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lven0861.blog.163.com/blog/static/5877534120100176024757/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352032.html
http://www.5dhz.com/remenwenzhang/2009-04-28/134.html
秀:show,演出、展览。
脱口秀 talk show (口才展示)
酷:cool,冷静,沉着,帅气,很棒。
酷:源自英语cool,“酷”本身也有“残酷”的意思。
吧:bar,小店,饮食店。
伊妹儿:e-mail,电子邮件 。
黑客:hacker,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建设或破坏的人。
德比赛:derby,同一城市或本区域的两支代表队之间的比赛。
博客 blog
微博 mini-blog
迷你:对英语minimum的简称mini的音译,同时在意义上表达了小、微型的意思。
迷你裙 mini-skirt
香波:shampoo,洗发剂,洗发水。
浴波 婴儿浴用液皂
冰淇淋 英ice-cream
高尔夫球 英golf
模特 英model
俱乐部 英club
芭蕾舞 英ballet
芭赛 芭坛 芭团
模特 英model
名模
麦克风:microphone,扩音器。
可口可乐Coca-Cola、
啤酒 beer
蹦极 bungee
呼啦圈 hula loop
拉力赛 rally
巴士 英语 bus 粤方言音译词,简略为巴
小巴 mini bus
大巴 中巴 电巴
的 taxi
打的 take a taxi
面的 摩的 的哥 的姐
Olympiad 奥林匹克运动会
申奥 奥赛 奥校 奥委会 奥申委 夏奥会 冬奥会 残奥会
乒乓球 ping-pong
乒坛 乒赛 乒联 乒协 世乒赛
disco 迪斯科舞
迪厅 指迪斯科舞厅
托福 英语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的缩写
考托
汉堡包 hamburger
嘉年华 Carnival
马力 horsepower
灯泡 bulb
蛋+挞 tart
卡(car)+车——卡车,
啤(beer)+酒——啤酒,
扎啤 散啤 生啤 冰啤
比萨(pizr衄)+饼——比萨饼,
胡姬(orchid)+花——胡姬花,
沙丁(sardine)+鱼——沙丁鱼,
雪茄(cigar)+烟——雪茄烟,
卡宾(carbine)+枪——卡宾枪等。
多米诺骨牌 英dominoes
台风 英typhoon
牛仔 英cow-boy
夹克 英jacket
米 英metre
引擎 engine
巴士 英〈粤〉bus
味美思 英Vermouth)"就可以带给人们"美味可口,余思无尽"的美好感受,
席梦思 英Simmons
耐克鞋 英Nike
T 恤衫 T-shirt 短袖圆领汗衫
X射线 (即伦琴射线
K金 (成色较低、主要用来做首饰的黄金
PH值 (法语“氢氧离子浓度指数”的缩写
呼 call"便被汉语译为"呼","call机"也就成为"呼机
站 蒙jam
雅皮士:“雅皮”源自英语yuppie,添加“士”表示青年人。“雅皮士”指的是以追求享受为目的的高收入年轻阶层。
老克拉:“克拉”源自英语carat,是宝石的重量单位。喻指那些从国外归来见过世面的、有西方文化知识背景的“老白领”。添加“老”表示年长者。
士林布:“士林”自德语Indanthrene翻译而来。“布”表示义类。“士林布”指的是旧时一种机器织的、用阴丹士林蓝染的布。
摩托车:源自英语motorcycle,将motor音译为“摩托”,将cycle意译为“车”。
冰淇淋:源自英语ice-cream,将ice意译为“冰”,将cream音译为“淇淋”。
当机:源自英语service down,意思是服务器关闭,后泛指电脑死机。将down音译为“当”,将service意义引申为“机”。
血拼:源自英语shopping,保留语音的前提下也表达了买东西大出血的意义。
蕾丝边:源自英语Lesbian,意思是女同性恋。译音的同时,用“蕾丝”表示了女性气质。
法兰绒:指一种正反两面都有绒毛的毛织品。自英语flannel音译而来,而其中的“绒”也表达了其所属的义类。
信用卡(英credit card)";⑶音译兼意译,如"
镭射(英laser
奔驰:英语 Benz 的音译,一种名牌汽车。
雪碧:英语 Sprite 的音译,一种饮料。
迷你裙:英语 miniskirt 的音译,超短裙。
拷贝:英语 COPY 的音译,复制。
桑拿浴:英语 SAUNA 的音译,利用蒸汽沐浴的方式。
布丁:英语 PUDDING 的音译,西餐中的一种甜点心。
可卡因:英语 COCAINE 的音译,一种毒品。
可口可乐:英语 COCA-COLA 的音译,一种饮料。
金利来:译自英语 GOLDENLION,原意为金狮,一种品牌。
克隆:音译自英语 CLONE
爱滋病 AIDS
卡拉OK 是日语“がろォヶ”的音译
雷达 来自英语radar,无线电波探测装置
托福 译自英语TOEFL,是美国的一种外国学生英语水平考试
雪碧 音译自英语Sprite, 原意为妖怪、精灵。作为一种饮料
波音 音译自英语Boeing, 指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出产的飞机
霹雳舞 译自英语breakdance,
原意为破袭节奏之舞,是一种源起美国黑人社会的现代舞,以破坏音乐节奏,违反常规的舞蹈动作并即兴表演为特点
可口可乐 音译自英语cocacola,世界著名饮料
马拉松 音译自英语marathon,为42公里195米距离的赛跑
迷你裙 译自英语miniskirt,“迷你”为音译,裙为意译。原意为超短裙
的确良 由粤语谐音翻译自英语dacron,一种以醛化合物为原料的合成纤维。这种原料做的衬衫,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几乎人人都穿。纯白色,穿着很亮很挺,还特别薄.
利眠宁 谐音译自拉丁文librillm,商品名,一种镇静催眠药,也可抗惊厥
敌杀死 音译自英语deeis,一种杀虫农药
维他命 音译自英语vitamin,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族化学物质
盖世太保 音译自德语Gestapo,纳粹德国秘密警察及其组织
蒙太奇 音译自法语montage,指镜头剪辑,电影独有的组合手法
披头士 音译自英语beetle,指甲壳虫乐队及其队员。原意为硬壳虫,因该乐队成员发型如硬壳虫,因而得名。以前看到国内的流行乐队乐手不分男女大都长发披肩,就以为“披头士”一词为意译,没想到竟是音译
嬉皮士 音译自英语hippy,指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不满现实的带颓废色彩的青年。嬉皮士,嬉皮笑脸之士。一群玩世不恭的青年跃然纸上
雅皮士 音译自英语yuppies。雅皮士与嬉皮士是两个时代两种不同的人,雅皮士是指现代美国都市中的年轻专业人员,他们收入多,花钱大方,生活时髦
马克思主义”(Marxism),
卡片(card)
逻辑 logic
粉丝(fans)、
派对 (party) 、
啡(coffee)、
沙发 (sofa)、
巧克力 (chocolate)、
摩托 (motor)、
模特 (model)、
休克 (shock)、
打(量词)(dozen)、
幽默(humour)、
雷达(radar)
massage 译为“马杀鸡”、
parliament 译为“巴力门”、
telephone译为“德律风”、
democracy 译为“德莫克拉西”、
science译为“赛因斯”
road show 的现实中。参与“路演”的人比演艺明星们还好几十倍。类似的词有不少,
比如:“法人” (legal person)、
“猎头” (headhunting)、
“负增长”(negative growth)、
“热钱”(hot money)、
“官网”(official website)、
“智库”(think tank)、“
黑马”(dark horse),
“周日”(weekday
迪斯科舞:英语DISCO的音译,一种舞蹈。
可卡因:英语COCAINE的音译,一种毒品。
斯大林 Сталин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NINO的音译,指在南美洲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海域发生的尺度为几千公里的东西赤道太平洋上水温的异常增暖现象。
T恤衫 T-shirt
一级棒:源自日语“一番”。
写真:照片。
本案:所在地,常用于商品房标志地图上。
放送:播放。
便当:盒饭。
特卖:廉价销售。
野狐蛋:胡说八道、不负责任、无所事事的人。
登场:出现,上场。
味之素:味精。
族:有共同特点的一团人,如上班族、丁克族。
……中:表示“正在……”,如营业中、清洗中。
万德福 wonderful
桑拿浴(SAUNA,利用蒸汽沐浴的方式)。
偷油它 Toyota车
安慰老婆 (envelope) 信封。
谁又偷猫肉 See you tomorrow (明天见)
美利坚——美+国:美国。
英吉利——英+国:英国。
俄罗斯——俄+国:俄国。
新西兰 New zealand,
新英格兰 New England,
牛津 Oxford,
剑桥 Cambrige
新词语中外来词的"本土化"倾向初探
内容摘要:
汉民族语言文化"润物细无声",使得现代汉语新词语中的外来词出现了"本土化"的倾向.在吸收有关专家学者真知灼见的基础上,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文中着眼于"本土化"倾向的表现,即音义兼备,望文生义;音译成分语素化;原义的转指与引申;音(形)译词的意译化四个方面,阐述了该倾向之所以产生的四个主要制约因素:语言的社会功能;汉字的特殊性;汉语造词与构词模式;语言文化心理诸因素以及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的人类的语言认知心理的作用.
[关键词]
新词语外来词本土化 音译词 意译词
小 引
语言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实现交际的重要媒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的三个要素中,它比语音和语法更具变动性,开放性和复杂性.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脉搏,科技进步的成果,生活变化的轨迹,文化潮流的走向,人际关系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思维,观念,心态的变化等等,都会在词汇中留下道道印痕.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在澎湃的改革开发放大潮激荡下,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之中.词汇就以其敏感,活跃的特点,及时而又直接地反映着这些变化,于是,也就自然而然地涌现出了一大批新词语.这个引人注目的巨大变动,可以称之为继"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新中国建立时期的词汇大变动后,20世纪词汇发展的第三个高峰.勿用置疑,这三个时代所产生的词语是有着代际差异的.相比而言,当今人们的开发心态,改革精神和现代意识都大大强于"五四"时期和建国时期,对于语言的应用也就更富有追求新色彩,寻觅新格调的热情与能力.因此,这一时期词汇变动具有着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度.在汉语词汇的这种变动的态势与特点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是,随着国门的开放,作为异域信息载体的外来词语同时涌入,大量进口,形成了汉语引进和吸纳外来词语的新高潮.而在这一过程中,汉民族语言文化与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就使得所引进的外来词不可避免地处在了本族语与归宿语的多元的语汇成分和语汇材料的融汇,结合的发展之中.
新外来词是当今新词语的重要来源之一,这种南北联姻,中西合璧造就了词汇系统的既纷繁复杂又丰富多彩,无疑也会在词汇系统中激起变异,从而对原有的词汇规范造成一定的冲击.有变异才会有发展,浩瀚的词汇海洋也会由此而被注入一股新的活力.而正因为新外来词是"新"的,它们伴着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总会出现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具有着非常可观的发掘潜力.因此,外来词已成为当前汉语语言学中一个充满魅力的研究对象,对之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具有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意义.
本文就试图在明确外来词概念内涵的前提下,对当前新词语中外来词的"本土化"倾向的表现及其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浅陋分析与讨论.
"外来词"概念之内涵浅释
关于外来词,不同的专家学者在不同时期对其称谓也是不尽一致的.吕淑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上卷(1942年)中叫"外来语",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1950年)称"借字",孙常叙叫"外来语词",周祖谟叫"外来词"(或称"借词"),高名凯,刘正琰叫"外来词",其他更多的专家学者也都采用了"外来词"一说.虽然外来词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其来源是非本民族的.人们在摒弃了一些异议之后,"外来词"这一名称被普遍认同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对于"外来词"这一概念,博才众家之言,我们可将其定义为:也称借词,从广义上讲,是指来源于外国语言或本国其他民族语言,直接吸收词义,并连同语音近似,非汉语原有固定音义结和的已被汉语确定下来的词语.狭义上的外来词则不包括来源于本国其他民族语言的词语.
