吾之资;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虽智必迷”。对待现实中的师资都要保持这样一种求道心态。不求能遇明师,但求得到善知识饶益。

  “朝闻道,夕死可矣”!

《龙图中医讲堂》第二讲 怎么学中医

发布: 2010-2-22 12:07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善者,吾之师;不善者,吾之资。”从古到今有无数学医之人,他们之所以成功、失败,可以给我们提供师资。先看看现状。彭佩云说:“新中国五十 年来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中医”。几乎所有的中医论文都相当于垃圾。全军尽墨呀!几个老的死去以后,良医一个也没有了,合格的中医师也是凤毛麟角。江湖骗 子或者南郭先生遍地都是。若说某某是个庸医,已经高抬了,绝大多数连庸医都够不上。我常说父亲是个标准的庸医,就他这样的也都不多见了。这不是愤世嫉俗的 说法,这是中医客观的标准。传统的针灸没有几个会的了,电针、针刀、砭石、刮痧之类招摇过市。有人针灸甚至埋线,连到乌龟身上,使人挥汗如雨。“造作杂 术,谬言为道”,如此之流,炽盛世间!中药呢,成份分析、提纯、静脉注射、经方派、时方派、火神派等等,捡个芝麻就当西瓜,乱哄哄你方闹罢我登场。傅景华 先生说目前的中医界是“高位截瘫”,中央的头脑还是清醒的,想振兴中医,可是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一帮人给卡壳了。他形容眼下的中医师很多是“人妖”,三 不像的都出来了。整个中医界已经乌烟瘴气、邪师充斥,学医的人要是钻进这个迷魂阵出不来,也就离丧魂落魄不远了。医道旁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其来有渐。我们 上溯去找歧途所在。我有个舅爹,是个残疾,刻苦学习,连中药的药典他几乎都背会了。中西医都学了,参遍了一个县的名师。早年第一次给人用针灸,下手太重, 把自己吓着了,就只用药。晚年在县城很有名气,县医院想方设法要关他的诊所,因为医院的生意受了影响。他是旧社会很多学医之人一生勤勉的写照。我有个姑父 则不然,看曾祖父的针灸厉害,就跟着学,因为针灸赚钱少而且危险性大,又羡慕起某个老师的中药本事,也没学多久,西医来了,又去跟风,最后一样也没学到, 穷困潦倒、夸夸其谈,成为江湖郎中。如今很多学医的人与他神似。他们二位的差别在于是否专心致志。不要说现在邪说纷纭之际,就是明清以降,如果不是特别的 根器,即使你专心致志,穷一生之力,也难有良医的成就。请看裘沛然先生的《瘦因吟过万山归》。穷一生之力,也只有个“一间微明”的所得,这是师道的终结 呀!这个局面从金元四大家之时就开始了。中国文化也是从宋末就开始剥落的,“五四运动”就是摧枯拉朽,现在则是剥极来复之时。四大家之后,各执己见、互相 针砭,就都有所知障了。“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已经成为学医的人几乎都要经历的过程。甚至读方多的还不如守几个 方子一门深入的。医道分崩离析,落入了“流散无穷”的境地,学人开始了绕圈子、瞎转悠,争讼、没落之象显现,到了今天外道介入,开始妖变。这种衰败在秦汉 就埋下伏笔了。秦越人、华佗遇害,针灸从此生弊,伤贤之祸,流传后世。“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蔽贤之过,药方之谛遂致暗而不彰,后人只得余绪。幸有 孙真人出,一时方术全盛,但是祸根已埋,至金元四大家开始了分歧。正法就是这样式微的。由真而正而邪,由大明而明亏而晦暗。到了没落之极的时候,“大师” 遍地,头头是道,各说蹊径,而真正的医道就弃绝了。黄帝为何要“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因为教授非人,未得云得,欺世盗名,就会衍生旁说,遮蔽大道。 医是道术,有德可能成苍生大医,无德可能成含灵巨贼。一旦道德不够,根器不具,“小人负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那就有心生邪见、惑乱师教、引人入暗的事 情了。“君子不可以小得,而可以大受”,如果“乐于小法,则蔽大道”,很多不究竟的东西就把人从大道上拐走了。就如修行,根本在心地,对于气功、神通之 类,应当不赞也不毁。中医医道的式微,由来已久,如果不是大心求道之人,好的结果是在不究竟中转悠一辈子而一间微明,坏的结果是如人入暗则无所见。罗大伦 先生写了一本《古代的良医》,那些良医的成就历程值得我们借鉴。张景岳、朱丹溪、徐灵胎(我象)等,没有哪一个不是文理兼备,而后半途涉医,最后在《内 经》、《伤寒杂病论》上勤求经旨而有得。“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是经历了印证的。最后不约而同要回归到经典上。如同学佛“不见本性,修行无益”,学医不 溯本源,多闻无益。天资好,勤学拜师,都只是积聚资粮而已。张仲景、扁鹊他们有几本医书?为何他们成就?因为他们从源头上来的。

  再说说我的学医路。到目前为止,我仍然只是中医的门外汉。从小我就拒绝学医,一直屏蔽自己。妈妈劝我:“艺多不压身”,我说:“艺多是累赘”。 傅景华先生说你多学一下中医多好,我说万一学会了怎么办。谭晓阳先生是知道我的,在我们一起讨论医学之后,有几次我拿起《内经》、《伤寒杂病论》,又放回 去了。我不打算改变自己的初衷。很多人拼命学一辈子也学不会,我却唯恐学会了。为什么有这种天壤之别呢?只在于道路不同。我是从心而不从人的,因此天真任 运而不受庸师之欺。就说自己学《易经》,一拿起就觉得这是象的简明推演,如果去看很多后人注解的,说这个卦是哪个变来的,越看越糊涂,你就会在里面瞎转 悠,一辈子学成个神秘兮兮的。我根本不看后人著作,自己用心,反而通达。这种个性在学校就形成了。给你们讲一段故事。以下摘录自《上学记》:

 省略

  在大学的时候,我看《道德经》也是很吃力的,以后陷入身心黑暗,与心病作斗争,慢慢就有感觉了。这实质上是一个损之又损的过程。一切都失去了, 在身心废墟上重建自己,完成了一个归根复命的过程,也与道有了契合。与中医的接触始于妈妈的一场病,我在书中写过了。后来又救了朋友的母亲。去年年底决定 对中医探求宗旨、追溯本源,这个意愿也达成了。我甚至不曾学医,现在却要来给中医播种。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发生了。我知道自己只是个先行者,只要人们从我的 路来,在这条中医路上每个人都会比我走得远。这条路也不是我的,是张仲景、孙思邈、邵雍等先贤早就铺好了的。宗旨、本源既彻,以此慧眼就可以入于经典了, 对《内经》、《伤寒杂病论》的探赜索隐、光明大昭只在目前。门看得见,钥匙也有了,我怕没有人拿钥匙开门进去,只好多走一程,进到门里招呼人。因此就要组 织参学小组,带头学习二部经典。这条道路的创始是不易的,后人走起来就轻松了。

  从古今学人和我的经历,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首先,学医必须要有文化资粮。中国文化是土壤,中医是树木,土不厚积是长不了乔木的,只能长出 灌木荆棘。学习古文就是工具,进一步才能学习人文经典,而有形象、会意思维,培养悟性、理智,形成慧眼。再进一步才能从人事参悟天道,进于道而得法。在医 道的学习途中,有四种境界:肉眼、天眼、慧眼、法眼。西医形而下的就是肉眼,科学手段只是肉眼的延伸。像刘力红先生羡慕的内视,以及一些“道医”等,都是 神通、巫医之类,相当于天眼。就是一个神,碰到了大疾病也要求医,可见那些都是不足以为道的。中医是从根本、从究竟处来的,道无鬼神,如果“信巫不信 医”,无药可救。从《道德经》、《易经》等经典能培植出慧眼,就是通过悟性、智慧,明理而求达宗旨。法眼就是《内经》之义谛,《伤寒杂病论》是其引申。不 到法眼,都是不究竟的,处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状态中。因此,学医必须要空怀、归宗、回溯,以进于道。空怀就是去除所知障,归宗就是求其真要,回溯就是 回向经典之根源,这是一条“为道日损”之途。越学越简单,执一而御万。现在的人学医则是“为学日益”的,留意于一些繁杂失真的知识,“不知其要,流散无 穷”,这是背道而行的。我目前能贡献大家的有两点,一是指明学医的路,二是提其宗旨,给人一颗龙珠,若有龙象,就被点睛。有了这两点,不想学医、业余的立 刻超出一世庸医,能除自己和亲人身病,因为人最关心自己;有志学医的再进一步,参学《内经》、《伤寒杂病论》,即入其门,无不成就,成就的大小就看愿力和 广益了。这个学医过程也是一个渐和顿的过程,我送朋友们一程。以前的见识都是渐得的,是在反省感悟中随机缘而生的,处在找不到堂寝安隐的路上;现要顿悟根 本,自己有眼,甚至有无师智,可以登堂入室而受法了;然后再去“学思益,出才人”。

《龙图中医讲堂》第三讲 世界观

发布: 2010-2-22 12:09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大家知道,中医的理论是脏象经络学说,而其基础则是阴阳五行。也就是,阴阳五行是古人的世界观,脏象经络则是这种世界观下的人体观。我们学中医,要从源头上来,就要先明白阴阳五行是什么,它的所以然,有何深刻意义。

  这就要从我们怎么看世界谈起了。对于意识、物质的不同偏执,有了唯心、唯物两种主义,却没有人肯去追溯意识与物质的本原。如果不清楚世界是怎样 来的,做到知根知底,就武断地对世界加个判决,那是容易自欺欺人的。世界太大,因缘太复杂,每个人的感知都是非常有限的,如同瞎子摸象。因此在你不具备超 凡入圣的智慧之眼时,你只能是盲从的。爱因斯坦揭开了真相的一角,在没有相对论之前,人们不易理解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无法设想质量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同理,如果没有古代的圣人教导我们去看世界的真相,我们也就局限在自己本能的认知中。唯心、唯物是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的,在世俗谛上对于执持唯心见解 的,唯物就是相对的真理;对于执持唯物见解的,唯心就是相对的真理;在殊胜谛上则两者都不究竟,一偏于空,一偏于有,都是边见。古人不去这么分别,而是把 世界的本原归于道。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一有“唯”字,就偏离于道了。对于人们悟道的途径而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是一种自然的次第。唯物、科学具有地的德性,可 以作为基础;唯心、宗教具有天的德性,可以进一步作为引领;道就代表真理、本原。“道,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我不知道是什么衍生出来的,好像是 在上帝之前就有了。先有虚空,后有实质,先有天,后有地,在天地诞生之前道就存在了。道是一切现象的根本,无名无相,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而又不即不离。所 谓修道,就是让品德与道相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丑、善恶都是现象,都是本真所取的相,对于本真而言,原本是 无所谓什么名相的。“若离诸相,即名诸佛”。山河大地就不是虚幻的么?如果从不生不灭的角度看,沧海桑田,成住劫空,也只是变化的现象而已。

  古人用道来看世界。问题出现了,我们怎么知晓道就是真理呢?这是否需要验证?如果道是如同1加1等于2的公理,也就没有争议,更谈不上验证。如 果道是真实不虚的,你验不验证它都存在,验证也就失去了意义,只是让不了解的、狐疑的一些人醒悟而已。站在道的角度看世界,就是对一切现象加以分析。一棵 树的一片叶子发生了枯败的现象,你可以拿这片叶子进行显微观察、化学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只是一叶障目的。因为这片叶子与枝干、土壤、空气、 昆虫、气候都有关系,你如果对全局不了解,对一个局部的专注并不足以让你找出究竟的原因。甚至你还得分析这棵树的种性,看它的基因有无变异。同理,如果对 世界没有根本的了解,就不足以分析其中的一个现象。因此不推究世界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的认识就都是受局限的、片面的,所谓的道理就都有欠缺、不究竟。一旦 打破沙锅问到底,就不行了。道既然能说世界的缘起,而且“其精甚信”、“不出户,知天下”,那是怎样的一种眼光和推演方式呢?它是正确的吗?我们是否也能 信受奉行?这得从我们的认知方式谈起。

  我们从童蒙时期开始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从象开始感知的,慢慢开始识数,长大了开始懂理。我们的认知通常是从形象上标注万物,又从实质的数 量上加以衡量,然后分门别类区别对待,理就是有规则的分类。我们的思维规则总是把现象进行分类,一直归类到某个种性,这就是理的根本。例如,树木可分成灌 木、乔木,又可加上热带的、寒带的等等标记,然后是具体什么松、柏之类。树木就是大类,就是种性。例如我们接触到黄金,首先从形象上感知与铜相似,然后知 道比铜要重实得多,再归类到贵重金属的范畴中。象、数、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的意识是象、数、理融合在一起的信息流。任何一个现象,都可以加以表 述,这种表述就是信息。信息是对于空的一种进驻,在空里有了象,这个象占据一定的空间,就有了数,这个象、数属于哪个分类就有了理。我们的意识与森罗万象 在世界的分布是如出一辙的。意识与物质是同一个游戏规则的产物。人类为什么能知世界?因为我们的意识与世界万象如出一辙,因此可以模拟。打个比方,电脑屏 幕上的显示,五花八门,都是虚拟现象,这些现象是在屏幕上演示的。我们的意识则是在心体上演示的。世界的现象则是在时空背景上演示的。再进一步,电脑屏幕 上的显示实质上是背后的二进制编码所演绎的。这个二进制编码流就是信息。同样,世界现象的纷纭变化从表述而言也是信息的演绎。因此,从信息去推演现象就是 顺理成章的思维方式。中医和中国文化是从信息学的视角去看世界,就如同从基因的编码信息去看会有什么人身现象一样。古人的形象思维、类比思维是非常自然的 信息学视角。形象思维是数、象的模拟,类比思维是理的运用,是天生的本领。如今科学发达,把一切建立在逻辑和数量的基础上,其实有邯郸学步之感。逻辑只是 帮助人们严谨分别的,“逻辑的心虽然有趣,却是迷惑的种子”。逻辑把一切建立在是与非的基础上,假如有一种存在既不是也不非,那就有根本问题。人们偏执于 有遗漏的逻辑,却丢掉了本能的认知能力。我们知道,电脑的编码流是受程序支配的。世界变迁的信息是否也有程序支配?古人把这个支配世界的程序命名为道,追 溯于道的学问称为天人之学。我们既然明白了古人是用信息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运用对象、数、理的形象、类比来进行模拟,从而追溯于道的,现在我们来看古人 追溯出了一个什么。

  请参看《文明的对话》335页。世界是怎么来的,穷其本始,必然先有一个最初的1。如果以0表示无、虚空,1表示最初的有,定义这个1为一个实 点,占据同样虚空的一个0为一个虚点,这个实点与虚点就有了1个1和1个0的现象差别。也就是二进制的11与10的差别。是在空的基础上先分1、0,又有 了1个、0个的分别,进行了两次区分。11的实质是3,10的实质是2,也就是实有和虚无的差别。世界就是实点和虚点累积而成的。实点累积成实有,虚点累 积成虚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生于有,有即三,有生于无,无即二;有名万物之母,无名万物之始,同归于玄,玄即本 初的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真正的1不可见,是真正的无象,可见的是3与2,显示出1有、0无的表象。这个1先天地而存在。这个1不可见,非空非有,即 空即有,无所从来,也无所去。这一推演,我们知道了世界的本源是1、2、3,太极1不可见,可见的有2、3两仪。2的虚象就是阳,3的实象就是阴。阴阳贯 穿于一切的现象中,互相交流而相依存,太极则作为生生不息的根本。

  站在我们栖息的这个天地之间来看,天主要是虚的,也有些星辰是实的,地主要是实的,也隐藏着虚,因此天为阳,阳中有阴,地为阴,阴中有阳。以阴 阳言天,以刚柔言地,刚者充实而象气多,柔者不充而象气少,就有了阴阳、太少的差别。假如天地不交流,也就没有天地之中的纷纭万象。天地之间的一切物象都 是天地气交的产物,因此就有了四象。四象继续分演,就有了先天八卦。乾属天,坤属地,处天地阴阳之交的有六个卦,就是我们所处天地之间的六种变化,也就是 说在天地之间将演生出六种大象。风寒暑湿燥火是这六种大象的表现。这六种大象可以通过六个卦来表述,而卦象又是三才的阴阳,因此把我们所处的这个天地之间 分为三才,三才各分阴阳,就有了与六种大象对应的三阴三阳,天地的交流就通过这三阴三阳的流转而实现。这就有了厥阴风、少阳火、少阴热、太阳寒、太阴湿、 阳明燥的匹配。三阴三阳匹配的气化现象有多有少,就成了十二地支。

  这个阴阳是就象而言的。世界的本源是1、2、3,相继还会生成4、5、6、7、8、9、10。1是无象而有的,2是虚的,3是实的。1在于3中 生出了4,这个1是多的,故4是实而有余的。2与3结合成5,5是虚实之中的界,也是成形的基础。请参看《文明的对话》336页。界上载1的无象而实有就 是6,界上载虚就是7,界上载实就是8,界上载实而有余就是9,界复制而成空间就是10。接着又在空中继续这个生成的循环。以这十个数为基础,可以衍生出 不同的数值,显示出实质的千差万别。这十个数都有一定的个性和现象,可以参照八卦来理解。1为坎卦,是隐没不见的;2为坤卦,是容纳的,虚就是含一而孕生 的;3为震卦,是能动的,实就是动于虚空无碍的;4为巽卦,是发散的,实而有余要逸散;6为乾卦,为天,界上无象而实有;7为兑卦,为泽,界载虚;8为艮 卦,为山,界载实;9为离卦,为热,界上实而有余要辐射。这十个数既然生成了,它们各有性格、品质,是否杂乱无章地漫游在虚空之中呢?不是的,它们会按河 图的形式组织起来。1与6居于北,2与7居于南,3与8居于东,4与9居于西,5与10居于中。这五对为何配合在一起?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阴阳类别不 同;相差是五,个性类同。我们可以理解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志同道合走到一起。这是我们从人事的通理去领悟的。究竟为何会发生这种组合?首先1与6是一对 生成关系,1结合了5成为6,就像成家有居室了,若离开家还是1,1与6是以家5为媒界而聚的,由于5的寓意是有无得失之间,故1与6同宗共处。余皆类 此。为何这五对有五方的部署?这是由四象的分布原理决定的。请参看《文明的对话》340页、341页。8代表实的增加虚的减少,7代表实的减少虚的增 多,5代表虚实的中和,9代表实的极限,6代表实的隐遁。以四象而言,8应少阳,7应太阳,9应太阴,6应少阴,太少是多少的意思,8、7应虚的少 多,9、6应实的多少。由于在对我们这个小世界的观察中,北极星是不动的,星系围绕北极而左旋。轻虚者动为阳,重实者静为阴,众星有向心归附之势,阴而内 凝,故为少阴之象。北极又名太一,就是因为其象为天中之一。少阴既然位北,对应的太阳就在南,左旋而动阳进阴退,故少阳在东,太阴在西。5是阴阳的和合分 界,故在中央。

  这五对组合就是五行。行是什么意思?是运行的意思。运行意味着状态、趋势以及对状态、趋势的主导。例如我们常关心某个事体行进得如何了,就是想 知道其状态、趋势以及怎样去主导。在这种变趋之中会派生出很多现象。五行就像是主干,现象就像是分支。这就是天干地支的由来。五行主导时有太过有不及,故 为十天干。如果仅有阴阳的现象,变化就没有根本;如果仅有五行的代谢,也就失去了变化的灵活。既有现象的变迁,又有实质的规范,才导致了世界变化的多姿多 彩而又合乎规律。我们用阴阳之象、五行之数去看世界,也就把住了世界的脉搏。例如一个周期性的现象变化我们认为是阴阳五行的一次往复。一年地球围绕太阳一 周,对于万物既有生长化收藏的一个主干代谢,又有一个从属三阴三阳现象的支派轮回。从象、数两个角度能够准确表述一个信息,因此阴阳五行就是从信息角度表 述现象的根本。天地之间没有现象不在它的范畴、不在它的经纬之中。信息与现象一一对应,信息的变化也意味着现象的变化,因此从信息角度发起变化,就会影响 到该信息所类属下一系列现象的相应变化。这就如同改变基因,最终会改变生物的现象。

  我们这个世界是在怎样的一个程序下演绎出来的?五行的实质、阴阳的现象,是信息的大纲。然而又是什么决定了阴阳的分演、往复、平衡和五行的生 成、部署、代谢?这就是道了。观于太极图可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相交流又保持动态的平衡。河图五行是太极图之阴阳如何流转的数的表述。先天八卦图 是太极图的阴阳在三才之中的具体分演,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阴阳保持对立平衡。太极图代表了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我们不知为何世界的根本原理是这 样的,但知这与一分为二是公理一样无需求证。因为只要有分别,是与非就是相对立相依存的,这就是太极图的内涵。太极图是公理,阴阳五行是这个世界的信息大 纲,是从公理推导出的这个世界的定理。