现阶段吸收外来词所采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引进的结构格式也有所发展,有些还出现了某些新的突破.根据不同的标准,外来词大致可以划分出四种不同的类型.⒈从音节多少上看,分为三种:⑴单音节,如"打(英dozen)","酷(英cool)";⑵双音节,如"沙发(英sofa)","克隆(英clone)";⑶多音节,如"马拉松(英marathon)","多米诺骨牌(英dominoes)".⒉从是否简缩上看,分为两种:⑴不减缩的,如"牛仔(英cow-boy)";⑵减缩的,如"夹克(英jacket)","米(英metre)".⒊从来源上看,分为两种:⑴由国外直接进入汉民族共同语的,如"沙龙(法Salon)";⑵由国外经汉民族方言或我国境内其他少数民族中转而进入汉民族共同语的,前者如"巴士(英〈粤〉bus)",后者如"站(蒙jam)".⒋从翻译方式上看,分为六种:⑴音译,如"香波(英Shampoo)";⑵意译,如"信用卡(英credit
card)";⑶音译兼意译,如"镭射(英laser)";⑷音译加类名,如"啤酒(英beer)";⑸外文字母融于词内或短语内,如"T恤(半原文半音译)","IT界(半原文半意译)";⑹形译,这又有两种情况
:①形,音,义均借于外来词,如"MTV","NBA","WTO","APEC"等;②对于外来词,只借其形,义,不借其音,主要见于日语借词,如"体操"在日语中读为[t'aisou],而在中文中则读作[t'its'au].在这其中,各类外来词可以说都是比较显性的,只有依第四种标准划分的意译词是比较隐性的外来词.以上这种种外来词频频活跃在电视广播里,报刊杂志上,商场营业中,乃至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总之,一个民族在与异民族接触的过程中,需要表达本民族语言中没有的新事物,新概念时,最简便有效的办法是借用.外来词是语言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
"本土化"倾向之表现举隅
面对新词语中众多的外来词,纵观横览,可以发现,外来词在由一个共时系统转移到另一个共时系统的过程中,有一个倾向非常引人注目.即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时,即使是使用音译或音译兼意译的方式,也力图使其融入汉语的造词和构词模式,加以"汉化",也即"本土化".这种倾向,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音义兼备,望文生义
汉语在翻译外来词语的时候,往往着意使所选用的汉字音义兼备,凭借这种循音命名,使人能产生与该事物相关的某种联想,从而造成一种油然而生的"望文生义"的效果.如大家所熟悉的"可口可乐(英Coca-Cola)",《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将其解释为"流行的非酒类充碳酸气的饮料",而音译汉字则表达出了"可口美味,饮而生乐"的含义;同为饮料的"雪碧(英Spribe)"则从另一个方面让人感到"清爽似雪,晶莹如碧";"百事可乐(英Pepsi-cola)"等其他饮料名称,也都从不同角度上给人以"一饮为快,非大饱口福不可"的美好享受.另外,当前流行颇广的"伊妹儿(英E-mail)"为"电子邮件"的意思,但用"伊妹儿"音译则又有了不同的味道."伊人"之"伊"能让人体味到"在水一方"的他(她)的朦胧与令人怦然心动,"妹"使人联想到亮丽少女青春的多情与活力,"儿"则赋予了这个词语以"可爱喜人"的感情色彩;这就自然而然,生动地传达出了"电子邮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所带给人们的神秘之感与无限向往.而今天少男少女们所无比钟情的"酷(英cool)"也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不仅音译词如此,某些音译兼意译词的声音部分也有这种情况:如"保龄球(英bowling)",选取"保龄"二字,其"保持青春年龄"使人不由联想到了"保健,青春永驻"等意思.著名时装品牌"金利来(Glod-lion)",以"金"意译其"Gold",以"利来"音译其"lion(狮子)",其对自身品牌的信心和对财源滚滚的希望溢于言表.类似的例子还有"冰淇淋(英ice-cream)","高尔夫球(英goft)","嬉皮士(英hippie)"等等.此种外来词也为数不少.
这样,结果之一,是使得转写后的近音汉字与被译词的原义基本一致,如"模特(英model)","俱乐部(英club)";结果之二,是转写后的近音汉字与被译词的原义关系不大或无甚关系,但有的却能反映事物的某些特征,尽管常常是非本质特征.前面所举的饮料品牌名称便是如此.而无论是哪一种"依音赋义",都是尽可能地使语音外壳似有所指,把音译词,音译兼意译词打扮得象个地道的汉语词,这是汉人的一种心理定势.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汉化现象的积极效果是能造成词面义与词义的某种巧合,使人通过词面义来理解外来词的词义.
在收词369个的新外来词语料库中,具有这种音义兼备,望文生义的特点的词语有40个,约占总数的10.8%.
(二)
音译成分语素化
汉语在对某些外来词引进的过程中,往往是赋予该词语中本来只表音,不表意的某一成分以一定的意义,使之成为一个音义结合的汉语语素.也即某些外来词的音译成分被语素化.如"巴士"为英语"bus"的粤方言音译词,简略为"巴"代替原有的"巴士",可以构成"大巴","中巴","小巴","电巴"等词.这样,"巴"从无意义音节成为了有意义语素,并能与更多的语素相组合."的士"的情况则更进一层了."的士"是英语"taxi"的粤方言音译词,为"出租汽车"的意思.它除可单独构成一个词,或者与动词语素"打"构成常用的动宾式合成词"打的"外,还能与修饰语素或中心语素构成偏正式合成词,如"面的","摩的","的哥","的姐"等.显然,"的"已成为稳定的语素了.这样,据此产生的以"的"构成的新词,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理据性,类推性,可意会性.此外,再如"扎啤①","散啤","生啤","冰啤",是把"啤酒②"(英beer)的译音成分"啤"语素化;"芭赛","芭坛","芭团"是把"芭蕾舞(英ballet)"的译音成分"芭"语素化;"香波(英Shampoo)","浴波"(婴儿浴用液皂)及"模特(英model)","名模"则分别是将原译音成分"波","模"语素化,类比推衍而来的.以上所举各例中,其译音成分"巴","的","啤","芭","波","模"等均只为外来词中的一个音节,本身并不表示什么意义,只是与词中的另一音节构成一个整体才能成为一个语素.然而,随着外来词引进,运用的发展变化,这些成分已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构成新词语了.时间一长,只有追溯语源才能知道他们是外来词的音译成分.
这种无意义音节的语素化,是汉语语素发展的独特趋势,它在数量上虽不占绝对优势,但其强大的推衍再生能力已可见一斑.这促使外来词的词义走向表面化,体现了外来词的"本土化"倾向.
在前文所提到的同一个语料库中,音译成分发生语素化的外来词有11个,约占总数的3.0%.
(三) 原义的转指与引申
音译外来词进入汉语社会被转写成近音汉字之后,不仅译词的发音进入并服从了汉语的发音系统,而且汉语社会在使用过程中,有的词的意义在原义的基础上发生了种种变化,其中部分音译词的词义离开原义甚远,甚至与原义无关,出现了质的或部分质的变化.其表现有两种:即指称对象的转移和引申意义的产生.
⒈指称对象的转移音译外来词本有自己固有的称说对象,在汉语社会使用过程中,却改变了其固有的称说对象,发生了指称对象的转移.
在外来词中的这种现象,其产生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在使用过程中,该词本身意义就发生了变化.以形译词"TDK"为例,它本来是一种日本畅销磁带的名称,但随着使用的深入,人们又赋予了它另外一种与原义无关的意义:指大学校园内很多学生所存在的某种倾向,即考托福(英TOEFL),跳舞(英dance),谈恋爱(英kiss)."TDK"词形就是取这三个词英文形式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这可以说是一种指称对象的改变.另一途径则是通过修饰语制约音译词,促使转移了指称对象.例如:"迪斯科(英语disco)",若受"老年"修饰,则"老年迪斯科"中的"迪斯科"就已不是原词义的"迪斯科"了,而是变成一种"老年健身操/舞"或"老年健美操/舞"了;若受"京剧"修饰,则"京剧迪斯科"中的"迪斯科"同样也不是原词义的"迪斯科"了,而是在其中融入了京剧的特征,京剧的色彩."迪斯科"的内涵至少发生了部分质变.同理,"白领(英white
collar)",如果受"家属"修饰,则"家属白领"就不仅仅是指原词义的"脑力劳动者",而是对其活动范围进行了限制;"台风(英typhoon)"如果有了"经济"的修饰,也不仅仅是指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形容经济领域所发生的影响巨大的严重震荡;而我们所熟悉的"电话(英telephone)",也由于受到了"手提","移动","程控","可视","脉冲"等的修饰,从而明确地体现了"电话"在原来基础上发生了功能的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侧重.类似的还有"核俱乐部","京剧卡拉OK"等等.
有时这两个途径甚至会集中地体现在一个词语上.如:常见的"沙发"为英语sofa的音译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其解释是:"用软物填塞,有扶手,后背的椅子(至少可坐两人)."而在《汉语外来词词典》中,其释义为"一种装有弹簧并垫有棕毛,粗麻或其他软物的软椅".在这里,"沙发"的质料基本不变,其功能均为坐具,但却模糊并取消了原词对其"人数(至少两人)"的限制,指称对象无疑是扩大了.另外,80年代初时兴一种长沙发,靠背可放下来临时当作床使用,家具店称之为"床式沙发"."床式"修饰"沙发",又部分地改变了沙发的性质,由仅作坐具变成了可作临时卧具.因而,导致"沙发"又出现了多种类型.
这样,音译词原指称对象或内容发生了全部或部分改变,就意味着这个音译词的词义发生了全部或部分质变,出现了指称对象的转移.
⒉引申意义的产生已进入汉语社会的音译词,在汉族人使用过程中,很有可能在原义或某个义素的基础上经引申而产生新的意义.如:"拜拜"为英语bye-bye的音译词,本来是用于分手时的客套话,表示希望日后再次相见,带有客气,友好,难舍的意味.用这个词本只是带有点时兴,前卫的洋味儿,可近年来,该词语在某些场合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可以说是"分手"用"拜拜","断绝(关系)"用"拜拜","告别,离开或结束(某种交往,过程或某个时段,时代)"还是用"拜拜".引申意义不断衍生,而这些引申义所包含的深义又是远非"再见"所能体现出来的.再如:"马拉松"是英语marathon的音译词,其本义为"马拉松赛跑",是一种考验持久耐力的长跑运动.而现在则很经常地用于形容一篇文章,一部作品,一种过程(战争,谈判,谈恋爱等),引申出了"非常持久,非常漫长"的意思.此外,"乌托邦(英Utopia),""多米诺骨牌(英dominoes)"等外来词也都在其本义基础上发生了词义的引申.
汉语引进外来词,并不是对其原义进行照本宣科,而是在吸纳,使用过程中,逐渐赋予了它们某些新的意义,从而逐渐造成了指称对象的转移或引申意义的产生.这是在谈及外来词的"本土化"倾向时,不能不提到的其又一重要表现.
这种词语原义的转指与引申在该词库中含有16例,约占其总数的4.3%.
(四)音(形)译词的意译化
在汉语中,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某些外来词起初被汉语译为音译词,但或早或晚,他们中的很多词最终会被另外由汉语现成语素复合起来,符合汉语构词规则的新意译词所代替.如英语"telephone"起初被音译为"德律风",后来经意译改称"电话";英语"engine"起初被音译为"引擎",但后来又经意译改称"发电机";此外,英语"microphone"的翻译由"麦克风"到"扩音器"的变化,英语"hunsband"的翻译由"黑漆板凳"到"丈夫"的变化,英语"mini-skirt"的翻译由"迷你裙"到"超短裙"的变化,也都属于这种现象.不难看出,由外语词直接对译过来的纯音译词更容易发生上述变化.
形译词中也有这种表现.如"call"在英语中有"打电话给某人"的意义,也有"呼唤"的意义.而打电话也可以说是呼唤的一种方式.因此,"call机"的形译部分"call"便被汉语译为"呼","call机"也就成为"呼机"了."fans友"也是这样.该词的形译部分"fans",是指(运动,表演艺术,某名人的)热心追随者或支持者.汉语将其译为"发烧友",从而更生动地传达出了这一群体的"狂热"的程度.
此外,某些外来词在其意译的过程中,其形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人们的对该词所指称事物了解的深入而发生变化.如英语词"flea-market"的内部构成形式为"跳蚤(flea)+市场(market)",其意义为"买卖旧货的地方","地摊".汉语最初是依其原格式把它译为"跳蚤市场",而现今被人们广泛运用的已是"旧货市场"了.顾名思义,这第二种翻译能使原词的表义更直接,更明确.
无论是否承认意译词属于外来词的范畴,这种外来词由音(形)译词到意译词的变化,或意译词本身的不同形式的变化,都不能不从词的语音,结构到意义,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条条外来词"汉化"的轨迹.而且,其"化"的方式和过程都更趋于清晰和明确.
外来词"本土化"倾向的这一突出表现,在上面提到的同一词库中存在11例,约占总数的3.0%.
总之,现代汉语词汇的重大发展内容之一是大量吸收外来词.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所吸收的外来词,也无论是音译词,意译词还是音意兼意译词,其最终都是"本土化"之后的产物.以上所列举的四个方面,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现代汉语新词语中外来词"本土化"倾向的重要表现.
"本土化"倾向之原因浅析
外来词的"本土化"倾向是一种复杂而又微妙的现象,对于其产生原因,可以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考察.本文试图就此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语言的社会功能
分析"本土化"倾向的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应该是从语言的性质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其社会功能来考虑.
⒈交际功能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基本社会职能便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它在隐性的层面上,成分之间是对称的;而在显性的层面上,成分之间又是不对称的,有许多的缺环,空位.外来词的出现就是由于甲语言所表示的某一概念或所指称的某一对象,在乙语言中没有相应的词与之对应.乙语言为使本系统中也有能够称说这一概念,对象的单位,以便顺利进行交际,只好用自身语言字词的形式去拟写外来词的语音形式.某语言中外来词的出现,是该语言词汇系统的需要.也就是说,对于借方语言来说,外来词是必需然后才有的,并且在交际过程中不可或缺.至少在借方语言尚未另造出相应的本族词之前是如此.而外来词只要译音准确,结构合理,在表达习惯上具有可理解性,可接受性,一般也都易于为借方语言所接受,落户于借方语言而成为借方语言词汇中的单位.在这其中,交际的需要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制约因素.
然而,由于原语言和归宿语之间的差异以及使用者认知习惯,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外来词在由一个共时系统转移到另一个共时系统的翻译过程中,往往由于原语言与归宿语某些音节的相似之处,融进了归宿语使用者对其所指称事物的认识,评价和审美情趣等等.于是,使用者们便尽可能地选取那些与原语言有点关联的字眼,有意拼凑从而附会出一种内部形式,使得归宿语带上了生动的内部形式色彩,其目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和识记.这种与原语言的内部形式无关的内部形式,我们可将其称为"虚假的内部形式"或"准内部形式".除在上文提到的例子外,还可以借自英语的"talk-show(脱口秀)"来再作一说明.该词意为"谈话节目",它在原语言中的内部形式talk(谈话)+show(节目)已随音译中断和消失了,但新的共时系统又给它打上了新的认知痕迹:这种节目脱口而出,侃侃而谈,节奏明快;并且具有清新秀雅,简洁明快的特点.于是,一种"准内部形式"便随音译而产生了:"脱口而出"+"秀雅明快".这样,外来词就通过引进,运用,吸收,再创造,从而"汉化"了.
此外,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高效率成为了当今时代的特点,要求和趋势.为了更快更好地传递信息,吸收外部先进的科学和文化,对于语言来说,最为理想的效果是在保证准确无误的前提下,用最简洁,明快,易懂的手段达到交际的目的.这样,单纯记忆无意义的音节无疑已不合时宜.因此,词面上能够直接或基本上反映词义,使词义至少具有一定的可理解性,也是现代社会交际对语言的要求的表现,是现代人们心理需求的表现.
可见,语言的交际功能在外来词的"本土化"过程中,其地位举足轻重.而"本土化"的过程又巩固了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不可替代的地位.
⒉文化功能作为一个符号系统的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它本身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在此,为解释外来词"本土化"倾向的原因,就是着眼与语言的文化功能之一——可以强化人类的观念,意识来进行说明的.
语言的这种文化功能,在当前一些商标的翻译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很多外来商品为了迎合顾客,站稳市场,在其商标的翻译中大展聪明才智,出现了众多"汉化"的精品.如"味美思(英Vermouth)"就可以带给人们"美味可口,余思无尽"的美好感受,这也是"席梦思(英Simmons)","耐克鞋(英Nike)","奔驰车(英Bans)"等,以及前文所列举过的各品牌名称译词之所以出现的原因之一:即语言通过强化人们的观念,意识,引起人们的新奇感,注意力,信任心,从而激发其跃跃欲试的购买欲.
由此可见,在某些外来词"本土化"的过程中,语言的文化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而这种"本土化"倾向在强化人们观念,意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功能.
总之,外来词的"本土化"对语言的运用和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有益于交际双方的直接沟通,而且对于本族语了解外族语言的理据,对于增强外来概念乃至其所指代物品本身的可接受性,都是大有裨益的."本土化"是保持本族语言自身特点,丰富民族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外来词能够真正得以吸收的必要条件.大量外来词的"本土化",由语言的社会功能而决定,并增强了语言的这一基本功能.
(二)汉字的特殊性
汉字的特殊性也是造成外来词"本土化"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在汉语中,用于记录外来词的材料表现在书面上是汉字.而汉字不仅仅是一种纯记音符号,而且具有表意功能,很大程度上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用表意文字去转写表音文字,势必造成该词所表达概念与该词的书写形式的分离.汉字作为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体,字形与字义关系最密切.各个字形大多都表意,使得汉字的有效信息量非常大,这是拼音文字所望尘莫及的.
正因为汉字是一种寓丰富于简约的文字,也使得凡是识字的人不觉间都养成了对汉语的词作语素分析的习惯.用汉字转写的某些音译外来词,一方面可以其字音译外来词之音,另一方面又可显示出该字的汉语意义.一个外来词出现了,人们的心理定势很自然地从汉字的形体联系到语素的意义,力求从外来词的外在形式反映出一定的词义.除上文在列举"本土化"倾向的表现时所提到的例子外,再如"迷你裙(英mini-skirt),"迷你"所对应的部分是"mini"的译音,"小型"的意思.这种小型的短裙,边缘一般在膝盖的上方10—20厘米左右,因其独特的裁剪方式显得更合体型,强调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意译为"超短裙"."mini"可用汉字"弥尼","靡拟","谜拟"来转写,却选了"迷你",表达出了一种"使你迷恋","使你陶醉","使你倍感朦胧"的意思.又如英语sauna作为一种芬兰式的蒸汽浴,在汉语中的音译转写形式曾分别为"桑那","桑娜","桑拿".并用一段时间后,"桑那"基本上让位于"桑娜",因为"娜"这个婀娜的字眼使人会不由地联想到服务女郎;再后来,"桑娜"又基本上让位于"桑那",这就是由于它可以令人联想到时尚的保健推拿按摩.此外,"作秀"(英show)","霹雳舞(英break-dance)"等词也都同样可以引起了人们的某种联想,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原词义本身的某些特点.所以,"听音知义","望文生义(文,字也.)"成为长期以来汉人的一种普遍的语言认知心理.
当然,在众多的同音(或近音)的音译词中,究竟哪些汉字形式能够被最终选定并稳固下来,则主要决定于它们中的哪个能够更加贴近语言生活的实际或社会交际的兴趣.以"桑那(英sauna)","迷你裙(英mini-skirt)"等的最终被广泛应用为例,便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而无论外来词的文字体系是否与汉语的相同,汉字的特殊性都会使得这种"本土化"倾向最终表现出来.这也是汉字文化圈能够形成的一个要素,它证明了汉字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而其在使用过程中为人们所创造的自然,方便,也说明了这种"汉化"倾向的确有其基础和必要.
总之,当前新外来词"本土化"倾向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为它提供了特殊条件.
(三)
汉语造词与构词模式
汉语的造词和构词模式,要遵循一定的相似性原则.相似性原则的影响和制约,是造成外来词"本土化"的又一原因.
词汇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运用,发展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内部规则,这些内部规则又制约着使用者的创造,运用.人们创造并使用一个新词语,如果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就会流行开来;否则,就不过是个人一时的言语行为,一闪永逝.
词汇体系中的相似性原则,即人们以现有的词语结构模式为标准,比照相同语素的词的结构创造新词,这些词语之间彼此具有相似性.例如:来自英语的"white-collar","blue-collar"分别指的是"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汉语中将它们分别译为"白领","蓝领".久而久之,人们直觉地感到"领"与一定的颜色相组合,已成为"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的一种标志,近来出现的"灰领","金领"等词就是基于这种理解,在原有的构词模式下产生的.而在英语"hot-point"(热点)的影响下,为了进一步表现所形容事物的重要性以及人们的关注程度,"沸点新闻"中的"沸点"应运而生.非常明显,"沸点"虽然是汉语中原来就有的科学术语之一,但在这里的用法却是从"热点"引发出来的,至少受到它的启示更大一些.这一系列词语相似性原则表明,新词语的语音语义的组合关系的任意性是有限度的,用什么样的"音响形象"表示什么样的"概念"是有一定理据可说的.只有这样,新词语才容易为人们所理解,语言才能保持它作为交际工具的连贯性.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包含认知成分,有着内在联系.因此,新外来词的吸收与再创造,也必须符合人们头脑中关于已存在的词语的内在知识.可以这样说,外来词引进者心中存在着一个语言结构框架,它规范着人们的语言行为.同样的道理,人们在产生认同,逐渐使用新外来词时,也仍然受到本族语言结构框架的制约.
随着社会和语言自身的发展,词语的构成要素不断地丰富,为创造新词语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也给人们提供了比较自由的选择空间.然而,人们在引进外来词进行再创造时,很少使用语素任意结合的方式,而总愿意利用现成的语言材料,在已有的意义基础上,将其置于汉民族语言的造词和构词模式.而这种相似形原则造成的结果,不仅使得外来词有种"似曾相识"之感,易于为本族人所理解,接受,而且在表意层面上,也能够看起来有理据可循,给人以更深刻的理解和启示.它有益于交际的需要和新外来词语的推广与流行.
的确,新词的创造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而非随心所欲的,正如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所阐述的:"一个新概念的产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已经存在的语言材料,按照老规矩所制定的极端严格的方式造成的."外来词作为新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然也不会太远地脱离这个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相似性原则其实也是指出了潜在词语显现的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性,必须有客观的基础,主要就是交际的需要.它涉及语言内部(语言自身调节)以及语言外部(如社会文化条件等)诸多因素.
另外,汉语的造词和构词模式,也使得复合词大量产生.复合词的区别性特征大都是靠头一个语素来传递的,而汉语中存在"简缩"现象.汉语简缩的一个主要原则是保留原有的信息量.外来词虽并非均为复合词,但却以多音词为主要形式,汉民族人们的心理定势会习惯地将它们当作复合词来对待.这样,"简缩"现象就使得译音成分的语素化成为一种可能.除在上面探讨"本土化"倾向的表现时所举的各例词外,还有"申奥","奥赛","奥校","奥委会","奥申委","夏奥会","冬奥会","残奥会"等,"奥"以英语Olympiad(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头一个译音成分指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在"乒坛","乒赛","乒联","乒协","世乒赛"等各词中,"乒"以英语table
tennis(乒乓球)的非正式用法ping-pong(乒乓球)的头一个译音成分指代"乒乓球".类似的还有"迪厅","考托"等."迪厅"指迪斯科舞厅,"迪"以英语disco(迪斯科)的头一个译音成分指代"迪斯科"的缩略;"考托"指考托福,"托"则以英语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的缩写)的头一个译音成分指代"托福"的缩略.
以上这些词虽源于外来词的译音形式,但他们是以汉语复音词的面目出现的,简缩时就很可能依照一般的复合词同等对待了.
(四)
社会文化心理诸因素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语言既是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凡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各种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都可以称为文化现象.狭义的文化则指除物质文化以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社会的每一时期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同时,文化也具有民族性.虽然语言不一定完全与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或一种文化对应,但是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烙印是无可磨灭的.语言始终是联结民族与文化的纽带,是一个民族感觉自我存在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历史证明.正因为如此,人类对文化就必然极其看重,由爱护它,想办法发展它而在人的心理上打上了重重烙印.与此同时,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又会成为人类新的生活环境,进而成为新的刺激物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使人们以文化为规范产生心理定向反射.
词汇与它所负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那么多词语之所以能够被广泛使用并得到承认,正在于它们所携带的社会文化含义,即人们对其所指代现象的传统观念,文化心态,审美情趣以至怀有的某种偏见等等.
外来词是外来文化的负载者.甲民族的文化影响乙民族的文化,那么甲语言的词就有可能进入乙语言而成为乙语言词汇中的外来词.外来词总是作为外来文化的凭借和媒介而由贷方语言落户到借方语言的.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一"落户"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作为"借方",其灿烂悠久文化深厚,凝重的积淀却不会不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外来词的引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中华民族在言语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定向反射.如前面所提到的"TOEFL"一词,作为一门外语的英语水平考试,其中文译词依其发音,选用了日常祝福语"托福"二字,而非"拖扶",托伏"等.这如同口语常说的"托您的福",表示依靠某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其祈求好运的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本身就具有着很强的文化色彩.这种外来词,虽不是直接表明该概念的内涵,但在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下,这样生动形象,简洁明快的表现手法与当代大众文化直接性,平面性的特点相一致,使得所译的词具体化,形象化了.
总之,社会文化观念影响着词语意义或形式的变化,社会群体的文化性格影响着词语的产生和流行.华夏民族文化的丰厚存储与积淀形成了汉语的独特个性:强自源文化,强历史情节,甚至前面所提到的强汉字影响,强语法模式制约等.并且造成了华夏民族强烈的文化潜意识,形成了社会文化审视与人群观念形态的多元折射.汉民族语言文化也正是这样"润物细无声",内在地影响,促进着当今时代新外来词"本土化"倾向的发生,发展与深化.
以上就是对新词语中外来词的"本土化"倾向产生原因所进行的四个方面的分析.需要指明的是,在这一分析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人类的语言认知心理.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类是运用语言的主体,而当语言作用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时,它是认知的工具,必然具有人类认知心理的普遍性.词汇作为语言的三个要素之一,自然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进化的产物,是人在生理心理素质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出现的文化现象.它虽以自己的特性影响着社会文化诸多方面的变迁,但语言却是来源并且包含于人类的整个文化形态之中的.所以,语言认知心理这一要素的作用是在谈及各个方面原因时,都不可能回避的客观事实.也正因为如此,在这里,对于这一点就不在单列聱述.
不难看出,在"本土化"倾向的产生过程中,尽管各个方面都各自发挥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这种相对独立中,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
小 结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今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动,使得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出现了必然和必经的大变革,大发展,空前活跃,推陈出新的新阶段.大量新词语的出现,体现了汉语语言巨大的生成能力.
新词语的发展变化是复杂的,而新词语中外来词的"本土化"倾向,则无疑在更深层面上展示了汉民族语言文化极强的开放性,渗透性与兼容性.变则常新.从本文所初步分析的新外来词的"本土化"倾向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可以看出,这种"本土化"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纳"与"容".在这一过程中,汉民族对外族语言的文化,意义等方面的吸收,融汇,变异,创新,在赋予了新外来词以新的面貌,新的内涵的同时,展现出了汉语言巨大的活力与生命力,并将使得汉民族词汇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表现力.