  正因于此,才有了《太始天元册文》:“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 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我们这个婆娑世界从本初的1开始造化,取法于太极图之道而生成天地万物。既成天地之后,因为太一的移 宫,又有了后天八卦图对世界的转运。佛家有五方佛之说,与五行的信息也有某种关系。这就像成人以后,行为会受到君主、社会的支配与转化。阴阳、五行、八 卦、六十四卦这个系统成了古人推演世界一切现象的纲领,是道的分演。

《龙图中医讲堂》第四讲 阴阳

发布: 2010-2-22 12:13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阴阳是这样的深刻简易而又无微不至,真是大明呀。一明阴阳,立刻就不是“一间微明”的状态了,而是恍然大悟、豁然贯通。对这样根本的学问不得其要,就是“受以明为晦”。

  阴阳源于3、2之数,一个是实点,一个是虚点。我们就以实点、虚点作为基本来理解阴阳。天为阳,地为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杂阴为气,阴 中杂阳为质。轻虚而浮者易动,重实而沉者易静,故动为阳、静为阴。火为阳,水为阴。上为阳,下为阴。阳主充塞,阴主凝实,如天与地,故阳在外包,阴在内 凝。“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有阴牵故不脱走,阴有阳化故生机不竭。阴阳不即不离,相吸引又相排斥。离则不能统一相须而用,即则不能对立而行分 化。在人阴阳相脱、关格、阴阳交都会死。故曰:阳者卫外而为固,阴者藏精而起焏。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观于原子核与电子关系即知。对于一 个生命而言,阴作了阳的归附,故为之主;阳作了阴的消息和守护,故为之正。阴阳如同夫妻,妻把夫套牢,夫为妻的保护。生化出入是阴阳的往来,因此乾坤立而 生化无穷。

  以上是阴阳的基本原理。由于水火、寒热为阴阳的征兆,外为阳,内为阴,当我们判断一个人的阴阳虚实(此虚实是少多之意)的时候,从寒热就知道 了。阳实则表热,阳虚则表寒,阴实则里寒,阴虚则里热。八纲辩证就是这样来的。喜就热则阳虚,喜就寒则阳实,喜热饮则阴实,喜冷饮则阴虚。等等,皆可阴阳 观之。
在天地之间阴阳变化最鲜明的现象就是昼夜、春夏秋冬。我们现在知道昼夜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春夏秋冬是地球的公转造成的。研究日月星辰的运 行规律是天文学的范畴。支配它们的原理还是阴阳五行,具体怎样的一串连锁反应我不清楚。只知道站在我们人的参照角度,这种日月的往来远近正是阴阳规则的体 现。天人地三才有了空间的划分,昼夜、春夏秋冬有了时间的划分,一定的时间在人的视角会有什么主要的现象,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以天之征象而言阴阳,则寒热、日月为阴阳的征兆。因此昼为阳、夜为阴;春夏日来近为阳,秋冬日去远为阴。以地之气化而言太少,则冬春地气在下而 为少,夏秋地气在上而为太。这个地气的盈缩是因为地热的张弛。当日靠近时,地气得热而升,当日远离时,地气失热而缩。天地交流,就有了少阳春、太阳夏、太 阴秋、少阴冬的四象。天为阳,阳中有阴,故天有寒,真空寒;地为阴,阴中有阳,故地有热,地核热。因为寒热的推荡构成了四季变化。当春日渐增,地气升而寒 冰化;当夏日渐盛,地气张而天气盈;当秋日盛极而减,地气浮弛而同天气转降;当冬日渐衰,地气缩而天寒沉。天地间气的这种升降浮沉造成了春夏秋冬物候的变 化。南方烤炭火,立春之前,火种要放在炭上,立春之后,火种要放在炭下。

  为何少阳对应8,太阳对应7,太阴对应9,少阴对应6呢?八为加法,实增,艮山象,地气增而天气减;七为减法,实减,兑泽象,地气减而天气增; 九为乘法,暴实,离浮象,地气大张而天高远;六为除法,暴虚,乾大寒象,地气大缩而天寒凝。因此四象与8796各个对应,春夏秋冬之时五行相应当值。实际 上少阳为地气之扩张者,主象为离热;太阴为地气之固摄者,主象为坤地;太阳为天气之浮大者,主象为乾天;少阴为天气之沉凝者,主象为坎寒。因此春夏秋冬实 际上就是四象在天地间的一个轮回推移。

  我们知道了四象是天地或者说阴阳交流发生的四种大象,既代表了一个周期的四个阶段,即四时;也代表了天与地的阴阳原配,天气为太阳中含少阴,地 气为太阴中含少阳,因此天有星辰,有寒,地有空隙,有热。这虽然说明了四季,却还未说明人间的昼夜,虽然说明了阴阳在天地间的支配,却未详细说明人间发生 的现象。这还不是就三才角度而立论的。从先天八卦图可以看出,阴阳在三才中分演成为八卦,除去乾坤二卦在天地定位,有六子卦六种阴阳杂糅的象在天地之间呈 现,风寒暑湿燥火是这六象一种气的呈现。先天八卦、六子卦就是阴阳在三才中的具体分演。

  从先天八卦图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按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的次第衍生,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 之道路。西北为艮,东南为兑,西北阴多故山高,天不足西北,天之星辰往焉,东南阳多故泽深,地不满东南,潦水归焉。这个先天八卦总天地阴阳的分演而言之。 那么它与三阴三阳是个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看看中医是怎样看三阴三阳的。天有太阳、少阴,地有太阴、少阳,天地交汇,在人之位,少阳、太阳两阳合明,为阳明,少阴、太阴两阴交尽, 为厥阴。怎么理解这个阳明、厥阴呢?少阳之热升于天之太阳,犹如火得虚空而明照,故言阳明。因天之虚能容少阳之虚热,故合而盛明。少阴之寒降于地之太阴, 犹如水土相交,土中之虚热尽丧,故嫌于无阳;水为土壅而逆其沉凝下趋之性,故名厥阴。故阳明当昼,厥阴当夜。昼则日丽于天,夜则月交于地。厥阴、阳明有寒 暑之异、幽明之配,故而昼暖夜凉、昼明夜暗。春夏秋冬四象的变化反映在昼夜阴阳交合的程度上,则昼夜出现长短变化。这样,按照三才就分出了三对阴阳。这三 对阴阳代表了阴阳之气的多少。少阳为阴之衰阳之始,太阳为阳之壮、阳之纯粹,阳明为两阳之杂合故而大盛,厥阴为两阴交尽,故而为阳之衰阴之微,少阴为阴之 壮,太阴为阴之大盛。这与先天八卦图的三阴三阳之分布相应。我们可以从“方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角度看,阴阳不同而又志意类聚的有情,故少阳与厥阴、太阳 与少阴、阳明与太阴相因应。其实这种配对是三阴三阳的气化现象,也就是六子卦所决定的。巽为风,坎为寒,艮为湿,震为相火,离为热,兑为燥,如果厥阴响应 风,少阳响应相火,太阳响应寒,少阴响应热,太阴响应湿,阳明响应燥,则这三对就须按照先天八卦图上的三对冤家方位来重新部署。

  前文说到,从四象而言,天地之间,阴阳升降,天有少阴之寒故天气能降,地有少阳之热故地气能升,在天地之交,若寒水之气积成湿,则表示阳象极 少,若寒水之气甚乏而成燥,则表示阴象极少。故太阴应湿,阳明应燥。天地为阴阳之大象,寒热为阴阳之征兆,少阴,阴之壮也,故当显地气之壮而应热;太阳, 阳之壮也,故当显天气之壮而应寒。厥阴者,阳之衰而阴之始也,热减退而寒滋生,故应风;少阳者,阴之衰而阳之始也,寒减退而热滋生,故应火。这一配系,我 们就完全清楚了这三对阴阳互为配合,发生联系。先天八卦图表示的是三阴三阳自有的标象,六子卦、六气表示的是三阴三阳响应的本气。

  若以先天八卦图的八卦进行三阴三阳之象的划分,大致是一阳少阳震兼离,二阳阳明兑、离,三阳太阳乾,一阴厥阴巽兼坎,二阴少阴坎,三阴太阴坤、 艮。这样一划分,关于三阴三阳性情的描绘尽皆了然。三阳为父为经,乾也,君主之经纶,三阴为母为表,坤也,包容孕育。二阳为维为卫,兑、离也,悦言而附 着,故为维络;言斥而甲胄相向,故为护卫。二阴为雌为里,坎也,蛰隐之静,故为雌;陷凝沉伏,故为里。一阳为纪为游部,震兼离,动而视察。一阴至绝作朔 晦,为独使,巽兼坎,风寒散热而月失明,又因坎精入而月得资生,绝灭终又复苏故为至绝作朔晦;潜幽入宣故为独使。

  既然把三才划分阴阳,得出了三阴三阳,表征了春夏秋冬昼夜现象的变化,也体现了风寒暑湿燥火的实质气化,但是我们还不清楚三阴三阳是怎样在三才中流转的,与十二地支、十二月、十二时辰是何关系。

  三阴三阳在三才中按照司天在泉左间右间的关系配置。实际上就是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配属三阴三阳之后,如图:

              太阳
        阳明              厥阴
               人
        少阳              少阴
              太阴

  大家以后学习五运六气就会明白,司天在泉左间右间之气是这个图的旋转推移。如果要研究,注意其中有面北、面南、右旋、左旋的不同,最终结果就是太极图在天地间的部署和轮转。

  那么问题又出来了,是什么在推转着它呢?还是因为太极图的这种阴阳递生,造成了天地的阴阳演变。冬至日最短,阴极而阳生,故少阳当王;夏至日最 长,阳极而阴生,故厥阴当王。从冬至日起算,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各王60日。这个王是得神而昌之意,开始生聚壮大,相当于发起变化的生力 军,不等于就是当政者。从地的角度,若少阳生聚多了,取代太阴在泉之位,则推动上图轮转一步,厥阴就当司天,风气就当机出现了。正因为天地这种阴阳的推移 变化,将带来对于万物的主气六步。如图:

  太阳
  阳明
  少阳之位 太阴升此

  太阴之位 少阳降此
  少阴
  厥阴

  这六位实际上既是万物阴阳的内外部署,又是先天八卦图对五行的主导。风、热、火、湿、燥、寒,是木火土金水的次第表达。为何太阴、少阳在中间位 有一个交互呢?不仅是遵循五行的规则,而且代表阴阳的上下交流,太之气多故外承,少之气少故内合。这也代表了六爻。从初始而微、显现、变动、阻滞、大行其 道、终结,正是三阴三阳的反映。初爻为厥阴巽,为入,故“潜龙勿用”;二爻为少阴离,为见,故“见龙在田”;三爻本太阴艮止之位,而少阳震动来客,故“终 日乾乾,夕惕若”,虽戒备而不宁处;四爻本少阳震动之位,而太阴艮止来客,故“或跃在渊”;五爻为阳明兑,为悦,故“飞龙在天”;上爻为太阳坎,为险,故 “亢龙有悔”。“六位时成”,故“《易》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以上既说明了三阴三阳在天地间司天在泉左间右间的部署,又说明了这种部署的推移原理,以及这种推移原理给万物带来了一年来风热火湿燥寒的常规气 化。但是对于处于人位的万物在一年来具体会有什么样的阴阳现象相继当政呢?天地之气升降于人间,上半年气升为阳,天气主之;下半年气降为阴,地气主之。按 阴阳在三才中的部署,天之太阳在上,厥阴、阳明相左右,地之太阴在下,少阳、少阴相左右,故上半年太阳、厥阴、阳明主之,下半年太阴、少阳、少阴主之。阳 明、少阴之象处天地之中,又阳为始为先至,阴为终为后至,故有太阳、厥阴、阳明、少阴、少阳、太阴的轮流次序。阳极盛于五月,阴极盛于十一月,次序明确。 《脉解篇》已经说了太阳当寅、厥阴当辰、阳明当午、少阴当申、少阳当戌、太阴当子,但是人们不清楚为何另外六个地支没有对应。实际上这是说明了三阴三阳配 合的气化多或平的六个地支,而没有说明气化少的六个地支。因为有主气六步的五行气化来相克制,使得气化少,六个地支虽然仍归三阴三阳主导,但是已经不能作 为三阴三阳的代表。就如87596代表五行一样,不能用3241作代表,虽然3241属于木火金水,是木火金水的不足之数。卯属太阳寒气不足,巳属厥阴风 气不足,未属阳明燥气不足,酉属少阴热气不足,亥属少阳火气不足,丑属太阴湿气不足。为何确定是这样的?需要从十二地支的意思谈起。

  子为儿在襁褓中足并之象,万物孳孽,意为孕生。丑为扭曲挠动之象,意为胎动。寅为阳气领出黄泉之象,意为开演。卯为开门之象,意为冒头。辰为万 物伸舒之象,意为发展。巳为卷舒自如之象,意为章法。午为阳盛遇阴之象,意为遭逢。未为木升有阻之象,味是口在协洽,昧是日光在协洽,故未之意为协洽。申 为上下贯通之象,阴阳和济志意畅达,意为得志。酉为上盖之坛象,收藏果实,意为闭关。戌为阳下入地之象,意为入灭。亥为核心凝结之象,意为种子。从十二地 支我们可以领略万事万物一个周期绘声绘色的变迁。

  子为太阴,坤地以载成终成始者,故包藏孕生。寅为太阳,乾象之辟坎寒,故开演。辰为厥阴,巽之上达,故发展。午为阳明,悦言来附,故阳遇 阴。申为少阴,坎象以应离热,故志伸。戌为少阳,震之动下,故入静。以上知三阴三阳与六个地支的对应。丑虽然仍是孕生之际,但参有风化挠曲之象,这是湿气 艮止不足的缘故。卯虽然仍在开演之际,但参有热化显现之象,这是寒气坎幽不足的缘故。巳虽然仍在发展之际,但参有火化取决之象,这是风气巽随不足的缘故。 未虽然仍在遭逢之际,但参有湿化阻止之象,这是燥气兑悦不足的缘故。酉虽然仍在得志之际,但参有燥化收成之象,这是热气离张不足的缘故。亥虽然仍在入灭之 际,但参有寒化内凝之象,这是火气震出不足的缘故。由于主气六步的存在,使得十二月风生、二月热生、四月火生、六月湿生、八月燥生、十月寒生,干涉了万物 的阴阳之气。这是五行主干对阴阳支派的影响。十二地支代表主导的三阴三阳气的多少,能说明万物的演变现象。

《龙图中医讲堂》第五讲 五行

发布: 2010-2-22 12:14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河图就是五行的示意。三八木、二七火、五十土、四九金、一六水,按方位次序排列。八代表木、七代表火、五代表土、九代表金、六代表水。五代表虚 实中和之界,天地之交,安然载物,应形而为土。八为界上载实,意味着实的增加,木就是实的增长。七为界上载虚,意味着实的减少,火就是实的销殒。九为界上 实而有余,意味着实的暴增,金就是实盛。六为界上实而无象,意味着实的消失,水就是实溶。从虚实的状态、趋势分出了五行,这是五行最底层的根源。结合洛 书,从五行的生数、成数之应象来看,又有震三、艮八,坤二、兑七,巽四、离九,坎一、乾六的共寓性情,可以进一步了解五行。

  《尚书-洪范》篇记载“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实归于下,虚归于上,水是溶实而向下的,火是张虚而向上的。曲直 是线条的延展伸直,是实的渐进。从革是随从的沙汰精简,是实的余溢。稼穑是春耕秋收的农事,土能引用于农事,因其是天地之和而能载养转枢。

  润下为坎卦,故坎卦为水为寒;炎上为离卦,故离卦为火为热;曲直、延伸为巽卦,故巽卦为木为风;从革、精简是健、精力有余溢的表现,为乾卦,故 乾卦为金。后人又进一步把兑卦配金与燥、坤艮配土与湿、震卦配木与相火。八卦与五行建立了对应,这与洛书之数与卦象的对应不一致,为何?

  首先,从数的角度我们知道了五行的状态,每个数对应一个卦象,五行相当于两个卦的共生;五行不及用生数,意味着生数的卦象多而成数的卦象少,五 行有余用成数,意味着生数的卦象少而成数的卦象多。例如:震三有余而艮八不足,易动而难止,故肝虚善恐,由于洛书巽当机以平震,动而摇散,故病发惊骇;反 之,易止而难动,则是犹豫固执之象,由于洛书震当机以平艮,故肝实则怒,以泄其动郁。坤二有余而兑七不足,易卑而难悦,故心虚自卑,由于洛书兑当机以平 坤,故自怨自艾;反之,易悦而难顺,故心实则喜,由于洛书乾当机以平兑,故雄于言语,而近于狂。巽四有余而离九不足,易散而难附,故肺虚落魄,由于洛书离 以平巽,故寄望于侥幸;反之,易附而难散,则是执着热望之象,由于洛书坤当机以平离,遭遇明夷,希望暗灭,故肺实则悲。坎一有余而乾六不足,易劳而难健, 故肾虚无精打采,由于洛书艮以平坎,故固步自封;反之,易战而难归,则是穷途之兵,由于洛书坎当机以平乾,战而遇险,故肾实则恐。

  从数配卦而言五行,是就其实质的根本而言性情的。若就现象而言,则有上面八卦与五行的对应关系。现象是根本的一个推荡。我们知道,世界上现象与 根本的不一致是种常态。例如有些人穿着极贵的衣服显示其高贵,实质上是因为内心的卑贱而自然要求一种平衡。为何说坎卦为水为寒?一为水减,坎多而乾不足, 沉凝之象显现,故为水减而润下之象。为何说离卦为火为热?九为金增,金增则木残,火、金相制,故为火炎上之象。为何说巽卦为木为风?四为金减,金减则木 舒,故为木延伸之象。从这里我们知道为何有木德在散,以辛补之的道理。为何说乾卦为金?六为水增,水增则火弱,金就可去其附丽了,故为金从革之象。坤为 土,因二为火减,火减而木泻,故为土安和之象。艮为湿,因八为木增,土要隆起,参木之功而化湿。兑为燥,因七为火增,金要缺口,参火之功而化燥。震为甲木 为相火,因三为木减,木减则土失攀附,又动不止而致土崩,是木克犯之象,故为甲木,又木减为扰动之象,故为相火。从八卦的现象而言五行,有助于我们从现象 剖析根本。

  知道了五行的虚实态势和配属的数、象,就可以知道各种分类的所以然了。在天为气,在地为形,五行在天为风暑湿燥寒,在地为木火土金水。天地之 交,天气因坎寒而降,地气因离热而升,故在天之坎象多少,即表天气之盛衰。寒热为阴阳之兆。风能带来凉意,故为天气之阴增。热为天气之阳增。湿为坎寒停驻 而成水,是气之和合不动。燥为水象消失,是地热有余,地气盛天气衰之象。寒为坎,是天气盛地气衰之象。天为虚,地为实,故各以虚实之状而分五行。五色,青 赤黄白黑,是五方之地色,土地是藏精的,故五色应五方之精,归五行。五味,酸苦甘辛咸,酸收而实之为木,苦泄而虚之为火,甘缓而不动为土,辛散而溢虚为 金,咸软而溶实为水。五嗅,臊焦香腥腐,臊有窜入之性,尿臊为水之所生,经火而减尽,故为木之嗅;物变火而焦,焦有飘升之性;香有柔和之性,常因火而生, 故为土之嗅;腥有弥散之性,鱼腥在水则无,是水能减尽之,故为金之嗅;物变水而腐,腐有沉淀之性。五声,呼笑歌哭呻,因声之透达、明快、舒缓、凄楚、隐伏 而合于五行。五液,泪汗涎涕唾,泪源于目,汗源于血,涎源于口,涕源于鼻,唾源于齿,根据五官和五脏所主而分。再进一步,肝主色,心主嗅,脾主味,肺主 声,肾主液,又可根据现象的五中之五,而知脏象之互参。五气,筋脉肉皮骨,筋收束,脉容虚,肉柔顺,皮溢表,骨内凝,合于五行。筋膜,对应艮八震三;血 脉,对应坤二兑七;肌肉,对应五十;皮毛,对应离九巽四;骨髓,对应乾六坎一。五官,目舌口鼻耳,目外鼓以凌虚,舌内纳以下食,口含裹以载味,鼻呼吸以荡 气,耳虚陷以应声,合于五行。

  五行有生克关系,进一步引申成乘侮胜复。我们在对世界的观察中,可以看到:木干可以生火;火焚可以生土;土藏可以生金;金熔可以生水;水润可以 生木;木可以破土,火可以销金,土可以堤水,金可以伐木,水可以灭火。为何五行有这种生克关系?还得从数理上分析。八为界上实点增加了,虚点二游离出来, 成了火的生数。七为界上虚点渐进实点渐减,实点不见了是与虚点结合了,生出了五的界点。五为虚实结合,界点多了,就要溢于界,而有出入虚实之巽象,其数为 四,成了金的生数。这个四是因为界点多而界象偏实,三、二之间不可见的一倾于三而生的。九为实象有余,溢界而外面虚点显实,对虚点而言是有一来客,这个一 成了水的生数。六为虚面除实,实点三游离出来,成了木的生数。以上五行相生之理,拿人事来做类比,就好像一个人要去赚钱(木增),才有钱花(火减),钱花 了才成穷光蛋(土无),人穷才想暴富(金乘),钱多了才会大手大脚(水除),钱花得狠了又得去赚钱。八为界上实点增,界消退,故木克土。七为界上实点减, 九为实积有余欲溢出界,九逢七则暗泄其势,故火克金。五为和合界限,六为实消融入虚,六逢五则受限,故土克水。九为乘为暴增,废八渐增之势,故金克木。六 为除为暴减,废七渐减之势,故水克火。以上五行相克之理,拿人事来做类比,就好像一个人去赚钱能够摆脱贫穷,花钱能够减少积蓄,贫穷能够孤注一掷,富有可 以不用去赚钱,钱糟蹋多了会拮据。有人可能会问,为何不用减对付加、用除对付乘呢?加减乘除是自然的代谢,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这样去对付是逆而治之, 只能招致变本加厉的结果。

  五行有生克之理,就有了相乘相侮的状态和太胜于母气则子气来报复的变化,在人五脏则有虚实之状和转归之势。某脏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叫做气 淫;某脏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叫做气迫。于是邪僻之六淫内生。因此治五脏虚实既要考虑五脏的补泻神势,又要除去邪淫。五行有相生相克之 理,《内经》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不明其妙谛,就不能治五脏虚实之病。首先,为 何不对五脏虚实用针灸直补直泻?

  五行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动态平衡,实则乘侮,虚则被乘侮,不单是一行自己的事情,任何介入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必须顺应五行之理,无为而治。 就如治理腐败,不是单靠起大狱就能治好的,有其本源。虚而直补,有可能虚不受补,也可能形成依赖而养懒汉,如补胰岛素之于糖尿病。实而直泻,有可能真邪已 并,真去而邪益著。因此必须取法五行代谢之理,去故就新而成兴废。五脏精真在内,气质在外。精真自然以最优方式与虚实拮抗,不应该轻易去劳动精真而使虚实 之邪乘袭。“代大匠斫,鲜有不伤其手者也。”病传以相乘流注,生机则五行更代,五行的更代本来就意味着大匠手段。五行代谢,一行王,则其继承者变去之。既 言母子,就有生养和反哺关系。母气是生养者,子气是制克乘母者。唯泻其子,则其受到制克,而且将生助于子,母气减而子气如常。一行不王,则意味着没有受继 承。故补其母,使母气王而有余力生助于子。这个补母泻子是对一脏出现了虚实之象而言的。如果虚实已经成病,造成乘侮之变,则需要更深切的调治。为何不说东 方虚西方实?这种现象如果存在,将难以维系脆弱的平衡,一旦过临界点,会立刻造成病的传变,或者招致子气的报复而达成平衡,最终有眚于母。因此在没有传变 和报复之前,仍只相当于一方的虚实和派生的乘侮现象。以东方西方而言,不以五脏为说,是依法度而言病在一脏精真之虚实,其余之脏不过是受乘侮影响的变化。 若东方实西方虚,则是肺不能平肝,肝将不制,则补水泻火。泻火则减木,又使金不受克,容易理解。若补土则不可,土被木克,自顾不暇,无力救济于金,是尚望 于金者。而且补土既劳动撑持的脾真,对脾不利,又不利于泻火。补水使火受制,则金得生机,这就是子能令母实;火既受泻又受制则木需源源生助,达到泻木的目 的,这就是母能令子虚。然而补水是否也助于木?不是,因子已长大充实,不需母哺,这时增加母气,相当于劳之以琐事。水气增加,木已王则需减水令,故反劳 之。五脏虚实之病造成乘侮要依照这个原则来行补泻。

  张仲景在此基础上引申了五脏虚实的用药原则。脏实则要注意先补其被克制者,例如肝实,则肝将乘脾,必须先补脾,补脾不仅防病传变,而且也是对肝 气的防御和消耗。如果四季脾王之时,则不当补脾,因王者不受邪,补味反而劳之。如果是肝木有实,则通过泻木中之火来调治,兼泻心火之源。兼见肺不足,则还 需补肾水。即所谓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如龙胆泻肝汤之方则。脏虚则须补以本味,助益子脏气味,并以被克制者之味来调之。例如肝虚,补以酸,助以焦 苦,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为何补以本味?是脏虚则补以味。这种补只是气质上的,精真并未兴起,精真必须要禀神势才生。犹如贫穷不能自给,青黄不接,这时需 直接赈济。赈济只是暂时缓解危机,却并不等于调动了精神的积极性,就如贫穷不是靠救济就能改变的,必须要把生产搞上去。因此肝虚要改变,必须去除心火的索 取,去除肺金的制克,因此就需补心火的气味,资助心火并使之去胜肺金。心火还受到肾水的克制,受到脾土的索取,因此还得稍微增益脾土。因此仲景之法是千秋 师范,不知大匠心法不能调治五脏。

《龙图中医讲堂》第六讲 脏象

发布: 2010-2-22 12:17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脏,繁体字臟,与腑都是肉字旁,一个是藏,一个是府。藏是秘室、禁地,府是生活、办公场所。犹如中南海与国务院各行政部委的不同。一个属阴,一个属阳。

  脏腑命名的不同在于藏泻、满实的不同,根源于地气、天气之异。天气是虚的,充满的;地气是实的,有空虚之处的。虚天自然充满空间,实地必有空隙 纳虚之处,故满而不实、实而不满。受天气者,则满而不能实;受地气者,则实而不能满。五脏地气所生,法地之德,藏而不泻,受藏天精;六腑天气所生,法天之 德,泻而不藏,传化地气。泻者,过客传化输变之象也。天地气交,在地则木火土金水之藏,在天则寒暑燥湿风变化无定、周旋推移。天之昏浊,转瞬即作虚变,故 在天者泻其地气而不藏也。天精在地则不同,是天施地受,坤载乾元者也,故藏而不泻。天气为乾,君主也,辟浊秽者;地气为坤,藏也,含纳精元孕生也。

  人之形骸肉体,都是天地二气的交流所成。或具受于天,而施于地;或具受于地,而承于天。五脏地气所生,载奉于天;六腑天气所生,主持于地。国务 院、大臣是按治形地的,中南海、帝王是侍奉天意的。奉天承运,帝王之事。脏腑对于身体,犹如一国的根本政教,皮肉筋骨之类形骸是百姓众庶,是脏腑化运所 之。五脏应地气之木火土金水,六腑应天气之风寒暑湿燥火。

  人先有五脏,后有六腑,犹如先有君主,后有政府。父播精与母,坤地载此乾元而生五脏。精元在其中生生不息,而使五脏化气生成六腑。天地气交,考 其本始,在气交之位所谓地气者,是五方之精生聚而成;在气交之位所谓天气者,是地嘘吹而成,风寒暑湿燥火皆木火土金水所化之气。故脏腑合论仍为五行,别论 则分地气、天气,分属阴阳。

十二脏腑统治形体,故以十二官职统治众庶来比拟之。五脏六腑皆有经脉为其政使。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气本于艮八、震三,而厥阴经巽风为其消息,艮为戒止、约束,震为出动,待巽宣使,故为将军之官。动止之间进退权衡,故曰谋虑出焉。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气本于兑七、坤二,而少阴经离明为其消息。兑为悦言,坤为众,言令于众,向明而治,故为君主之官。神者,妙万物而为言。幽而能彰,显性见言,故曰神明出焉。
脾者,谏议之官,智周出焉。脾气本于五、十,而太阴经艮止为其消息。十为虚空,五朝八风而转枢于空中,戒以终始,故为谏议之官。兼顾八方,冷静处之,故曰智周出焉。
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肺气本于离九、巽四,而太阴经艮止为其消息。离为明,巽为洁齐,明而齐之,合于规矩,故为相传之官。相是辅相,传是传授。进退有明,以行法度,故曰治节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肾气本于乾六、坎一,而少阴经离明为其消息。乾为健、斗争,坎为劳归,虽劳而奋,有所附丽,故曰作强之官。明于取舍张弛,故曰技巧出焉。
膻中即心包,是相火所居,火为震为动为行出。厥阴经本气为风为巽为入为进退。出入往来,故为臣使之官;本于心气所生而宣达之,心为喜悦,故言喜乐出焉。
胆是风气所化,风为巽为进退,少阳经本气为相火为震为守位之纪,进退而动不失德,故为中正之官;本于肝木所生而行震之决躁,肝为谋虑,故言决断出焉。
小肠是热气所化,热为离为附丽。太阳经本气为寒为坎为劳归为隐蛰。附而来归,故为受盛之官;本于心火所生而隐含其精华,心为神明,故言化物出焉。
胃是湿气所化,湿为艮为积为门禁。阳明经本气为燥为兑为口舌。积聚有禁而干燥之,故为仓廪之官;本于脾土所生而见于口舌,故言五味出焉。
大肠是燥气所化,燥为兑为悦言。阳明经本气为燥为兑。悦人以言说,故为传道之官;本于肺金所生而说情,肺为治节,故言变化出焉。
膀胱是寒气所化,寒为坎为水为蛰为地气凝。太阳经本气为寒为坎。因水泉聚土而蛰居,故为州都之官;本于肾水所生而暗伏,故言津液藏焉。若气化解冻则能出。
三焦是火气所化,火为震为雷为龙为动为行出。少阳经本气为相火为震。龙雷动则行雨,又与心包之悦泽相应,泽动而下,故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理解了五脏六腑的职能,就可以根据病态的失常而加问责。例如饮食失常,首先问责脾胃;小便失常首先问责肾膀胱;大便失常首先问责肺大肠。

  五脏出现了问题,从脏象可以推知。脏腑的失职只是脏象出现了危机的呈现。其来有渐,这种危机早就影响到方方面面。刚开始影响到精神气色,继而影 响到形骸脉象,最后影响到脏腑职能。就像一个国家,首先是精神层面产生了骄奢淫逸,然后在民众中小人当道、君子受祸,最后是官场腐败,危机出现。


  五脏各有什么神志?五脏在精华化生魂神意魄志,在形骸化生筋脉肉皮骨。在天为气,在地为质,五神未有形也,故与在天之气风暑湿燥寒类 应。魂类风气之进退者也,神类暑气之虚明朗照者也,意类湿气有水之私虑停驻者也,魄类燥气无水之无忧于险者也,志类寒气之坚凝不动者也。肝之志为怒,止而 动决也;心之志为喜,得众而悦言也;脾之志为思,居中而心意合于八风也;肺之志为忧,摇摆不定而悬望也;肾之志为恐,争胜而遇险也。从神志的变化可以推知 五脏的病邪与虚实。例如肝实则怒,肝虚善恐;心实则喜,心虚则悸;脾实则畏,脾虚善忧;肺实则悲、肺虚丧气;肾实则恐,肾虚则劳。

  色以候五行之精。青赤黄白黑五色,各应五方地色,故应五脏。形精之动,如根本之于枝叶,故在地五脏之根本有盛衰,精当上见于天,在地幽晦,在天 光明,故五色见于面目。地上五运更迭盛衰,则五星见于天际而耀,即是类比。五色决于明堂,明堂为鼻部。首先看是何色浮现在明堂,即知五脏目前是谁当机。正 常情况下五色当顺应春夏秋冬微微映现。这时观察五色的明润、晦暗而知五脏的吉凶。真脏之色不可见,见则死,真脏之色对应败露之象,例如青若枯草。色有旺色 与败色。旺色,得生机者,故见脏真之光辉;败色,失生机者,故见脏真之幽暗。犹如当机之主,善者王则久安,恶者王则速败。因此从五色可知脏真之状。

  从形骸的变化上能知五脏虚实与病。筋脉肉皮骨五者,分别对应五行。筋多实,实而收;脉多虚,虚而容;肉为静谧中和之载;皮为气之盛溢于外;骨为 气之凝结于内。此五者五脏之气所生也,如果有不足之象,则知五脏不足。爪色唇毛发五者,亦应五行。爪是实增之显象;色是虚明之透;唇是肉气之盛;毛是皮实 之外溢;发是骨髓内凝之有余。此五者五脏之气所成而有余也,可以察知五脏精气之有余,故曰荣。五官对应五脏,如果五官有病,则当推究相应之脏气是否受病。 五脏各有所主,如肝藏血、心主血、脾主四肢、肺主气、肾主液等,所主之物象有病,则当推究相应之脏气是否受病。

  从人所喜所厌之五味,可候知五脏之欲。酸苦甘辛咸五味,属于地气而性各合于五行。酸是收涩实质的,苦是降泄实质的,甘是柔缓和合的,辛是气盛溢向外的,咸是软坚而凝向内的,故各归五脏。假如人常欲食酸,是其肝气不足。

  从脉象可侦知五脏之变。首先,气口脉象何以独为五脏之主?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则鼻为之不利。心肺受纳天气,心肺有病,则天气之出入 有变,鼻见不利。类同的道理,五脏禀受于胃之五味,五脏有病,则胃气与之共出入者有变,变见于气口。气口即寸口,能兆五脏之精与胃气之间的相互得失。得胃 气为和,失胃气为真脏脉。得胃气为有中土5,不得胃气为无5,5之得失即盛衰之本。然而气口何以能见五脏胃气得失?五脏之气皆因胃气而能至于手太阴肺经寸 口。五脏皆地气所生,在地为化,化生五味,故五味归于五脏。胃出五味,由足阳明胃经和合于五脏之地气,而阳明是地气之热上合于天。肺为太阴金,主地气之隆 盛于天,故五脏地气当合胃气朝会于肺。五脏得胃气之盛阳,而能有余以至于肺经气口。真脏脉者,失胃气之和而真精败露。手臂分为三节,根、中、梢,应地、 人、天。阳明胃气朝于肺,是在中位而归并于天气,故应寸口之位;阳盛故搏动,虚明故能显见于外,故寸口能候胃气与五脏之精并合多少之状。并合得多而呈现 的,就是当值的脏气。于是从五脏之脉而知是谁当值。若当值者与春夏长夏秋冬时令相克则害,相生则利,相应则不病。

  五脏之脉,肝弦、心钩、脾溜(或代)、肺毛、肾石。肝之艮、震,止而动,故为弦脉触指弹动之象。心之坤、兑,含裹而悦,故为钩脉触指钩引之象。 脾之五,虚实安和而似无物,故为溜脉之触指滑溜之象。肺之巽、离,舒而浮披,故为毛脉触指浮舒之象。肾之乾、坎,健而陷,故为石脉触指坚凝之象。因此从气 口的五种特征脉象能知五脏之变。

  最后从《内经》对五脏之病与虚的论述,参照病的轻重时间,而加印证。

《龙图中医讲堂》第七讲 经络

发布: 2010-2-22 12:20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经络讲座
  
  经是主流,络是支流,经络系统对于形骸就像水系布在地上而资生。若以 一个国家来比拟一个人,则经络就是一个国家的维系。一个国家有财政、政法、国防、人事等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就好比十二经脉。中央有宣传部、组 织部、统战部等贯彻领袖意志的系统,就好比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应后天八卦,后天八卦图是帝之循行、精神变运的法则,是神的无为而治。十二经脉流通的是气 血,像江河中的水,如果满溢就要备设沟渠以图之,奇经八脉就是对十二经脉的调剂,并通过这种调剂来自然提纲挈领。例如,阳气养足,阳跷脉盛则眼开而起,人 就要动作以消耗阳气了;其脉不盛,则眼不自开,人仍在卧而养阳。治病通常只就十二经脉而言,不言奇经八脉,因为奇经八脉代表了神明之默相,人事当求诸己。
   十二经脉像一张分支网一样维系着五脏的根本、六腑的主干和手足形骸的枝叶。两手两足应四季,各三节应十二月,这是形的相应;两手两足共二十四经,应一年 流行的二十四节气,这是气的相应。人身之形气相当于天地之交汇,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气就是天地交合而成的,故有此对应。为何又说两足之经脉对应十二地支、十 二月,而不说手的经脉呢?足在下而手在上,下者少而近地,上者太而近天,故足之经脉当地之支。手足经脉有什么差别?手经加载的天气要比足经多。例如手少阴 心经就比足少阴肾经的热气多,手阳明大肠经就比足阳明胃经的燥气多。正因这种临治的正气多,故病邪通常先化于足经,盛则变于手经。如同一个国家的腐败,先 从根上、基层开始,到时就只有上层还有几个正直清廉的了。
      六经的本质是什么?一句话:六经以三阴三阳为标象,以与六气等同的六子卦为本气。地之五里和天之八纪通过对六经标本的影响而播德政,在此损有余补不足。 (请参看《六经之本气为六气、六子卦》)地之五里即五行,天之八纪即后天八卦。对于人而言,八纪之政与五行之德的相互影响、输应是怎样实现的,是因为六经 主司着这个枢纽。例如,肾虚则水弱热兴,少阴应热而兴,坎为少阴之标象,于是神知于坎;反之,神临于坎,加忧、心病,少阴得神当令,布热而散寒,于是肾水 化寒而减弱。六经就是政教的使令。
  天地之中,三阴三阳应春夏秋冬昼夜,推转五运阴阳。五脏之精气通过六经上奉于天,八纪之信息、指令通过六经 下输于地。如果上行下达之使路出了问题,犹如政令否塞,则考之于六经。六经是政令之枢机。五脏代表地之五德,民众所葆持。政之乱,可败德,可害民;德之 坏,民之变,可乱政。德政相扶济,则神形俱而长保,否则灾害生。其关系为:根本、德(地之五行)——联系(人之六经)——枝叶、政(天之八卦)。故五脏之 道,皆出于经隧,通过六经来达成。对于人而言,人法地,人应天,五运为主,阴阳为变。阴阳若偏,害于五德,德之众寡以持之,不能持则害于五脏。五行若偏, 阴阳必有象应,政则有变。故病有在脏腑的,有在经络的。出了问题,首先要考虑问责政府、清除腐败,故曰守经隧焉。
  
  明白了六经的本质,就能用来分析六经的病变了。六经有阴阳多少的差别,有位置部署的差别,有风寒暑湿燥火气化的差别,合而参之,则知病邪所客。
   (请参看《阴阳离合篇》)阴阳在人分而言之为三阴三阳,合而言之则一阴一阳而已。这一阴一阳应于人身具体是如何离则为三阴三阳、合则为一阴一阳的呢?我 们需要先知道三阴三阳在人身的部署。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为何要说圣人南面而立呢?这是圣人向明而治以分定阴阳之意。只有南面而立,三阴三 阳才处于各在其位没有偏倚的状态。人有上下,分应天地;人有内外,分应阴阳;人有前后,分应明暗。前为广明,离所在也;后为太冲,阴血所寓,坎所在也。离 为阳明之象,坎为少阴之象。故阳明在前,少阴在后。太阳与少阴配对,故太阳也在后,为少阴之上。厥阴在最里面,少阳在表而行体侧。这里分阴阳,先以出地与 否作分,再以特征作分。腹为地,头为天,足三阴在腹,未出地也;足三阳在头,出地受天气也。太阳的特征是应天在上,故对少阴而言上下。阳明的特征是应明在 前,故对太阴而言前后。厥阴的特征是在最里面,阳气极衰与外隔绝,故对少阳而言表里。中身而分,上为出地而明,下则为地,太阴所应。太阴之后为少阴,少阴 之前为厥阴,可知少阴在内偏后,厥阴在内之里,太阴在内偏前。
  三阴三阳在人身的基本部署知道了,再参照三阴三阳的性情,也就可以知道其离合 了。阳明阳气极盛阴气衰,处在前面而向明,因此其意与阴相绝而不往来,故名绝阳。厥阴阳气极衰,处在最里面而幽暗,因此其意与阳相绝而不往来。太阳阳极而 当生阴,处在后面坎之阴域,因此其意与阴往来,故名阳,是欲与阴相会也。太阴阴极而当生阳,处在接近离之阳域,因此其意与阳往来,故名阴,是欲与阳相会 也。少阳配于地气而又为阳性,处在前后之间,因此其意既可与阴往来,又可绝阴向阳,故名少阳,少者柔而志意不定。少阴配于天气而又为阴性,处在后,因此其 意既可与阳往来,又可守其阴志,故名少阴,志意守而不执也。开合枢之义本于此。开者,门开而往来也;合者,闭门而不往来也;枢者,开闭之枢纽也。
  三阴三阳在人身有此图:
  
  太阳
  阳明
  少阳(太阴来)
  