论文摘要:外来词是一种
语言与异域
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一种语言吸收外来词时主要采取音译、意译、音意译结合、原词移植等方法。外来词在其译介和使用过程中,将受到传统的
民族文化
心理的制约。从当代
汉语吸收
英语外来词的方法、领域,分析其所蕴含的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对我们了解域外文化,促进中西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外来词;领域;文化内蕴;文化心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会在语言中最活跃的成份——词汇上体现出来。词汇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它一方面通过内部创造,变得日益丰富起来,同时又不断地吸收他民族的语言词汇,即引进外来词来扩充自己。外来词也称借词,指本民族语言中从其它民族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它是丰富词汇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汉语也不例外,因为“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与西方各国文化交流的El益加深,语言的融合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尤其是源自英语的大量外来词进入汉语,并不知不觉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本文从源自英语的外来词进入汉语的方式、领域及其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心理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一、汉语吸收英语外来词的方法
(一)音译法。音译法就是按照英文词的读音直接译成汉语借词,如朋克(punk)、克隆(clone)、舍宾(shaping)、瓦斯(gas)、艾滋病(AIDS)、粉丝(fans)等。英语中许多人名、地名及商品名称通过音译被借人汉语,如克林顿(Clinton)、华盛顿(Washington)、P&G(宝洁)等。用音译法吸收外来词既可保留原词的音韵美,又保持了其异国情调。
(二)意译法。意译法是一种归化法,指用汉语里固有的词汇改变外来词汇,其目的是为了“解释原英文词语的功能与特点,也可以说是按原词的语义创造一个新词”。意译法主要用于汉语吸收关于科技、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表示新事物、新现象等方面的英语词汇,如摇头丸(dancingoutreach)、千年虫(millennium
bug)、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还巢儿(boomerangbaby)、牛市(bullmarket)、熊市(bearmraket)、软件(softwrae)、穿梭外交(shuttlediplomacy)等。意译法是汉语吸收英语外来词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音意兼译法。音意兼译指兼顾外来词的读音和词义,使之既在语音上与原词贴近,又能体现原词特点但又非原词词义的词义,即做到音意合壁。如家居超市百安居(B&Q)、玫琳凯(MaryKay)、奔腾(Pentium)、欧元(Euro)、奔驰(Benz)、席梦思(Simmons)等,采用音意兼译法比单纯的谐音或意译能更好地传情达意。
(四)半音半意译法。即把外来词的一部分取其音、另一部分取其义翻译成汉语,这样将原词一分为二,相得益彰。如网吧(internetbar)、剑桥(Cam—bridge)、呼啦圈(Hula—hoop)、唐宁街(Downing
street)、南斯拉夫(Yugoslavia)等。
(五)音译加表意语素法。为了使外来词更清楚地表达其含义,通常把外来词音译后加上表示类名的词素来说明其类别。如泰晤士河(Thames)、帝豪表(Deidro
Deluxe)、太妃糖(Ta)、恰恰舞(cha—cha)、燕尾服(swallowtail)等。有些类似的英语外来词被人们所熟悉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省略了词尾的语素,如坦克(tank)、雪茄(cigar)等。
(六)原文移植法。在新闻和科技语体中运用大量缩略语和简称,是现代英语的特点之一。汉语在吸收这些外来词时采取了最直接的原文移植法,以避免音译或意译繁琐的不足。如XO(extraold)特陈酒、IP(IntearctProtoco1)网际协议、VCD(VideoCompactDisk)、GDP(国民生产总值)、EQ(情商)、CT(Computeirzedtomography)意为“计算机x线体层照相术”、VOA(美国之音)、OA(办公自动化)、Yahoo(雅虎)等。近2O年来,许多新的科技术语纷纷进人汉语,作为新生事物,汉语中暂时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我们只有直接引入使用,如Fox—pro,Dos,Autoware,WindowsXP,Windows98等。原文移植法还包括近年来汉语里吸收的一些以汉英混写方式构成的外来词,如K金、BB机、BP机、PC机、SOS儿童村、AC米兰、ATM机、TXT文体、BASIC语言、AA制、T型台、IC卡、维生素A、V26减肥沙琪等。
由以上举例可以看出,当代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式更多、更灵活,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使其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满足了表达和交际的需要。
[1] [2] [3] 下一页
二、汉语中英语外来词所涉及的范围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它对各国语言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将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科技文化内容以词汇的形式通过大众媒体、商品、书籍等渠道融人到各国民众的社会生活中。新时期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覆盖面极广,不再局限于以前的自然科学、政治制度等领域,而是已扩大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一)网络通讯外来词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在中国普及以来网络方面的外来词迅速增加,并向现实社会渗透,如聊天室(chatroom)、电子公告栏(BBS)、网络信息中心(NIC)、综合数字服务网(ISDN)、Pc机、POP协议、USB接口、登录(1_~gin)、猫(modem)、下线(Offline)、下载(down—load)、密码(password)、网虫(neWOITI!)、宽带(broadband)等等。年轻人是网络语言的主要使用者,在他们的推动下,网络外来词不断推新除旧,发展迅猛。3此外,当今电讯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电子产品层出不穷,这方面的外来词已走进我们大众的生活,如Cal机、移动电话(cellularphone或mobilephone)、波导(Bidr)、爱立信(Ericson)、摩托罗拉(Motorola)、诺基亚(Nokia)、CD、VCD、DVD(数字影音光碟)、VTR(磁带录像机)、VCR(盒式磁带录像机)、家庭影院(familyvideo)等。
(二)商标外来词
中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加剧了中国市场格局的变化,价格、质量已不再是人们消费心理的全部,而是越来越多地注重品牌。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群特殊的外来词,即外来商业品牌名称词。商标外来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饮食方面,如保维尔(Bovril)、三明治(sandwich)、曲奇(cokie)、德芙(Dove)(巧克力)、益达(Extra)口香糖、和露雪(Walls)(冰淇淋)、芬达(Fanta)、乐口福(Lactov)乐百氏(Robust)、雀巢(Nescafe)、力多精(Lactogin)、百事可乐(PepsiCola)、七喜(7一UP)、奶昔(milkshake)、麦氏(咖啡)(Maxwel1)、百威啤酒(Budweiser)、蓝带(啤酒)(Blue—RibbonBeer)、扎啤(ajarofbeer)、鸡尾酒(cocktail)、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2)日用品方面,如奥妙(OMO)、宝洁(P&G)、汰渍(Tides)、金纺(Comfort)等洗衣(粉)剂;佳洁士(Crest)、洁诺(Signa1)、高露洁(Colgate)等牙膏品牌;纳爱斯(Nice)、舒肤佳(Safeguard)、嘉莲娜(Carina)、力士(Lux)等香皂品牌;夏士莲(Hazeline)、柏丽丝(Bolisi)、飘柔(Rejoice)、潘婷(Pantene)、海飞丝(Heads&shoulders)mousse(摩丝)等洗发、护发产品;肤美灵(Skinice)玉兰油(oilofUlma)、梦思(香水)(Man
S)、雅倩(Arche)、可伶可俐(Clena&Clera)、强生(JohnsonS)、露华浓(Revlon)、雅芳(Avon)、旁氏(PondS)雅诗兰黛(Est6eLauder)等化妆、护肤品;(3)服饰方面,如媚登峰(内衣)(Maidenform)、戴安芬(内衣)(Tirumph)、奥黛莉(内衣)(Audrey)、耐克(Nike)、锐步(Reeobk)、茵宝(Umbro)、雅戈尔(Youngor)、匹克(Peak)、金利来(goldlion)、宝狮龙(Bossini)等品牌服饰。(4)药品类,如康泰克(Contac)、可立治(Coldrex)、克痛(Corta1)、息斯敏(Hismana1)利肝灵(Legalon)、伟哥(Viagra)等。(5)交通工具类,如奥迪(Audi)、奔驰(Benz)、皇冠(Crown)、宝马(BMW)、别克(Buick)、马自达(Mazda)及美国著名轮胎商标固特异(Goodyear)等。(6)建材家俱类,如马赛克(mosaic)、华帝(Vantage)、美标(洁具)(AmericanStandard)等。由此可见,所有这些商品名称外来词都已走进人们的消费观念里,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
(三)科教外来词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在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自然要引进代表新技术、新发现的外来词。尤其是近20年来,一大批新的科技术语纷至沓来,如硅谷(siliconvalley)、高科技园(hi—techpark),可视电话(videophone)、DNA(脱氧核糖核酸)、试管婴儿(test—tubebaby)、克隆(clone)、B超、CT机等外来词,反映了新的科学理论及工艺技术的突飞猛进。同时,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子们的海外求学,使得MBA(工商管理学硕士)、TOFEL(托福)、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IELTS(雅思或国际英语测试制度)、APTEL(英语能力考试)等外来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四)社会生活方面的外来词
中国在与西方各国的交流中,有关艺术、娱乐、文体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外来词也在迅速增加,如影视圈中的好菜坞、大制作、肥皂剧(soapopera)、卡通片(cartoon)、MTV等;歌舞圈中的“猫王”音乐、迷幻摇滚乐(acidrock)、爵士摇滚乐(jazzrock)、乡村摇滚(rockabiUy)、霹雳舞(breakingdance)、桑巴舞(Samba)、辣妹组合(theSpiceGids)等;休闲娱乐方面的桑拿浴(Sauna)、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蹦迪、吧、秀、蹦极(bungee)等外来词;体育方面的NBA、PK(playerkiUer)一对一单挑、拉力赛(rally)、局点(gamepoint)、赛点(matchpoint)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五)社会组织机构、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外来词
各国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会组织结构、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有关这方面的外来词也不断地涌入汉文化,如单亲家庭、丁克夫妇(dinks)、单身母亲(bachelormother)、嬉皮士(Hippies)、雅皮士(Yuppies)、垮掉的一代(Beatgeneration)等。由于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在继白领阶层(whitecollar)、蓝领阶层(bluecollar)之后,又出现了灰领阶层(graycollar)、粉领阶层(pinkcollar)、铁领阶层(ironcollar)。
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当代汉语中源自英语的外来词所涉及的内容已由专业领域向社会领域扩展,尤以日常生活中与人们衣食住行有关的最为活跃,商品名称和商标用语方面的外来词也占相当的比例,同时科技借词数量大。当然,汉语中源自英语的外来词绝不仅仅限于上述我们所提到的部分,还有许多外来词涉及到经济、军事、医学等领域。这些外来词不仅丰富了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生活,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进程。
三、汉语借词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
汉语中源自英语的外来词在译介和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折射出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
这些民族文化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新求异心理
大量新概念、新产品连同表述它们的外来词涌入汉语,表明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在异文化移植的冲击下由封闭性、半封闭性转向开放性,从而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追新求异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的支配下,人们对语言的使用总是不满足于旧的模式,而是追求语言表达的陌生化效应,即新词带来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尤其是青年,他们善于追求新事物、接纳并积极使用带有异国风情的新潮词语,如泊车、小case、泡吧、蹦的、AA制、发烧友等。
近年来,音译词的增多、外来词的语素化无不与人们追求新潮、标新立异的心理有关。如“秀”源自英语show,汉语吸收后,更多地把它用作词素,从而产生了时装秀、舞蹈秀、内衣秀、婚纱秀、数码秀、生活秀、做秀、仿秀、秀服、秀场、秀的等时尚词汇。而盲目地模仿、机械地套用外来词是追新求异心理的极致表现,许多商家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品牌上有意引进外来词,如西门子、沙宣、飞利浦、沃尔玛、吉列、波斯登等。这些商标词创意新颖,融合了汉民族的价值取向。同时,由于港澳台强势经济对国内流行潮流的影响,当前流行的许多外来词都源自港澳台,再在内地流传开来。正是由于人们追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新词得以进入汉语词汇系统。
(二)追求语言经济的心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用简练的信息符号准确地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内容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使得人们追求语言经济的文化心理表现得较为突出,有时甚至经济到了容忍其冲击汉字的程度。新时期许多外来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汉语对一些事物、概念冗长的表达方式,显得更简洁、活泼。外来词对语言经济化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量字母外来词的直接借用,如cTGDP、APEC(亚太经合会)、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直接借用英语外来词或缩略语,可以跨越疆界,在传达信息中具有高度简捷的特点。如DNA一词,人们宁愿直接借用,而不愿使用将其意译成的专业术语译名“脱氧核糖核酸”。再如“T型人才”既指在横向上有广博的知识,又指在纵向上对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前者更经济,更便于记忆。
(三)求关心理
汉语在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中深刻地体现了人的美学追求,顽强地表现了人将语言符号变为审美对象的努力探索。外来词中所蕴含的美,不仅体现为表达得体、表述优美,而且还可以创造美的形象、美的意境,使人产生美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汉语中许多源自英语的外来词符合汉民族的审美观念,既在译音上力求相近,又在意义上与原词相符,做到了“音到意随”。例如hacker一词,常指“闯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窃密甚至破坏活动的人”,引入汉语后被译为“黑客”,意指不速之客,形象生动,与汉语不谋而合。在引进的许多女性用品类词汇时,为了突出其柔性美,大都带有“芳”、“玉”、“兰”、“婷”、“丝”、“莲”、“宝”等字眼,如雅芳(Avon)、潘婷(Pantene)、丹碧丝(Tampax)、玉兰油(OilofUlan)、美宝莲(Maybelline)、护舒宝(Whisper)等;大多数药品类外来词带有“命”、“灵”、“宁”、“定”等字眼,如维他命、可安宁、胆特灵等,这些译名不仅利用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表达产品的优良品质,还体现出了汉民族追求吉祥、福佑、祈求富裕的审美观念。再如英文唇膏商标“KissMe”,在英美人看来是自然亲切,幽默诙谐,却不乏浪漫色彩,十分符合他们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在借词过程中,若将其直译为“吻我”,则有悖于中国的传统习俗,而译文“奇士美”既谐音又意蕴丰富,使人产生美的联想,让人得到心理上的极大愉悦,体现出汉民族的求美心理。
四、结语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必然产生语言文化的融合,外来新词以不同方式不断进入汉语。这些外来词能在汉语中保持稳固的地位,则要受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制约。我们可以从当代汉语吸收英语外来词的方式和领域去发掘沉积在汉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深层内蕴。然而,对于这些外来词,我们应加深理解,正确把握其内涵,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其语体和语用尺度,才能达到正常沟通、交际的目的。
http://www.zuowenw.com/jiaoxuelunwen/yylw/2010/07/16/1128394.html
□沈安怡
(复旦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汉语在与其他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词。由于上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因素,上海话中的外来词颇为丰富。本文从形式类型和语义类型的角度分析上海话中外来词的特点,并探讨其在历时发展中的沿革特征。
关键词:外来词;形式类型;语义类型;沿革特征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1-0138-02
一、上海话中外来词的类型
1.形式类型
外来词的形式类型可分为音译、音译加附注、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兼意译、直接从日文中吸收过来的外来词。
(1)音译
音译词指的是只记录外来词的语音,不关注意义的词。在语料中共有63例。其中音译自英语的58例:
马赛克、卡布奇诺、曲奇、克力架、秀、吧、宕、舍宾、波西米亚、差头、派对、粉丝、派克、派、开司米、扑落、法兰盘、凡尔、赛璐珞、沙蟹、哈、拉斯卡、回丝、梢、水门汀、泡立水、愷士林、克罗米、腊克、引擎、梳打、切司、(番茄)沙司、(番茄)配司、土司、披耶挪、梵哑铃、萨克斯风、道勃儿、脱趣、奥斯开、史到婆、厄隑五、隑路、罗松(汤/帽)、派力司、沙发、席梦思、司的克、史答脱、水汀、司必灵、米达尺、派司、摩登、打、肮三、麦克风。
源自日语的4例:马杀鸡、卡哇伊、欧巴桑、欧吉桑。
英语和日语合译1例:卡拉ok。
(2)音译加附注
音译加附注指的是整个词音译之后,再加上一个语素表示义类。在语料中共3例:
雅皮士:“雅皮”源自英语yuppie,添加“士”表示青年人。“雅皮士”指的是以追求享受为目的的高收入年轻阶层。
老克拉:“克拉”源自英语carat,是宝石的重量单位。喻指那些从国外归来见过世面的、有西方文化知识背景的“老白领”。添加“老”表示年长者。
士林布:“士林”自德语Indanthrene翻译而来。“布”表示义类。“士林布”指的是旧时一种机器织的、用阴丹士林蓝染的布。
(3)半音译半意译
半音译半意译指的是对外来词采用部分音译,部分意译的方法。在语料中共3例:
摩托车:源自英语motorcycle,将motor音译为“摩托”,将cycle意译为“车”。
冰淇淋:源自英语ice-cream,将ice意译为“冰”,将cream音译为“淇淋”。
当机:源自英语service down,意思是服务器关闭,后泛指电脑死机。将down音译为“当”,将service意义引申为“机”。
(4)音译兼意译
音译兼意译指的是对整词音译的情况下,采用能表达意义的词,达到音译双关的效果。在语料中共6例。其中源自英语5例:
血拼:源自英语shopping,保留语音的前提下也表达了买东西大出血的意义。
迷你:对英语minimum的简称mini的音译,同时在意义上表达了小、微型的意思。
酷:源自英语cool,“酷”本身也有“残酷”的意思。
蕾丝边:源自英语Lesbian,意思是女同性恋。译音的同时,用“蕾丝”表示了女性气质。
法兰绒:指一种正反两面都有绒毛的毛织品。自英语flannel音译而来,而其中的“绒”也表达了其所属的义类。
源自日语1例:
一级棒:源自日语“一番”。
(5)直接从日文中吸收过来的外来词
日文中有很多用汉字书写的新造或意译的词,汉语就按照汉字的形式把这些词借用过来,它们也应被视为外来词的一种类型。在语料中共10例:
写真:照片。
本案:所在地,常用于商品房标志地图上。
放送:播放。
便当:盒饭。
特卖:廉价销售。
野狐蛋:胡说八道、不负责任、无所事事的人。
登场:出现,上场。
味之素:味精。
族:有共同特点的一团人,如上班族、丁克族。
……中:表示“正在……”,如营业中、清洗中。
2.语义类型
为了全面地描写外来词,除了分析形式类型外,还应从语义方面进行分析。现从词性和语义方面分析上海话中的外来词。
(1)词性的统计
名词共61例,如马赛克、卡布奇诺、曲奇、克力架、蕾丝边等。动词共14例,如舍宾、宕、梢、当机、血拼、放送、奥斯开、史到婆等。既可充当名词也可充当动词的词共3例,如秀、派司、马杀鸡。量词共1例,如打。
上海话中的外来词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中,其中又以名词尤多。外来词主要用来引进新概念,因此,虚词中鲜有外来词,介词、副词等不具有具象概念的词类中也很少有外来词。
(2)语义的统计
从摘取的85例上海话中的外来词来看,词的语义类型中主要集中在生活、工业、文体三个类型中,生活类的有39例,工业类的有21例,文体类的有14例,而像农业、宗教等对本土文化依赖性比较重的领域,对外接触和引进概念的机率并不多,这些领域中外来词普遍较少。
二、上海话中外来词的沿革特征
1.汰换率高
《上海市区方言志》是1988年出版的关于上海地区方言词汇和语法的典范著作。在对《上海市区方言志》中标注的外来词进行统计后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外来词已经淡出语言的历史舞台。现对从《上海市区方言志》中摘录出的35个外来词进行分析:
(1)仍在使用(14例)
水门汀、引擎、摩托车、梳打(饼干)、切司、冰淇淋、(番茄)沙司、罗宋汤、沙发、席梦思、史答脱、派司、萨克斯风、摩登。
(2)被其他同义译名取代(9例)
愷士林:被“汽油”取代。
(番茄)配司:被番茄(沙司)取代。
味之素:被“味精“取代。
土司:被“面包”取代。
司的克:被“拐杖”取代。
司必灵:被“锁”取代。
披耶挪:被“钢琴”取代。
梵哑铃:被“小提琴”取代。
米达尺:被“米尺”取代。
(3)弃置不用(12例)
泡立水(木器涂料)、克罗米(涂铬)、腊克(清漆)、罗宋帽(俄式的帽子)、派力司(一种纺织品)、水汀(暖气装置)、道勃儿(加一次比赛才决输赢)、脱趣(擦边球)、奥斯开(暂停、不算)、史到婆(暂停)、厄隑五(不算、再来一次)、隑路(开除、下去)。
上海话中外来词汰换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外来词的吸收和生成大都是为了应对新生事物或概念的产生,急需新造一个词来指称概念,通常先启用一个音译词,但由于汉语本身是表意语言,对意义的要求极高,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重新对音译词进行改造,如果找到了更好的音译结合方式,先前纯粹表音的形式就会被替换掉;二是外来词多表示新生事物或概念,这些事物或概念多是工业、科技、休闲娱乐方面的新生产物,但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也不是人类社会的核心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曾经是最新的事物和概念会渐渐失去价值,当这部分事物和概念利用率降低甚至消失时,这部分外来词也会被弃置不用。所以总的来看,上海话中的外来词并不是语言中的核心或基础部分,而是流动性很强的一部分词汇。
2.与普通话趋同
《上海市区方言志》中标示出的外来词包括水门汀、番茄沙司、派力司、席梦思、司的克、史答脱、司必灵、奥斯开等都是带有强烈地方色彩的外来词,用上海方言进行音译,且只在上海方言区域内有限通用,上海方言和普通话存在着明确的分野。
而新近出版的《上海话流行语2500条》中所标示出的外来词则很难区分出与普通话的分野。比如卡布奇诺、卡拉OK、卡哇伊、写真、曲奇等外来词,上海话和普通话只有语音形式上的不同,没有构词形式上的区别。上海话中的外来词的独特性正在慢慢丧失。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接触新生事物的机会较其他区域多,客观上需要吸收外来词来指称新生事物和概念。而在全国范围内,新事物传播的速度远及不上现在,其他区域没有新造词汇的迫切需要,所以上海话中新造的外来词只在有限范围内通用,未能进入到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系统中。现如今信息传播的地域性障碍已被科技彻底打破,普通话与上海方言系统对新造词语的需要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这是使得普通话与上海方言在新造外来词上趋同的原因。
3.产生类词缀
比较80年代出版的《上海市区方言志》和近年出版的《上海话流行语2500条》、《解说上海话》可以发现外来词正在发生一项性质上的变化,即出现了“类词缀”。
1979年 吕叔湘先生正式提出“类词缀”的概念:“有不少语素差不多可以算是前缀和后缀,然而还是差点儿,只可以称为类前缀和类后缀。……因为它们在语义上还没有完全虚化,有时候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从类词缀的形成过程来看,它们是作为外来词中的一个表音成分或音义结合成分进入汉语的,最初甚至不具有语素义。这些外来词从表音成分发展成类词缀,对语言实质的影响正逐步增大。
三、结论
从上海话中的外来词看,外来词的形式类型较为丰富,但覆盖的词类和语义类型都较为有限。历时地来看,外来词被替换或淘汰的机率也较高,流动性强而稳定性不足。但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外来词中“类词缀”的出现,这至少说明外来词对汉语形式的影响比以往深入,至于能否影响到更深层的语言实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收稿日期]2009-08-30
[作者简介]沈安怡(1985-),上海人,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07级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严 瑾http://www.lnskl.gov.cn/news_more.asp?bigclassid=93&smallclassname=63&articleid=854
外来词 也称爲 借词 或
外来语,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辞汇。 汉语 的外来词的形式有音译、音译加表意、音译与意译结合、直接借用四种主要形式。
音译:直接按照原语言辞汇的发音转换成汉语辞汇。像汉语翻译规则规定对於传统上非汉字国家的地理名称、人名按照意译直接翻译:如斯里兰卡国(Sri
Lanka) 美国 “ 纽约 ”( New York ) 原 苏联 领袖“ 史达林 ”( Сталин )、“沙发”( Sofa
)。
音译加 表意 :如“新西兰”国( New Zealand ), 芭蕾舞 。
音译与 意译 结合:“马克思主义”(Marxism),“卡片”(card)
直接借用 :一是对传统上使用
汉字国家,借用的辞汇很多,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场合”、“积极”、“劳动”等等都是从日语借用过来的。二是比较常见的时髦说法,按照原语言语法规则直接借用外来词汇和文字,如张sir(张先生)、你好Happy,演艺界常说的辞汇NG等等形式。
外来词 也称爲 借词 或 外来语 ,一种 语言 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辞汇。 汉语 的外来词的形式有音译、音译。
外来词
的出现并非现在所独有,汉代就已经出现,如“葡萄、石榴、苜蓿、
狮子、玻璃”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之后各个朝代陆续有所借
用。借词的特点,语言学家已经早已有了定论,