  太阴(少阳来)
  少阴
  厥阴
  
   太阳在表上,阳明其次,少阴在里,厥阴里下,少阳、太阴交互于中。太阳、少阴相表里,阳明太阴相表里,少阳厥阴相表里,这三者可以说互为阴阳配对。外邪 从表入,或由三阳而渐传三阴,或由表里相传。正常情况下,三对阴阳应该是平衡的,如果某个阴阳出现了不可调剂的虚实变化,则平衡被打破。一种是一方虚,尚 未有病邪入客,阳虚生外寒,例如太阳之象不足,当见少阴;阴虚生内热,例如少阴之象不足,当见太阳。虚者以补为主,泻对方为辅。一种是一方实,则往往有病 邪入客与正气相争并,例如阳明有余太阴不足,阳实而外热;例如太阴有余则阳明不足,阴实而内寒。实者以泻为主,补对方为辅。邪气侵入胁持正气,我们怎么能 从寒热的表征而知病在何经呢?
  若阳明有余太阴不足,阳不与阴往来而阳又盛,阴来之于阳不足,故阳实而外热,同时有燥,邪在阳明。若太阴有余阳 明不足,阴气盛而之阳,阳不能拒绝,故寒从中来,同时有湿,邪在太阴。若少阴有余太阳不足,阴壮开合利而阳来之于阴不足,故内寒大小便利,同时有热来化, 邪在少阴。若太阳有余少阴不足,阳壮而阴之开合不利,故外热小便不利,同时有寒来化,在外泝然畏寒,邪在太阳。太阳少阴寒热之势未定,上言邪并之状,实际 上有两种趋势。若其本气强邪气弱,则太阳在表寒化、少阴在里热化,就如同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可以责之于阴阳标象的不足。若厥阴有余少阳不足,阴不与 阳往来而阳衰又兼开合不利,故阳遭拒时有不通而阴气厥逆,同时有风,邪在厥阴。若少阳有余厥阴不足,阳之开合利,阴不能拒绝,阳转枢而阴不能内守,在中阳 有余作热入,阴解出又作寒出,故往来寒热于中,同时有火,邪在少阳。
  因此《伤寒论》在表里寒热、阴阳虚实的八纲统领下,再看其具体情状而六经 分证。寒邪最成杀厉之气,正气反应最为鲜明,故有上段寒热之显变。若非寒邪,则还要看邪气与正气相薄的形势,这种寒热的表征不是一成不变的。阳明、太阳分 应阳之盛壮,太阴、少阴分应阴之盛壮,少阳应阴之衰阳之弱,厥阴应阳之衰阴之弱。因此阳实要考虑阳明以及太阳,阴实要考虑太阴以及少阴,阳虚要考虑太阳以 及少阳,阴虚要考虑少阴以及厥阴。同时从阴阳的位置部署,开合枢关系,关联的脏腑气化,就可判断病在何经。如果还能结合标本从化的道理,就更加准确。太 阴、少阳从乎本气,湿、火常多于经;阳明、厥阴从乎中见之气,受太阴、少阳的影响很大;太阳、少阴从本从标,既可从寒热也可从阳阴之壮。
  确定 病在何经最简易精要的是人迎寸口脉法。人迎候阳、气口候阴,从人迎气口的脉之大小比例直接就知道病在何经。人迎大一倍于气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病在 手少阳;大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大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气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病在手厥阴; 大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病在手少阴;大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阴。若大四倍以上则为关格。这个脉法的原理是什么?诸阳皆源于阳明胃 气,阳明为地气之热与天气两阳合明,故见于胃经上合于头部之人迎。五脏诸阴皆朝会于太阴肺气,肺气为地气盛而上溢于天,故见于手部之气口。因此人迎候阳, 气口候阴。人迎候阳,气口候阴,阴阳之气当互相流传而相平衡。若有邪气来客,则不顺阴阳流传之令,而杂载于阴阳之经气。若人迎大一倍于气口,则表示加临于 阳之气多一倍于阴,则知阳载有与正气相匹敌之一份邪气,是一阳所能载受者,故病在少阳。正气越多,能匹敌的邪气越多。余皆类推。若至四倍,则邪气亢盛,太 阳太阴不足载受,阴阳不能开而往来,故有关格。在足经气少应地而脉象兼静,在手经气太应天而脉象兼躁。
  人迎寸口脉法虽然失传,捡起来也不是什 么复杂的事情,只需勤求一下就行了。大概是摸人颈部觉得非礼,才没有人肯做吧。除此之外,从寸口之脉的脉象中也可解读阴阳的变化,根据脉的至、去、动、 静、迟、数的不同,分别对应太阳、少阴、少阳、厥阴、太阴、阳明之象。脉至是脉气应指来迎之象,近似于浮;脉去是脉气应指去遁之象,近似于沉。故亦常言为 浮沉,浮在太阳,沉在少阴。从这几个常见的脉则知所病之阴阳。阴病必兼阳,一个阴脉常常还关联一个阳脉。另外,若有六气的变化,则脉见大、小、滑、涩、 浮、沉,对应着热、火、风、湿、燥、寒。热使气血盈张,火使气血消耗,风使气血条达,湿使气血缓止,燥使气血浮表,寒使气血沉里。脉是阴阳之象和六气的结 合,故从脉象能知有何阴阳之经发生了何种气化之变。善于解读的,能读明白阴阳之变、六淫之状;不善于解读的,则混淆杂乱。希望在色脉一讲中能够明其要。由 于我以前未涉猎,估计要在讲学《内经》《伤寒杂病论》后才能确立纲领。
  最后对十二经脉的病状判断还要印证于《内经》、《伤寒论》之论述,才能确然无疑。

《龙图中医讲堂》第八讲 易龙图

发布: 2010-2-22 12:23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龙图三变,一为先天八卦图,一为河图,一为洛书。这三个图是世界的公理,也是中医点睛的龙珠。
  
  如图:
  
   先天八卦图是未成天地先有此象,代表着道。先天八卦图在中医有什么意义?先天八卦说明了三阴三阳和六气。天地定位,乾坤居于上下,从一阳而至三阳左列, 从一阴而至三阴右列。故天地为万物之上下,水火为阴阳之征兆,左右为阴阳之道路。从图中可见西北山高而天气不足,东南海倾而地气不满。在人则左耳目阳多而 灵便,右手足阴多而灵便。太阳为乾,少阴为坎,太阴为艮、坤,阳明为兑、离,少阳为震兼离,厥阴为巽兼坎,这就是三阴三阳的卦象。在天地之间,有风寒暑湿 燥火六气周流,应六子卦。风寒湿为阴,火热燥为阳,巽为风、坎为寒、艮为湿、震为相火、离为热、兑为燥。天地之间有春夏秋冬昼夜的三阴三阳之象,又有风寒 暑湿燥火的气化,全见于先天八卦图。
  
  河图是五行之部署,代表着地德。三八木在东应春,二七火在南应夏,四九金在西应秋,一六水在北应冬,五十土在中央应四季。不足以生数,有余以成数,土恒以生数。
  
   洛书、后天八卦图是九野八纪之分布,是既成天地之后的法则,代表着天政。“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悦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 艮。”天帝在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个节候的移宫,推动着八卦纲纪的兴替。在人则是神的巡转。“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如果神 不能顺转,就失去了主治于形的机枢,形就要出现变故、衰败。神执著于某一卦象而不移,或者神不能转物而为物转致使其行退屈,那就要引发五脏之德的盛衰变 乱。每一个卦象都对应着一个数,成数使之有余,生数使之不足。王者之法尽在于斯。
  
  言乎道,则先天八卦图所示之阴阳,是生成天地的 法则。言乎地,则河图所示之五行。言乎天,则洛书所示之八卦。人法地,人气应五行之主。地法天,五行之数应八卦之纪。天法道,八卦之纪应阴阳之理。道法自 然,先天八卦图是太极图在三才的推演。太极图一分为二,二者相对立相依存,自然而然。在人而言,人的身形气血都响应于五脏;五脏精华的盛衰又响应于神运; 神运又响应于阴阳之周旋。故违阴阳之道则神运有变,而致失德,于是病乱衍生。如一个人熬夜,神作强而不隐蛰,则留驻于乾卦,乾六当机则兑七受制、巽四弱, 如此则震三得势,肝变弱而火兴。拿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人君不合于道,就会有所偏执,于是政偏而致教坏,国家就会生病。一个朝代、一个人,如果气数到了,精 神就会不周,根本就会衰败,变乱就不可挽救。这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道理是世间的铁律。一个人生病与向愈是精神的消长,人的精神是自己最大的医师, 我们只是辅相。一个人只有天真契道,心能转物而不心为物役,才能长生久视。
  
      雷公问黄帝,希望理别阴阳。黄帝说这不是你当问的,若知此,则“世主之学尽矣”,不然恐怕会以讹传讹,惑乱师教的传承。潜心阴阳是最精微的事情,搞不好就 会“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一副暮气沉沉的老夫子样,蔽却本来之明。所以,微细分别阴阳的奥妙是极难的,黄帝只教以大略,比类从容而 已。
      谈起阴阳,谁都有恍惚之感。内经实质上是偏重于从形体角度而立论的,五行之道为主。若要从神用角度而立论,则备于易经。易以道阴阳。易学在黄帝之后经历了 很多圣贤的努力,阐幽发微,已经变为人们能借用的利器。地道方也,有五行之定则,人法地,故立医道偏重于地。天道圆也,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故难倚恃。 然而不明阴阳,终难会通。故孙真人言:“不知易,不足为太医”。
      三阴三阳与十二地支相应,在人则十二经。三阴三阳以阴阳多少而分别。内经有太阳、太阴,又有至阳、至阴,皆为三阳、三阴而殊名。可见太阳、太阴中应该蕴含 至阳、至阴,又有阴阳之糅杂,故异名。三阴三阳实际上就是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分阴阳而布体,为太极图之具体表现。其所表现者,即阴阳多少之分别。一 阳震兼离,二阳兑、离,三阳乾,一阴巽兼坎,二阴坎,三阴艮、坤。知道了阴阳与先天八卦的对应,知道了其加载的六气,也就知道了三阴三阳如何因应洛书之后 天八卦。
  
  为何洛书各象对应河图各数?因为各象正是各数性情的体现。一为有而无象,故为坎卦陷隐之象;二为虚,故为坤卦含载之象; 三为实,故为震卦能动之象;四为实余,故为巽卦散溢之象;六为界上无象,故为乾卦天象;七为界上有虚,故为兑卦泽象;八为界上有实,故为艮卦山象;九为界 上实余,故为离卦明象。
  洛书之数的分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水木为少阴少阳,故水数在北、木数在东,助其柔弱而不变其位;火金为太阳太阴,故火 数在西、金数在南,制其刚强而交相制衡。当北水旺,而以不足之一减之;当东木旺,而以不足之三减之;当南火旺,而以有余之金敌之;当西金旺,而以有余之火 制之。洛书制亢扶弱,使五行期于中和。
  河图的数和洛书之象是什么关系?首先,五行之数与八卦之象是一种在地之形与在天之象息息相应的关系。有 一定的五行虚实,则必然出现相应的现象,表现在精神状态、性格、变动上。其次,八卦之象与五行之数还是一种政与德的影响关系,地法天,德当应政而有兴衰。 因此一定的情志、气象还会导致五脏的虚实趋势。知道了这二者的关系,就能推演五脏的各种现象。如肾有乾、坎,战而遇险,故志为恐;肝有艮、震,止而动决, 故志为怒;心有坤、兑,得众而悦言,故志为喜;肺有巽、离,进退不安而寄望,故志为忧。因有八纪,故肾实则恐,健而险变;肝实则怒,止而动变;心实则喜, 兑遇乾,言而履;肺实则悲,离遇坤,明夷。肾虚则坎多而乾不足故无精打采,肝虚则震多而艮不足故善惊恐,心虚则坤多而兑不足故沉默自卑,肺虚则巽多而离不 足故丧气落魄。五行虚实而致八卦现象逆时停驻,就是心为物役;八卦变动不居而调治五行,就是神机转化。心当转物而不当为物所役,故心神为人身第一调治。
   八卦和五行之间如同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影响,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对客观有反作用。五行有盛衰,而有十天干之精,数为一至十,河图说之。神运有九宫八卦,洛 书说之。人之神应中宫之五,因八纪、八风而成心意。十天干各以不同之数当机,则五脏有虚实之应,其脏气是否得神五之赞,即定虚实。生数和成数是一个五的得 失,得神则昌,失神则衰。故不足以生数,有余以成数,土恒用生数。
  河图洛书是终极的学问,在五行和阴阳之间架设了对应。一定之纪、一定的阴阳之象,将对应着一定的五行生数与成数。例如震怒伤肝、坤以减火等。洛书所立,是终极之因果,是对五德施治之宗旨。
  
   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有何关系?先天八卦未成天地之前先有此象,是道所生;后天八卦则是天地既成之政,天帝为之纲纪。帝之巡纪使阴阳的法则继续在天地 之间周旋不息。先天八卦如同父母赋予形象,后天八卦如同成人之后听命于自心。故先天八卦言其体,后天八卦言其用。河图如五方佛与天地俱生,生成躯体之精 神,不仅因自然四象演变而有代谢,并且响应加持于天之八纪。故在世间圣教与王法并立而化万类。
  先天八卦言其阴阳部署,后天八卦言其变化运用。 怎么知道三才化合的后天八卦,是秉承阴阳周旋的法则呢?在天地之间,阳浮而为天,阴沉而为地,处三才中为阳升阴降之主者,日月也。故后天离坎居于上下、南 北应先天乾坤之位,阳气浮张而包乎地,地气沉凝而藏于天。坎为幽泉,离为光明,故天地间上明下晦。四象中重阳纯虚为天气、重阴纯实为地气,震为重阴之下阳 物也,故为龙,是地之阳用事于重阴,故主地气之升,应先天离位。兑为天之阴用事于重阳,故为天气之降,应先天坎位。此四卦应先天图之四正位。四隅在先天则 山泽通气、雷风相薄。先天泽山为形属地损益,故后天应以巽乾,为地之阴阳从奉于重阳天气,地之阴,实也,地之阳,实中之虚、热,地之阴升上则地气损,地之 阳升上则地气益;先天雷风为气属天出入,故后天应以艮坤,为天之阳阴系累于重阴地气,天之阳,虚也,天之阴,虚中之实、寒,天之阳降下则天气出,天之阴降 下则天气入。由此可知,后天八卦之政取法于先天阴阳之道,是阴阳法则在既成天地之后的延续和运用。
  虽然后天八卦取法先天之道,由于道生成天地 阴阳而不为主,故后天八卦为政令,先天八卦三阴三阳之气为政令之使节。如同君主因民心而产生,反过来又为民做主持。后天八卦和三阴三阳配属的先天八卦通过 卦象相呼应。正因为有先天八卦配属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又加载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有标有本,才能充当天之八政和地之五德的中枢。木一弱,风就停了相火就兴 了,少阳王,故震当机;金一弱,木就强了,风兴,厥阴王,故巽当机;水一强,寒气兴,太阳王,故乾当机;水一弱,寒气灭热气兴,少阴王,故坎当机;火一 弱,地就湿了,太阴王,故坤当机;木一强,湿气就上升了,太阴王,故艮当机;金一强,燥气就浮现,阳明王,故离当机;火一强,泽就干燥,阳明王,故兑当 机。这是从德之变而有政应。反推过来,从当令之政也可推出德之变。例如,病人但欲寐是坎卦之象,坎卦在先天八卦配为少阴,表示热气当机而为肾水不足。三阴 三阳以其先天标象应后天之八卦,以其本气应地之五行。后天八卦对五行的神治要依赖于三阴三阳的使令。
  
  洛书每一条线的和都是十五, 这代表一个现象的生灭按时间律分为三段,下一个卦将会产生而转化现在的卦象。相对位置的和都是十,这代表两者是相互枯荣的关系。前者例如:湿则火生,雷则 风生,大热则生神闭,自卑则生狂躁。后者例如: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湿则困脾,健脾化湿,振作毁于欲望,欲望息于振作,刚健毁于躁进,发展毁于战争。 故军队经商则不武、有龙兴则不干燥。洛书说明了世界的转化规律,是王者之道,知此则为大智之人。如大禹治水,决渎为主,土功其次,就是写照。以震之决渎而 治艮湿,以坤之培土而制湿。再如去年地震,可以从旱震关系而知之,兑卦在形为泽,在气分为干旱,若旱久将作震卦。四川营造大泽,故出现罕见之旱,长江水 枯,后来又出现罕见雷暴天气,这就是震的预警。
  
  病或体有损而妨于用,或用有弊而害于体,辗转相因。治病不是治症,是解症结。国家 有什么样的病态,不是为之去应付,要思病态之本,不然可能焦头烂额越治越坏。社会往往根源于德化的弊病不是治标所能解决的。人或失德或失于纲纪则邪淫能 客。有从经络而犯脏腑,六淫是也;有从脏腑而波及经络,七情是也。诊病就是要知病在人体存在的机理和其派生扰乱的情状。任何现象都是因缘而存在的。有其现 象就有对应的因缘,所以治病要去变动根本的病机,解散其因缘,否则不足以治。
  症状包括精神方面的和形气方面的。人之病,精神先见其兆,而后形 气变。精神八纪之变,究本于五脏所藏精神志意魂魄之动静,这个变化会体现在精神情志和明堂五色上。形气之变,见于六经标本的得失偏颇。或者由于阴阳不调, 或者是因为六淫之邪客而干政,或者是五脏根本有变。辨脉能识阴阳,能知政令得失之所在,又能候五脏之变。色脉是大明之法,合参之确实可以万举万当,可是人 们却以明为晦。
  五脏与阴阳是根本与枝叶,互相推荡变动。诊病治病以五脏为主,是病之本;以阴阳为变,是病之标。本标各有所先。诊病要察阴阳, 又要察五行,二者汇通于一则诊符。人法地,脏象为根本,脏象大变,虚实之生,则阴阳必有见,根本与枝叶。阴阳有变,枝叶之变,脏腑将从之,德若能持之,未 必为虚实之改易。阴阳过变,则不得不改。病之浅,先见于阴阳,见于经脉,深则入脏,故有修德禳灾。
  因此治病有三种法则:一是人之道,治其阴阳 之经气,除去邪淫扶助经脉标本,使政通和。二是地之道,以五脏生克乘侮为制衡,导其德归于中和,例如肝虚以酸补之,助以焦苦,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三是天 之道,以洛书为本,德政相参,变通于神机以去故就新。法天则地,不离于人,是治之极致。一切治病,皆在此范围中,只是各有所先而已。合而参之,则为辅周。 例如肝虚有脾湿来侮而化虚火之症,肝虚则震当机,又当治于艮湿,故肝之相火应之而兴。不能靠泻少阳经虚火而治之,因为那会连肝木之生数震三一并泻除,肝愈 虚,而应调以厥阴。肝虚当补以酸、助以焦苦、益以甘味之药以调之。又脾湿之邪淫可以风胜之,又当通过健脾燥湿渗湿而去之。震当机则当巽以代之,兑以安之, 艮以匹之。故以柴胡为君,柴胡巽也,既调和少阳厥阴、去火疏震,又风以祛湿,并达木郁。臣以炒芍药之酸、焦苦、性寒,则补肝虚又匹火,当艮之德。佐以当归 之甘、辛、温而补血行血,当归有恩夫之意,意为妻盼动出之夫归家,最能安震。这是由于当归补厥阴血而统之,又补心血而有兑妾恩泽之意。辛温兼能活血,故又 祛血中湿邪。再以白术、茯苓去湿邪,甘草健脾缓急以调肝。这样既得神势,又和五脏,调阴阳去邪淫,自然病去,不愧为千古名方。
  
  先天八卦图即太极图之具体。太极图、河图洛书出,医之宗旨悉可见矣。

《龙图中医讲堂》第九讲 宗旨

发布: 2010-2-22 12:26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对病情的诊察首当其冲。人不能悬其病,有病就会表现出迹象来,从这些病标的迹象中看到病机、病本、病因,是需要大明的。这种大明不仅是知 几、见微知著,而且是有纲领的。这个纲领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学医,有望诊、脉诊、舌苔、脏腑辩证、经脉辩证、营卫气血辩证、三焦辩证、八纲辩证等等,各执 一端,杂然混淆,昏昏然。尤其是后世所说,僭越纲常,例如说几个脏病,分立肾阴肾阳等名。到了现在,各种懵人的脉学、针灸用药术派、针刀、刮痧、手诊之类 都出来了,欺世盗名,医道为之裂坏。“大制不割”,这些小术小言即使有些文章,也是不足道的。我们需要知道中医诊治的纲领,以为明法。在黄帝时期一定有大 明贯通的法则,至今暗而不彰,这得冀望未来的大医了。  

  对人体而言,有下图:  

  五脏(根)         六腑(干)       十二经脉(枝)       形骸(叶)  

  脏腑在内,经脉形骸在外,脏为阴为根本,腑为阳为天干,经脉为阴为地支,形骸为阳为叶,就像一棵树一样。在这里面流淌着营卫气血,营注五脏,卫 注形骸,气注六腑,血注经脉。病在根本,则干支叶皆受影响;病在干,枝叶受影响;病在枝,叶受影响。邪从叶而入枝,从枝而入干,甚则入根。因此,病有在五 脏的,有在六腑的,有在经脉的,有在形骸的。所谓病在,即为邪气所客之处。

  五脏有病而实或五脏虚,则会因为五脏的生克关系而有乘侮胜复之变,有病传之势。论五脏只言一脏之病或虚,或者言一脏之病兼相克之脏虚,也就是实 虚并见。五脏有病,除了有五行的病传之势,还会出于阴阳配合的六腑,例如肺受邪则大肠当燥。五脏虚,会影响阴阳配合的六腑,造成脏腑阴阳失调,例如脾土至 阴虚则见胃燥。五脏变,则三阴三阳经脉之象必变,以五行河图为德,先天八卦图阴阳为道,是失德必违道也。三阴三阳经脉之象变,五脏不一定变,是德以持之。 若阴阳之象过变失治,则德不得不改,是害道必败德也。五行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联,《内经》有说,如“二阴二阳,病在肺”、“二阳之病发心脾”等,后世医家 无有说明者。若能通明于此,则医理贯通。目前只有脏腑辩证、经脉辩证,以五行河图、阴阳先天八卦图而分应之。我认为沟通五行阴阳的是洛书后天八卦图,应天 八纪,在人为神运,取法阴阳之道、和调五行之德,如果纲纪失治就会失德背道。阴阳和五行的交关变化正是通过洛书实现的。阴阳之气、五行之精,同归于八纪之 神御。