“场合”、“积极”、“劳动”等等都是从 日语 借用过来的
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
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
BASIC语言(英语“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码”的缩写)
BP机 (英语beeper的缩写,寻呼机)
CD ( 英语compact disc的缩写,激光唱片)
CT (英语“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摄影”的缩写)
VCD (英语video compact disc的缩写,激光视盘)
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
DOS (英语“磁盘操作系统”的缩写)
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EQ
OK (英语“好”)
卡拉OK(一种源于日本的电子图文伴唱娱乐方式)
TOEFL (英语“作为外语的英语测试”的缩略词)
XO (一种法国名酒)
W.C (英语“盥洗室”的缩略语)
A.B.C (英语“基础入门”之意)
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
T 恤衫(短袖圆领男汗衫)
MTV (英语music television的缩略语,音乐电视)
AA制 (聚餐时平摊或各付各帐的方法)
AB制 (剧团排演某剧,主角常由两个人扮演的方法)
B超 (B型超声波的缩写)
CPU (英语“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缩写)
ISO (英语“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
KTV (演艺或餐饮场所的卡拉OK包厢)
OA (英语“办公自动化”的缩写)
PH值 (法语“氢氧离子浓度指数”的缩写)
SOS (国际通用船、飞机呼救信号)
SOS儿童村(专门收养孤儿的慈善机构)
X射线 (即伦琴射线)
K金 (成色较低,主要用来做首饰的黄金)
0157 (出血性大肠肝菌病)
(以上为直用原文型)
克隆:英语CLONE的音译,无性系的意思。
耐克:英语NIKE的音译,美国名牌鞋。
镭射(又作莱塞):英语LASER的音译,激光。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NINO的音译,指在南美洲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海域发生的尺度为几千公里的东西赤道太平洋上水温的异常增暖现象。
马塞克:英语MOSIC的音译,镶嵌砖。
奔驰:英语BONZE的音译,一种名牌汽车。
雪碧:英语SPRING的音译,一种饮料。
迷你:英语MINI的音译,超短裙。
的士:英语TAXI的音译,出租汽车。
比基尼:英语BIKINI的音译,遮盖很少的游泳裤。
希尔顿:英语HILLTON的音译,美国烟名。
万宝路:英语MARLBORO的音译,美国烟名。
迪斯科:英语DISCO的音译,一种舞蹈。
拷贝:英语COPY的音译,复制。
桑拿浴:英语SAUNA的音译,利用蒸汽沐浴的方式。
尼康:英语NIKON的音译.日本的名牌相机名称。
富士:英语FUJI的音译,日本的著名的胶片。
杯葛:英语BOYEATT的音译,集体抵制之意。
布丁:英语PUDDING的音译,西餐中的一种甜点心。
可卡因:英语COCAINE的音译,一种毒品。
可口可乐:英语COCA-COLA的音译,一种饮料。
金利来:译自英语GOLDENLION,原意为金狮,一种品牌。
莱姆病:一种制死性传染病。
埃博拉热:一种传染病,源于非洲。
从以上例子中看出,新时期外来词有明显的特点,即直截沿用外语的多了。《现代汉语词典》(修定版)专门有一个附录“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收有38条词语。但其他方式也是存在的,现分析如下:
⑴ 直截引用原文字母形式,如:
OK NBA VCD MTV SOS UFO
ABC BP机
⑵ 音译法:直截用汉字来记录外语词读音。
马赛克:音译自英语MOSAIC
克隆:音译自英语CLONE
拷贝:音译英语COPY
其他的如:
佳能 富士 的士 尼康 杯葛 夏普 迷你 尼桑 雪碧 奔驰 迪斯科 可卡因 美能达 比基尼 希尔顿 桑塔纳
可口可乐 皮尔·卡丹
音译词也是新时期译词的主要方式。
⑶ 音译兼意译:用汉字记录外语词读音的同时也用汉字的意义表示其意义,如:
奔驰:译自英语BONZE;
爱滋病:译自英语AIDS;
可口可乐:译自英语Coca-Cola;
这种翻译方法,既能考虑到其读音,又能考虑到意义,一箭双雕,是翻中的最好方法,但这种方法比较难,故例证较少。
⑷ 音译加表意:音译的同时再加一个汉语的表意的语素,如:
莱姆病 爱滋病 T恤衫 迷你裙
⑸ 原文加音译加表意语素,如:
T恤衫
⑹ 半音译半原文。
卡拉OK
几个翻译的比较好的词是“爱滋病、金利来、卡拉OK”,需要重点指出。
“爱滋病”一词来源于美语,当最初出现时,北京中央电视台在新闻光播中译成“获得性免疫缺馅综合症”(1984.4.27晚),这个词不但长而且不好懂,但没法,它只能照字面译。后来,人们接受了香港的译法“爱滋病”。这个外来词译得音意兼顾,真可谓一举两得。仔细品味这个外来词,巧不可言。现在有些报刊又将“爱”改为“艾”,以“艾滋病”来代替“爱滋病”,其原因恐怕是有些人谈“爱”色变,怕这个词染上“黄色”,所以委曲香草(艾)来做替罪羊了。
“金利来”则又是近年来很时髦的一个品牌名,是金利来国际有限公司的命名.原来叫“金狮”
(英语GOLDLION),但“金狮”在粤语中与“金输”谐音,港澳的许多消费者对此很忌讳。该公司老板曾宪梓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决定用意译与音译相结合的方法,将汉名定为“金利来”,迎合消费这求吉利的心理,很快被公众接受。
“卡拉OK”在国内已风靡城乡,可有谁真正品味过这个词的含义呢?在迄今为止的借词中,它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词,半音译(卡拉),半原文(OK),这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卡拉OK”
是日语“がろォヶ”的音译,“がろ”意为“空”,“ォヶ”则是英语ORCHESTRA(管弦乐对)的日语音译缩略词,合起来是“空乐队”:只有音乐伴奏,而歌词空着等人演唱。这个词先被借到英语中,为KALAROKE,后又进入汉语。当这个词漂洋过海刚踏上中国大陆的时候,即刻招来了许多人的非议,生怕这个不中不洋的东西会给汉语词汇带来混乱,甚至官方也出来干预,试图以其它名称来代替。然而这个词还是以它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时至今日,大家已经接受,很少有人再歧视它了。
汉语中有些“不雅”或带有某种“敏感性”的词,用外语原文
可以淡化它们这种“不雅”的色彩。如用“WC”代替“厕所”,
可以淡化人们熟悉的“厕所”的“不雅”的色彩;用“SEXY”而不
用“性感”,因为英语中“SEXY”是褒义词,隐含具有某种性别特有
的魅力之义,而在中国,“性感”一词含有“风骚、轻佻,具有挑逗
性”之意。
⑸ 受港台影响。
港台由于它特殊的身份和地理位置,与外界交往较多,因此出现
了大量的外语词,大陆又从港台直截搬用过来。如:“MTV、卡拉
OK”等就是这种情况。
大量原文外来词的出现有利抑或有弊,现在不敢妄下结论,但
不能不让人忧心的是,鱼龙混杂的情况在用语中经常出现,不能不
雷达 来自英语radar,无线电波探测装置
托福 译自英语TOEFL,是美国的一种外国学生英语水平考试
雪碧 音译自英语Sprite, 原意为妖怪、精灵。作为一种饮料
波音 音译自英语Boeing, 指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出产的飞机
霹雳舞 译自英语breakdance,
原意为破袭节奏之舞,是一种源起美国黑人社会的现代舞,以破坏音乐节奏,违反常规的舞蹈动作并即兴表演为特点
可口可乐 音译自英语cocacola,世界著名饮料
马拉松 音译自英语marathon,为42公里195米距离的赛跑
迷你裙 译自英语miniskirt,“迷你”为音译,裙为意译。原意为超短裙
的确良 由粤语谐音翻译自英语dacron,一种以醛化合物为原料的合成纤维。这种原料做的衬衫,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几乎人人都穿。纯白色,穿着很亮很挺,还特别薄
外来词 也称为
借词或外来语,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辞汇。汉语的外来词的形式有音译、音译加表意、音译与意译结合、直接借用四种主要形式。
利眠宁 谐音译自拉丁文librillm,商品名,一种镇静催眠药,也可抗惊厥
敌杀死 音译自英语deeis,一种杀虫农药
维他命 音译自英语vitamin,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族化学物质
盖世太保 音译自德语Gestapo,纳粹德国秘密警察及其组织
蒙太奇 音译自法语montage,指镜头剪辑,电影独有的组合手法
披头士 音译自英语beetle,指甲壳虫乐队及其队员。原意为硬壳虫,因该乐队成员发型如硬壳虫,因而得名。以前看到国内的流行乐队乐手不分男女大都长发披肩,就以为“披头士”一词为意译,没想到竟是音译
嬉皮士 音译自英语hippy,指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不满现实的带颓废色彩的青年。嬉皮士,嬉皮笑脸之士。一群玩世不恭的青年跃然纸上
雅皮士 音译自英语yuppies。雅皮士与嬉皮士是两个时代两种不同的人,雅皮士是指现代美国都市中的年轻专业人员,他们收入多,花钱大方,生活时髦
音译:直接按照原语言辞汇的发音转换成汉语辞汇。像汉语翻译规则规定对於传统上非汉字国家的地理名称、人名按照意译直接翻译:如斯里兰卡国(Sri
Lanka) 美国 “ 纽约 ”( New York ) 原 苏联 领袖“ 斯大林 ”( Сталин )、“沙发”( Sofa
)。
音译加 表意 :如“新西兰”国( New Zealand ), 芭蕾舞 。
音译与 意译 结合:“马克思主义”(Marxism),“卡片”(card)
直接借用:一是对传统上使用汉字国家,借用的辞汇很多,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场合”、“积极”、“劳动”等等都是从日语借用过来的。二是比较常见的时髦说法,按照原语言语法规则直接借用外来词汇和文字,如张sir(张先生)、你好Happy,演艺界常说的辞汇NG等等形式。
外来词 也称为 借词 或 外来语 ,一种 语言 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辞汇。 汉语 的外来词的形式有音译、音译
外来词翻译欣赏
下面,我们选一些成功的翻译词,让大家一起品味其中的精妙之处。
雷达 来自英语radar,无线电波探测装置。它号称“千里眼”。看到“雷”这个字,马上会让人想到天边的雷鸣和闪电,突出了一个快字。自然,雷达这种“千里眼”的作用也就让人印象更深了。
托福 译自英语TOEFL,是美国的一种外国学生英语水平考试,中国人称为考“托福”。“托福”两字是中国人的一个日常口头语,含有吉利话的意味,考托福,靠托福,不管是托谁的福,学子们希望的就是顺利通过考试。
雪碧 音译自英语Sprite,
原意为妖怪、精灵。作为一种饮料,把它译为“雪碧”可谓是煞费苦心。雪,有寒意;碧,清澈碧蓝。在大夏天,这样的饮料名,听着就想喝。这样的字又何止“一字千金”呢?
波音 音译自英语Boeing,
指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出产的飞机。从英语原意上看不出与声音有关,而译成汉语,“波”、“音”是两种在空中传播的物理现象又暗合快捷之意。波音倒过来是音波,飞机中就有超音波这样的种类。这几层从“波音”两字的字面就能感觉到的含意,想必当时翻译者不会是歪打正着的。
霹雳舞 译自英语breakdance,
原意为破袭节奏之舞,是一种源起美国黑人社会的现代舞,以破坏音乐节奏,违反常规的舞蹈动作并即兴表演为特点。1987年、1988年时也曾在中国都市流行一时。经过那个时代的人对此舞都会有印象。其舞姿动作确有霹雳之势。笔者一直以为“霹雳舞”一词为意译,没想到竟是音译。这正说明了“霹雳舞”一词翻译的成功。
可口可乐 音译自英语cocacola,世界著名饮料。英语原意似乎并无深意。音译成汉语后的“可口可乐”却是如此的有意义。这到底是译者有水平,还是汉字汉语太过神奇了呢?
马拉松 音译自英语marathon,为42公里195米距离的赛跑。马拉松,马拉松,意思就是:“即使是马拉着跑也该松软了。”何况是人呢?让人一看到“马拉松”这三个字,就马上感到该项目距离之长,运动强度之大。看来,我们不服祖宗造汉字的精妙是不行的。
迷你裙 译自英语miniskirt,“迷你”为音译,裙为意译。原意为超短裙。翻译为“迷你裙”确实绝妙。既有生活情趣,更是含沙射影,穿超短裙干吗?那是为了“迷你”的。由于mini是英语微型的前缀,后来又出来一系列的“迷你”的东西,如“迷你相机”等。但哪一样也没有“迷你裙”妙。“迷你裙”是“迷你”家族中最先翻译过来的。
的确良 由粤语谐音翻译自英语dacron,一种以醛化合物为原料的合成纤维。这种原料做的衬衫,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几乎人人都穿。纯白色,穿着很亮很挺,还特别薄。那时的中学生,有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是一种幸福。的确良,的确良,虽然是大白话,但听起来的确凉快。虽然说是由于经济短缺所致,但这种布料如此热销,相信与“的确良”这三个字不无关系。
利眠宁 谐音译自拉丁文librillm,商品名,一种镇静催眠药,也可抗惊厥。就冲这三个字,吃了药你能睡不着吗?
敌杀死 音译自英语deeis,一种杀虫农药。原意似乎并无深意。翻译成汉语居然如此厉害——能把敌手杀死。
维他命 音译自英语vitamin,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族化学物质。维他命,维护维持他的生命。一听就像是一种很要紧的救命药。比另一个名称维生素听起来更有紧迫感。
盖世太保 音译自德语Gestapo,纳粹德国秘密警察及其组织。在一些历史演义和评书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中国古代某某奸臣或权臣有多少个太保,一般都是干儿子,不做好事的恶人居多。而盖世太保正是这样一类杀人不眨眼的魔王。盖世又有不可一世之意,用“盖世太保”称呼纳粹秘密警察,对于并不很了解德国二战那段历史的中国人来说,那是最形象和让人明白不过的了。
蒙太奇 音译自法语montage,指镜头剪辑,电影独有的组合手法。蒙太奇三个汉字放在一起并无意义。但这三个字都会让人产生神秘之感,放在一起就更神秘了。其实许多中国人并不明白电影“蒙太奇”是什么,但对电影导演和演员却有某种崇拜感,也许与蒙太奇这三个字不无关系。
披头士 音译自英语beetle,指甲壳虫乐队及其队员。原意为硬壳虫,因该乐队成员发型如硬壳虫,因而得名。以前看到国内的流行乐队乐手不分男女大都长发披肩,就以为“披头士”一词为意译,没想到竟是音译。那么,到底是汉语译“披头士”在前,乐手们依译词打扮自己,还是国内乐手先“披头”,译者被触动灵感然后译出“披头士”呢?不得而知。不过,倒是乐队成员披着长发,似乎动感的效果就出来了。
嬉皮士 音译自英语hippy,指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不满现实的带颓废色彩的青年。嬉皮士,嬉皮笑脸之士。一群玩世不恭的青年跃然纸上。音译与意译的和谐能达到如此程度,直是令人拍案叫绝。
雅皮士 音译自英语yuppies。雅皮士与嬉皮士是两个时代两种不同的人,雅皮士是指现代美国都市中的年轻专业人员,他们收入多,花钱大方,生活时髦。雅皮士一词翻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一个“雅”字。这个“雅”字把现代都市白领一族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汉字的神奇之处,不然,古人怎会有画龙点睛之说呢?
外来词里面哪些是属于音译。哪些属于意译。哪些属于音译加意译。哪些属于音译或者意译后再加上一个类词?