  我们先看看阴阳辩证的纲领,如何知道病在何经以及施治法则。病邪并于何经,意味着经气之盛,就会显示出相应的阴阳之象。如先天八卦图,一阳为震 兼离,代表阳少而阴衰;二阳为兑、离,代表阳盛;三阳为乾,代表阳壮;一阴为巽兼坎,代表阴微而阳衰;二阴为坎,代表阴壮;三阴为艮、坤,代表阴盛。阴虚 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实生内寒,阳实生外热,这是最基本的阴阳情势判断。阴阳、虚实、表里、寒热之间有相互关系,张仲景因之演绎出八纲辩证。后人独立出 阴证、阳证、虚证、实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八个证候,已经与阴虚内热之类意义不一样了,也不见得是张仲景之意。张景岳并以阴、阳为纲,表里、寒热、 虚实为六变,以此指导论治,但是感觉并没有一目了然的法度。后人的总结就更乱了,例如阳明病说为里实热,这个里从何而来?因此有必要对八证加以重新定义, 并且阐明纲领。

  如下图:

  

                      乾(表)  

               兑(实)                 巽(阴) 

  离(热)                                     坎(寒) 

           震(阳)                 艮(虚)  

                       坤(里)  

  为何兑艮当实证虚证?因为兑为阳盛斥阴之卦象,阴气不足以柔濡于阳,为燥;艮为阴盛阻阳之卦象,阳气不足以运化于阴,为湿。天包乎地,表里之 象。为何巽震当阴证阳证?这里的阴证指阴象显现,阳气败亡,阳证指阳象显现,阴气衰败。巽卦为阴不宁处之象,阳失守阴而阴逆,故为阴证;震卦为阳潜于内之 象,阴不主阳而阳屯,故为阳证。从上图可以看到,表证病在太阳,实热证病在阳明,里虚证病在太阴、真寒证病在少阴。病在少阳,少阳兼见离热而主有阳证,阳 当潜于里而或行出,故表里寒热往来;病在厥阴,厥阴兼见坎寒而主有阴证,阴当逆于阳而或散入,故四肢厥热胜复。唯有伤寒少阴病,若从少阴本气作热化,则当 详之,必无实证,故非阳明病。以上与三阴三阳之阴阳完全吻合,可以作为六经辨证的指南。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阴证回阳救逆、阳证和解 之。   

  先天八卦图所示天地气化,至阳天气乾居上,至阴地气坤居下,火热燥居左,风寒湿居右。洛书、后天八卦图是取法之的,以五行之数应主于先天气化,肝主火热,肺主燥、天气,心主风寒,肾主湿、地气,脾居中转枢。把后天八卦图取法先天之义分演,则有下图:  

  雌     上     表

  阳            阴  

  里     下     雄  

  离九坎一应先天乾坤而主上下,天运当以日光明,阳因而上以卫外也,水、月以演化于地。乾六巽四应先天艮兑而主雄雌,艮山者男,兑泽者女,雄之道 乾健、作强,雌之道随顺、相传。兑七震三应先天坎离而主阴阳,悦言以主阴,动以主阳。坤二艮八应先天巽震而主表里,坤以闭阴之入散,艮以止阳之动出。以上 八纪主于阴阳表里上下雌雄,井井有法,是五中所主,五脏之道也。

  如果五脏出现了精气夺而生机匮乏以及有邪相并而病实的极端情况,则五脏的生数、成数之精就会不足于主持,那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状,导致其主持之气 的失治。另外,德全则不危,德偏则有兴废,由于五脏虚实会导致神的执著,相应的现象、气化当机而昌,因此也会产生新贵之气。这就如同任命某人去主治某个行 业,如果所任非贤而失德,则不仅行业会失治留淫,而且还会因其人造成新邪。得贤则治、失贤则乱,一定之理。故有:

  肝病则病里,有湿气滋生并且火有留淫;肝虚则病阳,有火气滋生并且热有留淫;肺虚则病雌,有风气滋生并且燥有留淫;肺病则病上,有热气滋生并且 天气有留淫;心虚则病表,有阴闭并且风有留淫;心病则病阴,有燥气滋生并且寒有留淫;肾病则病雄,有阳亢并且湿有留淫;肾虚则病下,有寒气滋生并且地气有 留淫。

  根据这个原理就能知道五脏虚实的病状。病雄者,失艮之纲而阳亢,故或巅疾而骂詈妄行;湿有留淫,下半身水肿。病雌者,失兑之纲而出入气,故不足 于言语而呼吸困难。肺病热兴,故二阴二阳病在肺,离热当机也。二阳之病发心脾,兑燥当机也。从中还可以看到为何要以千金茯神汤治风眩心虚、解闭通阳,为何 金匮肾气丸治肾虚,有附子去寒,有泽泻接引地浊之气,有山药摄脾土地气。

  洛书、后天八卦图既是五中所主的八纪,也是四时八正之气应天当机的次第。治政之道若取法于此,则为法天而转神治。  

  诊病要以八纲作为大略,以色脉作为精微,以信息的推演作为过程,以类比、形象思维作为工具,大方从容,而得出结论。剖出所有症状、现象乃至病史 的因缘,贯通于一,有秋毫在目之感,如此则诊符。诊病是从“一间微明”的状态出发,反复推敲切磋,直到产生洞见感,然后勤求印证贯通,如庖丁解牛,豁然开 朗,踌躇满志。因此不是心审谛的人,必不能进于此。每个病都不是那么容易看通的,只有经过对每一个病锲而不舍刻苦的琢磨,以求完全落到心中实处,这样分析 了十几个病之后,才会上路。表面上是你在理解疾病,实际上这个过程就在无声地造就你。疾病本身的教训无足轻重,那个在应对疾病中自然成就的才是真正的手 眼。就像学习佛法,一切法皆非法,那在一切法中自然成就的才是法。绝大多数中医师是不肯这样用心揣摩的,因此一辈子停留在似是而非状态。我们见过很多下象 棋的,一辈子都那个水平,因为随手惯了。如果努力学习大师的手眼,很短时间里你就可能超凡入圣。正因为此,就是一个娃儿学棋,也可能很快胜过整天厮混在棋 摊的。  

  诊病得到结论后,就是如何治病了。头几天在社区和人下象棋,我随意说只用20步就能将死对方,那几个人急了,冷嘲热讽都来了,还说就是胡荣华、 柳大华来了都白扯。我早就知道如果能20步将死一个人,一般可以让一车一马,我还没说这个呢。被他们一顿数落,我就和那人下,五个高参帮他。结果是12步 就将死他了。我的棋力很差,来个业余高手对我就可以像砍瓜切菜一样。这件事说明了人难得有自知之明,高手和低手的手眼差别无法以道里计。这种差别关键在哪 里呢?高手关心的是神势,辅以算度谋划,低手关心的是棋子,下随手棋。“粗守形,上守神”,世界上人才的优劣都是这个道理。蒋介石和毛主席的角逐就是一个 证明。“莫不贪强,鲜能守微”,守微的人能够知几,所谋都是围绕神势而展开。“得神势者昌,失神势者亡”,不识神势,就无法担兴亡之任,既不能医国医人, 反足以杀身。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讨论一个新公司的问题,分明地感觉到自己几乎和一个朋友的见解处处相左,我须臾也不敢失神势,考虑的是从微渐而光大,他所想 的则几乎全是自取败亡。信乎,神势得失是兴亡之机,苟非其人,则不知以神势为本。

  医生是辅助人神、降服病魔的,握生死之机,针灸、中药就是法宝。既是法宝,安可轻施?因此不知道宝而珍之的人,是其不知以心驭物,不知以心驭物 则不知任转神势,如此则必为庸医。《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千金方》,都是珍重之意。针灸是利器,中药是护生之宝,秉如此心则能用之。如今人心浮 躁,与道德相失,所思所想自然处处与神势相悖,因此杀人者多,活人者少。“勿药得中医”,有病了不着急吃药反而得到了一个中等的医治。这是因为病人会有敬 畏、有休养、有五味喜好、精神调理等,病有可能自然减退;而且病势如果发展,各种迹象充分显示出来,医师就容易判断了,有可能一举而治;否则吃错药导致病 情复杂化或者一利一弊而有转归,那就是无穷的后患了。不轻施治,而是深思熟虑,直到心中有了定见,仿佛有种神犀,因之感到敏捷而愉悦,再一发必中。不轻施 治而怀敬畏是戒,定见有毅是定,神犀颖悟是慧,找不到那种感觉就不出手。张景岳治病就是那样,熟筹一阵半晌无语,到了神机迅发,开出寥寥几味药、药量不 轻,一举而治。

  要识神势而得之,除了当如上驾驭、安隐自心之外,还应做三种经略。第一种经略是兵法,如将尚奇任势,取法先天八卦图,长在除阴阳经脉之邪淫;第 二种经略是道德,如相尚正和服,取法河图,长在安五中;第三种经略是神治,如王转神兴废,取法洛书之八纪及其代谢之理,长在去故就新。兵法所思在形势权变 法,借重人谋,最能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紧紧抓住关键,懂得予夺之理,所用之方常行霸道。例如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甚则从之,虚则夺之;治病必求其本, 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等。机势是兵家的核心。道德经所思在阴平阳秘,顺而治之,深根固柢、中庸和合保其生机,所用之方常行王道。例如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五脏虚实补泻推转之道;治未病、肝病先实脾;善补阴者,必借于阳,善补阳者,必借于阴;脾胃论,等。这些无不是大匠手眼,平淡中意味深长。资生是道德家的 核心。易经所思在以简驭繁,以易御险,远取诸治国治人、天地之理,近取诸天时、禀赋、人之欲求,以解神之羁縻而昌之转物,所用之方简易而明。例如病人欲酸 即当合其欲而与酸,肝病四季脾王则不实之,看人八字以知其禀赋、天机,木郁达之等。驭神是易家的核心。洛书、后天八卦图是神治政的枢要,既知如何主持运转 于阴阳,又知代谢兴废之理。这三种经略都做到位,并加以取裁并合,思考既能辅周又突出要点,一条完整的治法就涌现在心里了。然后加以模拟,衡量治法与病势 的情状,觉得足够降服之了,就因之形成决心。然后再去选贤任能,找能够担当这种决心的药物,并思考药物的配伍之道。不能够在治法没有深思成熟、决心没到就 去搜罗药物,那不是胸有成竹的做法,将会既被药物所吸引而又内怀狐疑,造成心智迷惑而误入岐途。

   “我思仁,斯仁至矣”,心在神势而从容经略,则得之。常行之,智珠自生,而成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之大家。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李敖有话说 不出户知天下

大家看我所收集的一张剪报,剪报上说,冰人一生活动范围仅六十公里。大家看这个剪报,这里讲到了,这个就是一九九一年,在意大利奥地利交界地区,就是等于冰河区发现的,铜器时代的一个猎人叫做奥奇,然后从他这个尸体上,大家注意这个冰人,这个冰的时候这样看,他一生的活动范围,可能只有在尸体发现地点的,东南约六十公里的地方发现他。换句话说呢,这个尸体鉴定他是在,距离今天五千三百年前的,一个冰尸一个死尸,五千三百年前的,冰雪中的木乃伊,现在被发现了,因为在冰雪中他不会腐烂,所以能够保存了五千三百年,可是检查的结果,这位先生的一生的活动范围,不超过六十公里。为什么活动范围这么小,他没有活动的能力,他在六十公里以内方圆以内,他可以自足这个世界,对他就是那么大,他可以像生物一样,像动物一样的存在,就在六十公里以内。

大家再看德国的哲学家康德,康德一辈子没有离开他家乡,八十公里以外的地方,这个人又长寿,可是他没有离开他的家乡,方圆八十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他在大学里面的一门课,还是教自然地理,看到没有?好有趣,还教地理,可是他自己的,活动范围就这么狭窄。为什么我举出来冰人的例子,举出来康德的例子,就告诉大家,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由于科技的进步,真正的做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谓的不出户知天下,我没有出家门,我就知道天下就知道这个世界。古代的老子说这个不出户,知天下的时候,现在我们看起来吹牛,为什么吹牛,因为那时候你不晓得宇宙之大,你不知道。好比就像是亚历山大一样,他东征打到了印度河旁边,前面一片海河水海水,人家告诉他这是世界的尽头,你过不去了,他们当然不知道,那边还有中国还有这些,他不知道,他觉得已经没有地方可以东征西讨了,他为之泪下哭了。

亚历山大做皇帝的,没有地方可以征服了,他哭了。因为他不知道世界之大,在中国的老子那个时代里面,他们说不出户知天下,没出家门我了解这个宇宙,这个世界,现在我们看起来他吹牛,为什么呢?以当时的那种世界观,所了解的世界有多少呢?好比说在这个冰人的,这个世界里面,他的了解的世界六十公里方圆,就这么小嘛,所以问题就出在这里,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他表示说我们思想家的本领,哲人的本领有头脑的人的本领,我们不要靠那种实际的经验,我们就了解这个社会,了解这个人生,可是我们必须说,当时的这个他的视野,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他所了解的天下,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对宇宙现象不了解,所以你以为你知道天、知道地、知道这个世界、知道天下,是吹牛。

可是现在反过来说,现代的科技,我们真的知道了这个世界是什么世界,这个宇宙什么宇宙,至少比起牛顿的时代,比起中国的老子时代,我们知道的太完整了,太多了。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人,他要靠着要出户才知道天下,在我李敖看起来,他太笨了,所以我到今天为止,我不欣赏那些有那种旅行观光的这种习惯的这种人的行为,我不欣赏。我李敖要了解什么地方,我买本书来看,我们时间有限,我们以得知识要有间接的方法,这就是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不出户,知天下 李敖

  这次天安门后,我的朋友王企祥来看我。王企祥曾做过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他是刘宾雁四十多年前的学生,又是李远哲二十多年前的老师,又在一九四九年后脱出大陆、游学美国,为人博洽而书呆,老是被我戏呼为“科学怪人”,但在科怪之中,每有奇见,令人欣赏。关于这次天安门事件,他就向我说:“台湾、海外谈中共问题,这些人怎么能了解中共!结果谈来谈去,怎么都是错!”这番话真是一针见血。看到报纸整天满版的错误连篇,整天捕风捉影、造谣生事,还把这种报纸空投大陆,真教中共笑死了。

  昨天晚上老友赵天仪和《新文化杂志》的王美琇、黄佩琲来看我,我跟他们说:“这次天安门事件,我写了一些文章、讲了一些演,可是我没说错过一句话,原因就在我有最好的“大头脑”,可以不人云亦云而做最准确的研判。英国在世界大战期间,搞情报研判的不是007那种情报员,而是大历史家汤恩比(Toynbee),我这学历史的,就是这种人物。”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意思是说:不出家门就能知道天下大势、不望窗外就能看穿宇宙至理。一个人走得越远,其实知道得越少。因此圣人不活动,却无所不知;不表现,却远近闻名;不去做,却事就功成。这一哲理,一般人是不了解的,一般人只能东奔西跑,以耳当目,一旦亲眼见了,却又眼花缭乱,看来看去,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苏东坡写庐山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题西林壁》,恰恰写出了一种道理,就是,一个人置身庐山之中,反倒不易了解庐山,因为庐山千变万化,你置身其中,没有了距离,反倒更迷糊了。

  这种距离的道理,在美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讨论主题。美国心理学家布洛(Bullough),就提出一种“距离的矛盾”(The Antinomy of Distance),认为在美感经验中,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脱身其外,一方面又要置身其中;一方面要浑然忘我,一方面又要画中有我。距离上的远近高低的调试与安排,构成了创造与欣赏的重要条件。其实在美学上如此,在人生上、在人际上、天下大势上、宇宙至理上,……也莫不如此。

  这就是我在这次天安门事件后,能够谈言微中、洞若观火,而没说错一句话的缘故。——我能够跟大陆保持距离、能够跟这个岛上和岛外的那些一波又一波的瞎子摸象或中风狂走的新闻媒体保持距离,在保持距离下,再用我的博学与睿智、千年百眼、一以当十,做出准确的论断。

  我这种本领,和我在大学时代读罗素(Russell)的《快乐的征服》(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一书不无关系。在这书中,哲学家告诉我们,人要练习出一种“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The capacity to endure a more or less monotonous life)。他说:伟大人物的生活,除了几段重大的时期外,也了无令人兴奋之处。……据说康德一生未曾走出故乡格尼斯堡十里以外。达尔文周游世界之后,关在家里度其一生。马克思煽动了几次革命以后,在大英博物馆终其余年。大体而论,安静的生活是伟大人物的特征,他们的喜乐也不是外人心目中认为兴奋的那一种。一切伟大的成就必须历久不懈的工作,其精神贯注与艰难的程度,使人再没有余力去应付狂热的娱乐。……(Nor have the lives of most great men been exciting except at a few great moments. …… Kant is said never to have been more than ten miles from Konigsberg in all his life. Darwin, after going round the world, spent the whole of the rest of his life in his own house. Marx, after stirring up a few revolution, decided to spend the remainder of his days in the British Museum. Altogether it will be found that a quiet life is characteristic of great men7 and that their pleasures have not been of the sort, that would look exciting to the outward eye. No great achievement is possible without persistent work, so absorbing and so difficult that little energy is left over for the more strenuous kinds of amusement. ……

  正因为我能在人世扰攘中冷静过我的安静的生活,能够以静制动、大隐于市,所以我才有这种慧眼与卓识,牛屄讫于四海。以牛屄骄人,岂易事哉!岂易事哉!

                                                 一九八九年八月十日

  李敖研究网wjm_tcy制作并发布,仅供敖迷交流,不做任何商业目的!

  李敖研究网地址:http://www.leeao.com.cn/bbs/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英语活字典-葛传槼

 无懈可击的英语”          少儿学英语

  葛传槼曾对H. W. Fowler的著作The King’s English(《纯正之英语》)和A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现代英语惯用法词典》)两书提出意见。为此,H. W. Fowler专门致信葛传槼,并被收入葛传槼于上世纪30年代选注的Present-Day English Prose (Book One) 一书。H. W. Fowler这样评价葛传槼的英语:“I find no difficulty in believing that you will attain, if you have not already attained, your ambition of writing English as no other Chinese can; for your letter is in faultless English, and, long as it is, nowhere betrays, as nearly all foreigners’ letters do by some trifling lapse in idiom, that its writer is not an Englishman. I receive many letters in English from foreigners, but do not remember ever having had occasion to say this before. If this statement can serve you in any way, you are free to make use of it.”。除了对葛传槼的无懈可击的英语大加赞赏之外,75岁高龄的H. W. Fowler还谦虚地表示葛传槼对The King’s English一书所提的意见尖锐而中肯,承认该书由于写作时间较早,并未严格遵守《现代英语惯用法词典》所述语法规则,应以后者为准。

  葛传槼的学生陆谷孙也曾在《真有这等痴人?》一文中提到这件事情:“常识告诉我们,词典是用来助人查阅从而解惑释疑的,而不是供人从头至尾阅读的。不过,生活中通读词典的迷字奇人并非没有,像我尊敬的老师葛传槼先生就通读过英国福勒兄弟的用法词典,还找出错误若干,写信指谬,得到编者回复,称英国之外有如此深谙英语习惯用法者,实属难得云云。

  《新英汉词典》的编纂

  葛传槼的学生陆谷孙曾写有《秋风行戒悲落叶》一文回忆自己的师表。他说,虽然自己编著《英汉大词典》时需要从各种报刊杂志里挑选例句,十分辛苦,但是却比不上帮助葛传槼先生编著《新英汉词典》时付出的努力。当时所有的字、词、例句都抄写在小纸条上,布满整间屋子。夏天时虽然每个人都热得汗流浃背,但是却不敢开电扇,担心把十几万张小纸条吹飞了。

  《新英汉词典》的编纂工作是在文革期间开展起来的。葛传槼因为提出英文例句中诸如老王”“小梅这样的人名不如HenryHelen等自然而屡遭批判。当时,《新英汉词典》编辑组里有人主张改变英文字母顺序列条的传统编排和检索方式,代之以的对立词表,还把英汉词典当成汉英词典,把大庆”“大寨”“井冈山等汉语拼音专有名词词条收录进去。为此,葛传槼和陆谷孙不得不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保护词典的严肃性。《新英汉词典》是葛传槼的心血结晶,成为英语学习界的神话。

  葛传槼专注于研究英语惯用法,成为此方面的专家。他的学生戏称其有三大法宝——断定名词可数还是不可数,前面应加定冠词还是不定冠词,动词是及物还是不及物。每当他发现一个新用法,便高兴得手舞足蹈。

  英语惯用法解惑
  摘自《葛传槼先生二三事》/邓大任(原载《万象》200511月号)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葛传槼先生是中国英语自学者的标杆。从五十年代开始,他的《英语惯用法词典》是英语自学者的圣经”;六七十年代,我曾精读此词典三遍,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中甘苦,唯有自知。

  我自己与葛传槼先生有过一次书信往还。一九八二年,我首次访问美国,主人(一位美籍菲律宾人)设宴款待,上菜后,主人问我味道如何,我说“It’s not bad”。主人品尝后亦认为不错,回答说“Yes”。我大惑不解,因为在中国自学英语的人,对“Yes”“No”的使用特别敏感,他既然同意我说的“It’s not bad”,按照中国教科书的说法,本应用“No”回答才是。我当时就此向主人请教,他想了一会之后,仍坚持说:“应该用‘Yes’回国后,我冒昧用英语给葛传槼先生写了一封信,就这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向他讨教。葛先生不嫌我浅薄,立即用英语给我这个素未谋面的自学者回信。当时物质匮乏,信是用圆珠笔写在一张从拍纸簿撕下来的小纸片上的。信云:

  24 June 1982

  Dear Comrade Deng,

  Though I can produce no evidence, I feel that the “Yes” as a reply to your “It’s not bad” is correct. “Not bad” is almost a fixed phrase = “quite good” or “fairly good” and is different from “not clever”, “not happy”, “not a boy” etc, all of which are semantically opposed to “clever”, “happy”, “boy”.
“…so what did it matter if she was married or not?” is now very common, if still condemned by some people. After all, what is condemned actually exists. Incidentally, “so what did it matter if or not she was married” would sound worse, though it is not impossible in informal style. Certainly it is more condemned than “if…or not”.