举个例子解释下吧。汉语中的马克思,逻辑,这个属于音译。圆珠笔,这个属于从英语中的词汇意译过来的。可口可乐,这个也是从英语中的coca
cola,音译加意译过来的,可口是音译,可乐是意译。番茄,这个是意译再加上一个类词缀形成的。番是意义,西红柿属于茄子科,茄属于类词。
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
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类型,其中最常
见的是词的借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强了与外界的接触,海外的新文化、新思
想、新科技、新产品如潮水般地涌如入中国大陆,随之,指称这些
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作为外来词大量进入如现代汉语。外来词
的出现并非现在所独有,汉代就已经出现,如“葡萄、石榴、苜蓿、
狮子、玻璃”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之后各个朝代陆续有所借
用。借词的特点,语言学家已经早已有了定论,比如常见的几种借
词的构成方法为:音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意译、意译加汉语语
素、借行、直接使用原文。
改革开放以前,汉语对外语的借用比较慎重,直截使用原文的
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场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给中
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因此,外来词
的涌入也有了新的特点,这就是直截使用外语原文的多了,与其他
方式有相匹敌的趋势。
下面是笔者搜集的,近年来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社会用语中使用
频率较高的部分借词:
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
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
BASIC语言(英语“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码”的缩写)
BP机 (英语beeper的缩写,寻呼机)
CD ( 英语compact disc的缩写,激光唱片)
CT (英语“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摄影”的缩写)
VCD (英语video compact disc的缩写,激光视盘)
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
DOS (英语“磁盘操作系统”的缩写)
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
OK (英语“好”)
卡拉OK(一种源于日本的电子图文伴唱娱乐方式)
TOEFL (英语“作为外语的英语测试”的缩略词)
XO (一种法国名酒)
W.C (英语“盥洗室”的缩略语)
A.B.C (英语“基础入门”之意)
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
T 恤衫(短袖圆领男汗衫)
MTV (英语music television的缩略语,音乐电视)
AA制 (聚餐时平摊或各付各帐的方法)
AB制 (剧团排演某剧,主角常由两个人扮演的方法)
B超 (B型超声波的缩写)
CPU (英语“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缩写)
ISO (英语“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
KTV (演艺或餐饮场所的卡拉OK包厢)
OA (英语“办公自动化”的缩写)
PH值 (法语“氢氧离子浓度指数”的缩写)
SOS (国际通用船、飞机呼救信号)
SOS儿童村(专门收养孤儿的慈善机构)
X射线 (即伦琴射线)
K金 (成色较低,主要用来做首饰的黄金)
0157 (出血性大肠肝菌病)
(以上为直用原文型)
克隆:英语CLONE的音译,无性系的意思。
耐克:英语NIKE的音译,美国名牌鞋。
镭射(又作莱塞):英语LASER的音译,激光。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NINO的音译,指在南美洲秘鲁和厄瓜多
尔附近海域发生的尺度为几千公里的东西赤道太平洋上水温的异常
增暖现象。
马塞克:英语MOSIC的音译,镶嵌砖。
奔驰:英语BONZE的音译,一种名牌汽车。
雪碧:英语SPRING的音译,一种饮料。
迷你:英语MINI的音译,超短裙。
的士:英语TAXI的音译,出租汽车。
比基尼:英语BIKINI的音译,遮盖很少的游泳裤。
希尔顿:英语HILLTON的音译,美国烟名。
万宝路:英语MARLBORO的音译,美国烟名。
迪斯科:英语DISCO的音译,一种舞蹈。
拷贝:英语COPY的音译,复制。
桑拿浴:英语SAUNA的音译,利用蒸汽沐浴的方式。
尼康:英语NIKON的音译.日本的名牌相机名称。
富士:英语FUJI的音译,日本的著名的胶片。
杯葛:英语BOYEATT的音译,集体抵制之意。
布丁:英语PUDDING的音译,西餐中的一种甜点心。
可卡因:英语COCAINE的音译,一种毒品。
可口可乐:英语COCA-COLA的音译,一种饮料。
金利来:译自英语GOLDENLION,原意为金狮,一种品牌。
莱姆病:一种制死性传染病。
埃博拉热:一种传染病,源于非洲。
从以上例子中看出,新时期外来词有明显的特点,即直截沿用
外语的多了。《 现代汉语词典 》(修定版)专门有一个附录“西
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收有38条词语。但其他方式也是存在的,现
分析如下:
⑴ 直截引用原文字母形式,如:
OK NBA VCD MTV SOS UFO
ABC BP机
⑵ 音译法:直截用汉字来记录外语词读音。
马赛克:音译自英语MOSAIC
克隆:音译自英语CLONE
拷贝:音译英语COPY
其他的如:
佳能 富士 的士 尼康 杯葛 夏普 迷你 尼桑
雪碧 奔驰
迪斯科 可卡因 美能达 比基尼 希尔顿 桑塔纳
可口可乐 皮尔·卡丹
音译词也是新时期译词的主要方式。
⑶ 音译兼意译:用汉字记录外语词读音的同时也用汉字的意
义表示其意义,如:
奔驰:译自英语BONZE;
爱滋病:译自英语AIDS;
可口可乐:译自英语Coca-Cola;
这种翻译方法,既能考虑到其读音,又能考虑到意义,一箭双
雕,是翻中的最好方法,但这种方法比较难,故例证较少。
⑷ 音译加表意:音译的同时再加一个汉语的表意的语素,如:
莱姆病 爱滋病 T恤衫 迷你裙
⑸ 原文加音译加表意语素,如:
T恤衫
⑹ 半音译半原文。
卡拉OK
几个翻译的比较好的词是“爱滋病、金利来、卡拉OK”,需
要重点指出。
“爱滋病”一词来源于美语,当最初出现时,北京中央电视台
在新闻光播中译成“获得性免疫缺馅综合症”(1984.4.27晚),这
个词不但长而且不好懂,但没法,它只能照字面译。后来,人们接
受了香港的译法“爱滋病”。这个外来词译得音意兼顾,真可谓一
举两得。仔细品味这个外来词,巧不可言。现在有些报刊又将“爱”
改为“艾”,以“艾滋病”来代替“爱滋病”,其原因恐怕是有些
人谈“爱”色变,怕这个词染上“黄色”,所以委曲香草(艾)来
做替罪羊了。
“金利来”则又是近年来很时髦的一个品牌名,是金利来国际
有限公司的命名.原来叫“金狮” (英语GOLDLION),但“金狮”
在粤语中与“金输”谐音,港澳的许多消费者对此很忌讳。该公司
老板曾宪梓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决定用意译与音译相结合的方法,
将汉名定为“金利来”,迎合消费这求吉利的心理,很快被公众接受。
“卡拉OK”在国内已风靡城乡,可有谁真正品味过这个词的
含义呢?在迄今为止的借词中,它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词,半音译
(卡拉),半原文(OK),这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卡拉OK”
是日语“がろォヶ”的音译,“がろ”意为“空”,“ォヶ”则是
英语ORCHESTRA(管弦乐对)的日语音译缩略词,合起来是“空乐队”:
只有音乐伴奏,而歌词空着等人演唱。这个词先被借到英语中,为
KALAROKE,后又进入汉语。当这个词漂洋过海刚踏上中国大陆的时
候,即刻招来了许多人的非议,生怕这个不中不洋的东西会给汉语
词汇带来混乱,甚至官方也出来干预,试图以其它名称来代替。然
而这个词还是以它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时至今日,大家已经接
受,很少有人再歧视它了。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外来词各种行式并存,但直接使用原文的
多了,行城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恐怕出于以下原因:
⑴ 人们外语水平的提高。
新时期,由于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大凡上过学的,都接触过外
语。不管水平多高多低,对外语,特别是最流行的英语,并不陌生,
都能借住字典阅读一般性的文章。这是最直接的原因。
⑵ 出于简约的原则。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要求人们长话短说。外语中的大量缩略语
正好适应这种需要。如:“CT”就比“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
要简洁的多。MTV、VCD、DVD、UFO、ISO、DOS
等都是这种情况。
⑶ 有些外来词难以音译或意译。
大量的科技述语借入汉语时,汉语不好翻译,往往找不到能互
相对应的词,因此就直截使用原文,像“卡拉OK”即是,再如“
CPU、DNA”等。
⑷ 出于修辞的需要。
汉语中有些“不雅”或带有某种“敏感性”的词,用外语原文
可以淡化它们这种“不雅”的色彩。如用“WC”代替“厕所”,
可以淡化人们熟悉的“厕所”的“不雅”的色彩;用“SEXY”而不
用“性感”,因为英语中“SEXY”是褒义词,隐含具有某种性别特有
的魅力之义,而在中国,“性感”一词含有“风骚、轻佻,具有挑逗
性”之意。
⑸ 受港台影响。
港台由于它特殊的身份和地理位置,与外界交往较多,因此出现
了大量的外语词,大陆又从港台直截搬用过来。如:“MTV、卡拉
OK”等就是这种情况。
大量原文外来词的出现有利抑或有弊,现在不敢妄下结论,但
不能不让人忧心的是,鱼龙混杂的情况在用语中经常出现,不能不
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语言学界合翻译界的重视。
国际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英语(论坛)新增的外来语大部分来自中文,这也许是真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外文化互相渗透,汉语中的外来词语多,而且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不懈努力与日俱增。各国家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之一的英语,就有80%是借用词或外来语。改革开放以后,与外界的接触增多了,海外的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新产品如潮水般涌如入中国大陆,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作为外来词大量地进入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并非现在所独有,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葡萄、石榴、苜蓿、狮子、玻璃”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后来各个朝代陆续有所借用。
现代汉语的外来词主要包括直截引用的原文字母形式、直截用汉字记录的外语词汇读音(音译词是新时期译词的主要方式)、音译兼意译、音译加表意、原文加音译加表意语素和半音译半原文的词汇。
一、拿来主义—— 直接用外文字母
近年来,很多人把像OK这样的口头用语挂在嘴边,成为“好”的常用替代词。各种报刊杂志和社会用语中直接借用原文的现象趋势频繁,尤其是英语的缩略语,译成汉语冗长难懂,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既简单又省心,补充到汉语词库里别具特色。
当今现代汉语中增加了不少属于英语缩略语的借用词汇,这些外来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还挺高。例如: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BASIC语言(英语“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码”的缩写)、BP机(beeper的缩写,寻呼机)、
CD (compact disc的缩写,激光唱片)、 CT (英语“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摄影”的缩写)、 VCD (video
compact disc的缩写,激光视盘)、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DOS (英语“磁盘操作系统”的缩写)、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TOEFL (英语“作为外语的英语测试”的缩略词)、XO (一种法国名酒)、W.C
(英语“盥洗室”的缩略语) ABC (英语基础入门之意)、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MTV (music
television的缩略语,音乐电视)、CPU (英语“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缩写)、 ISO (英语“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
KTV (演艺或餐饮场所的卡拉OK包厢) OA (英语“办公自动化”的缩写)、 SOS (国际通用船、飞机呼救信号),等等。诸如
GDP ( 消费者物价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onsumer
Price Index) 之类的词已经被国人普遍接受了。
二、拟声处理——直接音译词
通常,英语词汇进入中文不是原装,大多数词汇要“去英语”化,符合中国的习惯模式才能被承认接纳,最后接受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音译是最简便的处理方式,按照英语词的发音转换成汉字就得了,比如:英美人名,克林顿(Clinton)、布什(Bush)、奥巴马(Obama)、布莱尔(Blair)、布朗(Brown),不管是元音辅音,只要是一字一顿,名字就翻出来了。还有地名,如:“首尔”soul,纽约New
York,伦敦London,加拿大Canada,等等。而且一旦确定,重要的政要译名不可随便改。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英语词汇的翻译,有的还很巧妙。比如:粉丝(fans)、派对 (party) 、啡(coffee)、沙发
(sofa)、巧克力 (chocolate)、摩托
(motor)、模特 (model)、休克
(shock)、“打(量词)(dozen)、幽默(humour)、雷达(radar)等。“幽默”这个词的翻译很有趣。上个世纪
20年代时曾有人译为“语妙”;也有人译为“油滑”或者“优骂”;还有人译为“谐穆”。文化大师林语堂则别出心裁,取《楚词章沙》中“孔静幽默”句中的“幽默”二字,非常符合逻辑。甚至“逻辑”
这个外来语也挺有来头。该词是当过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老先生翻译拟定,他早年在《国风报》发表《论翻译名义》一文,第一次提出将西方“Logic”直接音译为“逻辑”,从此替代“名学”、“辩学”等译名。
改革开放以前,汉语对外语的借用比较慎重,直截使用原文的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场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因此,外来词的涌入也有了新的特点,这就是直截使用外语原文的多了,与其他方式有相匹敌的趋势。只从汉语字面上看,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例如: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NINO的音译,指在南美洲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海域发生的尺度为几千公里的东西赤道太平洋上水温的异常增暖现象。还有杯葛(英语BOYEATT),集体抵制之意。比基尼(BIKINI),遮盖很少的游泳裤。希尔顿(HILLTON),美国烟名。
布丁(PUDDING),西餐中的一种甜点心。尼康(NIKON).日本的名牌相机名称。可卡因(COCAINE),一种毒品。克隆(CLONE),无性系的意思。的士TAXI,出租汽车。
迪斯科DISCO,一种舞蹈。马塞克MOSIC,镶嵌砖,等等。
音译词利用汉语的语音仿拟来源语词的语音,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汉字记录该语音。有些音译词在汉语中存活下来,如“佛”、“的士”等;有些则被淘汰,如“德莫克拉西”、“赛因斯”分别由“民主”和“科学”所取代。
三、词义转换—— 意译释义词
汉语词库中意译的英文词数以万计,而且不少是以日语汉字为中介的出口转内销。如:革命 (revolution)、文化
(culture)、系统 (system)、社会
(society)、民主(democracy)、科学 (science)等等。
有些英语词的早期音译相当幽默雷人,比如:laser 译为”雷射“、massage 译为“马杀鸡”、parliament
译为“巴力门”、telephone译为“德律风”、democracy
译为“德莫克拉西”、scince译为“赛因斯”等等,乍一听真不知道是什么”鸡门风“或”德先生“、“赛先生”。中国人不习惯“德律风”这类不伦不类的东西,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意译这种方式,“雷射”是“激光”,“马杀鸡”是“按摩”,“巴力门”是“议会”,而“德律风”就是“电话”。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英词汉译模式似乎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如今英语词翻译为中文有更与时俱进的便捷方式,除了还是方块字以外,却看不出是Made
in China了。这种词实际上就是英式中文English -chinese , 与Chinglish相映成趣。
比如,“路演”一词,最初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头脑中闪现出的是人们搬着马扎在马路边露天广场上放电影的情形。回到 road
show 的现实中。参与“路演”的人比演艺明星们还好几十倍。类似的词有不少,比如:“法人” (legal person)、“猎头”
(headhunting)、 “负增长”(negative growth)、“热钱”(hot money)、“官网”(official
website)、“智库”(think tank)、“黑马”(dark
horse),“周日”(weekday)等,都是这样的生词。不同的是,Chinglish在国外是有喜感的文化景观,而Englishchinese
在中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少年长者接触新外来词时常常一头雾水,这实际上或许也是一种代沟,其实“代沟”这个词本身也是来自英语的外来语,源于generation
gap。
三、义音并重—— 音意兼顾词
用汉字记录外语词读音的同时也用汉字的意义表示其意义,词的音意合璧,这种译法,既能考虑到其读音,又能考虑到意义,一箭双雕,是翻译的最好方法,当下最流行的词“酷”cool“、”秀show"、"博客blog"等席卷年轻人的话语空间。万宝路MARLBORO,美国烟名。可口可乐COCA-COLA,一种饮料。金利来GOLDENLION,原意为金狮,一种品牌。奔驰BONZE、爱滋病AIDS等,在中国家喻户晓。
这种翻译技巧比较难,需要综合考虑两种语言的特点和文化背景,仔细斟酌。如:将wonderful