  You might say I seem to be non-committal. But usage is something that one often has to be non-committal about.

  With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Ge Chuangui

  信中等号的使用耐人寻味,严谨之中带有一丝幽默,学者与随和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曾经被人谣传说我少年时代曾经通读过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事实上我从未这样做过。我只是在这本词典中仔细读过‘a’‘about’‘above’……等等。不但弄懂每个词的确义,而且弄懂每个举例,还把它记住。我直到现在认为我当时用的这番功夫是给我终生受用不尽的。

  舅公葛传槼
  钱宁(钱其琛之子)

  从小听说,舅公葛传槼是一个奇人。说是奇人,有两个意思:一是有些名;二是有些怪。先说,舅公生前是著名的英文专家,有活字典之称,是《新英汉词典》的主要编写者之一;再说,舅公虽是复旦大学的英文教授,自己却从未上过大学,他的专业是英文,一生又从未出国留过洋,连一张克莱登大学的文凭也没有。 

  用今天的话来说,舅公是自学成才。他的英文完全是自己在家里学的,还有就是在街上听外国传教士布道,当作听力练习。父亲回忆说,他小时候在学校学英文,回到家里讲,舅公一听就说:不对,不对。然后,马上找出一份香皂的英文说明书,当作教材,亲自来教甥辈。他40年代编纂出版的《英语惯用法词典》,一直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说舅公没有出过国,还不够夸张,实际上,他连上海都没出过——除了去过一次黄山休养。不过,据说他根本没有上黄山,只在山脚下的旅馆读了几天英文,就回沪了。有趣的是,80年代后,他为许多想出国留学的学生写过许多推荐信,他说:“君子成人之美之美者,赴美也。

  英文是舅公生活中的全部乐趣。他每日的工作就是在阁楼上阅读英文报刊。他的阅读,真是不求甚解,全不管内容,只看句型和用法。每当发现文章中有新的短语和用法,并出现两次以上,他就会像发现新的行星一样兴奋,认真记录下来。因此,他的英文有时会比英美人还时尚,而这日积月累的记录,就是一部新英文词典的坚实基础。

  舅公一生的心血集中在了《新英汉词典》。词典在197612月第一次出版时,没有编写者,署名为《新英汉词典》编写组。开篇的前言是这样写的:“《新英汉词典》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伟大胜利的鼓舞下,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编写、出版的。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新版的《新英汉词典》发行时,词典上才印上了编写者们的名字。舅公的名字被排在了第一。

  我只见过舅公一次。那是在80年代初期。印象中,换乘了好几趟公共汽车,到了当时很是偏远的复旦校园,又费了些时间,才找到舅公的住所。舅公刚好工作完,从阁楼上下来。他人高且瘦,以前家里人都称他为高娘舅,我循例,叫他高舅公。那天,在舅公家,我吃了午饭,菜很丰盛,又听他谈了许多当时我完全不懂的英文。

  再见舅公的时候,已是1997年的岁末了,他的骨灰在家乡嘉定的一个墓园里入葬。那年,《新英汉词典》已经重印了40多次,发行了800多万册,如今,词典的印数,快要突破一千万册了。

  忆活字典葛传槼老先生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向荣教授

  虽然时间已过去48年,但葛传槼老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和教诲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因为他是我英语学习的领路人之一。

  1962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那一年全国总共才招收了10万多名大学生;1962年也是我人生转折的一年,那一年我考上了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

  那时候就有了高中毕业生到向往的学校参观了解一事。我的中学(上海市大同中学)在当年5月份组织我们到复旦大学去参观,我当时想报考复旦大学新闻系或外文系,当然欣然前往。在老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我见到了外文系的部分领导和老师,这其中就有葛老先生。其实那时他50多岁,并不很老,但他人高且瘦,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老学者。我当时坐得离他不远,他注意到我并问我:“你是哪个学校的?我答:“大同中学。了一下说,我从前在大同大学教过书,后来日本人把大同大学炸了一大部分就改成了大同中学,部分老师去了别的大学,我也就离开了那里。真没想到我跟复旦外文系三巨头之一的葛老先生曾在同一校园待过,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我跟外文系之间的距离。后来我向葛老先生提了一个傻问题:“我刚拔了一颗蛀牙,这影响英语学习吗?他张大嘴,然后说:“我缺两颗牙也不妨碍说英语,只要不缺门牙不漏风就没关系。这样我就放心了,更坚定了报考复旦大学外文系的决心,后来有幸被录取了。所以,可以说是葛老先生引领我走进复旦大学,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复旦外文系的教授。

  19628月底新生报到入学,9月初全系召开迎新送旧大会,即欢迎新同学,欢送当年毕业的老同学。那晚,我代表新生在会上表决心,最后说,要好好学习英语,也要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做毛主席的好学生。而且最后一句是用英语说的(“Be a good student of Chairman Mao”),以显示自己的决心。没想到,代表老师致欢迎词的不是别人正是葛老先生,他已经认出我,知道我来自他曾经执教过的学校。在表示欢迎过后,他说:“‘做毛主席的好学生里的学生不应该是student,而应该是pupil,因为student通常指大学生,也指学者、研究者,而对毛主席著作我们应该抱着恭恭敬敬、谦逊、虚心的态度去学习,因此要用pupil,因为虽然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也是学生,但它指的是小学生、学徒。我们应该像pupil一样,而不是像student那样去学习毛主席著作。他刚一说完,大家便鼓起掌来。在掌声中,我感到十分惭愧。其实当时我只知道student,根本不知道pupil这个词,更不知道两者的区别。我非常感激葛老先生指出我的这个错误,这是我上大学学到的第一课,而且终生受用。从此,我勤奋学习英语,买来了当时内部供应的Horby编写的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这是当时国内惟一能买到的英英词典),勤查英文释义,尽量弄懂每一个英文单词的原义。我还买来了葛老先生编纂的《英语惯用法词典》,不断查、不断背,虽然没有达到葛老先生年轻时在商务印书馆做学徒时一页一页背英文词典那么用功的程度,但我一直在努力学好英语。

  后来我也当上了英语教师,我一直给学生讲这个故事,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英文单词往往不能等同于一个汉字,一个英语单词涵盖的意义经常与一个汉字涵盖的意义不一样,不能想当然地相互替代。例如worker这个词,当时我们张口闭口都是向工农兵学习Learn from the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我们满脑子都是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因此工人一词的地位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是至高无上的,但英文的worker是指a person or anyone who works,因此各行各业都有workers,有factory workers,也有social workersoffice workers,英文的worker没有汉语的工人那么至圣至高,不能互相等同,一定要查英英词典才能知晓这些区别。口译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毛泽东学英语

原文地址:毛泽东学英语作者:XuhuaChen
毛泽东的国际问题秘书林克称,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帮助毛泽东学习英语,毛泽东本人也表示“决心学习,至死方休”。事实上,他也真这么做了,因为年事已高,到最后他的英文还是很吃力。

学英语是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一个部分。我于一九五四年秋到毛泽东办公室担任他的国际问题秘书,前后有十二个春秋。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秘书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帮助他学习英语。从那以后,二十年过去了,但毛泽东学习英语的生动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最近我查阅了毛泽东生前阅读过的英文书刊,访问了一些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并查阅了我当时的笔记,以便使我的回忆和叙述更真切一些。

“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中国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并主张把学习本国语言和学习外国语言,学习现代汉语和学习古代汉语结合起来。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多次提倡干部学习外语。一九五八年一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他建议在自愿的原则下,中央和省市的负责同志学一种外国文,争取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内达到中等程度。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初期,他重申了这一建议。在七十年代,他还提倡六十岁以下的同志要学习英语。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自学过英语。但是,由于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他的学习受到很大限制。全国解放以后,有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学习英语成为他的一种爱好。

一九五四年,我到他身边工作时,他已年逾花甲。他第一次同我在一起学英语是在同年的十一月,在广州越秀山的游泳池畔。他在游泳后休息时,想读英语,便让我坐在他身边的藤椅上。当时我的心情有些紧张。他问我是什么地方人,多大年纪?当我谈到我的籍贯是江苏,童年生活在保定,“七七”事变后才举家迁到北京时,他便谈到保定有个莲花池,原是为北洋军阀头子曹锟修的花园,进而谈到曹锟用五千银元一张选票的手段收买五百多名“猪仔议员”,贿选总统的丑史。毛泽东神态安详,谈笑自若,使我紧张的心情很快平静下来。
毛泽东那时熟悉的单词和短语还不很多,我们先从阅读英文版《人民中国》、《北京周报》杂志、新华社的英文新闻稿和英文参考的新闻、通讯、时事评论和政论文章入手,以后逐步学习《矛盾论》、《实践论》、《莫斯科会议宣言》的英译本。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一九六〇年出版以后,毛泽东特地给我写了一封信,要求阅读这一卷的英译本。他的信是这样写的:“林克同志:选集第四卷英译本,请即询问是否已经译好?如已译好,请即索取两本,一本给你,另一本交我,为盼!”一九六〇年的“莫斯科会议声明”发表以后,十二月十七日,他又写了一信,说:“莫斯科声明英文译本出版了没有?请你找两本来,我准备和你对读一遍。”此外,毛泽东还读过一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英译本,如《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一些讨论形式逻辑文章的英译本。

在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英译本时,毛泽东曾经遇到过不少困难。因为这些经典著作英译本的文字比一般政论文章的英文要艰深些,生字也多些。但是,毛泽东不畏困难。一九五九年一月,一位外宾问他学习英文的情况时,他说:在一字一字地学。若问我问题,我勉强答得上几个字。我要订五年计划,再学五年英文,那时可以看点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文章。现在学了一半,看书不容易,好像走路一样,到处碰石头。很麻烦。他对我也说过,他“决心学习,至死方休”。他还诙谐地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

毛泽东和秘书林克

带着字典,学习英译政论书籍

毛泽东说话,湖南口音很重,有些英语单词发音不准。他就让我领读,他跟着读。有时,他自己再练习几遍,请我听他的发音是否合乎标准,并让我纠正他发音不准的地方,以便他掌握发音要领。遇有生疏的单词或短语,在我领读、解释字义和解释语法结构之后,他便用削得很尖的铅笔,在单词上注明音标,并在书页空白的地方,用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注明每个单词和短语多种不同的字义。在《共产党宣言》和《矛盾论》英译本上,他从第一页直到最后一页,都作了详细的注;直到晚年,每当他重读一遍时,就补注一次。只是,由于他年事已高,视力减退,已不能用蝇头小字,而是用苍劲的大字作注了。

学英语离不开字典。毛泽东身边经常放着两部字典,一部英汉字典,一部汉英字典,备他经常查阅。每次到外地视察工作时,也都带着字典。考虑到他的工作繁重,为了节省他的时间,对他未学过的单词,我常常事先代他查好字典。但是他往往还要亲自看看字典上的音标和注解。为了学习英语的需要,自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四年,他多次要过各种辞典和工具书,如《英华大辞典》(郑易里、曹成修主编)、《汉英字典》(美国出版)、《英汉字典》、《现代汉英辞典》(王云五校订,王学哲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华汉英大辞典》、《综合英汉大辞典》增订本(商务印书馆一九四八年出版)、《汉英分类词汇手册》(北京外国语学院编)、《汉英时事用语辞汇》等。对当时收集到的汉英辞典,他都不满意,曾希望能出版一部好的汉英辞典。至今,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地仍然保存着他生前用过的《世界汉英字典》(盛谷人编,世界书局一九三五年出版)和《英汉四用辞典》(詹文浒主编,世界书局一九三九年出版)等。

为了学习英语的生活用语,毛泽东还阅读过《基础英语》和《中国建设》等。在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四年期间,他还要人把《初中英语》、《中级英语》课本、《英语学习》杂志、外语学院编的《英语》修订本、北京大学英语系编的《英语教材》和《英语语法》等图书送给他。

毛泽东学习英语的重点,放在阅读政论文章和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上。因为这些文章和著作的内容,他非常熟悉,学习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句型变化和句子的结构以及英语词类的形式变化上。有些文章和经典著作,他学习过多遍。《矛盾论》的英译本他就先后学习过三遍,并在封皮的内页记下了三次阅读的时间: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开始读第一遍;一九五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开始读第二遍;一九六一年十月九日开始读第三遍。他反复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记忆和加深理解。他对汉语的起源、语法、修辞都有深刻的了解,常常喜欢把英语同汉语的语法、修辞作比较,或者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他说:“我学英语是为了研究语言,用英语词汉语来比较。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学点日文。”后来由于他工作实在太忙,学习日语的愿望未能实现。

广泛谈论其他问题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毛泽东很喜欢谈论问题,这些问题涉及面广,远远超过了语言的范围。即使在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英译本时,他也十分注意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特别是当前的实际。一九五六年七月十六日,他读到英文本《共产党宣言》一八七二年德文版序言中的一段话:“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时,他说,可惜教条主义者不懂得这个道理。《共产党宣言》序言中还有另一段话:“关于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问题所提出的意见(第四章)虽然大体上至今还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而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进程所彻底扫除,所以这些意见在实践方面毕竟是过时了。”读到这里,毛泽东说,以中国的情形来看也是这样,从清朝的康梁保皇派到袁世凯、北洋军阀时期的研究系(后来的政学系)、吴佩孚、曹锟、段棋瑞、张作霖、青海的五马……都被历史的进程扫掉了。唯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党派存在下来。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他读英文本《矛盾论》时,对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具体分析了农业合作社存在的六大矛盾及其解决办法。他说:第一个矛盾是国家与农业社之间的矛盾,其中包括国家计划与农业社机动性的矛盾,农业税、价格与农业社的矛盾;第二个矛盾是农业合作社与生产队之间的矛盾,农业社管理委员会权力太集中是民主办社的障碍,解决办法是给生产队一些有利于搞好生产的权力,例如,实行三包(包工、包产、包开支)制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农副业生产管理、施行增产措施的权力;第三个矛盾是农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矛盾,解决办法是农业社的积累与社员的收入要有适当的比例;第四个矛盾是穷队与富队之间的矛盾,解决办法是各负盈亏;第五个矛盾是社员与社员之间的矛盾,解决办法是贫农不要占中农和富裕中农的便宜,对他们的意见不要采取粗暴的态度,否则不利于贫农与中农的团结,不利于生产;第六个矛盾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定期公布财务账目,干部参加生产,遇事及时同群众商量。后来读英语时,毛泽东还谈到,分配制度是关系到五亿农民的大事,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说是一盘棋,甚至半盘棋都谈不到。整社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整社是整不好的。

毛泽东在学英语时常探讨历史问题。一九五九年三月一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刊登了一篇论柳宗元的文章。毛泽东对这篇文章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对我们说: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论》,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而这篇文章无一语谈到这一大问题,是个缺点。在这之前,毛泽东还谈到翦伯赞关于曹操的一篇文章,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他还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不是继承司马迁的传统,而是继承朱熹的传统。南宋时,异族为患、所以朱熹以蜀为正统。明朝时,北部民族经常为患,所以罗贯中也以蜀为正统。同年五月,毛泽东还谈到,他要写一部自辛亥革命到蒋介石登台的大事记。他说,蒋介石集团本身的变化可以不写,但是蒋介石登台后的军阀战争要写进去。孙中山当临时总统,蔡锷反袁世凯,蒋桂之战,蒋冯阎之战等等都要写进去。

毛泽东还谈到他自己写的几首词的主题思想。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一日,他在学英语休息时说,《沁园春·雪》这首词是反封建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是从一个侧面来批判封建主义制度的,只能这样写,否则就不是写词,而是写历史了。《念奴娇·昆仑》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是反帝的。《菩萨蛮·黄鹤楼》是描述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朝起伏的苍凉心境。《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一日,他还谈到《浪淘沙·北戴河》一词写作的缘由。他说,李煜写的《浪淘沙》都是婉约的,没有豪放的。因此,他以《浪淘沙》的词牌写了一首豪迈的词。

毛泽东在学英语时还经常纵论国际形势。他对国际事务的了解和对世界历史知识的熟悉,使他常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对未来表现出明晰的预见性。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在戴高乐当政之前五个月,毛泽东就非常注意欧洲中立主义的发展。他说,要继续进行观察。一九五八年五月戴高乐当政时,国际大多数舆论认为,欧洲的政局将向右转。但毛泽东明确认为。戴高乐当政有利于欧洲中立主义的发展。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了他的论断是正确的。

毛泽东曾说“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一种特殊的休息

毛泽东学英语,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他常常说:“要让学习占领工作以外的时间。”这里的学习固然是指读书,但也包含积极休息的意思。他利用业余时间学英语,是他的一种特殊的休息。一九五九年一月,他接见巴西外宾说:学外文好,当作一种消遣,换换脑筋。

毛泽东经常在刚刚起床,在入睡之前,在饭前饭后,在爬山、散步中间休息时,以及游泳之后晒太阳时学英语。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他在杭州休息时,游兴很高:接连攀登了南高峰、北高峰、玉皇顶、莫干山等处。在攀登途中,他常常要停下来略作歇息,这时往往坐下来学习英语。在多次攀登北高峰之后,他曾诵诗一首:“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飞凤亭边树,机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莺。”在攀登莫干山时,他口诵《看山》诗一首:“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毛泽东学英语兴致最高的时候。他在国内巡视工作朗间,无论在火车上,轮船上,随时都挤时间学英语。有时哪怕只有个把小时也要加以利用。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七日至二十日,他先后在天津、济南、南京和上海的上千人或几千人的干部大会上作报告,讲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当时的工作很紧张,但在旅行中仍以学习英语为乐趣。一九五八年九月十日至二十一日,他巡视长江流域的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沿途参观工厂、矿山、学校、公社,大部分行程是乘汽车,每天都要乘车六七小时,途中十分辛苦,即使如此,学起英语来仍很有精神。

使人难忘的是,即使在飞机上的短暂时间或者出国访问期间,他学习英语的兴致丝毫不减。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九日十一时至十二时,由徐州飞往南京途中,他书写了元人萨都剌的《徐州怀古》词后,即学英语。三月二十日十三时至十四时,由南京飞往上海途中,他的大部分时间也在学英语;当飞机飞临镇江上空时,他书写了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楼有怀》,并向我解释了这首词的意思和词中的典故。这一年十一月,他到苏联参加莫斯科会议,当时住在克里姆林宫。有时早上天色未明,他就让我同他一起学英语。在会议期间,他的英语学习没有中断过。毛泽东在长时间的开会、工作或会见外宾之后,也常常以学英语作为一种调节。例如,一九六〇年五月六日至十日,他在郑州连续会见非洲十二国、拉丁美洲八国等四批外宾后,多次以学英语作为休息。同年五月二十七日,他在上海会见蒙哥马利,两人谈得很融洽,休息时又读了一会儿英语。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纺锤体诗——《贺中秋》

    传说中的“纺锤体诗”,今日得见,意境优美,共赏《贺中秋》。正念反念,意境有别。

 

 

似酒
味醇厚
岁月悠悠
 转身又回首
再无喜乐哀愁
往事如烟花依旧
唯友谊绵长如水流
 缘牵一路有你陪著走
 晨曦衬彩霞雨中漫游
 待到紅叶浓時再聚首
 品茶论酒赏石敘旧
 落英满地云舒袖
  欢声笑语不休
  夕阳挂枝头
  红尘看透
   别无求
   静候
   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元宝体诗  春日浓情

[转载]欣赏宝塔体诗——《茶》

宝塔体诗,顾名思义,就是将一首诗的句子排列成宝塔的形状,从一个字开始,逐级增多,各句押韵,或两句押成一韵。字数少的句子在上,多的在下,排成上少下多的宝塔形状。宝塔诗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在古代众多茶诗篇中,以宝塔体形式作的诗仅有一首——元稹的《茶》,显得弥足珍贵。元稹与白居易同为早期新乐府运动倡导者,其诗亦与白居易其名,世称“元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元稹的这首宝塔体诗——《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全诗一开头就点山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叶香芽嫩。第三句,显然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诗客”、“僧家”等茶人,泛指文人雅士),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箩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结尾时,点题而出,指出茶的妙用,不论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醒酒,也借此来安慰白居易,此去虽暂别西京,做客东郡,亦是自由自在,前途有为。

所以,元稹的这首宝塔茶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全诗构思精巧,趣味盎然,不愧是古今流传的绝妙茶诗。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个鼎盛的时代,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相当繁荣。茶文化在这一时期有很大的发展,诗歌也进入了一个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茶能引发诗人的才思。因而备受诗人青睐。茶、诗相互促进,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茶诗的大量创作,对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清雅源茗茶>>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杂体诗考】【第八编】【变形】

【第八编】【变形】

  

  【宝塔诗】也有称之为【火焰诗】者,是从一两字句到数字句逐句成韵,或选两句为一韵,每句或每两句的字数依次递增,排列起来,诗形如塔,故名宝塔诗,其中从一字到七字递增者又名【一七令】。最早的的宝塔体诗是隋代僧人慧英《一三五七九言诗》,其诗如下:

  

游,愁

赤县远,丹细抽

鹫岭寒风起,龙河激水流

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年颓秋更秋

已毕耆山本愿诚难住,终望持经振锡住神州

  

  唐代此体较多,一七令即始于此时。最早始于唐代张南史《一七令》六首,其词如下:

  

 

《草》

草,草

折宜,看好

满地生,催人老

金殿玉砌,荒城古道

青青千里遥,怅怅三春早

每逢南北离别,乍逐东西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聊与王孙慰怀抱

 

 

《花》

花,花

深浅,芬葩

凝为雪,错为霞

莺和蝶到,苑占宫遮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芳草欲陵芳树,东家半落西家

愿得春风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泉》

泉,泉

色净,苔鲜

石上激,云中悬

津流竹树,脉乱山川

扣玉千声应,含风百道连

太液并归池上,云阳旧出宫边

北陵井深凿不到,我欲添泪作潺湲

 

《雪》

雪,雪

花片,玉屑

结阴风,凝暮节

高岭虚晶,平原广洁

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

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

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

 

《月》

月,月

暂盈,还缺

上虚空,生溟渤

散彩无际,移轮不歇

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

正看云雾秋卷,莫待关山晓没

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

 

《竹》

竹,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停露宿

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庾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清人毛先舒《填词名解》云:“从一字至七字成调,始于唐人送白乐天席上,指物为赋。”计敏夫《唐诗纪事》云:“乐天分司东洛,朝贤悉会兴化亭送别。酒酣,各咏一字至七字诗,以题为韵。王起、李绅、令狐楚、韦武辈,各赋花、月、山、竹各一首。”据说此次赋诗共九人,现取各诗如下:

  

《一七令·赋茶》 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一七令·赋愁》 魏扶

迥野,深秋

生枕上,起眉头

闺阁危坐,风尘远游

巴猿啼不住,谷水咽还流

送客泊舟入浦,思乡望月登楼

烟波早晚长羁旅,弦管终年乐五侯

  

  《一七令·赋花》 王起

点缀,分葩

露初裛,月未斜

一枝曲水,千树山家

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夸

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

渐觉风飘轻似雪,能令醉者乱如麻

  

 

 

《一七令·赋花》 张籍

落早,开赊

对酒客,兴诗家

能回游骑,每驻行车

宛宛清风起,茸茸丽日斜

且愿相留欢洽,惟愁虚弃光华

明年攀折知不远,对此谁能更叹嗟

  

  《一七令·赋山》 令狐楚

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闲

  

  《一七令·赋诗》 白居易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一七令·赋书》 范尧佐

凭雁,寄鱼

出王屋,入匡庐

文生益智,道著清虚

葛洪一万卷,惠子五车余

银钩屈曲索靖,题桥司马相如

别后莫暌千里信,数封缄送到闲居

  

  《一七令·赋月》 李绅

光辉,皎洁

耀乾坤,静空阔

圆满中秋,玩争诗哲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

万象照乃无私,琼台岂遮君谒

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一七令·赋竹》 韦式

临池,似玉

裛露静,和烟绿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种偏多,王家看不足

仙仗正惊龙化,美实当从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唐代文同《咏竹》则于一字行文至十字:

  

竹,竹

森寒,洁绿

湘江边,渭水曲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

虚心异草木,劲节逾凡木

化龙杖入仙陂,呼凤律鸣神谷

月娥巾披净冉冉,凤女笙竽清蔌蔌

林间饮酒碎影摇樽,石上围棋清阴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

若檀栾之操则无敌于君,图潇洒之姿亦莫贤于仆

  

  唐代杜光庭《怀古今》更于一字行文至十五字之多,可谓大成:

 

古,今

感事,伤心

惊得丧,叹浮沈

风驱寒暑,川注光阴

始衒朱颜丽,俄悲白发侵

嗟四豪之不返,痛七贵以难寻

夸父兴怀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鸣琴

雁足凄凉兮传恨绪,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朔漠幽囚兮天长地久,潇湘隔别兮水阔烟深

谁能绝圣韬贤餐芝饵术,谁能含光遁世炼石烧金

君不见屈大夫纫兰而发谏,君不见贾太傅忌鵩而愁吟

君不见四皓避秦峨峨恋商岭,君不见二疏辞汉飘飘归故林

胡为乎冒进贪名践危途与倾辙,胡为乎怙权恃宠顾华饰与雕簪

吾所以思抗迹忘机用虚无为师范,吾所以思去奢灭欲保道德为规箴

不能劳神效苏子张生兮于时而纵辩,不能劳神效杨朱墨翟兮挥涕以沾襟

  

  【盘中诗】盘中诗是将诗句写于盘中,屈曲成文,词意回环。它以晋苏伯玉妻的《盘中诗》而得名,其形如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云:“写之盘中,屈曲成文也,故称盘中体。”其中不少诗句可以倒读,故学者有认为其为回文之祖者,然细考其文,尚不能称其为真正成熟的回文体,故此处列为变形体类。晋苏蕙又衍盘中诗形式为织锦《璇玑图》回文诗。后仿者不断,如《回文类聚》载唐初某女子有《鞶鉴图·转轮构枝八花鉴铭》,王勃称它“藻丽反复,文字萦回,句读曲屈,韵谐高雅”。唐会昌中,又《全唐诗》有侯氏《绣龟形诗》。

  

  【璇玑图诗】晋代苏蕙《璇玑图诗》

  

  关于苏蕙及其《璇玑图诗》,《晋书·列女传》云: “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一字。”

  

  唐代武则天有《璇玑图叙略》,记载较详:

  

  “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功苏道质第三女也,名蕙,字若兰。智识精明,仪容秀丽,谦然自守,不求显扬。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敬之。然苏氏性近于急,颇伤嫉妒。滔字连波,右将军于真之孙,朗之第二子也,神风伟秀该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高之。符坚委以心膂之任,备历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以忤者谪戍敦煌。会坚克晋襄阳,虑有危逼,籍滔才略,诏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

  

  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箠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伺苏氏之短,谗毁交至,滔益忿苏氏。苏氏时年二十三。及滔将镇襄阳,邀苏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乃携阳台之任,绝苏氏音问。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宜,莹心辉目,纵广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阀,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日璇玑图。然读者不能悉通,苏氏笑曰:‘徘徊宛转,自为语言,非我家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赍至襄阳。滔览之,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从盛礼,邀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苏氏所著文词,五千余言,属隋李丧乱,文字散落,追求弗获。而独锦字回文,盛传于世。”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以下解诗乃录自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中所载。

  

  一、四围四角红书读法自仁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读,俱成回文:“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重荣章,臣贤惟圣配英皇,伦匹离飘浮江湘。”仁智至惨伤、贞志至虞唐、钦所至穹苍,钦所至荣章、贞妙至山梁、臣贤至路长、臣贤至流光、伦匹至幽房、伦匹至榆桑。伦匹由臣贤、由贞妙,至虞唐。余仿此。湘江由皇英、由章荣,至智仁。余仿此。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津河至柔刚、亲所至兰芳,琴清至惨伤。中间井栏式红书读法自钦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钦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异逝颓流沙。”深渊至幽遐、林阳至兼加、沉浮至患多、麟凤至如何、神精至嵯峨、身苦至网罗、殷忧至英华。自沉字起,逐句逆读,回文。余仿此:“沉浮异逝颓流沙,林阳潜曜翳英华,深渊重涯经网罗,钦岑幽岩峻嵯峨。”自沙字起,逐字逆读,回文:“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罗网经涯重渊深,峨嵯峻岩幽岑钦。”间一句,间二句顺读,或两边分读,上下分读,俱可。自初行退一字成句:“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异逝颓流沙麟。”渊重至遐神、阳潜至加身、浮异至多殷、凤离至何钦、精少至峨深、苦惟至罗林、忧缠至华沉。

  

  二、黑书读法自嗟字起,反复读,三言十二句:“嗟叹怀,所离经。遐旷路,伤中情。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葩纷光,珠曜英。多思感,谁为荣。”荣为至叹嗟、经离至思多、多思至离经。左右分读:“怀叹嗟,所离经。路旷遐,伤中情。君无家,房帏清。容饰华,朗镜明。光纷葩,珠曜英。感思多,谁为荣。”谁为至叹嗟、所离至思多、感思至离经。半段回环读,三言六句:“嗟叹怀,伤中情。家无君,朗镜明。葩纷光,谁为荣。”荣为至叹嗟、经离至思多、多思至离经。半段顺读:“怀叹嗟,伤中情。君无家,朗镜明。光纷葩,谁为荣。”谁为至叹嗟、所离至思多、感思至离经。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游西至摧伤、凶顽至为基、神明争雁归。左右间一句,罗文分读:“嗟叹怀,路旷遐。家无君,容饰华。葩纷光,感思多。”荣为至离经、经离至为荣、多思至叹嗟。从中间一句,罗文分读:“怀叹嗟,路旷遐。君无家,容饰华。光纷葩,感思多。”所离至为荣、谁为至离经、感思至叹嗟。中间借一字,四言六句:“怀所离经,伤路旷遐。君房帏清,朗容饰华。光珠曜英,谁感思多。”谁感至离经、所怀至为荣、感谁至叹嗟。两分各借一字互用:“怀所离经,踏伤中情。君房帏清,容朗镜明。光珠曜英,感谁为荣。”谁感至叹嗟、所怀至思多、感谁至离经。中间借二字,五言六句:“叹怀所离经,中伤路旷遐。无君房帏清,镜朗容饰华。纷光珠曜英,为谁感思多。”为谁至离经、离所至为荣、思感至叹嗟。两分各借二字,互用分读:“叹怀所离经,旷路伤中情。无君房帏清,饰容朗镜明。纷先珠曜英,思感谁为荣。”为难至叹嗟,离所至思多、思感至离经。以下三段,读俱同前:阶西至摧伤,漫顽至为基、通明至雁归。

  

  三、蓝书读法自中行各借一字,互用分读,四言十二句:“邵南周风,兴自后妃。卫郑楚樊,厉节中闱。咏歌长叹,不能奋飞。齐商双发,歌我兖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情征宫羽,同声相追。”情征至后妃、周南至情悲、官征至淑姿。取两边四字成句,四言六句:“兴自后妃,厉节中闱。不能奋飞,歌我兖衣。冶容为谁,同声相追。”同声至后妃,窈窕至情悲、感我至淑姿。两边分读,四言十二句:“兴自后妃,窈窕淑姿。厉节中闱,河广思归。不能奋飞,遐路逶迤。歌我兖衣,硕人其颀。冶容为谁,翠粲藏蕤。同声相追,感我情悲。”同声至淑姿、窈窕至相追、感我至后妃。两边各连一句,或两边遥间一句,俱可读。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惟时至成辞、佞好至防萌、何辜至惟新。两边分读,左右递退,六言六句:“周风兴自后妃,卫女河广思归。长叹不能奋飞,齐兴硕人其颀。华观冶容为谁,情伤感我情悲。”宫羽至淑姿、邵伯至相追、情伤至后妃。以下三段,读俱同前:年殊至成辞、谗人至防萌、愆殃至惟新。互用分读:“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闱。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兖衣。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宫羽至后妃、邵伯至情悲、情伤至淑姿。虚中行左右分读,六言十二句:“周风兴自后妃,邵伯窈窕淑姿。楚樊厉节中闱,卫女河广思归。长叹不能备飞,咏志遐路逶迤。双发歌我兖衣,齐兴硕人其颀。华观冶容为谁,曜荣翠粲葳蕤。官羽同声相追,情伤感我情悲。”情伤至后妃、邵伯至相追、宫羽至淑姿。左右连一句亦可读。以下三段,读俱同前:年殊至成辞、谗人至防萌、愆殃至惟新。

  

  四、紫书读法自岁寒反复读,五言四句:“寒岁识凋松,贞物知终始。颜丧改华容,仁贤别行士。”士行至岁寒、松凋至贤仁、仁贤至凋松。”自寒字蛇行读:“寒岁识凋松,始终知物贞。颜丧改华容,士行列贤仁。”仁贤至岁寒、松凋至行士、士行至凋松。从外读入:“寒岁识凋松,仁贤别行士。颜丧改华容,贞物知终始。”仁贤至华容、松凋至物贞、士行至丧颜。从内读出:“贞物知终始,颜丧改华容。仁贤别行士,寒岁识凋松。”颜丧至行士、始终至岁寒、容华至贤仁。以下一段,读俱同前:诗风至微元。自龙字起顺读,五言四句:“龙虎繁文藻,旗凋华曜荣。容饰观壮丽,衣绣曜颜充。”从外读入:“藻文繁虎龙,充颜曜绣衣。丽壮观饰容,荣曜华凋旗。”充颜至饰容。从内读出:“荣曜华凋旗,丽壮观饰容。充颜曜绣衣,藻文繁虎龙。”丽壮至绣衣。以下一段,读俱同前:衰年至异世。回环读:“龙虎繁文藻,荣曜华凋旗。容饰观壮丽,充颜曜绣衣。”衣绣至虎龙。顺读:“藻文繁虎龙,荣曜华凋旗。丽壮观饰容,充颜曜绣衣。”充颜至虎龙。以下一段,读俱同前:衰年至奇颜。

  

  五、黄书读法自诗情起,五言四句:“诗情明显怨,怨义兴理辞。辞丽作比端,端无终始诗。”诗始至情诗、辞丽至理辞、辞理至丽辞、端比至无端、怨显至义怨、端无至比端、怨义至显怨。自思感起,四言四句:“思感自宁,孜孜伤情,时在君侧,梦想劳形。”形劳至感思。顺读:“宁自感思,孜孜伤情。侧君在时,梦想劳形。”梦想至惑思。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愆旧至何如、婴是至何冤、怀伤至者谁。”从外读入:“宁自感思,梦想劳形。侧君在时,孜孜伤情。”梦想至在时。从内读出:“孜孜伤情,侧君在时。梦想劳形,宁自感思。”侧君至劳形。从下一句间逆读:“孜孜伤情,宁自感思,梦想劳形,侧君在时。”侧君至伤情。以下三段,读俱同前:“念是至独居、怀忧至漫漫、悼思至感悲。”自诗情起,四言四句:“诗情明显,怨义兴理。辞丽作比,端无终始。”始终至情诗、辞丽至兴理、理兴至丽辞、情明至始诗、丽作至理辞、无终至比端、义兴至显怨、显明至义怨、比作至无端。余如始终无端,显明情诗,回环读,仍是四言四句八首。

  

  近人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云:“回环反复读起来,可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

  

  《璇玑图诗》江南本,有人用回文体题诗三首:其一曰:“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人随远雁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其二曰:“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风吹絮雪愁萦骨,泪洒缣书恨见郎。”其三曰:“羞看一首回文锦,锦似文君别恨深。头白自吟悲赋客,断肠愁是断弦琴。”宋代苏轼曾作《次韵回文三首》:其一曰:“春机满织回文锦,粉泪挥残露井桐。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目晚庭空。”其二曰:“红笺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风叶落残惊梦蝶,戍边回雁寄情郎。”其三曰:“羞云敛惨伤春暮,细缕诗成织意深。头伴枕屏山掩恨,日昏尘暗玉窗琴。”此珠联妙笔,两绝相应也。

  

  【叠翠体】这是一种将宝塔诗与盘中诗的特点相结合的一种诗歌格式。代表作是明代邬景和《山形叠翠二首》,其文如下:

  

  其一《八山叠翠诗 游苏州半山寺》

  

山山

远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乐归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苏城楼阁拥山

堂庙旧题村苑阆疑

竹禅榻留庄作画实

丝新醉侑歌渔浪沧

  

  此诗读作: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庄作画实沧浪。渔歌侑醉新丝竹,禅榻留题旧庙堂。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其二《包山叠翠诗 游西山灵光寺》

  

山山

灵异

山邻有山

择后四神

山前山季游山

遍访都春是尽

山外野山山色映山

人至慕山山眼照山

乐因是归光如镜镜

真寻俗世贪不身随

  

  此诗读作:山山灵异有山神,四季游山尽是春。山色映山山照眼,山光如镜镜随身。不贪世俗寻真乐,因是归山慕至人。山外野山都访遍,山前山后择山邻。

  

  【连珠体】【环叠体】【连珠环叠体】环叠体实际就是一种以镶嵌体的格式表现顶真体的变形诗体。详见第六编明镶暗嵌之特殊镶嵌体第四。

  

  【神智体】此体始于宋代苏轼。近人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引《东坡佛印问答录》云:“东坡书字意成诗。契丹使至,每以能诗自矜,朝庭议以东坡馆伴之,使者索赋诗,坡曰:‘赋诗易事,观诗稍难尔。’因出《长亭诗》(天犼按:宋代桑世昌《回文类聚》题为《晚眺》)以示之。诗云: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契丹使终日凝思,不辨今明。解云:‘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托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天犼按〗此体实际要求读诗者亦能作诗方可,否则意虽到而文低俗,亦非为诗者本意也。(摘自张兵《杂体诗纲目》)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转载]暂定名《一笑诗集》

原文地址:暂定名《一笑诗集》作者:张军
《无怨便是德》
凡事若想别人感激,
那是必然会失望的。
做人不需感恩,无怨便是德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常怀惭愧心,忍让而守其拙。
敬慎不败。造福避祸。【痴男自省】
 
《自题小影1》
厚黑山下一老妖,不如不遇倾城色。
曾虑沧海累平生,零落天涯怜孤鹤。
 
《自题小影2》
江湖两忘还载酒,片帆从此寄生涯。

谁怜微风吹笙客,白鸥伴我觅诗家。

 《自题小影3  》  

 由来笑我看不穿,世事看穿更难堪。                                                                       

不若痴痴复乐乐,半生云水半生禅。

 

一笑《古今醉》

谪仙醉酒入诗文,耆卿风月久醉心。

杏花簪头憨醉态,一笑醉眼任浮沉。

 

《自题小影,秋凉》

宵半觉来孤苦,心上无语彷偟。

叹前事凄凉,暗心伤。

细数此生如梦,争不似,梦一场。

人生最苦离别,客里几度秋凉。

奈尘心倦侣,多少日。

徒落万千惆怅,自思量,枉断肠。

 

《老妖参禅》

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万物水性,道德亦然。

老子看透了,

所以骑青牛出西关:“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如来佛祖参悟了:

“罪过,罪过。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庄子逍邀游天下: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孙子看懂了精明的说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孔子看傻了很执着说

“未知生,焉知死。”结果‘曰’了两千多年。

 

《我的生活禅》其一:

红尘世俗,苦乐咸备;

 两极之间,一笑皆尝。

 风水轮回,福祸倚测;

 天堂地狱,唯心自作。

 

其二:

当舍则舍,当得则得;

能曲能伸,能进能退;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知止知足,知进知退;

为善则弥,为恶则去;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

近日心得,益君细品。

最上成的智慧是舍得,

最暖心的是朋友的关怀,

最深深的幸福是亲人的爱。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卜算子,秋分》

莫问平生意,往事那堪忆。

当时春末别孤鹤,似梦里,今犹记。

红袖莫添香,香冷须断肠。

尝怨人心不如水,又懊悔,未如石。

 

《七夕,咏烛》

春宵鸳帏暗红烛,软玉温香汗融酥。

旖旎留情花解语,露滴娇蕊风韵足。

 

《点绛唇,七夕》笃旅寄家而作

隐隐戚戚,暮暮朝朝迢迢去。

恹恹事事,暗暗忡忡意。

媚媚娆娆,娇娇腰细细。

深深许,脉脉依依,宵宵悄悄忆。

 

雨夜寄旅感怀作叠字《点绛唇》 :

脉脉依依, 盈盈惜惜融融意.。

鲽鲽鹣鹣, 岁岁更年年。

 郁郁恹恹, 悄悄迢迢去。

 点点滴, 字字杳杳, 寂寂萧萧雨。

 

《无题,过迁西莲花院》

7,27有感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一个老去,逝去。

千里青山一日还,

生死悲欢两相难,

莫言看透世间苦,

古来豪杰几人参。

 

《无题》自题并与莫留诗

青山不辞客,去处几寻参。

莫期秋水意,留伫一诗禅。

 

《我的三字经》;

看得破,忍得过。想得到,做得来。

梦或醒,生与死。非自然,无主宰。

山不山,水不水。道是道,德是德。

有始终,知止定。善奉行,恶莫做。

鱼忘水,人忘道。和情致,安天命。

存善心,不刻薄。不迁怒,不二过。

无将逆,应不藏。能胜物,故无伤。

来则应,去不留。心若镜,逍邀游。

 

《忆江南》

赞迁西特产。板栗,栗蘑,安梨,景忠山香椿。

其一:迁西好,板栗最堪夸。
甘甜软糯称紫玉,清香四溢灰树花,
美馔羡食家。
 
其二:迁西好,再赞是安梨。
果皮枝叶皆入药,甘凉甜酸令人迷,
食饮总相宜。
 
其三:椿树芽,佳蔬亦当茶。
医家入药唐本草,食客爱它香齿颊,
宜腌炒拌炸。
同其三首句:
【迁西好,椿芽亦当茶。
医家入药唐本草,食客爱它香齿颊。
宜腌炒拌炸。】
 
其四:迁西好,风光倍妖娆。
景忠灵山多秀色,青山古堡云霞飘,
游客竞折腰。
 
遣怀填词两首。
其一《谒金门》:
凭谁问,
初来北京的梦,
有多少人还在做?
又几番销磨?
多难年年憔悴,
算来哪堪摧折。
一襟幽事怎消得?
凝眸思量著!
 