译为“万德福”,很能迎合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爱滋病、金利来、卡拉OK、奔驰等词译得读音贴切,含义传神,在大众生活里广泛流行。
“爱滋病”一词来源于美语,当最初出现时,北京中央电视台在新闻广播中直译为“获得性免疫缺馅综合症
” (1984.4.27
晚),这个词不但长,而且不好懂,也难记。但没办法,只能照字面译。后来,人们接受了香港的译法“爱滋病”。这个外来词译得音意兼顾,真可谓一举两得。仔细品味这个外来词,巧不可言。现在有些报刊又将“爱”
改为“艾”,以“艾滋病”来代替“爱滋病”,其原因恐怕是有些人谈“爱”色变,怕这个词染上“黄色”,所以委曲香草(艾)来做替罪羊了。
“金利来”是近年来很时髦的一个品牌名,是金利来国际有限公司的命名,原来叫“金狮” (英语GOLDLION),但 “金狮”
在粤语中与“金输”谐音,港澳的许多消费者对此很忌讳。该公司老板曾宪梓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决定用意译与音译相结合的方法,将汉名定为“金利来”,迎合消费这求吉利的心理,很快被公众接受。
奔驰:英语BONZE的音译,一种名牌汽车,看到这个词,便会联想到那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滚滚车轮。
四、弦外之音—— 音意渗透词
音译外来词是借用汉字的读音来翻译词语。外来词有明显的特点,直截沿用音译的较多。由于每个汉字本身都有固定的含义,用几个汉字组合起来就可能产生某种联想义。例如:把德国纳粹的秘密警察Gestapo
翻译成“盖世太保”,能使人联想到“不可一世的保镖”。
汉语同音字音近字多,选用哪个字在翻译时颇有讲究。汉字选得好,兼有意译的影子,有弦外之音的感觉,在言传中能让人意会到音译词的含义。例如:拷贝COPY,复制。耐克NIKE,美国名牌鞋。镭射(又作莱塞)LASER,激光。雪碧SPRING,一种饮料。香波:shampoo,洗发剂,洗发水。麦克风:microphone,扩音器。秀:show,演出、展览。酷:cool,冷静,沉着,帅气,很棒。吧:bar,小店,饮食店。伊妹儿:e-mail,电子邮件。黑客:hacker,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建设或破坏的人。德比:derby,同一城市或本区域的两支代表队之间的比赛。
很多词还和汉字组合生成更多的新词,比如“秀”,就有“ 时装秀(时装表演)、做秀(故意卖弄,矫揉造作的表演)、脱口秀 talk
show (口才展示) "等,饶有味道的表达方式,让人心领神会,无师自通。
五、根植本土文化—— 音译语素表意词。
这类词大多在音译的前后再加上一个汉字,表明其归属。例如:可口可乐Coca-Cola、啤酒 (beer)、灯泡
(bulb)、蹦极(bungee)、拉力赛 (rally)、汉堡包(hamburgur)等。
嘉年华(Carnival)是音译与表意语素的结合。Carnival
早在欧洲是一个传统的节,其前身是欧美狂欢节,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后来成为古罗马农神节的庆祝活动。这个美丽的名字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有一个魔鬼把耶稣困在旷野里,40天没有给耶稣吃东西,耶稣虽然饥饿,却没有接受魔鬼的诱惑。后来,为了纪念耶稣在这40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们就把每年复活节前的40天时间作为自己斋戒及忏悔的日子,这40天中,人们不能食肉,娱乐,生活肃穆沉闷,所以在斋期开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内,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而嘉年华最初的含义就是“告别肉食”。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了,但是传统的狂欢活动却保留下来,成为一个重要节日。香港人把狂欢节植入本地文化,并使之本地化。英语
Carnival 最初被译为“狂欢节”,Carnival
的发音,很难恰如其分地用汉语表达,所以使用了“狂欢节”这个概念,比较直观好理解。后来狂欢节传到香港,香港人将它改译为“嘉年华”。这个译名,是既懂外文又深谙中文的知识杰作,有兼顾音和义的双关之妙。它不能确切表达Carnival
的狂欢之义,却植根于民族文化,“嘉年华”无论听起来或看起来都显得优雅文气。在香港举行的 Carnival
文雅温和,与巴西式狂欢的Carnival 殊途异趣,大不相同,当然与Carnival 的热烈狂放气氛截然不符。
六、 半土半洋—— 音意模式各半词。
在迄今为止的外来词中,卡拉OK(一种源于日本的电子图文伴唱娱乐方式)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词——
半音译(卡拉)加上半原文(OK),这在之前是绝无仅有的。“卡拉OK”
是日语“がろォヶ”的音译,“がろ”意为“空”,“ォヶ”则是英语ORCHESTRA(管弦乐对)的日语音译缩略词,合起来是“空乐队”:只有音乐伴奏,而歌词空着等人演唱。这个词先被借到英语中,为
KAmLAROKE,后又进入汉语,成为卡拉OK。
这种翻译模式是半音译半意译的混合词(hybrid words),其中有个字保留音译,剩下的便属意译。类似的词有:新西兰
New zealand, 新英格兰 New England,牛津 Oxford,剑桥 Cambrige
等地名或专有名词;还有马力
(horsepower)、“呼啦圈”(hula loop)、“打的”(take
taxi)、小巴(mini bus),以及近来兴起的微博(mini-blog)、迷你裙(mini
skirt)、桑拿浴(SAUNA,利用蒸汽沐浴的方式)。
还有些外来词保留原来的字母。如:T 恤衫(T-shirt 短袖圆领汗衫)、
AA制(聚餐时平摊或各付各帐的方法)、AB制(剧团排演某剧,主角常由两个人扮演的方法)
B超(B型超声波的缩写)、SOS儿童村(专门收养孤儿的慈善机构)
、X射线(即伦琴射线)、K金(成色较低、主要用来做首饰的黄金)、PH值(法语“氢氧离子浓度指数”的缩写),等等。
当然,对于一些人来说,使用生译的外来新词就是一种时尚,这一切都很自然,听不懂的人就会out。
“卡拉OK”在国内已风靡城乡,可有谁真正品味过这个词的含义呢?当这个词漂洋过海刚踏上中国大陆的时候,即刻招来了许多人的非议,生怕这个不中不洋的东西会给汉语词汇带来混乱,甚至官方也出来干预,试图以其它名称来代替。然而这个词还是以它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时至今日,大家已经接受,很少有人再歧视它了。
新时期的外来词各种行式并存,形成这种语言表达百花齐放的局面事出有因:首先是社会外语水平的提高。新时期,由于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大凡上过学的,都接触过外语。不管水平多高多低,对外语,特别是最流行的英语,并不陌生,都能借住字典阅读一般性的文章。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基于简约的原则。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要求人们长话短说。外语中的大量缩略语正好适应这种需要。如:“CT”就比“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
要简洁的多 。 比如:MTV、 VCD、DVD、UFO、ISO、DOS
等,都是这种情况。有些外来词难以音译或意译,大量的科技述语借入汉语时,汉语不好翻译,往往找不到能互相对应的词,因此就直截使用原文,像“卡拉OK、CPU、DNA”等。有时候,出于修辞的需要,汉语中有些“不雅”或带有某种“敏感性”的词,用外语原文可以淡化它们这种“不雅”的色彩。如用“WC”代替“厕所
”
,可以淡化人们熟悉的“厕所”的“不雅”的色彩;用“SEXY”而不用“性感”,因为英语中“SEXY”是褒义词,隐含具有某种性别特有的魅力之义,而在中国,“性感”一词含有“风骚、轻佻、具有挑逗性”之意。港台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地理位置,与外界交往较多,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外语词。大陆受港台的影响逐渐增多,又从港台直截搬用过来,丰富了汉语词库。如:
“ MTV、 卡拉OK”等就是这种情况。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与合作的日趋频繁,日常词汇中类似“洋泾浜英语”的音译外来词越来越多,洋泾浜英语也进入了文学创作,使作品极富生活趣味,让人忍俊不禁。一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把他那辆耗油的丰田(Toyota)
车戏称为“偷油它 ”,把信封(envelope) 译为“安慰老婆”。有人把日常用语 See you tomorrow (明天见)
戏称为“谁又偷猫肉”,无论如何也令人忍不住放声大笑。
汹汹而来的外来语的确让我们不敢小视。据说,外来语正以每年1000个词汇的速度进入汉语词汇,这引起了部分语言学家的忧虑。其实在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今天,外来语也好,网络语言也好,大都是无法一味抵制的。大量外来词的出现在汉语中有利抑或有弊,应当在宽容的前提下,尽量维护母语的纯洁性。鱼龙混杂的情况经常遇到,不能不引起注意,特别是语言学界和翻译界,更应该重视研究。所以我愿意兴致勃勃地侃侃探讨一番,诸词类定名纯属是我个人的一己之见,显然不是为了写论文评职称之目的。
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型的借词在汉语中早就有了,是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一种重要类型。外来词进入汉语之后,外来词就已经是汉语的一分子,就要受到汉语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不仅是语言方面的而且还有文化方面的,“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型外来词也同样如此。
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外来词;语素一、语素和“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型外来词吕叔湘先生在其《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认为“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认为“语素:又叫‘词素’。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型的借词在汉语中早就有了,是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一种重要类型。杨锡彭先生在其《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分析了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型外来词的构词特点,杨先生认为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型外来词,一类是音译成分+汉语成分:如卡(car)+车——卡车,啤(beer)+酒——啤酒,比萨(pizr衄)+饼——比萨饼,胡姬(orchid)+花——胡姬花,沙丁(sardine)+鱼——沙丁鱼,雪茄(cigar)+烟——雪茄烟,卡宾(carbine)+枪——卡宾枪等。在“音译+汉语成分”这一类型词中,有一些是把全音译形式减少音节数量后形成的简化形式再附加上汉语成分而形成的。如:美利坚——美+国:美国。英吉利——英+国:英国。俄罗斯——俄+国:俄国。第二中类型是汉语成分+音译成分。如酒+
PE(bar).
部分汉语音译外来词利用了汉语中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汉字而且汉字同音字较多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同音字来表义;利用了形声字可拆分为声旁和形旁两个部分的结构特点,利用声旁表音的同时也使形旁巧妙地揭示部分意义,这体现了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表义性。这种表义性只是通过汉字的表义性提供了部分词义信息,甚至是歪曲的信息,这和词汇意义有很大的不同。
狭义外来词专指音译词,也包含有音译成分的语词(音意双关的借词、半音译半意译的借词、音译成分附加汉语表意成分构成的词语)”fl1。其中的音译词是最典型的外来词,顾名思义就是以音译的方式构成的,似乎应该只是从语音相似的角度来译介外语词的,和意义无关。但是在汉语的音译外来词中,我们却发现,有一部分其实也具有表义性。对于这一点,前人多有论述,~般是从音意双关这个角度来探讨的。但是,我们认为,仅从词语音义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这一问题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而且音意双关的借词只占具有表义性的汉语外来词的一小部分,对于以其他形式进行表义的外来词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表义性是以表意汉字为基础的,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表义特性。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表义性需要通过汉字的特性来认识,这才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通过用字情况这一角度来考察,目的是观察汉语的音译外来词是如何表义的。研究汉语音译词用字情况的论文论著不多。
部分汉语音译外来词利用了汉语中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汉字而且汉字同音字较多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同音字来表义;利用了形声字可拆分为声旁和形旁两个部分的结构特点,利用声旁表音的同时也使形旁巧妙地揭示部分意义,这体现了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表义性。这种表义性只是通过汉字的表义性提供了部分词义信息,甚至是歪曲的信息,这和词汇意义有很大的不同。
狭义外来词专指音译词,也包含有音译成分的语词(音意双关的借词、半音译半意译的借词、音译成分附加汉语表意成分构成的词语)”fl1。其中的音译词是最典型的外来词,顾名思义就是以音译的方式构成的,似乎应该只是从语音相似的角度来译介外语词的,和意义无关。但是在汉语的音译外来词中,我们却发现,有一部分其实也具有表义性。对于这一点,前人多有论述,~般是从音意双关这个角度来探讨的。但是,我们认为,仅从词语音义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这一问题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而且音意双关的借词只占具有表义性的汉语外来词的一小部分,对于以其他形式进行表义的外来词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表义性是以表意汉字为基础的,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表义特性。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表义性需要通过汉字的特性来认识,这才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通过用字情况这一角度来考察,目的是观察汉语的音译外来词是如何表义的。研究汉语音译词用字情况的论文论著不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源自英语的大量外来词进入汉语,并促使大量新的汉语语素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因此,从汉语自由语素和非自由语素等方面,特别是受英语外来词影响的语素方面进行必要的探讨,更好地了解汉语言的变化。
from English;Chinese;morpheme;influence0 引言 来表达。瞳’
随着社会的开放与发展,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带来了语言的大量交流,并由此引起语言的深刻变化。伴随着科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与交流的扩大,英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词。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中标注的外来词共有362个,其中英源外来词就有230个,与全书收词65
000条相比,虽然只占到0.35%,但英源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仍然很大。…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向现代汉语书面语迁移,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影响不仅体现在汉语里英语借词的大量增加,而且体现在汉语词法层面出现的语言变异现象,汉语吸收英语外来新词汇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翻译1
汉语语素及英语语素的概念汉语语素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有单音节语素,如天、地、人、跑、跳等。双音节语素主要是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如琵琶、乒乓、澎湃、葫芦、铃铛、干部、涤纶、芭蕾等。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如喜马拉雅、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等。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more and mor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come into Chinese,thus generating many new Chinese morphemes and their wide application.This paper expatiates on Chinese free morphemes and non-free morphemes influenced by English loanwords in particular in order to know the changes of Chinese better.
一、语素和“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型外来词吕叔湘先生在其《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认为“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认为“语素:又叫‘词素’。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型的借词在汉语中早就有了,是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一种重要类型。杨锡彭先生在其《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分析了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型外来词的构词特点,杨先生认为音译附加表意成分型外来词,一类是音译成分+汉语成分:如卡(car)+车——卡车,啤(beer)+酒——啤酒,比萨(pizza)+饼——比萨饼,胡姬(orchid)+花———胡姬花,沙丁(sardine)+鱼———沙丁鱼,雪茄(cigar)+烟———雪茄烟,卡宾(carbine)+枪———卡宾枪等。在“音译+汉语成分”这一类型词中,有一些是把全音译形式减少音节数量后形成的简化形式再附加上汉语成分而形成的。如:美利坚——美+国:美国。英吉利——英+国:英国。俄罗斯——俄+国:俄国。第二中类型是汉语成分+音译成分。如酒+吧(bar,)蛋+挞(tart)。杨先生还指出
|