其二《生查子.问影》
明月扶人醉,归心随流水。
莫言断肠事,且待凄梦回。
翻书愁仍在,寂寞词中随。
曲高人空叹,问影无限悲。
 
唉,大浪淘沙,,多少精英论剑京华。
,想想自己一无所成,一无是处,且游而无方。
仿佛青春梦已老,奋斗难回报。
提醒自己,心头仍刻一‘挺’字。
 

《女冠子》三首寄家。

其一《女冠子》:

红笺小字,诉尽平生心愿。

算流年,多辜负佳人,遥将行云怨。

万千衷肠事,未语情无限,

忍把那恩情,思量遍。

 

/其二《女冠子》:

眉间心下,争忍把离愁挂。

悔教她,空负了鸳被,孤枕了芳华。

风冷了窗花,月散了天涯,

梦三更篱笆,想着她。/

 

其三《女冠子》:

遥寄行云,心中几多牵挂。

梦中人,是缘薄分浅?梦中留不下。

别时夜如年,空把鸳鸯画。

还盼枕根下,又见他。

 

念北漂,。作《泌园春.北京》其一:

北京风光,千里堵车,万里楼高。

望四环内外,车龙莽莽。

地铁上下,人海滔滔。

买车排号,油价房价,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烈日,坐公交拥挤,热汗如浇。

地铁倒是便宜,引无数草根挤折腰。

惜奥运开幕,哥没有票。

国庆阅兵,最是风骚。

齐赞鸟巢。国家剧院,盖得好象蒙古包。

俱美矣,数风流人物,还看腰包。

「阿乐」哥不是伟人......也作《泌园春》写写草根气息,呵呵

 

念北漂,续作《泌园春.北京》其二:

北京观光,千金纸碎,万两花销。

望长城内外,游团莽莽。

烤鸭涮肉,口水滔滔。

京广、银泰,还有国贸,欲与香山试比高。

须早起,看广场升旗。爱毛主席。

鸟巢如此多娇,引无数游客竟折腰。

惜央视新址,象大裤衩。

还有附楼,已被烧焦。

百年奥运,国庆阅兵,中华儿女挺直腰。

俱往矣,数不尽功绩,还看明朝。

哥不是伟人,也作《泌园春》写写草根气息,呵呵

 

念北漂,又续作《泌园春.北京》其三:

北京打工,千里离乡,万民北漂。

望新站内外,人群莽莽,

候车厅里,大包小包。

逢年过节,难求一票,黄牛手段试比高。

须服气,没钱活不了,难养家小。

个税如此多交,引无数百姓折了腰。

惜金融危机,利息飞涨,

楼市经济,调控难消。

食品安全,医疗教育,真是越改越糟糕。

俱惨矣,数不尽奴隶,还看今朝。

我不是伟人。也作《泌园春.北京》写写草根气息吧,呵呵

 

《子字歌》痴男

假充着君子,太看重位子;

贪恋着裙子,总想着票子;

攀比着车子,炫耀着牌子;

倒腾着房子,花钱买本子;

挖钻着空子,思谋着路子;

总画着圈子,盘算着步子;

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

都他妈骗子,都怕当傻子;

干空了瓶子,喝大了肚子;

穷吼着嗓子,傻装着混子;

道德的旗子,哄弄着学子;

争当着婊子,肆意着甩子;

胆小如耗子,最怕进局子;

眷顾着孩子,哄瞒着妻子;

自称着老子,还得装孙子;

用尽了脑子,都为过日子。

 

《避世谣》:

尘世已远俗事遥,

如今孤苦总自嘲。

不满世间不平事,

满腔义愤不得消。

怒如烈焰三味火,

恨似屠骨厉鬼刀。

一拳冲穿射打千丈树,

一腿倒踢狂澜九重霄。

凄身惨笑断肠事,

无可奈何避世逃。

孤入深山同虎啸,

独处荒野与狼嚎。

聊过此生遗侠志,

伴我白发唯神雕。

 

《只看我能做些什么了》:

我听到上帝说:

孩子,我给了你生命,就看你能做些什么了;

上帝说:

孩子,我给了你健康,就看你能做些什么了;

上帝说:

孩子,我给了你希望,就看你能做些什么了.

我知道,

上帝给了我一个头脑,是为了让我勤于思考;

我知道,

上帝给了我一双眼睛,是为了让我发现美好;

我知道,

上帝给了我一双手,是为了让我努力创造.

上帝可知?

在我的心里,我最爱我的父母.我知道,

父母给了我很多,

这世上的一切爱和美好,

却什么都不会说

.而我......?

父母给了我一个世界,

父母只是慈爱的看着我,什么都没说......

我想:

只看我能做些什么了.

我知道,

就等我来做些什么了.

每天都在说爱.可曾想到过他们?

重视过他们?父母是我们最该尊重的爱.

 

《惦着.家》:

粘玉米,

咸花生,

老屋灯下一壶酒。

游子忆,

故乡情,

篱笆月色映霜雪。

 

(于病后)这几句我是写给爸妈的。

【什么是家?】

我个人以为:家,爱之所在,心之居处。

这就是我这个游子心里家的解答。

 

《痴男妄谈3:》

打不死你的那些磨难,都教会你成长。

心头唯一‘挺’字。

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小心安命,埋头任事。

处事不以聪明为先,

而应尽心勤做为要。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为立之本。

管理上我还是那句老话:有效沟通;高效完成。

 

另填一词《谒金门》遣怀:

凭谁问,初来北京的梦,

有多少人还在做?

又几番销磨?

多难年年憔悴,算来哪堪摧折。

一襟幽事怎消得?

凝眸思量著!

 

《八声甘州》:

倦一身清影对残红,云阔楚江空。

怅离人万里,别后凄凉,更自不同。

孤馆懒听更鼓,夜永梦难成。

恨徒添憔悴,香暗昏灯。

 衾寒枕冷谁在?

负万千恩爱,零落半生。

算天涯秋晚,寂寂减梧桐。

纵有温存心意,堪牵系,念鹤影重重。

细寻思,低低嘱咐,恁地情浓。

南下,今又北漂,遣怀之作。

 

《双城.寄云鹤》:

红霞未起,朝阳厌厌人来去。

想我经年,为生计,争忍离怀别苦。

凝眸处,心绪几般酸楚。

 /娇面偎偎,倚鸳枕泪湿粉臂。

久负良宵,更堪怜,梦回衾被孤旅。

却怎抵,万千旖旎滋味!

 /旧愁堆积,有几回归心暗许。

情意深深,锁巫山,都付了平生云雨。

融融处,又恐香冷更催。

 /一身如寄,此去去关山云远,

地角天涯,知谁会?

双城路,人憔悴,

还托鸿雁,来将温柔细数。

 

北漂,念家而作叠字《菩萨蛮》二 :

遥遥邈邈情牵系,盈盈满满相知意。

许遍千千愿,娇面深深看。

梦觉宵宵半,悄悄屈指算。

念念归时节,堪堪离肠断。   

  

   另作 《菩萨蛮》一:

两处依依心相系,夕夕犹将柳腰忆。

双双鸳衾里,还作低低语。

脉脉相怜意,频频云传寄。

帘外淅淅雨,滴滴道别离。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爱竞逐镜花那美丽;

怕幸运会转眼远逝,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责你我太贪功恋势,怪大地众生太美丽;

悔旧日太执信约誓,为悲欢哀怨妒着迷.。

八句语出《难念的经》 

                 .

   有感作《忆江南》:

笑平生,不解攒眉事。

醉里空知蝶梦好,

觉来方晓最愁时,

夙愿醒来迟。

 

《无题》一:

风吹花落迅,红尘几杯秋。

此生何所忆?温柔莫强留。

 

《无题》二:

春光每留难,芳梦久未参。

杜鹃不忍闻,花落不堪看。

 

《无题》三:

旧恨累盈盈,是非苦不清。

若知身后事,何必前生行?

 

《觉来》:

夜雨惊雷,对影无限悲。

平生未展风云志,

男儿豪气几成灰。

觉来鬓发催。

 

《利刃》:

利刃未曾试,侠义难得伸。

欲拟无情剑,悲为碎心人。

 

中秋寄家,别弟返京而作诗两首。

其一《剪烛》:

剪烛西窗前,无语释红颜。

萍踪无所定,何日似归年?

 

 其二《浪迹》;

浪迹天涯间,中秋忆归年。

他乡亦明月,唯有故乡圆。

 

《望月小词》:

人生苦短,相思苦长。

盼芬芳,留恋且回顾,黯然神伤。

中秋再望,牵挂在肠。

叹此身,相思与愁怅,何时得偿!

 

/ 其二:《浪迹》

浪迹天涯间,中秋忆归年。

他乡亦明月,唯有故乡圆。

 

《遣怀》小词三首。

其一《沧海》

 曾经沧海,

又来沙漠,

事若春梦醒来么?

 形还问影,

半生零落,

亲爱咫尺千山隔。

 

其二《弱水》:

弱水三千,

伊人情怀。

无殊渡得渡不得;

巫山十二,

云雨入梦,

不知醒来又如何?

 

其三《丁香》:

初来恋情,

丁香为结。

玉人空解愁滋味;

雨中春夜,

那人若知。

又怎忍轻负信约。

 

《欲求》:

欲求上上签,不负好年华。

若得爱牵挂,是处可为家。

 

 《浪子小影》:

夙愿终不可弃,

情缘真是难偿!

问君烦愁都几许?

心头寂寞难逃避。

 人生情意难尽,

更况知己难寻!

都言浪子无情意,

却问谁知浪子心。

 

【医院有感】:

白条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病房里,何日得健康?

李大爷的名句就这样被乐哥糟蹋了。

可却道出了大实话,象我们这样的普通百姓家庭,

如果得了大病,多会一屁股的债,

有债还算不错,若是连债都没有,

只怕就剩睁着眼睛等病死吧。

鼓吹什么经济,何时先把百姓医疗这座大山摆平,

再吹嘘什么屁(p),什么值吧........ 。。

 

《无题》其一:

多金须尽享,无银万事羞。

朝夕且珍惜,青春逝难求!

 

其二:

牡丹园中魁,虚竹叶低垂。

名高才子贵,诗贱缘地微。

乐哥这两首怕是说出好多人的感叹。

 

病了,很难受,两三天前就感觉不舒服,以为很快会好。

结果今天严重了发烧了。

站都站不稳,上班时蹲靠在墙角全身酸软,怕冷,胃还痛.........。

这时候很想爸妈,可我只有一个人挺着,熬着.......

。因为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啊,

怕我惦着,每次打电话都是说挺好的,放心。

高中读过一首诗:‘世味年来似薄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可到家。’

那时觉得很美,如今觉得很苦。唉!啥也不说了。

 

过年有感作《无题》:

避谈杯中苦,谎称人生甜。

斯人独憔悴,醉语是痴言。

 

《有时候没时候和盛夏的果》

有时候,我想一个人,一辈子,永远是自己。

一本书,一间屋,陪伴我的孤独。

推开窗,涌入新鲜的空气,吹散不了忧郁。

一座山,一条小溪,流淌不尽眼底的悲伤。

一弯月,数点星,映着我的思忆,路的崎岖.......。

记录自己,安顿心灵。让思考伴着我的生命前行。

体会生活,经历所得,感谢失去。

那些生命的感悟,都是我的收获。

愿完美生活,一如那盛夏的果。

 

《无题 》其一:

欲拟相思子, 寄与相思人。

青鸟不得路, 巫山云影深。

 

《无题》其二

:赠我一言暖,还卿一秋云。

千里随君往,抬首见我心。

 

江湖诗系列三首:

其一《笑江湖》:

 风云难遂愿, 得丧于尘俗。

 寄我沧海志, 狂傲笑江湖。

 

 其二《江湖行》:

沧海凭一剑,侠客除不平。

报定平生誓,漂泊江湖行。

 

其三《风云志》:

沦落风尘士,醉里犹逞侠。

豪饮复狂笑,劝君莫还家。

 

化雪,作《鹤影.流年》寄家 :

花雨缤纷,水银泻地,

忆珠宫贝阙。

试问佳女,绮年月貌,似锦年华几许?

 如花美眷,鹤影流年,

叹流水落花。

欲道昔时,盟誓几许,能否依稀记起?

 

《女冠子》其一 :

为伊无味,日晚还自慵睡。

贪情水,

昨宵酒未醒,人儿犹自醉。

腰瘦不胜衣,此情终不悔。

犹言心头事,难下眉。

 

《女冠子》其二:

胸中愁苦,未饮已催人醉。

况贪杯。

何能消夜永,残月梦数回。

红泪盈盈落,似拟为人悲。

熬得人憔悴,却为谁。

 

《女冠子》其三

:难舍翠袖,情字消人瘦。

别时久,

依旧探花手。只是春难留。

忆往昔温柔,良缘莫苦求,

夜为伊病酒,把泪流。

 

痴男说:人生就是苦难的累积。

问君烦愁都几许?

心头寂寞难逃避!

 人生仿佛一场痛苦的修行,

不断的得到,失去,

相聚,别离。

人生总是有太多的不如意,

可那又怎样呢?

 如能开心的活,痛快的死。

也许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1/《忆江南》:

迷情苦,离情人更苦。

无情人笑多情苦,多情却道无情苦,

问情苦不苦?                                           

          2/《忆江南》

知情苦,遇情却糊涂。

无情应笑多情苦,不似无情不晓苦,

我辈苦不苦?  

 此两首词, 句句言苦,

人生在世,唯情最苦。 

                                                                                                                                                                                    

          3/《忆江南》

别情苦,别离人更苦。

重游携手桃花路,脉脉温情谁与诉,

最是伤心处。

                                                                                                                                                                             

           4/《忆江南》

 人已去,心亦随君去。

情泪沾襟惹柳絮,易折杨柳情难寄,

何日更重聚?

这两首词,,更重言情,

词中无苦,心中有苦。

 

 

《关河令》 :

漂泊江湖久孤零,千里惯独行。

游侠利刃,为君除不平。   

  莫笑豪气无凭,剑在手,

敢问天下,谁是英雄。天涯任我行。

 

 

《 卜算子》:

 小楼月赏风,缘是一场空。

有情自能常相守,无缘难相逢。

红泪盈盈落,似拟为人悲。

凭是凝眸谁与对?觉来情泪垂。

 

 

《藏头诗,代人作》 :

( 最)堪情字,徘徊无归路。

(爱)吟花月,惆怅少年心。

(晓)梦初觉,愁绪无遣处。

(娟)娟有语,莫负少年情。

 

 

宝塔体诗,《雾》 :

雾。

飘缈;朦胧。

如轻纱;似薄箩。

晓随日出;夜散天河。

人言世间事;如君不可测。

俯视红尘迷乱;情怨素女青娥。

 影中花枝君莫动;只恐扬手梦成空。

 

其一藏头诗:

(扬)扬纤手巧翻云,

(红)袖衬深心,

(钰)笔联姻山海誓,

(我)叹相见迟,

(爱)意未偿轻许愿,

(你)心可曾知?

(玉)女如花,

(红)袖窗前舞,

(扬)起心中情波,

(你)心又如何?

(爱)意未许可,

(我)有诚心一颗!

诗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从头至尾每句第一个字相连,

下节是从尾至头每局第一个字相连,

(诗中〈扬〉〈玉〉二字用谐音。

 

其二数字诗 :

(一)份相思,(两)行情泪,

(三)山盟誓(四)海心随;

(五六)年离别,(七八)年苦,

(久久)追忆,十般苦味.

(百)年的许诺,今生无悔。

(千)种温柔付与谁?

(万)封情笺,却是点点相思字!

 这首诗从(一)到(万)每句第一个字排序而成。

(其中〈九〉用谐音)。

 

其三宝塔诗.:

《云》.云 。

漂泊;无根。

行不定;如游子。

亦无居处;似天涯人

。漂泊未言苦;无怨于浮沉。

世上君最放任;不遗爱恨俗尘。

他人笑汝无大志;我却慕君最无嗔。

这首宝塔诗共七层,

每句一层,最底层为14个字然后是12→10→8→6→4→1

最顶层为一个字也很有趣。

写在后面的话,数字诗和藏头诗,宝塔诗,等好多奇词怪诗都是古代诗词的一种

,并不少见我看了网上流行用名字作诗的文章,

才拿出几篇旧作抛砖引玉,愿与好友们多交流互相学习,

欢迎有兴趣的好友来我QQ,

 

《减字木兰花》 :

侠士无为,

尝自醉时挥豪气。

寄于笔墨,

于无声处写轻雷;

 痴心难改,

江湖豪客今安在?

神龙已去,

武侠沉寂无英才!

 (我想:武侠应该是每一个男人的江湖梦,

将这首词送给喜欢武侠的朋友。

有江湖梦的古龙迷们,

那是我们读书时最好的记忆。呵呵

 

《清平乐》:

情缘已逝,人去难挽留。

忆初时,如玉纤手,堤畔曾折杨柳。

人间儿女憾事,点点苦涩心头;

截云更上层楼,雁过音讯悠悠。

 

《近中秋.远行 》:

 昨宵里梦不成, 今宵里又梦不成,

昨宵酒醉, 今宵酒醒,

 长对明月影, 沉吟故人情;

 昨宵几番风雨, 又平添愁绪几许,

 明月高高, 与人隔离,

且醉今宵酒, 天涯莫远行。 09.09近中秋

 

《感恩,感动,感谢》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生命不言放弃,救人争分夺秒。

回乡人,盼归难归。

子弟兵,用血肉之躯架桥梁;

爱心人,捐款捐物。

老百姓,都出钱出力紧支援。

不孤单,世界人民都关注;

有温暖,国家总理在身边。

看看震区,有血有泪。

关键时刻,分分秒秒数条生命;

看看震区,山体滑坡。

强震时有,断水断电孤岛无援。

传媒人,第一时间报导喜迅;

唐山人,多献爱心回报恩情。08.06.16

(尽情洒泪,感动世界。微笑面对,美好明天。

让我们一起面对灾难,用爱共建新家园。感谢子弟兵,感谢所有有爱的人。)

 

《致爱人书2,傻傻的幸福》

 爱你,就是看不见你时苦苦的想念;

爱你,就是看见你时傻傻的无言;

爱你,就是拥你在怀任你放心的睡;

爱你,就是你不在枕边夜的无眠;

爱你,就是轻吻你嘴边甜甜的酒窝,浅浅的笑;

爱你,就是默默的发呆也惦记着你孩子般幸福的脸...。

宝贝,想像一下,这就是我想你时傻傻的样子。--致爱人书--04.12

 

纯洁的心和真诚的爱,

总是容易被世俗打败,被现实摧毁。

纯洁总是让人犯傻,真诚总是让人尴尬。

而我们、却依然相信那傻傻的幸福。

 

《致爱人书1,爱的依靠》

一辈子有多长,我不知道。

缘份有多少,没有人可以明了。

这条路有多远,也不重要。

就算陪你走不到天涯海角,

我却最珍惜有你的每一天、每一秒。

执手偕老有多好,我的肩膀只给你依靠。

不会让你哭,最想看你笑,

我是真的遇见了宝,

宝贝,我养你,永远都要,爱的依靠。04.12

(男人爱上了,就愿养着女人;女人爱上了,就愿惯着男人, 男人爱上了,他会作诗,女人爱上了,她会做梦,)

 

《励志串烧》

选择大于努力,机遇全凭把握;

坚持未必成功,放弃必然失败;

适应才能生存,创新决定发展;

励志照亮人生,拼搏改变命运;

真诚对待生活,微笑面对坎坷;

年轻没有极限,健康才有将来。

将相本来无种,一切皆有可能。(稿中)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Viewing all 117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